2020届中考地理复习系列练习:中国的区域差异
一、选择题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区常见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观 B.乙地区看到成片的油菜花竞相开放 C.丙地区有盛大的那达慕大会 D.丁地区有“高原之舟”——牦牛
2.家住台湾的贝贝想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贝贝随旅行团到达北京。下列关于北京和台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位于北方地区,东临黄海 B.台湾地处热带,西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 C.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D.台湾多山地,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答案:1. B 2. D
“骑楼”是我国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读图,完成3~4题。
3.“骑楼”建筑出现在我国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1
4.“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 ) A.湿热多雨 C.炎热干燥 答案:3. B 4. A
暑假期间,宿迁的项楠同学前往南京,与在此工作的父母会合,后续前往上海和杭州进行为期一周的自由行,据此回答第5题。
5.路途中看到了来自不同区域的车辆,各种车牌让他眼花缭乱,关于下列车牌号对应的行政区划描述错误的是( )
A.藏 A×××××——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上,盛产青稞、豌豆 B.桂 B×××××——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满族的主要分布区 C.琼 C×××××——位于我国的最南端,三沙市隶属于该省 D.赣 D×××××——拥有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答案: B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自然条件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读图a和图b,完成6~9题。
B.地势起伏不平 D.洪涝、台风频繁
图a
6.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民族 B.经济发展水平 C.地形、气候 D.民风民俗
图b
7.《绿水青山看中国》宿迁站海选开始了,下列诗句中描写的地区与图a中的四大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
①“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②“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③“雪域之
2
乡,世界之巅” 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A.①—甲、②—乙、③—丙、④—丁 B.①—乙、②—甲、③—丙、④—丁 C.①—丙、②—甲、③—乙、④—丁 D.①—丁、②—甲、③—丙、④—乙
8.下列关于乙、丁地区分界线叙述正确的是( ) A.乙、丁地区分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地势的高低 B.该界线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
C.该界线同时也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 D.该分界线大致与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分布一致 9.类似于图b中人物服饰特点的区域,应该在我国的( ) A.甲地区 B.乙地区 C.丙地区 D.丁地区 答案:6. C 7. D 8. B 9. A
如图为我国各地树种景观图。读图,完成10~11题。
乙 西北胡杨
甲 大兴安岭落叶松
丙 海南椰树丁 武夷山阔叶林
10.形成各地树种景观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河流 C.气候 D11.对各地树种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以高原地形为主,河网稠密 B.乙地降水多,河流含沙量大 C.丙地纬度低,河流有凌汛现象 D.丁地冬暖夏热,河流汛期长 答案:10. C 11. D
3
.土壤 )
12.读图,关于甲、乙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区域的糖料作物主要是甘蔗 B.乙区域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C.甲区域土壤被称为“红土地”
D.乙区域有我国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答案:B 二、综合题
13.研学旅游已成为人们的一种学习方式。广州的小明同学春节期间外出旅游,体验“美丽中国之旅”,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春节期间,广州已是繁花似锦,春意盎然。但小明到达北京后,发现这里仍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说明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__ __。
(2)从北京坐京哈线到达哈尔滨后,小明到松花江上体验了溜冰的乐趣。松花江冬季河水结冰的主要原因是__ __。
(3)酒泉是我国著名的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工业属于__ __产业。 (4)乌鲁木齐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突出自然环境特征是__ __。
(5)小明在旅游途中拍摄了下列景观照片,位于丁地区的是__ __(填字母)。
A
B
4
C D
答案:(1) 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2) 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下 (3) 高新技术 (4) 干旱 (5) A
1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
材料二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是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境内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由隋朝匠师李春建造,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 (1)干旱是③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请对干旱的原因进行正确的排序____。
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②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③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④高大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挡
(2)B处是__ __水利枢纽,该工程建设的首要任务是__ __。
(3)图中A河流下游河段流域面积狭小,其原因是__ __;①③区分界线大致相当于我国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③④区共有的清洁能源有__ ____。
(4)从地理角度说明赵州桥桥体在大拱两端各建有两个小拱的主要目的:__ __。 (5)来到④区的游客多数会出现头痛、流鼻血、呼吸困难等反应,主要原因是__ __ 。 (6)④区种植的青稞、小麦穗大粒饱,单位面积产量较高,得益于哪些自然条件?
5
答案:(1) ①④②③ (2) 三峡 防洪
(3) 下游河段为“地上河”,无支流汇入 400 太阳能(或风能) (4) 增加河道泄洪能力,减轻洪水对桥体的冲击力 (5) 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
(6)光照强,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气温低,农作物生长周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的积累。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