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卷
高二化学
2020.1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共 40 分]1. 本试卷共 8 页,包含选择题[第 1 题~第 15 题 、非选择题[第 16 题~第 20 题,共
60 分]两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满分 100 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考生号、座位号用 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
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3.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用 2B 铅笔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Cl-35.5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聚乙烯塑料代替聚乳酸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B.乙烯可作水果的催熟剂
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 D.含重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液不能随意排放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
A.羟基的电子式:OH
B.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NO2C.1-丁烯的键线式:
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CH2
CHCH3CH3
]n
3.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CH3CH3CCH3CH3
A.CH3CH 2,3,3﹣三甲基丁烷
CH3B.CH3C.
CH2OHCHCHCH2
3﹣甲基﹣1﹣丁烯 1,3﹣二羟基丙烷
CH2CH2
OHD.HCOO
苯甲酸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L 0.1mol/L NH4Cl溶液中含有NH4+的数目为0.1NA
B.1mol N2(g)和3mol H2(g)混合后充分反应生成的NH3(g)分子数为2NA
CHCH2C.1 mol 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NA
D.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 5.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 mol·L−1 K2CO3溶液:Na+、Ba2+、ClO− 、OH− B.0.1 mol·L−1 Al2(SO4)3溶液:Na+、NH4+ 、OH−、Cl−
C.0.1 mol·L−1 HCl 溶液:Ba2+、K+、CH3COO−、NO3− D.0.1 mol·L−1 NaOH溶液:K+、Na+、SO42−、CO32− 6.下列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乙酸乙酯的制备:CH3CO18OH + CH3CH2OHB.碳酸的电离方程式:H2CO3
浓硫酸ΔCH3COOCH2CH3 + H218O
H+ + HCO3−
FeBr3Br2C.实验室用液溴和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溴苯:2+ Br2
D.Na2S溶液呈碱性:S2−+ H2O
HS− + OH−
7.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入生石灰再蒸馏,可除去乙醇中混有的少量水
B.加入NaOH溶液再振荡静置分液,可除去硝基苯中混有的少量HNO3 C.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苯和甲苯
D.加入足量浓溴水充分反应后再过滤,可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
9.结合下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I和II中正极材料均未被腐蚀 B.I和II中负极反应均是Fe-2e− = Fe2+ C.I和II中正极反应均是O2+2H2O+4e−=4OH− D.I和II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均向负极作定向移动 10.下列关于糖类、油脂、蛋白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B.油脂与碱的反应可用来生产肥皂 C.单糖、二糖和油脂都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D.将Na2SO4、CuSO4的浓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性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时,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热反应N2(g) + O2(g) = 2NO(g) 在高温下可自发进行,则反应的△S>0 B.电解法精炼铜时应将粗铜板作阴极
C.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中,须将被保护的钢铁设备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 D.电镀时应将待镀物品(镀件)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 12.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用图①装置配制银氨溶液 B.用图②装置制备硝基苯
C.用图③装置检验溴乙烷的消去反应产物中含有乙烯 D.用图④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13.CPAE是蜂胶的主要活性成分,由咖啡酸合成CPAE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咖啡酸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可能共面
CH3B.苯乙醇能发生消去反应,且与
OH互为同系物
C.咖啡酸、苯乙醇及CPAE都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氧化反应 D.1 mol咖啡酸最多可与含3 mol NaHCO3的溶液发生反应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L−1 NH3·H2O中:c(OH)>c(NH4)>c(NH3·H2O)>c(H)
-
+
+
B. 0.1mol·L−1 NaHSO3溶液(室温下pH<7)中:c(SO32)<c(H2SO3)
-
C.浓度均为0.1mol·L−1 的Na2CO3和NaHCO3混合溶液中:
c(Na)+c(H)=c(OH)+c(HCO3)+2c(CO32)
+
+
-
-
-
D.0.1mol·L−1 (NH4)2CO3溶液中:
c(NH4)+c(NH3·H2O)=2c(CO32)+2c(HCO3)+2c(H2CO3)
+
-
-
15.近年来,随着聚酯工业的快速发展,氯气的需求量和氯化氢的产出量也随之迅速增长。因此,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Deacon发明的直接氧化法为:4HCl(g)+O2(g)2Cl2(g)+2H2O(g)。下图为恒容容器中,进料浓度比c(HCl)∶c(O2)
分别等于7∶1、4∶1、1∶1时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A.曲线Ⅰ对应的起始浓度比为c(HCl)∶c(O2)=7∶1 B.该反应的△H<0
C.若500℃时,进料c(HCl)=4mol·L−1、c(O2)=1mol·L−1,可得K=1
D. 500℃时,若进料c(HCl)=2mol·L−1、c(O2)=0.5mol·L−1、c(Cl2)=2mol·L−1、 c(H2O)=2mol·L−1,则反应达平衡前v正<v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16.(12分)酯广泛应用于溶剂、增塑剂、香料、粘合剂及印刷、纺织等工业。乙酸乙酯一般通过乙酸和乙醇酯化合成。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将乙酸、乙醇、浓硫酸混合的同时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 ▲ ,在合成过程中控制
乙酸过量的作用是 ▲ 。
(2)向反应后混合液中加入5% Na2CO3溶液洗涤至中性。分液,取上层油状液体,加入无水Na2SO4固体,过滤后蒸馏,收集76~78 ℃馏分。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Na2SO4固体的目的是 ▲ 。
(3)此反应以浓硫酸为催化剂,会造成 ▲ 等问题,目前对该反应的催化剂进行了新的探索,初步表明质子酸离子液体可用作此反应的催化剂。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乙酸和乙醇以等物质的量混合)。
同一反应时间 选择性(%)* 100 100 100 98.7 同一反应温度 选择性(%)* 100 100 100 100 反应温度/℃ 转化率(%) 反应时间/h 转化率(%) 40 60 80 120 77.8 92.3 92.6 94.5 2 3 4 6 80.2 87.8 92.3 93.0 *选择性100%表示反应生成的产物是乙酸乙酯和水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 ▲ (填字母)为该反应的最佳条件。
A.40℃,3h B.60℃,4h C.80℃,2h D.120℃,4h (4)近年,科学家研究了乙醇催化合成乙酸乙酯的新方法:
催化剂2C2H5OHCH3COOC2H5+2H2
在常压下反应,冷凝收集,测得常温下液态收集物中主要产物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当反应温度高于300 ℃时,乙酸乙酯的质量分数迅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 17.(8分)格氏试剂在有机合成方面用途广泛,可用卤代烃和镁在醚类溶剂中反应制得。
设R为烃基,已知:
RXOC++Mg无水乙醚RMgXOMgX格氏试剂
RMgXCRH+H2OOHCR
阅读合成路线图,回答有关问题:
CH3CH2OHBCCH2(1)反应Ⅰ的类型是 ▲ 。
AC反应ⅠMg,乙醚DH+H2OCHCH3OH反应Ⅱ反应ⅢGH+H2OFCE
(2)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反应Ⅲ的条件是 ▲ 。
(4)G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分子中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其结构简式为 ▲ 。
18.(13分)实验室利用橄榄石尾矿(主要成分为MgO及少量FeO、Fe2O3、Al2O3等)制6H2O),实验流程如下: 备纯净氯化镁晶体(MgCl2·
已知几种金属阳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如下表:
开始沉淀时 沉淀完全时 回答下列问题:
Fe2+ 7.6 9.6 Fe3+ 2.7 3.7 Al3+ 4.2 5.4 Mg2+ 9.6 11.1 (1)“浸取”步骤中,能加快浸取速率的方法有 ▲ (任写一种)。 (2)滤渣1为Fe(OH)3,则调节pH的范围为 ▲ 。
(3)“一系列操作”主要包括加入足量盐酸,然后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即得到氯化镁晶体。加入足量盐酸的作用为①溶解滤渣2,② ▲ 。 ..(4)准确称取2.000 g氯化镁晶体产品于250 mL锥形瓶中,加50 mL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在不断振荡下,调节pH并加入合适的指示剂,用0.5000 mol/L的EDTA(在
4−2+4−2−
方程式中用Y表示)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其反应原理为Mg+Y = MgY,滴定达
到终点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为19.00 mL。
6H2O的质量分数。 ▲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①计算产品中MgCl2·字)。
②下列滴定操作会导致测量结果偏高的是 ▲ (填字母)。 a.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
b.锥形瓶洗涤后没有干燥
c.滴定时锥形瓶中有液体溅出 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19.(12分)碳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随着科技的进步,利用化学反应原理将含碳物质进行合理转化,已成为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社会关注问题的焦点。如CO2是人类工业生产排放的主要的温室气体,利用CO2制造更高价值化学品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1)①利用CH4和CO2这两种温室气体可以生产水煤气。已知: CH4(g)+2O2(g)=CO2(g)+2H2O(g) △H =890.3 kJ·mol-1 CO(g)+H2O (g)=CO2(g)+H2 (g) △H =+2.8 kJ·mol-1 2CO(g)+O2(g)=2CO2(g) △H =566.0 kJ·mol-1 反应CO2(g)+CH4(g)
2CO(g)+2H2(g) 的△H = ▲ kJ·mol-1
②250℃时,以镍合金为催化剂,向4 L恒容容器中通入6 mol CO2、6 mol CH4,发生如下反应:CO2 (g)+CH4(g) 表:
物质 体积分数 CH4 0.1 CO2 0.1 CO 0.4 H2 0.4 2CO(g)+2H2(g)。平衡体系中各组分体积分数如下
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
(2)利用CO2催化加氢可以合成乙醇,反应原理为:
2CO2(g)+6H2(g)
C2H5OH(g)+3H2O(g) ∆H<0
设m为起始时的投料比,即m= n(H2)/ n(CO2)。
①图1中投料比相同,温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为 ▲ 。
②图2中m1、m2、m3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 。 (3)高温电解技术能高效实现下列反应:CO2+H2O
电解CO+H2+O2,其可将释放的高温CO2
转化为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产品。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 ▲ 。
(4)工业生产烟气中的CO2捕获技术之一是氨水溶液吸收技术,将烟气冷却至15.5℃~26.5℃后用氨水吸收过量的CO2。已知:NH3·H2O的Kb=1.7×10-5,H2CO3的Ka1=4.3×10
-7
10-11。吸收后所得溶液的pH ▲ 7(填“>”、“=”或“<”)、Ka2=5.6×。
20.(15分)某农药(杀虫剂)G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ONaCNHOCNH+/H2OHOCOOHC2H5OH浓H2SO4,△A B CONaOHOHF GOOClOOOClDOEO
(1)A中官能团名称为 ▲ 。 (2)F→G的反应类型为 ▲ 。
(3)D、F中含氧官能团均相同,E(分子式为C19H26O4)的结构简式为 ▲ 。
F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 (只(4)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写一种)。
①分子中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状结构;
②能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碱性水解后酸化,两种产物中均含有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其中不含苯环的产物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数目比为9∶1∶1∶1。
OH(5)写出以BrOH为原料制备
OO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
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
2019-2020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化学(选修)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1. 文字简答题以关键词到位为准,按点给分;
2. 化学用语书写:(1)方程式未配平不得分、无条件扣一半分值; (2)化学式书写错误得0分;
3. 写名称或化学式正确的正常给分; 4. 其他合理解法正常给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题号 答案 1 A 2 B 3 B 4 C 5 D 6 C 7 B 8 D 9 A 10 D 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
题号 答案 11 A 12 C 13 AC 14 CD 15 BD 16.(12分,每空2分)
(1)防止暴沸 提高乙醇的转化率 (2)除去有机层中的水(或者干燥)
(3) 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液造成环境污染 部分原料炭化 催化剂重复使用困难(任填
一种)
B
(4)催化剂的活性下降(或者乙醇发生了副反应生成乙醚) 17.(8分,每空2分) (1)加成
2CHCH3OH+O2Cu2CCH3O+2H2O
(2)
(3)浓硫酸、加热
CH3OCH3(4)
18.(13分,计算5分,其它每空2分)
(1)将橄榄石尾矿粉碎、增大盐酸浓度、适当提高反应温度等(写一种即可) (2) 3.7—4.2
2+
(3)将溶液调整为酸性,抑制Mg水解。
-3-3
(4)n(MgCl2)=0.5000 mol/L×19.00×10L=9.50×10mol (2分)
w(MgCl2·6H2O) = 9.50×10-3 mol×203 g/mol = 1.929 g (2分)
6H2O) = 1.929 g/2g×100% = 96.4% (1分) (计算如无过程,则不给分)ω(MgCl2·
ad(错一个不得分,漏一个得1分) 19.(12分,每空2分) (1)+247.3 64
(2)T3T2T1 m1m2m3- 2 -(3)CO2+H2O + 4e=CO+H2+2O
(4)> 20.(15分)
(1)羰基 (2分) (2)取代反应 (2分)
OCOOC2H5(3)
O(3分)
(4)
CH=CH2(CH3)3CCH=CHCOOH2C=CHOHH2C=CH(CH3)3CCH=CHCOOCH=CH2OH
H2C=CHOHOOCCH=CHC(CH3)3H2C=CH(3
H2C=CHOHOOCCH=CHC(CH3)3H2C=CH分)
(5)
OHO2Cu,△ONaOH/H2O△BrOHOHOHONaCNCNH+ /H2OHOCOOH浓H2SO4△HOOHOO
Br
(5分,每步1分,遇错则止,全对5分;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