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江苏扬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来源:九壹网


江苏省扬州中学08-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化学(选修)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等填在密封线内。

2、请将第I卷每小题所选答案填写在第II卷相应的答题栏内,在第I卷上答题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P—31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个选项符合题意,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今等4 月 22日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绿色世纪”。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推动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控制环境污染,提高粮食产量 B.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水体,将废电池深埋 C.开发太阳能等洁净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D.研究煤和石油脱硫新技术,减少酸雨发生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CO2的电子式: B.亚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S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丙烷分子的结构模型示意图:Ar4s24p4 D.3.下列分子中,原子间都是只通过键相结合的是

A.CO2 B.N2 C.苯

4.铀是核工业中常用的一种元素。下列关千钠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238 A.92U原子中中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146个

238235B.92U和92U互为同素异形体

D.CH4

C.铀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六周期 D.锚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5.已知4NH3+5O2=4NO+6H2Og,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 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A.4 v(O2)=5 v(NO) B.5 v(O2)=6v(H2O) C.2 v(NH3)=3v(H2O) D.4 v(NH3)=5 v(O2) 6.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1

7.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被《泰晤士报》评为全球“最强悍”工程。“鸟巢”运用了高强度、高性能的钒氮合金高新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的熔点通常比组分金属高,硬度比组分金属小 B.合金一定比成分单一的纯金属更容易腐蚀 C.金属键的强弱可以用金属的原子化热来衡量

D.工业上金属Mg、Al都是通过电解熔融的氯化物制

得的

8.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表示

的元素与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相符的一组是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6小题,24分。若正确答

案包括两个选项,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

9.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依据构成微粒及微粒间的作用不同,将晶体分为离子晶体、原子晶体等 B.依据使用后能否复原,将化学电源分为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

C.依据原子的堆积方式,将金属晶体的晶胞类型分为六方、面心立方和体心立方等 D.依据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将共价键分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1O.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①热稳定性:CH4>NH3>H2O ③碱性: NaOH>Mg(OH)2>Al(OH)3 A.①③ B.②④

②还原性:I>Br>Cl ④原子半径:O>Na>Mg

C.②③ D.①④

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40g NaOH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2NA B.标准状况下,11.2 L CCl4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C.常温常压下,31 g白磷和红磷的混合物含有NA个磷原子 D.4 g重水(D2O)中所含质子数为0.2NA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电子绕核旋转,其轨道形状为球形 B.原子核外电子的自旋有两种不同的状态

C.原子核外第3电子层,有s、p、d、f四种类型的原子轨道 D.电子云图中小黑点的疏密程度表示了原子核外电子密度的大小 13.右上图是Zn和Cu组成的原电池,某兴趣 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记录如右:

2

卡片上描述合理的是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14.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燃料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卡片No.10 Date: 2009-6-11 实验记录:①电流方向:锌铜。 ②铜极上有氢气产生。③锌片变薄。 实验结论: 1B.由C(石墨)=C(金刚石)ΔH=+1.90kJmol可 ④Zn为正极,Cu为负极。 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 生成SO2气体,前者放出的热量多 D.已知:N2g+3H2g⑤铜比锌活泼。⑥H+向铜片移动

2NH3gΔH=92.4kJmol1,则相同条件下,在

密闭容器中,1 mol N2和3 mol H2混合充分反应后放出92.4 kJ的热量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2分)

三、(本题包括l小题,共8分) 15.(8分)

-1-1

室温下,将完全相同的锌片分别投入100mL、0.1 mol· L的稀硫酸和100 mL、0.2mol·L的稀盐酸中,仔细观察后发现,两者反应速率有明显差异:投入到稀硫酸中的锌表面产生的气泡没有投入到稀盐酸中的快。经分析讨论,大家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种可能:l、氯离子对反应起了正催化作用,即氯离子加快了反应的进行:2、硫酸根离子对反应起了负催化作用,即硫酸根离子阻碍了反应的进行。赞成前一种观点的几位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他们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相关结论如下:

-1

室温下,分别取100 mL、0.1 mol·L的稀硫酸溶液于两个相同的烧杯中,一个烧杯中加一定量的下表中固体,另一个烧杯作对比实验,再分别同时加入完全相同的锌片:

实验同学 甲 乙 丙 丁 实验操作 加入适量氯化钠固体 加入少量氯化铜固体 加入适量氯化钡固体 加入适量氯化锌固体 反应速率加快 氯离子对反应起了正催化作用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据此,试回答下列问题: (1)对上述实验及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编号)。

A.实验中稀盐酸的浓度是稀硫酸的2倍,因此稀盐酸反应速率快是必然的,不需要进

一步研究;

B.稀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使锌表面钝化,故硫酸反应速率慢;

C.根据锌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的实质,要比较锌与稀盐酸和锌与稀硫酸在相同条件下的

反应速率,必须使稀盐酸的浓度是稀硫酸的2倍;

D.在比较锌与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反应速率时,应用了控制变量法,同学们根据实验现

象作出的可能原因分析是合理的。

(2)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最合理的是 (填编号)。 A. 甲 B.乙 C.丙 D.丁

(3)请你在不能得出“氯离子对反应起了正催化作用”结论的同学的实验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进行评价,简要说出不能得出该结论的理由。

3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16.(12分)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另一种画法——三角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图上标明第VIIA族和碳、钾两种元素的位置,各字母对应相应元素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右图中将d区元 素所在的部分涂上阴影。 (2)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 中的位置为 。

(3)在所标出的元素中,单质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填具体元素符号....或化学式,下同);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是 。 ...

(4)右图是周期表中氖元素的一种核素的表示方法。已知Q元素的一种核素中子数为28,请按该样式在图的右边方框中表示出Q元素的这种核素。

(5)用一个化学反应比较A、B两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17.(8分)

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位于元素周期表的s区,其基态原子中没有成对电子;B的气态氢化物能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一种

2-2+

盐;C元素原子得两个电子后2p轨道全满,C与D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E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与C在周期表中处于相邻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A , D ,E 写出基态B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2)在这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B的第一电离能比C大的原因是: 。 (3)化合物DC与化合物DE相比,熔点较高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原因是: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8.(8分)

“西气东输”是西部开发的重点工程,这里的气是指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工业上将碳与水在高温下反应制得水煤气,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二者的体积比为l:l。已知1 mol CO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放出283 kJ热量;1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6 kJ热量;l mol 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890 kJ热量。 (1)写出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2)若l mol 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水蒸气,放出的热量 890 kJ。

4

(填>、=、<)

(3)忽略水煤气中其他成分,燃烧等体积的甲烷和水煤气,所得热量之比约为 。 (4)请依据以上数据和计算结果,说出以天然气代替水煤气作为燃料的两个优点:

19.(10分)

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装置如下图所示(a、b为石墨电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燃料电池是利用燃料和氧化剂之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将 能直接转化为 能的化学电源。该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式为: 。 (2)电解时,b电极为 极,产生的气体为 (写化学式)。 (3)试管中NaOH的作用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忽略能量损耗,当电池中消耗0.02 g H2 时,电解池中会产生 g H2。

六、(本题包括1小题,共7分) 20.(7分)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气体A发生反应,A和生成物B(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1)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tl到t2时刻,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min

(3)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选填编号)

A.反应中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即图中M点)

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1 molA,同时生成2 mol B

D.A的质量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七、(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 21.(共9分)

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大量数据,分析这些数据是我们研究物质的性质、了解性质变化规律的重要途径。

(1)下表是几种短周期金属元素原子的逐级电离能数据。 X Y 502 4570 Z 580 1820 5

1电离能 kJmol1

I1 I2 519 7296

I3 I4 11799 6920 9550 2750 11600 请仔细阅读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I、

电离能的大小反映了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第一电离能数值越小,则原子失电子能力越 (填“强”、“弱”或“不确定”)。 II、

X元素的名称是 ,Z元素常见的最高化合价是 。 (2)下表是一些共价键的键能和键长数据 C—F 485 98 C—Cl 326 161 C—Br 285 182 C—I 213 204 C—C 348 154(金刚石) C—Si 292 170 键能/KJmol 键长/pm 1请结合晶体结构的相关知识回答: I、

CF4、CCl4、CBr4、Cl4四种物质中热稳定性最强的是 ,沸点最高的是 。 II、 已知金刚石的熔点为3550℃,金刚砂(SiC)的熔点为2 830℃,导致两者熔点差异的原因是 。 经测定,C60中C—C键长为145~140 pm,有同学据此认为C60的熔点高于金刚石,你认为是否正确? ,理由: 。

22.(10分)

(1)请结合水的结构与性质,回答以下关于水的问题:

++

①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容易结合一个H形成水合氢离子(H3O),该过程中所形成的共价键为 (选填下面选项序号)。 A.极性键 B.非极性键 C.配位键 D.氢键

+

在H3O中,3个O-H键是 (填完全相同、不相同)的。 ②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可使其在常温常压下结冰,称为“热冰”。下列物质熔化时,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与“热冰”熔化时所克服的作用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A.金刚石 B.干冰 C.食盐 D.固态氨

(2)金属铁的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有两种堆积方式,晶胞分别如右图所示。则体心立方晶胞和面心立方晶胞中实际含有的铁原子个数之比为 ,铁原子的配位数(与一个原子等距离且距离最近的原子数)之比为

(3)超高导热绝缘耐高温纳米氮化铝(AlN)在绝缘材料中的应用广泛,AlN晶体与金刚石类似(其晶胞结构如右图,其中空心球所示原子位于立方体的顶点或面心,实心球所示原子位于立方体内),每个Al原子与 个N原子相连,与同一个Al原子相连的N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 。

6

(4)AIN样品中常含有碳和A12O3杂质,为测定AIN的质量分数,称取10.00 g样品,加

-1

入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NaAlO2和NH3,生成的NH3恰好被75 mL 1 mol/L硫酸溶 液吸收为硫酸铵。则样品中AlN的质量分数= 。

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满分48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B 9 D 2 D 10 C 3 D 11 A C 4 D 12 B 5 A 13 C 6 A 14 A C 7 C 8 D 三、(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15、(8分)(1)CD (3分)(少选1个得1分,多选1个扣1分,扣完为止) (2)D (3分)

(3)(2分)甲方案:有可能是钠离子起了正催化作用;

乙方案:氯化铜与锌反应能生成铜,反应速率加快也可能是锌与铜形成原电池反应导致。 丙方案:钡离子能沉淀硫酸根,反应速率加快也可能是因为排除了硫酸根离子的阻碍作用。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16、(12分)(1)见右图(2分) (2)第四周期,第Ⅷ族(2分,只写周期或族给1分)。

(3)Ar(2分) 、 HClO4 (2分) (4)(2分)

(5)O2 + 2H2S = 2H2O + S(2分) 17、(8分,每空1分)

(1)A H , D Mg ,E S

1s 2s 2p(不写轨道符号不得分)

7

(2)O N的2p轨道上有3个电子,为半充满状态,较稳定

(3)MgO MgO的晶格能高(或答:氧离子的半径小于硫离子,离子键强亦给分)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8、(8分)(1)2H2(g)+O2(g) = 2H2O(l) △H= —572kJ·mol(2分)

(2)<;(2分) (3) 3.13∶1 (2分)(只要列式正确均给分如:890:(283+286)/2) (4)燃烧等体积的气体产生的热量多;产生等量的热量CO2排放量少;CO有毒,以天然气代替水煤气有利于保护环境。(2分,答对2点即可,只答1点给1分,合理答案均给分) 19. (10分)(1)化学(1分) 电(1分) O2 +4H+ 4e=2H2O(2分) (2)阴(1分) H2(1分) (3)Cl2+2OH=Cl+ClO+H2O(2分) (4)0.02(2分)

六、(本题包括1小题,共7分) 20. (7分)(1)2A(g)(2)1/(t2-t1) (2分)

(3)B D (少选1个给1分,多选1分扣1分,扣完为止)(3分) 七、(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

21.(共9分)(1)Ⅰ、强 (1分)Ⅱ、锂、+3(2分,各1分,不写“+”号不得分) (2)Ⅰ、CF4 、 CI4 (2分,各1分)

Ⅱ、金刚石和金刚砂都是原子晶体,金刚石中的C—C键比金刚砂中的C—Si键长短,........................键能大,因此金刚石的熔点比金刚砂高。(2分,关键词(加点的)未答全给1分) ...

不正确(1分) C60是分子晶体,熔化时不需破坏化学键(1分)

22.(10分)

(1)① AC (2分,少选1个给1分,多选1分扣1分,扣完为止) 完全相同(1分)

② D(1分)

(2)1∶2 (1分) 2∶3(1分) (3)4 (1分) 正四面体(1分) (4)61.5%

B(g)(2分)(不写可逆符号给1分)

+

—-1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