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探索・争鸣 Sc科ience&Te技ch视nology界 Vision 浅析农村公路安保工程的现状和处治措施 符德 (南召县农村公路管理所,河南南召474650) 【摘要】近几年来,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农村公路四通八达。截至 2012年底,我县拥有农村公路2809.69公里,其中县道113.52公里;乡道340.077公里;村道2341.982公里;专用公路14.11公里,农村交通条 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方便了老百姓出行.打破了农村地区的自然封闭状态,拓宽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径,使群众切身感受到县委、 县政府的关怀和农村公路建设带来的实惠 农村公路是越修越长了,但道路安全 惫患却是越来越多,在这些新建的农村公路运行期间发生了大 量的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了许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我们看到农村公路安保工程设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特别是随着农村客运班线的开 通.安保工程的实施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处治措施 1 我县农村公路安保设置现状 我县地处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地形以山岭为主,素有“七 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农村公路多分布在山区,路线 等级以四级及等外公路为主.技术标准相对较低,路窄、坡陡、弯急、横 坡陡峭路段较多.加之修建时受工程建设资金的制约.许多危险路段 未实施安保工程.已建的安保设施布设完善程度不一.主要是交通安 全标志和浆砌片石防护墩.且有的安保设施不规范或已破损毁坏 2农村公路安全隐患原因分析 农村公路越修越长.道路安全隐患累积越来越多.究其原因主要 有以下几点: (1)地形地貌因素影响.我县农村公路山区较多.山脉连绵起伏, 地形高低悬殊,山高谷深.地势险要。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地 质条件.造成我县农村公路技术等级较低.存在不少高填深挖、弯急、 坡陡、视距不良等危险路段.导致农村交通条件相对落后,安全隐患较 多 特别是多数农村公路的修建都是“以工代赈”或组织村民投工投 劳方式进行的,人们仅仅满足于通达就知足了,不但防护、排水设施不 够完善.而且安保设施更是几乎没有。 (2)受建设资金制约。建设资金来源一部分为国家补助资金,一部 分为地方配套资金。由于我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属国家级贫困县,资 金筹措困难。以至于长期以来.形成改善农村道路交通条件,一般先通 达后硬化通畅.没有能力再考虑安保工程设置的惯性思维。 (3)安全意识差 对安保工程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农村公路道路等 级低,农村客运开通的班线少,交通流量小、车速慢,认为有无安全设 施影响不大.通常极限于将有限的资金用于通达工程.除对比较危险 路段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外.很少投入大量资金实施安保工程, 以致对安保工程重视不够.存在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的思想。 (4)重建轻养的原因。目前农村公路普遍存在重建设、轻养护,有 路无人养护的状况还是很突出。公路养护跟不上,不仅道路损毁得不 到及时修复.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而且更不用说对应设安全设施危 险路段进行排查和设置安保设施.致使安全隐患长期存在。 (5)我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成立时间晚。力量薄弱,随着交通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公路里程不断增加.交通部门养护管 理经费和人员明显不足.工作重点仅仅是保畅保通.难以在整体管理 水平的提高上有所作为.这无疑与我县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是 相悖的 从而导致农村公路安全工作存在盲区.或多或少影响安保工 程的实施 3农村公路安全隐患的处治措施 农村公路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不仅意味着经济损失和社会财富 的浪费.也意味着受害家庭的伤痛和不幸。实施公路安保工程,减少交 通事故伤亡人数,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我县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 利益的实际行动,是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养护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针对我县农村公路安保工程的现状及存在的原因.结合我县的实际提 出以下农村公路安全隐患的处治措施 3.1提高认识.全民防控 农村公路安保工程是一项顺应民意、深入人心的民心工程.是贯 彻“以人为本”科学理念的具体体现 首先应做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的 科技视界Science&Technology Vision 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实施安保工程重要性的认识.使大家切实认识 到在人们生存和发展的诸多因素中.生命安全有基本保障.生命价值 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安保工程的实施有利 于提高公路安全性能、保障行车安全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让司乘人 员走上放心路、平安路,并有利于提高公路交通行业声誉,树立正面的 社会形象。 3.2加大农村公路安保工程资金的投入和扶持力度 由于我县农村公路特殊的地理环境.农村公路危险路段比例较 高.需实施的农村公路安保工程量大.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建议省、市、 县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加大对农村公路安保工程的投入力度.同时千方 百计采取措施狠抓落实资金的筹措配套力度.不应以资金不足等理由 而放松对农村公路的安保工程的落实 3.3农村公路安保设施的专项调查 由县交通主管部门牵头.各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人员参加.对全 县农村公路弯急、陡坡、视距不良、连续上坡、路侧险要等行车安全隐 患路段进行梳理排查.界定应设置安全设施的位置.为安保工程的计 划安排提供第一手详细资料。根据不同路段、不同区间事故发生的概 率不一样.事故的危害程度也不一样。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从实 际出发.逐段分析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危害程度.从而合理确定是否采 取防护措施,应当采取何种类别的防护措施。 3.4总结经验.加快农村公路安保工程的实施进程 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可组织相关人员到搞得好的地区考查学 习和交流.比如平顶山市鲁山县山区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工程做得是比 较好,借鉴他们好的经验。结合我县实际,同时总结自己过去安保工程 工作的一些成功经验.来推进我县农村公路安保工程的建设 3.5因路制宜.合理安排 由于我县农村公路点多面广.根据规划并结合现实情况.在资金 严重缺乏的情况下,把握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地合理选择农 村公路安全防护形式。在易发生车辆翻覆、坠崖等恶性事故的路段设 置路侧防撞护栏.在需要车辆强制减速的路段.设置强制减速带、全幅 振动减速道钉等减速设施.在交叉口或急弯通视条件较差的路段设置 反光镜等:二是按照先急后缓、先重点后一般的思路分步实施。先实施 县道,后实施乡、村道路:先实施车流量大的主线,再实施车流量小的 路段.先实施已通农村客运班线路段,后实施拟通客运班线路段:三是 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遵循“安全、经济、环保、有效”的原则。 3.6优化工程设计.注重环境保护 设计思路根据农村公路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农村公路管养特点。坚 持“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设计理念,遵照“主动引导、适当防护、合 理保障、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的设计原则,突出事故多发路段和路侧 险要路段的综合治理,做到安保工程与公路自然景观相匹配,与沿线 人文环境相协调,充分体现经济实用、美观环保 3.7积极探索切合实际的农村公路管养机制 安保工程应与农村公路日常管理养护工作融为一体 安保工程不 仅是采取工程措施改善安全状况,其更重要的是要把安全、经济、环保 的理念融人至农村公路的日常管理养护之中.把其作为保通保畅紧密 相联的一项日常工作来抓,才可能实践安保工程“安全、经济、环保、有 效”的理念。落实农村公路养护责任,排除农村公路的安全隐患,提高 通畅能力.增强安全系数 3.8搞好跟踪调查.注重后续评价 Science&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 科技・豫・争鸣 “设施损坏情况”、“交通事故起数”和“交通事故死亡率”等指标,是评 理”工程.已风化了的孤石。彻底进行清理然后采用钢筋锚固挂网冰泥 对经常性滑坡路段进行台阶式刷坡卸载,设置碎落台,最后 价安保工程实施效果的量化指标。各级公路管理部门要注意与相关部 喷浆防护:门的配合协作.掌握安保工程实施前后交通事故数据变化情况,以便 加做浆砌片石挡土墙防护 (9)对沟坡连续转弯路段、长直线路段,在路侧地形允许的条件下, 对工程实施效果做出客观评价.为进一步做好农村公路安保工作积累 经验。 整理修建出大、小不等的绿化景点.种植花草及灌木,一方面可供司乘 人员路途短暂休息同时起到诱导视线的作用。 4农村公路安保工程的设置措施 (1)对事故多发的重点路段'A同交警、安监部门,现场勘察、分析 5结束语 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采取设警示标志、划振荡标线、设置连续防撞 农村公路安保设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和谐社会.以人为 墙、紧急避险车道等措施对症下药地综合治理。 本”理念的真实体现。做好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对提高农村公路的 (2)对老路原有标志、标线、减速设施完全利用对缺损、毁坏的重 安全性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农村经济发 展将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农村公路安全问题涉及方方面面,本人谈 新修复对事故多发路段未设安全警示标志、标线的重新调查设置。 (3)对陡坡、急弯、连续弯道、连续下坡、路侧险要路段采取设置警 到的只是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的一点点皮毛,在农村公路安全评价 示标志提前预警减速、路侧堆土防护、增设钢筋混凝土防撞墙、防护墩 过程中,还需要善于发现细节问题,结合工程实践,提出更为合理、经济 的安全保障措施,将这项“民心工程,安全之路”做的更好。以上是我对 等进行处理。 (4)对单个急弯、回头弯道通视条件差的事故多发点,采取砍伐弯 我县农村公路安保工程现状与处治措施的一点粗浅拙论,不但之处敬 道内侧树木、卸载山体土方设置广角镜等改善通视条件。 请批评指正。 (5)对路基临沟一侧的不稳定易塌陷路段,采用砌筑浆砌片石挡 土墙、路肩墙,上边套做钢筋混凝土防撞墩的方法处理。 (6)在长直线接小半径曲线路段,采取划振荡减速标线,在弯道外 侧堆土防护.条件许可时设置紧急避险车道 (7)对公路深边沟路段采用边坡卸载土方回填,改做浅碟型水沟, 为抛锚侵入路侧的车辆提供一个平缓而有效的缓冲平台。 【参考文献】 [1]JTG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 [2]JTG 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is] [3]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s】. [4]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Z】. (8)对路基高边坡上方落石的安全隐患路段,结合“高危边坡治 [责任编辑:薛俊歌] f上接第307页)居民的出行选择意愿成负相关关系.即出行费用越 低.选择的人越多:出行费用越高.选择的人越少。不同的人,不同的出 行目的.出行费用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3-3换乘次数 换乘次数是指乘客在完成一次出行过程中在各种交通方式中转 换的次数.包括乘客在轨道交通线路间、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间的相 互转换。换乘对轨道交通乘客出行策略的影响很大.换乘会导致出行 时间的增加.可靠性的降低等等。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出行者倾向于选择换乘次数较少的方 案.但由于轨道交通拥有独立的线路,可以避免其他方式的影响,具有 可靠性高的特点.因此.当进行长距离出行时.出行者可能选择有换乘 但能乘坐轨道的方案 出行目的、出行距离、出行时间和换乘次数中,由于出行目的、出 行距离、出行时间和轨道客流分担率的相关陛高,需要进行考虑,另 外.为了更好的考虑轨道和地面公交的换乘。同样对轨道和地面公交 组合交通方式的换乘次数进行考虑 最终.筛选出后期模型中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为出行目的、出行 距离、出行时间、出行费用、轨道和地面公交组合交通方式的换乘次 数 在后期模型的研究中可按照不同出行目的进行分类。建立效用函 数 5结语 本文结合相关调查数据从出行者特征、出行特性、交通方式特性 三个方面对轨道客流分担率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合影响因 素与轨道客流分担率的相关性和调查分析的可操作性筛选出出行目 的、出行距离、出行时间、出行费用、轨道和地面公交组合交通方式的 4轨道客流分担率影响因素筛选 通过上文所述.轨道客流分担率受到出行者特征、出行特性以及 交通设施的服务水平三个方面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将这些变量都作 为效用函数中的特性变量. ̄Vz-,模型结构将变得非常复杂。因此,有必 要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筛选。 对各影响因素和轨道客流分担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年 龄、职业与人们是否选择轨道交通并没明显的相关性.而出行目的、出 行距离和出行时间和人们是否选择轨道交通的相关性较高。 结合相关性分析以及上文对各影响因素的分析.可知年龄、职业、 性别和人们出行方式选择并没明显的相关性:考虑到家庭收入和车辆 拥有的数据需要经过大量的调查才能获得.且较难分小区进行集计分 析.也不对其进行考虑 换乘次数为影响因素,并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e I参考文献】 『1]关宏志.非集计模型一交通行为分析的工具[M】jE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焦朋朋.陆化普.基于意向调查数据的非集计模型研究lJ1.公路交通科技, 2005(06). 『3]黄树森.基于非集计的城市公共交通方式选择模型及灵敏度分析研究fD1.北 京交通大学.2008. f4]黄树森.宋瑞,陶嫒.大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以 北京市为例『J Jl交通标准化,2oo8(o9). [责任编辑:张涛] (上接第288页)3.2通过互联网融合,促进节能减排工作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发电企业面I瞄更为严苛的节能减排要 【参考文献】 德国工业4.0战略对我国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启示【N].中国电子报. 求 互联网融合为发电企业从粗放化经营转向精细化经营提供了技术 [1]罗文.2014—08一O1. 可能.越来越多的发电企业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对能源消耗和污染排 [2]王金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机制与绩效[D].天津:南开大学,2012. 放的远程监测预警,推动自身向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率转变。 『31 :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 3-3互联网融合标准急需建立 fZ].2013,8. 互联网融合涉及专业领域多、跨度大.急需建立技术标准推进工 作 研究建立发电行业互联网和工业化融合标准体系.使发电行业开 [责任编辑:汤静] 展互联网深度融合工作有据可依,逐步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Science&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l 323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