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电梯基础方案
22号楼施工电梯基础方案
一、编制依据 .......................................................................................................................................... 2 二、工程概况 .......................................................................................................................................... 2 三、设备概况 .......................................................................................................................................... 2 四、基础施工 .......................................................................................................................................... 3 五、地下室顶板回顶: .......................................................................................................................... 3
- 1 -
施工电梯基础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施工升降机》(GB/T10054-2005) 2、《施工升降机安全规程》(GB10055-2007) 3、 施工升降机安全操作规程标准与技术 4、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5、 高空作业机械安全规则(JG5099-1998)
6、 《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7、 《GB1055-88施工升降机安装规则》 8、《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用地面积为7736 M2,22号楼设计总建筑面积为26442M2,具体是由地上一栋10层办公场所及地下一层停车房,地下室建筑面积为7736M2。场地东西方向跨长约104米,南北方向跨长约76.7米。
三、设备概况
施工升降机型号选用SC型SCD200/200TD,为双笼带对重升降机,由广州市京龙机械有限公司生产。标准节尺寸为650×650×1508,壁厚为4.5mm规格的立管标准节重量150kg;额定载重2×2000Kg,提升速度36m/min,最大架设高度450m,额定安装载重量2×2000 kg,电机功率2×3×11kw,吊笼重量2×2200kg,对重重量0 kg,外笼重量1480kg,最大附墙间距为10.5m
多层部分电梯荷载:
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屋面板标高,22号楼升降机计划安装最高高度按41.7米,计划安装标准节29节,吊笼规格3200×1500×2550。
升降机自重G=吊笼重+外笼重+导轨架总重+对重重+载重量 =2×2200+1480+150×29+0+2×2000=12750(kg)
基础承载力(取安全系数为n=2):F=G*0.02=12750*9.8*2=249.9(kN) 4、施工升降机安装在靠近各楼侧,升降机的施工安装拆卸严格按照《SC型升降机使用手册》的要求进行,具体位置可见总平面图。
- 2 -
施工电梯基础方案
四、基础施工
(1)、基础尺寸为4400×3800×600(高),采用木模板支模,根据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由于此基础受荷载不大按照规范要求满足最小配筋率即可(详见基础计算),即布筋为双层双向,为了保证现场Φ14@200,拉筋采用Φ8@600,C35砼浇筑,砼浇筑前应预埋好水电线管,及锚脚。
根据现场需要,升降机基础采用混凝土基础与安装地面持平的方案,地面与吊笼间的门坎高差采用搭设通道高度来解决。
升降机采用Ⅳ型附墙架,基础中心离墙根距离L=3100mm。
基础座应全部埋入砼内,并校正水平,等基础砼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即可进行安装。
五、地下室顶板回顶:
由于22号楼施工电梯布置在地下室顶板故需对地下室顶板承重验算 地下室顶板承载力:20KN/M2
施工电梯自重及施工荷载:12.75吨(按最高使用高度计) 施工电梯基础荷载: 4.4×3.8×0.6×25=250.8KN
在施工电梯自重、使用荷载、基础作用下,顶板承受的荷载:
(1.4×12.75×9.8+250.8×1.2)/(4.4×3.8) =28.46N/M2>20 KN/M2
由上计算可知地下室顶板无法承受施工电梯的荷载,必须对顶板采取支撑加固。
地下室顶板支撑方案
在施工电梯基础6000*6000m范围搭设钢管架支撑,立杆间距600mm×600mm,横杆间距1600mm,立杆下垫层板,上为可调顶撑。 按最大荷载对钢管架支撑进行验算: N/ψA≤f
按上述荷载均由钢管架承担,则每根立杆承受的荷载为: 0.6×0.6×19.2=6.91KN A=4.89cm2 L0=1.6m I=1.58cm
- 3 -
施工电梯基础方案
λ=L0/I=1.6×100/1.58=101 ψ=0.582 f=205N/mm2 由N/ψA
=6.91×103/0.58×4.89×102 =24.38N/mm2≤f=205N/mm2 由计算得钢管支撑系统有效。
由此可得:(1.4×12.75×9.8+250.8×1.2-6×6*4)/6*6=17.21 KN/M2<300 KN/M2(基础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380060060044006000基础回顶平面布置图
- 4 -
6000
施工电梯基础方案
电梯基础可调托木方钢管立杆纵、横向水平拉杆剪刀撑板厚扫地杆200支承面标高立杆横向间距楼层高度1500
落地平台支撑架立面简图
落地平台支撑架立杆稳定性荷载计算单元
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讲座》刘群主编,P96页,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
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2.80kN 。 R ≤Rc
- 5 -
施工电梯基础方案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12.80 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R= 10.973 kN; R < 12.80 kN,所以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 = 10.758 kN; σ----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 = 1.58 cm;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 = 4.89 c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5.08 cm3; σ--------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00 N/mm2; Lo---- 计算长度 (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由公式(1)或(2)计算 lo = k1uh (1) lo = (h+2a) (2) k1----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85;
u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 = 1.700;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100 m; 公式(1)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 Lo = k1uh = 1.185×1.700×1.000 = 2.015 m; Lo/i = 2014.500 / 15.800 = 128.000 ;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406 ;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 σ =10757.660 /( 0.406×489.000 )= 54.185 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 σ = 54.185 小于 [f] = 205.000满足要求! 公式(2)的计算结果:
- 6 -
施工电梯基础方案
Lo/i = 1200.000 / 15.800 = 76.000 ;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744 ;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 σ =10757.660 /( 0.744×489.000 )= 29.569 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 σ = 29.569 小于 [f] = 205.000满足要求! 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公式(3)计算 lo = k1k2(h+2a) (3)
k2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2取值1.004 ; 公式(3)的计算结果:
Lo/i = 1427.688 / 15.800 = 90.000 ;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661 ;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 σ =10757.660 /( 0.661×489.000 )= 33.282 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 σ = 33.282 小于 [f] = 205.000满足要求! 基础计算
升降机自重: 12750kg 砼基础承载力:F=300kN
基础自重:G=4.4×3.8×0.6×25KN/m3=250.8KN 1、验算基底压力
Pmax,min(FG)AMW
其中:G为基础自重设计值=250.8kN
本基础仅考虑竖向荷载,弯距不予计算,取M=0
Pmax,min=(347.98N+270KN)/(4×3.8m2)=40.65kN/m2=0.041Mpa < f=0.15Mpa 满足要求
2.配筋面积计算,公式如下:
- 7 -
施工电梯基础方案
经过计算得 As=22790000/(0.9×300×470)= 179.5mm。
由于最小配筋率为0.15%,最小配筋As=4000×500×0.15%=3000 mm2 所以最小配筋面积为:3000mm2。 故取 As=3000mm2。 取Φ14@200能满足要求
因而基础采用Φ14@200双层双向能满足要求。
2
- 8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