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校际交流实施方案

来源:九壹网
校际交流实施方案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切的形势下,开展校际交流是推动教育改革和学校进展的需要,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是提高教师素养、增进教师专业进展的需要。通过校际交流,能够搭建区域内教师相互学习的平台,增进各校不断深化各自的教育教学治理工作,提高全部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更新教育观念,自我完善,不断进展。

一、开展校际交流的目的和意义

1.提升学校的治理水平、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增进学校进展与办学理念的落实,增进教师的专业进展,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

3.增进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在教学中碰到的问题。

4.增进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开发,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慢慢实现教育均衡进展。

二、开展校际交流的范围.

平川区范围内的所有学校;有条件时,也可联系白银市三县两区的其他学校开展校际交流。

三、校际交流的具体内容.

1.学校治理。包括教学治理、教研治理、德育工作、档案治理、后勤治理、制度建设等。

2.教研工作。包括以说、听、评课为主的常规教研工作,教研组活动的开展,集体备课,课题研究,校本教研,校本课程开发,学科竞赛,教学论文的撰写,实验课教学,第二课堂开展情形等。

3.教育教学。包括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集体备课、各科教学方式学习与交流、作业批阅、差生转化、成绩检测等.

4.其他方面。包括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绿色学校创建等。

四、校际交流的具体形式.

1.参观校园环境、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体育器材室、多媒体教室、德育展室、微机室等各类功能教室,整体感知学校的治理情形。

2.查阅档案资料,包括教学、教研、德育、后勤等方面。

3.听取校长体会介绍,了解学校治理特色。

4.开展说、听、评课活动,学习先进教学方式。

5.就教育教学中的某一个问题以座谈会的形式开展专题研讨。

6.在“走出去”的同时,能够把其他学校的骨干教师“请进来”,组织全校教师听课和评课,学习研讨。

五、校际交流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王登谭

副组长:郑新峰、张兰芳、李建成、王仲才

成员:刘备战、刘彩霞、李国君、柴兵虎、陈金祥、李宗芳、白彦革、高文国、王玉平。

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王仲才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校际交流的具体事宜。

六、开展校际交流活动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1.每学期开展校际交流活动两次,交流学校和交流内容由学校依照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形确信。

2.由校际交流活动领导小组确信参加活动人员,办公室负责通知。

3.参加活动人员须带好笔记本和听讲义,记录交流内容,详细填写听课记录。

4.交流活动终止后,每位参加交流的人员须写出10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或总结材料上交教研室。

5.交流活动终止后,由组长或指定的其他人员在教职工例会上,对校际交流情形进行总结汇报,并就先进体会和教学法的学习、推行运用作出安排。

6.交流活动终止后,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学习研讨活动,依照情形也可组织全校性的学习研讨活动。

7.听课和会议期间请将电话调为震动或关机。

8.参加活动人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举止高雅,彬彬有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