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有别于一般的传统的防治公路路基水病害设计思路和方法,采用独特的u型混凝土结构,有效的防治了由水引起的一系列公路病害,提高了路基减灾防灾能力。 关键词 结构;路基;水灾害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6-0115-02 1概述
以往的高速公路通常采用高路基设计方案,一般高3.5m~4m之间,占地多、填土量大等弊端日益显现。据测算采用低路基设计方案,路基高度每降低50cm,每公里可以节约用土1.8万m3;每降低1m,每公里永久性占地就节约近5亩,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可观,其社会可持续发展引起广泛关注。故而河北省从2005年青银高速公路建设开始尝试低路基,直至大广高速、沿海高速等,直至目前普遍采用。低路基方案,主要问题夏季雨水积水、通道积水,甚至造成低洼地带路基积水等水海问题。其解决方案通常采用加大排水边沟截面、路基外侧修建渗水井、蒸发池、通道内侧修建高出道道地的硬化坡道等措施。通过近几年年的养护和运营实际发现,由于多方面原因,部分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夏季水问题仍没有彻底解决。
正确协调解决低路基与排水问题二者之间矛盾,是公路公路工程师仍在满足资源节约、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仍需深入探讨与研
究的细节问题。细节决定成败。
河北省沿海高速公路地处唐山、秦皇岛渤海湾沿线,东与京秦高速公路相连,西与天津滨海大道相接,路线全长160km,于2007年5月1日建成通车。路基宽28m,设计速度120km/h。全线采用低路基设计,路基平均高度只有2.8m。与唐港高速公路设枢纽互通相连。2012年入汛以来,河北省降水量偏多,强度大,全省平均降水276mm,较常年的降水174mm偏多59%,持续的降雨,造成唐港互通区积水严重,其中a匝道为下穿主线桥的匝道,由于地势较低,a匝道最深处积水高于路面1.3m,对a匝道路基路面造成了较大损坏,严重影响了沿海高速公路与唐港高速公路互联互通. 唐港互通积水 应急处理后 2 水灾害调查与防护设计 2.1 项目调查
由于唐港互通区地势较低,处于低洼地带,加上大量降雨,造成a匝道大量积水。由于a匝道为下穿主线桥,提高a匝道路基标高方法,难于实现,应在路基标高不提高基础上,进行a匝道防水能力设计。
2.2设计原则与范围
设计原则应是解决a匝道积水病害,恢复唐港互通a匝道使用功能。
a匝道原设计为双向匝道,路面宽度14m,中央设防撞护栏。根据现场水浸害段落调查,本次设计范围为确定为ak1+140至
ak1+388,共长248m。其路线平面线型、纵断面高程、横断面尺寸、路面标高、路面超高仍按照原a匝道设计。根据以往道路下穿主线防排水经验,将原水淹路段路面须全部挖除,重新铺筑路面,重点做好路基防水、路面排水及路面底部的防渗工作。 2.3路基路面设计
经调查a匝道原路基为砂土填筑,地质情况为中砂,地下水宜穿透路基,对路基造成水损坏。而防水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密实性、抗渗性特点,可阻断水流进入路基。为彻底阻断路基水,路面底部采用防水混凝土底板,防止地下反水;路基两侧设置防水混凝土挡墙,阻断路基外侧积水进入,使路基形成“u”型半封闭结构。 u型混凝土结构强度等级为c30防水混凝土, 抗渗等级等级为p8。其底部防渗板厚25厘米,底板板下间隔3m~4m设置一道40×40cm地梁,u型混凝土结构两侧的挡墙采用顶宽40cm坡度为4:1的混凝土,u型混凝土结构高于路面1.5m,高于2012年路面积水高度1.3m,u型混凝土结构按配置钢筋设计。
u型混凝土结构外侧做拦水土坝,并做浆砌片石护坡防护。 由于设计段处在超高段,超高率5%~8%,为排除路面内降水,须在内侧设置盖板边沟,盖板边沟高于路面,边沟间隔设置集水口,收集路面降水,并在最低点设置一集水井,收集边沟流水。 路面恢复仍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4cmac-13c改性沥青混凝土表面层+6cmac-20c改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基层采用2层18cm厚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
2.4 交通工程设计。
由于本次水毁对中央分隔带护栏损坏严重,重新恢复中央分隔带双面波形梁护栏。由于两侧增加了高1.5m挡墙,匝道处于曲线地段,为加强安全管理,在左侧(外侧)挡墙内侧、波形梁护栏两侧及内侧边沟内侧均设置轮廓标。 3施工要点
1)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是本工程施工重点。为保证防水混凝土质量,水泥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采用其他掺有大量矿物掺合料的水泥,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等,由于所掺入得矿物掺合料品种、质量、数量不同,生产出的水泥性能有很大差异,难于保证防水混凝土防水性能;
2)u型防水混凝土的施工,应做好降排水工作;
3)唐港互通区处于盐碱地带,可掺加粉煤灰,掺量以20%~30%为宜,在获得良好的耐久性、抗渗性、抗裂性同时,可有效改善防水混凝土抗化学侵蚀性;
4)u型防水混凝土施工应连续浇筑,宜少留施工缝,以防漏水。本设计30mu型混凝土结构,设一道施工缝,缝间采用橡胶止水带。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再涂刷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并及时浇筑混凝土; 5)防水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在浇筑后如养护不及时,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将迅速蒸发,使水泥水化不完全。而水分蒸发会造成毛细管网彼此联通,形成渗水通道,同
时混凝土收缩增大,出现龟裂,抗渗性能急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抗渗能力。 4 结论
低路基设计的排水设计,仍是一个系统设计问题。珍惜稀缺的土地资源,又要满足现代社会快速的社会交通需要,重视公路路基水灾害治理设计,仍十分紧迫,因为水灾害对公路设施的损害是致命的、难于恢复的。水网密集、低洼地带、在地下水位高,路基标高受限制地区,采用u型防水混凝土结构防护路基,不失是一种有效的提高路基防水能力方法。 参考文献
[1]gb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