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 水平四 教学 1.熟悉球性练习 内容 2.正面双手垫球 人数 课型 新授(第一次课) 重点:正确的击球点和人与球的位置关系 难点:击球部位及垫球发力顺序 1. 1.认知目标:学生基本了解并感受正面双手垫球的基本技术; 2. 2.技能目标:80%以上学生能较好判断人与球的位置,能做出正面双手垫球的基本教学 动; 目标 3.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探讨的合作意识和善于思考、不怕困难的优良品质。 教学过教学内容 程 学习与指导 时间 强度 小 2′ 开始部分 组织:四列横队集合 ♂♂♂♂♂♂♂♂♂♂ 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 ♂-男生 人数; ♀♀♀♀♀♀♀♀♀♀ ♀-女生 2.师生问好; ♀♀♀♀♀♀♀♀♀♀ ★-教师 3.宣布本节课的内容、目标; 4.检查服装;树立安全意识; ★ 5.安排见习生。 要求:1.集合快静齐,精神饱满; 2.认真听讲,明确目标。 组织图示: 热 身 准 备 1.沿排球场端线边线向前跑;前、侧、后踢跑;提膝跑;左右侧向并步移动等。 2.排球操:伸展运动—体转运动—体绕环—提膝运动—踢腿运动—跳跃运动。 ★ 8′ 中 1.四列横队变一路纵队先由老师或体育委 员带领沿排球场各种线慢跑成“弓形”。 要求:精神饱满,挺胸抬头,间隔距离适中。 2.由教师示范、讲解简单要领,学生模拟跟随练习。 要求:听口令统一练习,动作协调。 1.熟悉球性练习: 组织图示: ①原地高抛球后前、后击掌♂ ♂ ♂ ♂ ♂ ♂ ♂ ♂ ♂ ♂ 接球(判断球的落点练习 ♂ ♂ ♂ ♂ ♂ ♂ ♂ ♂ ♂ ♂ 一); ②左右侧前方高抛球,并步 移动后接球(判断球的落点♀ ♀ ♀ ♀ ♀ ♀ ♀ ♀ ♀ ♀ 练习二); ♀ ♀ ♀ ♀ ♀ ♀ ♀ ♀ ♀ ♀ ③两臂直臂端球前、后移动、原地转动(体会直臂击球及 两臂端平的稳定性,思考用 ★ 那个部位端球最稳定); 2.尝试练习: 成四列横队,每人前后左右间隔2-3米。 ①“不掉球”游戏(发散学生 思维,启发学生用各种方法学习与指导: 使抛出的球不落地); 1.教师统一口令; ②尝试用两臂连续击球练习2.引导学生尝试探究学习; (师生对照演示,引出正面3.教师示范,讲解(可同时用小黑板张贴动双手垫球教学内容); 作图解,引导学生自我探究); 3.徒手模拟练习: 4.学生个体或两人一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25′ (分解动作——可在学生两习过程中观察同伴动作,相互讨论,互相臂手腕10-15cm处张贴标指导; 志); 5.教师巡回指导并及时纠错; 重点:基本手型、击球点,6.分层练习:对掌握动作较快的学生可自行“插、夹、提、蹬、移、跟”练习,掌握较慢的学生可借助如网兜等辅的用力顺序。 助教具; 4.模拟练习:将球装入网兜,7.学生自我展示(两合作伙伴可同时展示),一人上提站于同伴一侧将球自我评价; 置于同伴腹部位置,轻垫模 拟练习; 要求: 5.分层自抛自垫或借助网兜1.听教师口令练习; 自垫练习; 2.每组练习后回到原位; 6.教学展示 3.由于初学,动作要轻,两人合作学习时要爱护同伴。 常见错误: 1.屈臂 2.抱手跑 技 能 学 练 中 3.击球部位不准确 4.击球过早或过晚 5.挥臂发力 纠错措施: 1.借助辅助教具:标签、网兜、图解等; 2.加强移动、模拟、自垫练习等; 1.散点集合; 组织: 2.模拟“熊瞎子走路”——身散点集合 心放松,闭眼弯腰同手同脚 走路。 学习、指导: 3.评价本课目标完成情况,跟随教师一起放松,注意呼吸节奏。 多鼓励(可让学生先自我评 价); 要求:身心放松 4.布置课后练习内容; 5.安排学生归还器材; 6.宣布下课。 放 松 结 束 5′ 小 课前准备 1.排球:每人一球; 2.放置学生手表等储物盒一个; 3.网兜若干; 4.标签:每人两个(可提前安排学生用胶带、线绳、布条等做准备); 课1.练习密度:60%左右; 的2.整节课练习强度:中; 预3.平均心率:110—130次/分。 计 课 后小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