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来源:九壹网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系统掌握企业管理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熟悉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生产管理、运营管理、营销管理等工商管理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适应岗位:

1、在各类企业从事生产管理相关工作,负责根据生产任务组织生产,并监控和保证产品质量,协调各岗位各工序之间的关系,保证生产的均衡连续运行。

2、在各类企业从事运营管理类工作,负责建立、健全公司运营计划管理体系,规范和明确项目运营计划编制-执行-监控-考核各环节的操作流程和作业指引;监控公司运营相关部门和下属公司运营计划执行情况,及时提出预警及纠偏建议。

3、在各类企业从事营销管理类工作,负责根据公司的战略和销售计划,制定产品服务的相应销售策略并执行;完成销售计划,带领团队达成销售指标;负责营销活动策划与执行。

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接受基层职能管理工作、项目管理、连锁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系统训练,培养学生掌握企业管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使其具备较强的企业管理实际操作能力。

1、知识结构

(1)掌握经济学、管理学、数学、会计学、统计学等方面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 (2)掌握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战略管理、项目管理、运营管理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3)掌握心理学、电子商务概论、货币金融学等课程的专业相关理论知识; (4)了解企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动态和前沿问题; (5)了解国家的经济形势和相关产业经济政策; 2、能力结构

(1)具有思辨能力,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正确运用企业管理专业的理论、概念、工作流程和标准进行系统思考,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在管理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具有沟通与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组织协调、计算机及相关软件操作等基本能力,能正确处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3)具有专业技能,包括制定运营策略和推进运营计划能力;具有客户运营维护、客户关系管理、营销宣传及市场推广能力;项目运作和管理能力;连锁店经营和现场管理能力;实践能力较强。

(4)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具备创新创业意识,了解和运用国家创新、创业的有关政策,结合所学专业,掌握创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把握创业机会,实施创业活动,控制创业风险的能力。

3、素质结构

(1)具有政治素质,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吃苦耐劳、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

(2)具有道德素质,热爱工商管理相关工作,具有诚实守信的品格,勤恳敬业,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上进心;

(3)具有身体素质,包括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科学的体育健康与锻炼知识,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形成健康生活理念,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合格要求;

(4)具有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懂得吃苦、宽容、诚信,有较强的抗压能力,愿意扎根基层;

(5)具有专业素质,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不断更新企业管理前沿知识和理念,具备良好的本专业业务素质。

4、专业能力实现矩阵

(1)专业能力和能力要素确定思路

首先确定定位的专业岗位群;然后对岗位群的专业能力需求和先进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企业管理的最新发展趋势进行广泛深入调研,结合本科教学的要求,确定本专业的专业能力;将专业能力进一步细化成相应的能力要素。经过探索和实践,我校工商管理专业定位的岗位群为:一是面向制造和服务企业的职能管理尤其是运营管理、营销管理相关岗位;二是面向制造和服务企业的项目管理相关岗位;三是面向制造和服务企业的连锁经营管理相关岗位。

(2)专业能力和能力要素

根据企业管理岗位群对专业能力的要求,确定本专业的四大专业能力:人文素质、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并给出培养这些能力要素的实现途径,专业能力实现矩阵如表1所示。

表1:专业能力实现矩阵 专业能力 能力要素 课程模块 主要实现途径(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人文素质 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 通识教育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体育、大学英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管理基础知专业基础能力 专业技术掌握经济管理相关的基础理论和知识 识模块 专业基础知识模块 熟练掌握企业职能管理的相关技术、技能基础职能管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 工商管理导论、经济法、组织行为学 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能力 和方法 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理念、工作标准和实务技术 掌握连锁经营管理基本理念、内容、程序和方法 理模块 销、财务管理、战略管理、国际贸易 生产与运营管理、服务运营管理、业绩管理、运筹学 品牌管理、促销策划与管理、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与预测 项目管理、项目品质管理、项目沟通和合同管理、项目综合管理 连锁经营管理、连锁店现场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商品企划与营销管理 大学生素质拓展、商务运营管理模块 营销管理模块 项目管理模块 连锁经营管理模块 专业拓展能力 掌握企业管理职业基本能力 职业能力模块 礼仪、EXCEL在管理中的运用、逻辑学、商务谈判 三、所属学科、专业类

所属学科门类:管理学 所属专业类:工商管理类 专业代码:120201k

四、学制和学位

学制:基本学制4年,实行3~7年弹性学制。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五、毕业与学位授予

学生必须取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必修课程(环节)的学分和所需选修课程的学分,并取得180学分,方能毕业,发给毕业证书。符合授予学士学位条件的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六、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

核心课程:市场营销、战略管理、管理学、经济学、生产与运营管理、项目管理、连锁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专业核心课程1:市场营销

内容简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深刻的市场营销观念,掌握分析市场营销环境、研究市场购买行为、制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组织和控制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市场营销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营销问题的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2:战略管理

内容简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战略管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战略眼光,树立全局观念,增强忧患意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为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专业核心课程3:管理学

内容简介:让学生通过学习树立现代管理的思想观念,了解人类管理思想的演进历史和发展动态,掌握和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并能够运用有关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管理中的具体问题。

专业核心课程4:经济学

内容简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有关经济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和相应的数学模型,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经济应用问题中的能力,以便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

专业核心课程5:生产与运营管理

内容简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掌握有关运营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讲授,使学生具备灵活运用本课程知识分析和解决现代制造和服务企业运营系统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6:项目管理

内容简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项目管理的核心理论和方法;同时辅以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自觉和正确地应用项目管理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工作的开展并解决项目管理中较为复杂的问题的综合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7:连锁经营管理

内容简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连锁经营基本特征、连锁经营战略、连锁经营的类型、零售业态、连锁经营的组织体系和职能设计以及连锁经营的发展方向等知识,具备连锁经营业态的单店管理实操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8:人力资源管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人员招聘、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薪酬福利以及劳动关系管理的有关工作原则、方法和技巧;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人才观念,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对人的组织、协调、激励等能力。

七、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表2: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统计表 实践环节名称 入学教育 军事训练 专业认知实习 项目实训 专业综合实习与毕业实习 学分数 0.5 2 1 8 12 学期 1 1 1 5,6 7-8 周数 0.5 2 1 8 24 备注 毕业论文 合计 10 33.5 8 14 八、企业实习实践计划

1、实习实践目标:熟悉实际企业管理中的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项管理职能,达到知识的综合运用,将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培养良好的个人职业素养、分析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结合专业综合实习任务,在学校和企业双方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了解实习企业行业发展现状及实习企业文化,逐步形成对所当前学习专业以及今后就业行业的认同。

2、合作企业:江苏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红霞商贸集团有限公司、青岛三利集团

3、实习实践标准

通过在企业的实习实践,使学生具备以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熟悉企业生产与运营管理、营销管理、项目管理和连锁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实际中的问题;

(2)具备本专业必需的企业管理系统思维能力、制定运营策略和推进运营计划能力;具有客户运营维护、客户关系管理、营销宣传及市场推广能力;项目运作和管理能力;连锁店经营和现场管理能力。

(3)具备从事本专业的职业素质,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际沟通的交际能力和公关技巧;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有效管理时间,按时完成任务;同时能主动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具备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4、累计时间:41周 5、企业实习实践具体安排

表3: 企业学习安排表 项目 时间 计划安排 由教师带队学生实地参观专业实习基地,与企业导师现场交专业认知实习 1 周(第2学期) 流,企业导师进行专业讲座,了解当前行业对岗位的相关要求。或者借助校内综合实训平台,进行企业经营模拟演练。 学生在实习基地课程实习 2周(第集中开展综合性实践指导。 4、5学期) 课程实习,由企业导师在相应课程学习基础上,现场进行正规专业技能训练;熟练运用多课程知识对岗位实习中的实际熟悉职能管理的基本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 参观企业,了解商贸企业业务和相关流程,了解行业发展历程和现状。 了解商贸服务业发展及文化,初步认知商贸服务行业岗位,树立自身职业发展规划。 学习内容 培养目标 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根据所在实习岗位,学生参与到企业的真实项专业综合实习与毕业实习 学生进入学校安24周(第排的企业集中实习,由同指导。 7、8学期) 学校、企业指导老师共目中去,以企业实际工程项目的要求为学习和工作任务,及时完成企业工程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并做好总结,开展实践为主的岗位训练。 企业管理系统思维能力、制定运营策略和推进运营计划能力;具有客户运营维护、客户关系管理、营销宣传及市场推广能力;项目运作和管理能力;连锁店经营和现场管理能力 根据所完成毕业结合实习岗位工毕业论文 14周(第8学期) 作内容,在企业和学校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综合专业相关知识,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实习岗位,完成毕业论文(设论文(设计)对学生专业能力进行全面的训练和展现,并根据完成成果对学生专业能力进行评定。 成毕业论文(设计)。 计)。

九、课程结构及实践学分

表4:课内课程学时学分统计表 总学时/总学分 课程类别 通识教育必修课 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 2072/ 129.5 学时 744 528 272 160 48 320 1544 528 占总学时百分比 35.9% 25.5% 13.1% 7.7% 2.3% 15.4% 74.5% 25.5% 学分 46.5 33 17 10 3 20 96.5 33 占总学分 百分比 35.9% 25.5% 13.1% 7.7% 2.3% 15.4% 74.5% 25.5% 备注 通识选修课 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必修课合计 选修课合计

表5: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构统计表 课程类别 学分 小计 占总学分百分比 通识教育必修课 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 理论教学 通识教育选修课 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入学教育 军事训练 实验 课内实践 实践教学 项目实训 认知实习 课程实习 专业综合实习与毕业实习 毕业论文(设计) 理论教学育实践教学合计 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 合计 32 29 15 102 10 2 14 0.5 2 6 19.5 8 1 2 12 10 165 15 180 100% 63 38.2% 61.8%

十、学期教学活动安排表

表6:学期教学活动安排表 学年 学期 教学环节安排(单位:周) 合计 1 一 2 课堂教学13 军事训练2 入学教育1 机动2 考试1 19 课堂教学16 课程实践2 机考动试1 1 20 3 二 4 课堂教学16 课程实践2 机考动试1 1 20 课堂教学16 项目实训1 课程机考实动试习1 1 20 1 5 三 6 课堂教学16 项目实训1 课程机考实动试习1 1 20 1 课堂教学16 项目实训2 机考动试1 1 20 7 四 8 习习与毕业实20 专业综合实毕计业)论文(设14 20 习与习毕业实专业综合实毕业离校2 20 4

十一、本专业教学执行计划表

1.通识教育平台(必修46.5学分,选修10学分) 课程类别 通通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学分数 3 教学时数 考核开课总计 讲授 实验 实践 方式 学期 48 32 16 考试 1 备注 课程类别 识教育课程平台 识教育必修课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学分数 2 3 6 教学时数 考核开课总计 讲授 实验 实践 方式 学期 32 48 96 24 32 64 8 16 32 考试 考试 考试 2 3 4 备注 在线自主 形势与政策 2 32 32 考查 1-4 学习为主 体育俱乐 体育 7.5 120 120 考查 1-4 部制 在线自主 军事理论 大学英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2 13 3 2 32 208 48 32 32 208 24 16 24 16 考查 考试 考试 考查 1 学习为主 1-4 1 2 学习为主 在线自主分级教学 在线自主 导 创业基础 小计 2 32 32 16 512 考查 考查 2 学习为主 3 在线自主1 46.5 16 744 24 208 通识教育选修课 小计 合计 10 56.5 160 904 160 672 24 208 综合素质课 10 160 160 2-8 学习为主,详见当学期公布的通识教育选修课清单

2.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平台(必修33 学分,选修3学分) 学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分数 学科专业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平台 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 小计 合计 货币金融学 3 3 36 48 48 576 32 32 496 24 16 16 56 考查 5 电子商务概论 3 48 32 16 考试 5 选修3个学分 小计 心理学 33 3 528 48 464 32 24 40 16 SYB创业课程 4 64 56 8 基础必修课 经济法 组织行为学 国际贸易 2 3 2 32 48 32 32 32 16 16 16 考试 考查 考查 1 3 3 5 5 会计学 统计学 工商管理专业导论 3 3 1 48 48 16 40 32 16 8 16 考试 考试 考查 2 4 1 经济数学(1) 经济数学(2) 管理学 经济学 6 3 2 4 教学时数 总计 讲授 实验 96 48 32 64 96 48 32 64 考核实践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开课方式 学期 备注 1,2 分级教学 3 1 2 考查 考试

3.专业课程平台(必修17学分,选修20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专业必修课 管理沟通 品牌管理 生产与运营管理 小计 专业课程平台 专业选修课 理 应用 项目管理 项目品质管理 项目沟通与合同管2 32 16 16 3 2 48 32 48 24 8 考查 考查 考查 5 6 6 项目管理方向必选,连锁经营管理3 48 40 8 考试 6 方向任选 连锁经营管理 连锁店现场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 3 3 2 48 48 32 40 48 16 16 8 考查 考查 考查 5 5 6 连锁经营管理方向必商务谈判 Excel在管理中的2 32 32 考试 6 2 32 32 6 商务礼仪 逻辑学 2 2 32 32 16 16 16 16 服务运营管理 运筹学 业绩管理 市场调查与预测 促销策划与管理 消费者行为学 2 2 2 17 2 2 2 2 2 2 32 32 32 27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240 32 32 24 24 24 24 0 32 考试 考查 考试 考查 考查 5 5 5 5 5 6 6 6 6 6 6 共20学分,选修10学分 课程名称 人力资源管理 财务管理 市场营销 战略管理 学分数 4 3 2 2 教学时数 考核开课总计 讲授 实验 实践 方式 学期 64 48 32 32 40 48 32 24 24 考试 考试 考试 4 3 5 5 备注 8 考试 8 考查 8 8 8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项目综合管理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数 教学时数 考核开课总计 讲授 实验 实践 方式 学期 备注 选,项 理 商品企划与营销管2 32 24 8 考查 6 方向任选 目管理小计 合计 20 37 320 592 224 464 48 48 48 80

4.实践教学课程平台(必修32.5学分,选修3学分 ) 课程类别 其他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数 周数 开课学期 1 1 1 4、5 7-8 8 3 4 备注 入学教育 军事训练 认知实习 课程实习 专业综合实习与毕业实习 毕业论文(设计) 创业决策模拟 企业资源计划 0.5 2 1 2 12 10 1 3 0.5 2 1 2 24 14 1 3 环节 项目管理实习实践教学课程平项目实训 方向选修 连锁经营 连锁店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训 3 3 4 管理方向选修 情商与管理技能训练 经管综合仿真实训 小计 1 3 35.5 1 3 52.5 6 6 台 实训 5.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平台(必修2学分,选修13学分)

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必修:创业基础实践 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选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实践素质拓展学分:包括创新创业实践、创新创业项目、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发明专利、论文成果、课外阅读、学术讲座、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通过认定的方式计算学分,具体认定范围与程序见《武汉工商学院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学分认定办法》。

(2)课程素质拓展学分:包括选修英语拓展课程、数学拓展课程、政治拓展课程及跨专业选修课等课程。

十二、培养方案执行说明

1.非集中周教学课程学时学分规定:理论课程、实验实践课程按16学时计1学分。 2.集中周次教学课程学时学分规定:校内课程实践(含课程设计、综合实践项目等)1周计1学分;校外实践(含军训、认知实习、课程实习等)1周计1学分、不计学时;工程实践与毕业实习打通,共计24周,计12学分,毕业论文(设计)共14周,计10学分。

系主任: 教学副院长: 院 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