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2年重庆市高考理综(物理)试卷及答案(精美解析版)

来源:九壹网
2012年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理科综合物理部分

14.装有砂粒的试管竖直静浮于水面,如图所示.将试管竖直提起少许,然后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在一定时间内试管在竖直方向近似做简谐运动.若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以下描述试管振动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

14.D [解析] 根据题中规定的正方向,开始计时时刻位移为正的最大值,由于简谐运动的图象是正弦或余弦曲线,可知D正确.

15.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u=110002sin100πt(V)的交变电压,副线圈通过电阻r=6 Ω的导线对“220 V/880 W”的电器RL供电,该电器正常工作.由此可知( )

A.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50∶1 B.交变电压的频率为100 Hz C.副线圈中电流的有效值为4 A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880 W

15.C [解析] 输入电压的有效值为11000 V,用电器的额定电压为220 V,所以变压器的

50100 π

输出电压大于220 V,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小于,A错误;由输入电压的表达式知,f=

12 πP

Hz=50 Hz,B错误;副线圈中的电流与用电器中的电流相同,I==4 A,C正确;变压器

U的输出功率为用电器的功率和导线电阻损耗的功率之和,大于880 W,所以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大于880 W,D错误.

16.图为伽利略设计的一种测温装置示意图,玻璃管的上端与导热良好的玻璃泡连通,下端插入水中,玻璃泡中封闭有一定量的空气.若玻璃管内水柱上升,则外界大气的变化可能是( )

A.温度降低,压强增大 B.温度升高,压强不变 C.温度升高,压强减小 D.温度不变,压强减小

16.A [解析] 设玻璃泡中气体压强为p,外界大气压强为p′,则p′=p+ρgh,且玻璃泡中

pV

气体与外界大气温度相同.液柱上升,气体体积减小,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C可知,

Tpp′

变大,即变大,BCD均不符合要求,A正确. TT

17. 质量为m的人站在质量为2m的平板小车上,以共同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前行,车所受地面阻力的大小与车对地面压力的大小成正比.当车速为v0时,人从车上以相对于地面大小为v0的速度水平向后跳下.跳离瞬间地面阻力的冲量忽略不计,则能正确表示车运动的v-t图象为( )

A B C D

17.B [解析] 人跳车前,人和车以大于v0的初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μ×3mg

=μg;人跳车瞬间,人和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3mv0

3m

μ×2mg

=-mv0+2mv,得v=2v0,此后车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a′==μg=a,B项正确.

2m18. 冥王星与其附近的另一星体卡戎可视为双星系统,质量比约为7∶1,同时绕它们连线上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由此可知,冥王星绕O点运动的( )

11

A.轨道半径约为卡戎的 B.角速度大小约为卡戎的 77C.线速度大小约为卡戎的7倍 D.向心力大小约为卡戎的7倍

18.A [解析] 双星系统内的两颗星运动的角速度相同,B错误;双星的向心力为二者间的

r1m21

万有引力,所以向心力大小也相同,D错误;根据m1ω2r1=m2ω2r2,得==,A正确;

r2m17v1r11

根据v=ωr,得==,C错误.

v2r27

19. 以下是物理学史上3个著名的核反应方程:x+37Li―→2y,y+ 714N―→x+ 817O,y+

912

4Be―→z+ 6C.x、y

和z是3种不同的粒子,其中z是( )

A.α粒子 B.质子 C.中子 D.电子

19.C [解析] 将上述三个方程相加,整理后得37Li+ 714N+49Be―→ 817O+ 612C+z,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z的质量数为1,电荷数为0,为中子,C正确. 20.空间中P、Q两点处各固定一个点电荷,其中P点处为正电荷,P、Q两点附近电场的等势面分布如图所示,a、b、c、d为电场中的4个点,则( )

A.P、Q两点处的电荷等量同种 B.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C.c点的电势低于d点的电势 D.负电荷从a到c,电势能减少

20.D [解析] 由图中等势面的对称性知,P、Q两处为等量异种电荷,A错误;由于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所以ab两处的电场强度方向不同,B错误;P处为正电荷,c在离P更近的等势面上,c点的电势高于d点的电势,C错误;从a到c,电势升高,负电荷电势能减少,D正确.

21.如图所示,正方形区域MNPQ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在外力作用下,一正方形闭合刚性导线框沿QN方向匀速运动,t=0时刻,其四个顶点M′、N′、P′、Q′恰好在磁场边界中点.下列图象中能反映线框所受安培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是( )

A B C D

21.B [解析] 第一段时间从初位置到M′N′离开磁场,图甲表示该过程的任意一个位置,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为M1A与N1B之和,即为M1M′长度的2倍,此时电动势E=2Bvtv,线

4B2v3t2

框受的安培力f=2BIvt=,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CD错误;如图乙所示,线框

R的右端M2N2刚好出磁场时,左端Q2P2恰与MP共线,此后一段时间内有效长度不变,一直到线框的左端与M′N′重合,这段时间内电流不变,安培力大小不变;最后一段时间如图丙所示,从匀速运动至M2N2开始计时,有效长度为A′C′=l-2vt′,电动势E′=B(l-2vt′)v,线B2

框受的安培力F′=

l-2vtR

2

v

,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A错误,B正确.

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两位同学绘出的玻璃砖和三个针孔a、b、c的位置相同,且插在c位置的针正好挡住插在a、b位置的针的像,但最后一个针孔的位置不同,分别为d、e两点,如图所示,计算折射率时,用________(填“d”或“e”)得到的值较小,用________(填“d”或“e”)点得到的值误差较小.

乙丙

22. (1)如图所示为光学实验用的长方体玻璃砖,它的________面不能用手直接接触.

(2)某中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小组利用铜片、锌片和家乡盛产的柑橘制作了果汁电池,他们测量这种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并探究电极间距对E和r的影响,实验器材如图所示.

①测量E和r的实验方案为: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源两端的电压U和流过电源的电流I,依据公式______,利用测量数据作出U-I图象,得出E和r.

②将电压表视为理想表,要求避免电流表分压作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电路.

③实验中依次减小铜片与锌片的间距,分别得到相应果汁电池的U-I图象如图中(a)(b)(c)(d)所示,由此可知:

在该实验中,随电极间距的减小,电源电动势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电源内阻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曲线(c)对应的电源电动势E=__________V,内阻r=________Ω,当外电路总电阻为2500 Ω时,该电源的输出功率P=________mW.(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2.(19分)

[答案] (1)光学 d e

(2)①U=E-Ir ②如图所示 ③不变 增大 0.975 478 0.268 [解析] (1)玻璃砖的光学面不能用手直接接触,接触面的污渍会影响接触面的平整,进而影响折射率的测定.连接dc、 ec并延长至玻璃砖的光学面与白纸的交线,交点为出射点,入射点与出射点的连线即为折射光线,入射角一定,用d点时,折射角大,折射率小;对于两光学面平行的玻璃砖,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平行,ec连线与入射光线平行,误差小.

(2)①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U=E-Ir. ②如图所示.

③图线与纵轴的交点的纵坐标即为电动势,交点纵坐标不变,所以电动势不变,为0.975 V;图线斜率的绝对值即为内阻,斜率的绝对值变大,内阻变大.(c)对应图线斜率绝对值约为E0.975

478(从线上选取两点即可求斜率),电源的输出功率P=R+r2R=2500+4782×2500 W=



2.68×104 W=0.268 mW.

23. (16分)图所示为一种摆式摩擦因数测量仪,可测量轮胎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其主要部件有:底部固定有轮胎橡胶片的摆锤和连接摆锤的轻质细杆.摆锤的质量为m,细杆可绕轴O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摆锤重心到O点距离为L.测量时,测量仪固定于水平地面,将摆锤从与O等高的位置处静止释放.摆锤到最低点附近时,橡胶片紧压地面擦过一小段距离s(s<L),之后继续摆至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最高位置.若摆锤对地面的压力可视为大小为F的恒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摆锤在上述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2)在上述过程中摩擦力对摆锤所做的功; (3)橡胶片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答案] (16分)(1)损失的机械能ΔE=mgLcosθ (2)摩擦力做功Wf=-mgLcosθ

mgLcosθ

(3)动摩擦因数μ= Fs

24.(18分)有人设计了一种带电颗粒的速率分选装置,其原理如图所示,两带电金属板间有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其中PQNM矩形区域内还有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一

1

束比荷(电荷量与质量之比)均为的带正电颗粒,以不同的速率沿着磁场区域的水平中心线k为O′O进入两金属板之间,其中速率为v0的颗粒刚好从Q点处离开磁场,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达收集板.重力加速度为g,PQ=3d,NQ=2d,收集板与NQ的距离为l,不计颗粒间相互作用.求: (1)电场强度E的大小; (2)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3)速率为λv0(λ>1)的颗粒打在收集板上的位置到O点的距离.

24.[解析] (18分) (1)设带电颗粒的电荷量为q,质量为m.有 Eq=mg q1

将=代入,得E=kg mk(2)如图,有

v02

qv0B=m

RR2=(3d)2+(R-d)2

kv0得B=

5d(3)如图所示,有

λv02

qλv0B=m R1tanθ=

3dR12-d

2

y1=R1-R12-y2=ltanθ y=y1+y2

d

2

得y=d(5λ-25λ2-9)+

3l

25λ2-9

25.(19分)某校举行托乒乓球跑步比赛,赛道为水平直道,比赛距离为s.比赛时.某同学将球置于球拍中心,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0时,再以v0做匀速直线运动跑至终点.整个过程中球一直保持在球拍中心不动.比赛中,该同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保持球拍的倾角为θ0,如图所示,设球在运动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与其速度大小成正比,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不计球与球拍之间的摩擦,球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

(1)求空气阻力大小与球速大小的比例系数k;

(2)求在加速跑阶段球拍倾角θ随速度v变化的关系式;

(3)整个匀速跑阶段,若该同学速度仍为v0,而球拍的倾角比θ0大了β并保持不变,不计球在球拍上的移动引起的空气阻力变化,为保证到达终点前球不从球拍上距离中心为r的下边沿掉落,求β应满足的条件.

25.(19分)

[解析] (1)在匀速运动阶段,有mgtanθ0=kv0

mgtanθ0得k= v0(2)加速阶段,设球拍对球的支持力为N′,有 N′sinθ-kv=ma N′cosθ=mg

av

得tanθ=+tanθ0

gv0

mg

(3)以速度v0匀速运动时,设空气阻力与重力的合力为F,有F=

cosθ0

球拍倾角为θ0+β时,空气阻力与重力的合力不变,设球沿球拍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a′,

有 Fsinβ=ma′

设匀速跑阶段所用时间为t,有 sv0t=- v02a

1

球不从球拍上掉落的条件a′t2≤r

2

2rcosθ0

得sinβ≤

sv02gv-2a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