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平大窑街道蛤堆后小学 邹宏建
一、活动背景:
风筝是我国古老的民间玩具,也是世界最早的一项航天科技作品。学生放风筝是有利于身心发展的春季户外体育活动,也是一项运用数学、物理、美工知识进行动手、动脑的科技活动。学生通过研究风筝,了解风筝的历史、了解风筝的演变、了解风筝的种类,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设计风筝、制作风筝、创造新风筝的基本任务。
本节课是以制作风筝为主线,加强学生手工技能的培养,通过“研究风筝”培养学生查阅资料、信息收集、信息处理能力;同时在手工技能上让学生学会画线、折叠、定位,学会扎线、剪纸、粘贴等基本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学生在设计风筝、制作风筝、放风筝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感受到自我劳动带给生活的美好、快乐、情趣。
二、目标确定:
1、学会仔细观察,发现风筝的特点,简单的设计、绘图风筝,按照要求制作简单的风筝。
2、通过制作风筝掌握扎线、定位、粘贴、打结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绘、绑、糊等简单的操作技能及简单工具的使用。
3、小组创作一只风筝,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我研究、小组合作的精神。 4、通过制作风筝让学生感到通过劳动带来愉悦的感受。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风筝实例、制作风筝的工具与材料(小刀、铅笔、透明胶、双面胶、竹蔑、纸张、丝线、剪刀等)。
四、 教学重点:风筝的制作
教学难点:风筝骨架的扎系、线的定位。
五、实施过程:
( 一)、谈话导入,图片激发兴趣。
1、
同学们曾经学过一首古诗《村居》。猜猜诗中的“忙趁东风放
纸鸢”中纸鸢是指什么?学生猜出“风筝”。
(板书:风筝)
[师]:说到风筝,请问大家,你们知道风筝起源于哪个国家吗? [生]:中国!!
2、看一些风筝的图片。多媒体播放各种风筝图片和放风筝的视频。
(学生不住地发出赞叹声)
【说明:课件内容包括:各类风筝图片,放飞风筝视频】
3、玩过风筝吗?你见过的风筝都是什么形状的?根据学生交流板书。
三角形、菱形、正方形、鸟形、龙形等等。
过渡: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想不想自己也做一个风筝。(想)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菱形风筝的制作。
(二)、 制作材料和工具
[师]:要想制作风筝,就需要用到材料和工具,制作风筝需要哪些材料你知道吗?那么还需要哪些工具你知道吗?
学生展示交流课余时间自己收集的风筝制作的相关资料,比如风筝制作所用的材料、制作工序、风筝的制作原理、方法与技巧等,并把收集的资料填入下表。进行交流。 制作风筝的材料与工具 风筝制作的工序 风筝的制作原理 风筝制作的方法与技巧
[生]:学生发言制作工具和材料:双面胶、剪刀、竹篾、胶带、针、线、铅笔、绘图工具。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我们来总结一下,制作风筝所需要用到的材料和工具。请同学们看投影课件。
在此基础上,我们来学习如何制作一个菱形风筝?
(三)、制作原理
[师]:准备好了材料和工具,我们还需要了解风筝的制作原理。
出示风筝,让学生仔细观察。风筝都有一个特点:能看出来吗?
教师:同学们,根据我们所欣赏的不同种类的风筝,请找一找,想一想这些不同种类的风筝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点吧? [生]:他们的外形都是对称的。 [师]:为什么必须对称呢?
学生交流
[师]总结:以我们常见的蝴蝶和蜻蜓风筝来说,它们的左边和右边,不论大小,体形,还是花色、重量来说,都是一致的。像这样的左右一致的形状我们称为对称。
风筝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特性,才能在空中平稳的飞行。因此同学们在制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风筝的对称。
教师强调:风筝的骨架一定是对称的,但风筝面的图案就不一定是对称的,可以是不同的图案。 (板书:对称图形)
(四)、学生自主观察,制作方法指导
学生汇报搜集到的关于“风筝制作” 过程方面的资料。 教师指导风筝制作的方法与一般过程。
风筝技艺:剪、绘、修、扎、糊、粘、绑。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剪
对折
将纸裁成菱形。边示范边和学生一起做。
沿中 线画线 剪去两角 展开 学生展示交流如何将正方形的纸裁成菱形。 方法:A.将正方形纸沿中线对折,
B.在大约三分之一处标点,点要标在在纸能展开的一面。(检查一下所标的点对否。) C.然后从中线两端向所标点画线,(如果尺子不够长,可以借助竹篾。)
D.最后用剪刀沿直线剪去两角,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将剪好的纸展开就是一个菱形。
剪好后的菱形纸展开互相展示一下。
2、 绘。
出示色彩鲜艳的风筝彩绘面,彩绘好的图案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交流
颜色鲜艳,图案大,为什么?
颜色鲜艳,图案大,对比度强,放在蓝天上才能更加醒目。
3、扎风筝骨架。
A扎骨架时,常用的方法是“十字花法”,将两根竹条呈十字摆放,横向竹条放在竖向竹条三分之一处,左右对称,。
B 缠绕骨架前,棉绳要留出15厘米的绳头。
思考原因。为了方便打结连接。
C 固定骨架时,用交叉缠绕法,即将棉绳对角缠绕,左右各缠绕5下,最后打结,并留出长15厘米.
图表 2(教师示范打结法,骨架制作完成)
学生展示部分骨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避免在制作过程中出错。
4、 糊——糊纸面
(1)将纸面平铺桌上,再把风筝骨架摆放在纸面上。(注意不能歪斜,否则风筝重心不稳,飞不起来。)
(2)骨架摆放后,用胶带将十字骨架固定在风筝纸面上,这样骨架就不会移动。风筝面的四个边用胶带粘贴平整。
注意:骨架的边角要黏贴牢固,不能移动。
或者用胶带直接粘贴。
(3)粘飘带,用飘带装饰菱形风筝的肩膀或尾部。
宽约2-3厘米,长度在30厘米左右。飘带依次粘于风筝的尾部。(用双面胶黏在一起)。
5、 绑——绑风筝线。
当骨架和风筝面制作完成以后,把风筝骨架打结后的绳头与风筝放飞线拉紧打结,板式菱形风筝即制作完成。
制作:
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风筝制作的知识。现在,就让我们用传统的风筝制作材料,制作一个你喜欢的菱形风筝吧。
1、 学生动手制作风筝。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 引导提示:在风筝骨架制作时,要拎起骨架上缠绕的绳头检查,若发现以下问题要及时解决。 (1)风筝总往一侧倾斜,是因为骨架不对称,需要调整骨架。
(2)风筝总是大头朝下,是重心不对,要调整重心,使尾朝下。
(五)、学生制作(活动),教师适当指导。
(六)、集中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制作完成的风筝,师生交流。
展示交流。
优胜小组获得小红花,个人奖励小红花,记入学生成长档案手册。
(七)、本课总结:
大家畅谈做风筝的收获与感想。
教师小结:劳动成果产于劳动的实践,是苦和累的回报。一个人有了劳动成果的时候,是他们体验最深的时候。
归纳建议:
风筝骨架要对称 风筝面料应完整粘牢 要找准重心。
做完了风筝,下一步就是去户外放飞,根据你的放飞情况,要不断地调试,使你亲手制作的风筝在蓝天中放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