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0t起重船助浮圆沉箱安装技术

来源:九壹网
第14卷 第6期 2014仨 中 国水运 Vo1.14 June No.6 2014 6月 Oh i na Warer Transport 200t起重船助浮圆沉箱安装技术 殷诗昌 (中交第一航务Z-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天津300222) 摘要: 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 中有允许用起重船助浮的相关条文,但如何选取吊力P和核算浮游稳定性 未作规定。结合工程实际,参考了 港口工程施工手册 中提出的计算式,计算起重船助浮情况下浮游稳定性,并 且成功进行了沉箱安装,丰富了起重船助浮沉箱安装工艺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圆沉箱;惯性矩;浮游稳定;浮船坞;助浮;起重船 中图分类号:u1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4)06—0291—04 表1 沉箱体积和体积矩计算表 圆沉箱外径18m、高度30.05m,高度之高在重力式圆 沉箱结构码头工程中都十分罕见。沉箱高度高,重心高度也 高,浮游稳定不易得到满足,同时沉箱安装的难度更大。本 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在浮船坞下潜深度有限、沉箱用海水 压载浮游稳定不满足要求的情况下,用200t起重船成功助 浮圆沉箱安装。 一、工程概况 图1 30.05m高圆沉箱结构图 某一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位于周围有岛屿掩护、风 浪条件较好的湾内,2年实测港区最大波高在0.3m左右, 港池区天然水深一般为一33-一38m。码头采用重力式圆沉箱 墩式结构,沉箱高30.05m,外径18m,C40混凝土,重量 接近3,800t。沉箱外壁厚450mm,内壁厚250mm,底板 厚700mm;沉箱外壁与底板抹角500ramx 500mm,外 壁、内壁与底板抹角均为200ram x 200mm;沉箱其它尺 寸见图1。沉箱在预制场采用高压气囊移运上浮船坞,出运 注:表中计算牛腿周长时与倒角相交部分做简化处理, 对后面浮游稳定计算结果没有影响。本表尾数误差是电脑小 数点保留位数所致,与手动计算结果会有误差,后面计算过 程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三、惯性矩、定倾半径、定倾高度 码头到30万t级原油码头平均距离约1kin。浮船坞长 lO0m,宽40m,型深7m,最大下潜深度26.5m(指浮船 坞底面到水面的距离),甲板最大下潜深度19.5m(指浮船 坞甲板面到水面的距离);起重船长56.7m,宽20.8m,最 大吊重2,O00kN。 二、圆沉箱体积和重心 沉箱定倾半径:p 4 一 P:上 V 圆形沉箱:I: ”4 坐标原点,沉箱竖向中心轴线为 定倾高度/T/ 脚=P—a 式中: 为沉箱定倾半径(m);Zo为沉箱在水面处的 断面对纵向中心轴( 一 轴)的惯性矩(m );Zi为各 底板底面中心为 轴, 一 轴见图1。圆沉箱关于 轴对称,重心在 轴上, 计算重心位置时只计算 向的体积矩即可。 收稿13期:2014—03—15 作者简介:殷诗昌,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292 中国水运 第14卷 箱格内压载水对 一 轴平行的自身形心轴的惯性矩之和 浮心高度 (m );V为沉箱的排水体积(m。); 为圆沉箱的外半 89.51+42.97+3.14×9。×(18.85—0.71×(18.85-0.7+0.71 径(m);177为定倾高度(m);盆为沉箱重心到浮心距离 =——————_两 ——— 一=9・2 (m)。 重心到浮心的高度 现行 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 (以下简称 重力式 a=1,一1,=10.43—9.20=1.23m 码头规范》)中没有给出带内壁圆沉箱 值计算式,但在《井 沉箱在水面处的断面对纵同中心轴( 一 轴)的惯性 字内壁圆形沉箱浮游稳定计算法 [31一文中有详细数学推导 过程可直接采用。由于井字内壁圆形沉箱∑ 计算过程较长, 矩 :5150.39m4 且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只把结果列于表2。 表2箱格内压载水对 一 轴平行的 自身形心轴的惯性矩之和(m ) 定倾半径p= = = 罢=o 定倾高度m=P—d=0.95一1.23=一0.28m,m取值,在 掩护区或近程浮运时 0.2m,即沉箱各箱格内加5.4m海水 压载,浮游稳定不满足规范要求。 2.卵石压载 注:各箱格编号见图1。 如用卵石作为沉箱压载料,没有自由液面,即∑ 0且 四、浮游稳定计算 比用压载水更加降低重心。各格箱内压载卵石3.3m高时, 浮船坞下潜区水域水深在30m以上,大于浮船坞最大下 与上面用海水作为压载料的计算过程相同,定倾高度 潜深度26.5m,浮船坞最大下潜深度不会受到水深限制。沉 m=O.08m<0.2m,浮游稳定也不满足规范要求。 箱未加压载下潜到浮力等于重力,吃水 14.32m,定倾高 考虑到沉箱太高,往箱格内加卵石操作很不方便,且压 度脚—一4.3m<0.2m,浮游稳定远没有达到规范要求,应考 载卵石3.3m增加沉箱重量约1,180t,出运气囊工作压力增 虑进行压载。根据 重力式码头规范 第9.3.4条,考虑沉 加约30%,已超出了出运码头的设计荷载,所以确定选海水 箱在浮船坞上垫木高度35cm,以及起浮时沉箱底面和垫木 作为沉箱压载,但需考虑采取其他措施保证浮游稳定计算满 顶面富裕水深30cm,受浮船坞最大下潜深度限制,沉箱在 足规范要求。 浮船坞上最大吃水 26.5—7—0.35—0.3=18.85m。沉箱 3.起重船助浮 随浮船坞下潜到吃水深度18.85m,如考虑用海水或者卵石 受浮船坞最大下潜深度限制,沉箱在浮船坞上已下潜到 作为压载料,计算出沉箱各箱格内应加压载水5.4m或者压 最大深度,海水和卵石作为压载料计算的沉箱浮游稳定结果 载卵石3.3m(卵石湿重度取17kN/m。),下面分别分析各 均不满足规范要求。根据 重力式码头规范 第9.3.4.2条: 箱格内加水5.4m和卵石3.3m两种压载状况下沉箱浮游稳 浮船坞最大潜深不满足要求时,沉箱应减少压载,可采用起 定情况: 重船或浮筒助浮,应在拖至深水处时再压载至满足沉箱自身 1.海水压载 浮游稳定要求。与该条所述有所不同,本工程遇到的情况不 依照 重力式码头规范))规定,本文沉箱钢筋混凝土重 是下潜区水深不够,而是水深足够深,但浮船坞已达该船下 度取24.5kN/m。,计算沉箱吃水时钢筋混凝土重度取 潜极限,沉箱在浮船坞上时不能再通过增加压载达到浮游稳 25.0kN/m。;海水重度取10.25kN/m。。 定,这种情况在工程中是不多见的,主要原因就是沉箱高度 沉箱未压载前的重力G0=1,540.82X24.5=37,750.18kN 太高。不过规范第9.3.4.2条提出了采取助浮措施的思路, 沉箱未压载前的重心高度 通过分析起重船助浮在技术上比浮筒或气囊助浮更简单,并 1, = 19378.且现场本就有最大吊重2,000kN的起重船,因此首先考虑该 1,——ii———一一一74:12.58m =m /CO 厶V 1540.82 … 起重船助浮的可行性。起重船最大吊重只有2,000kN,且沉 沉箱压载后的重力G。和重心高度 (包括压载和操作平 箱和起重船随浪升沉时,有可能因升沉不同步或不相同,吊 台): 力变大,以及沉箱出坞后继续加水至自身浮游稳定过程中要 各箱格断面面积之和为213.103m。,操作平台重量取 先加水后下落吊钩,吊力会增加等因素,起重船的额定吊力 90kN,各箱格内压载水高度5.4m。 应大干助浮吊力JP并留有较大的富裕量,本工程要求助浮吊 G。=37,750.18+213.103×5.4×10.25+ 力P控制在1,200kN以内,留8OOkN富裕量。 90=37,750.18+1 1,795.25+90=49,635.43kN 如何计算起重船助浮时沉箱的浮游稳定,在水运工程各 37750.18×12.58+11795.25×(娑+0_7)+90×30.05 种规范中都没有相关规定。参照 港口工程施工手册 I4】中 Yc —————— ————一 。4 相关内容的分析,假设一个起重船助浮吊力P来验算沉箱是 加载后沉箱总排水体V 否能够达到浮游稳定,然后再在工程中实施。下面的图2和 式(1)、式(2)以及各符号的定义均引用自 港口工程施 1540.82x25.0+11795.25+9050405.84一——:4917.64 3 工手册 。 / 第6期 殷诗昌:200t起重船助浮圆沉箱安装技术 293 图2不稳定沉箱吊移过程示意图 z:!: 二 (1) P+ =Z—a (2) 图2和式(1)、式(2)中: 为起吊前的定倾半径(m); B为起吊前的浮心;G、C为沉箱重(沉箱自重和初始压载 重)、重心;W、B 为用吊力P将沉箱吊起高度h(m)后 的浮力、浮心;P 为吊力P时的假想定倾半径(m);B 为 吊力只浮力 和假定微倾后的假想浮心(实亦即为定倾中 心); 为浮心B 至假想浮心 的距离(m)(实亦即为定倾 半径);口 为浮心 至重心c的距离(m); 为使用起重 船助浮时的定倾高度; 为海水的重度(kN/m。)。 在沉箱内压载水高度5.4m,浮船坞下潜到最大下潜深 度26.5m时,假设起重船用800kN吊力来助浮,下面验算 沉箱浮游稳定情况: 加助浮吊力后沉箱的总排水体积 V:—50405.84-8004839 59m。 —:l0.25 加助浮吊力后沉箱吃水 T:—48395-.9255 .74-44.16——————————————一+0.7:18.54m x9‘ 加助浮吊力后浮心B 8 9.51+4Z97+石×9 ×(1&54—0.71×(1&54--0.7+0.71 =——————————————————————————— L————一:905m .483959 沉箱顶面到起重船吊点D垂直高度取20m :30.05+20—9.05:41.0rfl 浮心B 至假想浮心B 的距离 Z:—800x41.0+(5150.3—9-466.80)x10.25:1.60m 前面已计算过沉箱重心 :10.43m 浮心B 至重心c的距离 at Y- =10・43—9-05=1.38m c起重船助浮时的定倾高度 m =Z一日 =1.60—1.38=0.22m 按上述同样的计算过程,分别求出不同助浮吊力尸所对 应的 值,列于表3。 表3各箱格内压载水高度5.4m时不同助浮吊力 P所对应的m 值 助浮吊力P(kN) 定倾高度m ( ) 从理论上定倾高度大于0就能够达到浮游稳定,考虑到 起重船和沉箱随浪升、沉时,有可能因升、沉不同步或升、 沉值不相同,吊力变小(变大),而降低沉箱的稳性, 宜取较大值,取 0.4 m。从表3可知,各箱格内压载 水高度5.4m,助浮吊力尸在1,100kN ̄1,200kN时 m 0.4m,可以满足沉箱浮游稳定要求,且助浮吊力也在 控制范围内。 在上面计算的计算过程中,压载水高度5.4m,当浮船 坞下潜到26.5m时沉箱底面到垫木顶面是有预留30cm的 距离,可以先不考虑预留这30cm的距离,这样沉箱出坞前 箱格内可以压载更多水,让沉箱下潜更深一些,到垫木顶面。 计算出此时沉箱各箱格内压载水高度应为5.76m,沉箱吃水 高度为26.5.7—0.35=19.15m,定倾高度m一0.07m,即 不用助浮力之前浮游稳定仍不满足要求。按照上面同样的步 骤,计算各箱格内压载水高度5.76m时不同助浮吊力尸所 对应的 值,但与压载水高度5.4m时的情况不同,这里还 需考虑加助浮吊力之后沉箱底面到垫木顶面间的距离Ah (规范中要求要有30cm ̄50cm的距离),主要是考虑沉箱 起吊后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可能完全呈水平状态,使沉箱底面 不是同时离开垫木。具体计算结果见表4。 表4各箱格内压载水5.76m时不同助浮吊力P所对应的m j}口△南值 注:沉箱底面到垫木顶面距离Ah=26.5—7—0.35一沉箱吃 水深度。 从表4可知,各箱格内压载水高度5.76m时,助浮吊 力P在800kN ̄1,200kN时m >O.4m,可以满足浮游稳定 要求,且助浮吊力也在控制范围内,同时沉箱被吊起后沉箱 底面到垫木顶面的距离大于30cm。 五、起重船助浮沉箱安装 箱格内压载水不同,起重船助浮时需要的最小助浮力也 不同,考虑到压载水高度5.76m时需要的最小助浮力更小, 助浮力800kN即可满足要求。实际施工中选择出坞前压载 水高度5.76m,助浮力用1,O00kN。沉箱安装时选择在风、 浪、流都较小的条件下进行作业,下面分别对沉箱下潜、起 重船助浮出坞、出坞后加水和就位等过程进行介绍。 (1)进水孔设置 进水孔预留在外壁上,直径200mm,距离沉箱底面高 度12m,低于沉箱未加压载水下潜时吃水深度14.32m;中 间1个箱格单独用水泵加水。 (2)沉箱第一次加压载水 浮船坞开始压水下潜到12m时(指浮船坞底到水面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