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O09年第2期 商 业 经 济 N0.2.2009 (总第32o期) SHANGYE JIN( r0t8l No.320 【文章编号1 l0o9—6043(2009)02—0112—02 基于浙江旅游经济发展 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傅琴琴 (义乌工商学院,浙江义乌3220oo) [j商要】 目前,浙江高职旅游教育,还没有摆脱传统教育模式。导致人才培养不能适应浙江旅游业的发展需要。高职旅 游教育应探索适应浙江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具有浙江特色、符合省情的高职旅游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开发校本实训教 材。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定面向市场的人才培养方案,寻求与市场的对接,以培养出有综合能 力的高端旅游人才和适用型人才。 【关键词】旅游经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2.O 【文献标识码】A DiscIIssion on Training Mode of Higher V.0cadonal TaIents A cordilIg to zhejiaIIg Tourism Econ0my FU Qin—qin Abstract:The talent缸 Iling in zhejiaIIg hi er v0catiorIal t0llrism calln0t meet the need 0f Zhejiang sm due to tr丑Idi60nal educ丑卜- ti伽岫l m0de.S0 wle need devel叩pracdc日l teaching mode 0n talent niIIg 6t f0lr me sitlla上i0IIs 0f mpid ec0n0Inic deVel叩ment,develop pmctical ning r nce,l0clls 0n innov 0n 8nd即乜epreneurship educ8ti0n and doub ‘teacheT teaching c0IlsmIcti0n,c i t8lent 廿 ning plarI ented by m8rket,and n n lli曲一end舳d pmcdcal t0llrism talents with c0ⅡIprehensive abil . Key words:t0Ilrism econ0my,|li er V0cational talents, Iling m0de 浙江地处东南部沿海地带,与上海、江苏省毗邻,地 相继出台。市场需要有综合能力的高端旅游人才。具体来 域优势极佳,处于旅游资源的一级开发区。加之浙江省已 讲,旅游项目管理、旅游线路策划、旅游顾问、度假管理、 被国家确认为近十年旅游规划、开发的重点区域,目前, 会展策划、景区规划等方面的人员都是旅游业发展急需 浙江省正充分利用此契机,大力发展旅游业。 的专业人才。而市场业务销售人员、前厅客房宴会、出入 旅游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但目前浙江省 境旅游、航班包机业务、高级餐饮管理及服务人员、大堂 每年各层次旅游类专业的毕业生仅20oO一30oO名,人才 总台接待及管理服务人员、中高级中西厨师、日韩料理厨 缺口已近30%。另外,浙江省的展览业每年以5O%的增长 师和特色点心、冷盘制作师、日、韩语导游及小语种导游、 率在飞速发展,据保守估计,在未来5年内,会展业人才 星级酒店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行政管理和文秘、星级酒 需求5o00人。综上所述,浙江省整个旅游行业急需一大 店工程技术人员等岗位则是一段时期内急需人才的岗位。 批高素质技能型旅游人才。 二、制订面向市场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提高人才培养方向的适应度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 目前,浙江省高职院校设置的旅游专业方向过于传 实施蓝图。在制订高职旅游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 统,仅有酒店管理、旅游管理、导游等专业,难以适应传统 中,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处理好社会需求与实际教学 旅游业向现代旅游业的转变和新知识、新技术、新体制在 工作的关系。首先,通过充分的社会调查和专家论证, 旅游业中的应用。在旅游业日新月异的今天,一些新的旅 对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全面和准确的分析,提炼出专业 游品种如商务旅游、会展旅游、体育旅游等不断涌现,新 人才培养的知识点、能力要素和职业素质,即专业的核 的经营方式如电子商务、网络营销、资本运营也纷至沓 心知识和能力。然后,制定出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 来,同时国家对旅游行业规范管理的各种法规、制度也将 体系(如下图)。 【收稿日期】2oo9—01—18 【作者简介1傅琴琴(1982一),女。浙江义鸟人,义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旅游教育。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学科学2o09年度规划课题《基于浙江旅游经济发展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从创新职业能力培 养体系视角》(scG18O)阶段性成果之一。 一】】2一 浙江高职旅游人才 售 力培养影响因素分析 人才能力体系构成及内容 明确人才培葬目标和 岗位(群)分析 l迨墼兰堡墨l l壅墅墼堂堡墨l 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图 三、探索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高职教育的本质特色,加强实 践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素质和实 践能力的根本保证。学校要高度重视实训、实习、社会服 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积极探索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实 践教学模式。如“学工交替”培养模式,该模式就是旅游院 校与旅游企业共同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新生到校后,第 一学期先在企业实习,由企业负责学生的人学教育与专 业思想教育,学生通过轮岗实习,了解现代企业管理现 状,_了解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能力要求;第二、四、五学期, 由学校实施基本文化素质、专业理论、技术技能等方面的 教育并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第三学期到企业进行 顶岗参加生产实践,第六学期可独立上岗并完成毕业实 习和毕业设计。学校在保证专业需要的基础上,以实践教 学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这 是一种突出实践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能 力,学用紧密结合的合作教育模式。 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作为高职教师,除了应该具有普通高等院校教师的 基本素质以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在德国,从事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除了要具有博士学位外,还必须有 5年以上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经历。在浙江省,目前活跃 在高职旅游教育战线上的主力军是普通高校本科毕业 生。他们几乎都是一毕业就直接到学校工作,仅有几个月 的工作实习经历。针对这种现状,学校应有计划地选派教 师到旅游企业去挂职或参与他们的管理和决策,去有关 政府机构了解方针政策及地方的经济发展状况。这些举 措的实施有利于教师开阔视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和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深化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具吸引 力及实用性;同时,也为他们开设新学科提供素材。另外, 学校还应积极到当地旅游企业去“挖人”,聘任一些在企 业担任过职务的管理者来校授课。这些来自于企业的兼 职教师,讲课很有特色。实用性强,且可以把行业中新发 展、新动态、新问题带进课堂中,引进案例教学。此外,学 投还可以通过签约的形式,在不变更其所属人事关系、户 籍等前提下,根据专业设置及课程结构的需要吸引知名专 家、教授来校工作,让他们讲授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并 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及技能培养。 五、开发校本实训教材 教材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核心因素之一,高质量的教 材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保证。近年来,浙江省高职旅游 傅琴琴:基于浙江旅游经济发展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教材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远远不能满足 高职教学的需要。在已出版的部分高职旅游教材中,高职 特色反映不够。内容过于肤浅,还没有真正过渡到以培养 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的体系上来。另外,许多课程不得不借 用本科教材。由于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在培养 目标上有较大的差异,普通高等教育教材与高职教材的 内容侧重是不同的。因此,本科教材根本不适合高职的教 学要求。同时,因借用的本科教材内容偏多,理论偏深,也 给教与学带来了一定困难,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为此, 学校应积极组织力量,开发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校本 教材,并以实训指导书作为开发重点。校本教材虽由学校 自己开发,但若完全由学校教师自编是很难保证质量的, 主要原因是职业技术师资队伍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文 化课教师和专业课、实训指导教师的比例是前者过高而 后者太少;二是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平均学历偏低,数量 亦是严重不足;三是教师本身缺少实践经验,缺少实际操 作能力,离岗位太远。所以,校本教材的编写应由文化、专 业、实训指导等三方面教师共同参与撰写的。校内专家有 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而企业第一线管理 人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二者结合编写教材能更好地体 现理论性、实践性和指导性。 六、重视创新、创业教育 高职教育必须牢牢把握创新的基本原则,把创新贯 彻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 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是指技术、服务流程的应用创新 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实用性创新,而非理论创瓶。创新教育 要用创新的理论和理念武装、指导学生,用创新的舆论和 氛围引导、熏陶学生,用创新的精神和实践塑造、锻炼学 生,用创新的成果和作品鼓舞、激励学生。创业教育是高 职教育领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创业教育的任务 是向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心理 素质和创业能力。创业教育的途径:一是要与课程改革相 结合,开设并上好就业和创业教育课程,同时在专业课程 中要融入经营、管理、法律、公关、成本核算等教学内容; 二是要与就业指导和职业咨询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就业 竞争意识和创业意识;三是通过建立创业教育基地,组织 学生参与创业实践,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 力;四是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介入地方各 种社会化的生产、开发、经营服务体系之中,通过产教结 合和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广泛组织学生参与项目开发、科 技成果推广和社会服务,让学生接触新知识、掌握新技 术、探索新领域,鼓励学生创造、实践,着力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建宏.高职人才培养新思路.中国旅游报【N】.2006. [2】张西林.贵州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与实践叨. 职业圈.2o07,(1O). [3】林东.福建省旅游类高职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叨.江西科 技师范学院学报,2OO8,(31. [4]郭艳萍.山西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20o8,(3). 【责任编辑:刘玉梅】 一l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