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物理期中考试试题.doc

来源:九壹网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鼎尚**整理制作)

高一物理期中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计48分。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创造了一套对近代科学的发展极为有益的科学方法 B.伽利略通过小球竖直下落数据测量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C.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物体下落得出重的物体下落比轻的物体下落快 D.在不计空气阻力情况下,不同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的重力无关

2.某运动员(可看做质点)参加跳板跳水比赛,起跳过程中,将运动员离开跳板时作为计时起点,其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 )

A.由图线可知,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 B.t1时刻开始进入水面 C.t2时刻开始进入水面 D.t3时刻已浮出水面

3.两个小孩各自最多能提起质量为m的水(不计水桶质量)。现两人一起提质量为2m水,若胳膊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则最大为

A.30 B.37 C.45 D.53

4.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位移内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位移内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

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v1v2),则

A.甲的平均速度大 B.乙的平均速度大

C.甲、乙平均速度相等 D.无法比较平均速度大小

5.如图所示,相距为2L的两质点A、B沿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分

鼎尚

别以速率v和2v在同一平面内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A、B间的最短距离为 A.L B.2L C.2545L D.L 556.将一物块分成相等的A、B两部分靠在一起,下端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上

端用绳子拴在天花板上,绳子处于竖直伸直状态,整个装置静止。则 A.A物体可能受到4个力的作用或2个的作用 B.A物体不可能受到3个力的作用 C.B物体只能受到2个力的作用 D.绳子可能对A物体没有拉力

7.如图为两个物体A和B在同一直线上沿一方向同时做匀加速运动的v-t图线。已知在第3 s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两个物体出发点的关系是( )

A.从同一地点出发 B.A在B前3 m处 C.B在A前3 m处 D.B在A前5 m处

8.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有

A.在弹力范围内,同一弹簧形变量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受到静摩擦力

C.规则几何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D.摩擦力一定与接触面间的弹力成正比

9.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t0时,速度大小为8m/s,当t2s时,速度大小为12m/s,若速度大小变为10m/s,则t可能等于

A.1s B.5s C.2.2s D.1.8s

10.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B物体受到水平拉力作用,但三个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各个接触面都是粗糙的

B、A与B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也可能是粗糙的 C、C与水平面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

D、B与C、C与水平面的接触面一定是粗糙的

11.如图所示,一个人用20N的力,拉一质量为10kg的物体,施力方向由水平方向开始,逐渐增大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直到竖直方向为止,始终未拉动物体,在施力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的合力始终为零 B.物体所受的支持力不变 C.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总大于20N D.物体始终受四个力的作用

鼎尚

12.作用于同一点的两个力,大小分别为F1=6N, F2=3N,这两个力的合力F与F1的夹角可能为( )

A.60 B.45 C.30 D.15

二、实验题(20分)

13.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其中的三个实验步骤:

(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和两测力计的读数F1和F2.

(2)在纸上根据F1和F2的大小,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3)只用一只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测力计拉时相同,记下此时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的方向.

以上三个步骤中均有错误或疏漏,请指出错在哪里?

(1)中是 (2)中是 (3)中是

(4)、在实验中,F1和F2表示两个互成角度的力,F表示由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表示用一根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的力,则下列图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AAAA

•O•O•O•O F2F2

FFFF FFFF CABD

14.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所用交流电频率为

50HZ,选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其中一段如下图所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为x1=2.00cm,x2=2.38 cm,x3=2.76 cm,x4=3.14 cm,x5=3.52 cm,x6=3.90 cm

(1)纸带 端和重物相连(填“左”或“右”) (2)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出的重力加速度值g= m/s2.

(3)该实验所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比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写出任意一种)

鼎尚

F1F2F1F2F1F1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2分。计算题要求写出必要文字说明和必要的方程及结果。)

15.在抗震救灾中,一名质量为60kg,训练有素的武警战士从直升机上通过一根竖直的质量为20kg的长绳在离地面18m高处由静止开始滑下,武警战士感到时间紧迫,想以最短的时间滑到地面,遂开始加速运动。已知该武警战士落地的速度不能大于6m/s,以最大压力作用于长绳可产生最大加速度为5m/s2,长绳的下端恰好着地,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武警战士下滑的最短时间和加速下滑的距离。

16.在右图中, A、B、C三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20kg、4kg和8kg。当物体C不放在A上时,B刚好拉着A匀速运动;

当将C放在A上时,要使A、C相对静止向右匀速运动,B的质量需要增加多少?

17.假设羚羊从静止开始奔跑,经50m能加速到最大速度25m/s并能维持15分钟;猎豹从静止开始奔跑,经60m能加速到最大速度30m/s 以后只能维持这个速度4s,设猎豹距羚羊x时开始攻击,羚羊则在猎豹开始攻击后1s才开始逃跑,假定羚羊和猎豹在加速阶段分别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且均沿同一直线奔跑。

1)猎豹要在其最大速度减速前追上羚羊,x的取值范围 2)猎豹要在其加速阶段追上羚羊,x在什么范围

鼎尚

高一物理期中考试答题纸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二、实验题(20分) 13.(1)中是

(2)中是

(3)中是

(4)、 14.(1) (2)g= m/s2.

(3) (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2分。计算题要求写出必要文字说明和必要的方程及结果。) 15.

鼎尚

16.

17.

鼎尚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ACD AC C B D AD C A AD BD A CD 二、实验题 13.(8分)(1)中是 同时记下两细线的方向 (2分)

(2)中是 根据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作出力的图示,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2分)

(3)中是 使结点仍到O点 (2分) (4)、 A (2分)

14.1(12分)(1) 左 (2分) (2)g= 9.50 m/s2.(4分)

(3) 偏小(2分),原因是 可能的是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摩擦带来的 (4分)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2分。计算题要求写出必要文字说明和必要的方程及结果。)

15.设武警战士加速下滑的距离为h1,减速下滑的距离为(H-h1),加速阶段的末速度等于减速阶段的初速度为v,由题意和匀变速运动的规律有:

V12=2gh1

V12 -V2=2a(H-h1)

由上式解得h1=7.2 m

武警战士的最大速度为v=12 m/s 加速时间:t1=V1/g=12/10 s=1.2 s

减速时间:t2=(V1-V)a=(12-6)5 s=1.2 s 下滑的最短时间t=t1+t2=1.2 s+1.2 s=2.4 s

16. 解:C不放在A上面时,对A受力分析,建立坐标系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

FNAmAg

FfAT TmBg

又FfAFNA 联立解得0.2

C放在A上面时,对AC整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

(mAmC)g FNAT T(mBm)g FfA鼎尚

又FfAFNA 代入数据解得:m1.6kg

17.羚羊加速阶段需时间:

xv112t1 t14s

v1a1t1 a16.25m/s2 猎豹加速阶段需时间:

xv222t2 t24s

v2a2t2 a17.5m/s2

猎豹从开始攻击到减速运动的距离为:x260v2t3 x2180m

而羚羊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距离为:

x150v1(t31) x1125m

则依照题意有:

x2x1d 所以d55m

(2)猎豹在加速阶段运动距离为

x260m

而羚羊在这段时间内运动距离为:

x112a1(t21)2

则依照题意有:x2x1d

d31.88m (d31.9m)

鼎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