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9课《αi ei ui》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生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六、七岁的儿童特别活泼好动,自控力差,注意力难以持久,面对抽象而枯燥的汉语拼音,常会由于缺乏感性的实践而出现厌学、怕学的心理。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凸显了“情境图学韵母——游戏环节练习拼读——拼音剧场学儿歌、识记生字”的特点。旨在体现两点:一是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游戏中学会三个复韵母的发音和音节的拼读;二是要把学拼音与识字、读文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通过创设情景、编顺口溜、做游戏、合作拼读等形式,让学生在快乐、自主、实践的氛围中,兴致盎然地学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读“αi、ei、ui”三个复韵母,渗透发音方法。 2.认读“αi、ei、ui ”的四声。正确拼读韵母是“αi、ei、ui”的音节。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妹妹、奶奶\"个词语,认读四个生字,会读儿歌。
正确书写音节词“pái duì”。
(二)过程与方法
在游戏与活动中,让孩子们去尝试、去发现、去合作、去探究,使他们亲身经历整个学习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孩子们学习拼音、进行拼读的积极性,培养热爱读书的兴趣和仔细观察的学习习惯。激励学生乐学,愿学,主动地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会正确读写αi ei ui 掌握它们的发音规律,解复韵母的标调规则。
2.能够正确拼读αieiui与声母组成的双拼音节和三拼音节。 3.通过观察主题图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渗透热爱读书的德育教育。
难点:
1. αi ei ui与声母组成的三拼音节的拼读。 2.观察主题图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师:课件、字母卡片 2.学生:课本、作业本、文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现单韵母,导入新课 1.复现六个单韵母
(师生问候)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六个单韵母它们身上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先来看看乐园导游图。
2.学习小伙伴引出课题(课件出示文中情境图) 图中上发生了什么事呀?出示αi ei ui。(贴课题) 找一找这三个字母跟平常学习的单韵母有什么不同?
教学复韵母:像这样的由两个单韵母组成的韵母叫复韵母。复韵母。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复习旧知寓于游戏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二、借助情境图认识αi ei ui 1.识记αi ei ui的字形
2.教学αi ei ui的读音 教学αi的发音 α靠大树怎么读呢?
教师引学:复韵母的发音有窍门儿。观察老师的口型,(师示范αi的口型)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我发现老师的嘴巴在动。我发现老师的嘴巴开始是大的,后来变小了。
老师就是先张大嘴巴发α的口形,马上滑向i的口形,口形由大到小有变化,读快一点儿,就是αi。
教学ei的发音
e靠大树怎么读?想想刚才的发音方法读读看!谁会读? 迁移方法, 自学ui
u靠大树怎么读?指生。读ui时,嘴巴是怎么变化的? 3.学习αi ei ui的四声
复韵母有四兄弟,你能喊出他们的名字吗? 巩固:(课件出示打乱顺序的αi ei ui的四声) 小结: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谁来告诉小宇? 【设计意图:渗透热爱读书的教育】 4.学写αi ei ui
现在,我们一起把αi ei ui送回四线格(黑板贴) 注意书写姿势:头正身直脚放平。
评价关注点:字母靠近不分家,小i的点要贴近第二条线,别太大。复韵母写完后占在格中间。
观察自己写的,写得好的请画圈。哪个不满意,请再写一个。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情景故事中学会三个复韵母的发音和音节的拼读;改变以往教师从头教到尾给学生学习发音、识记字形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每一小节后面适当加入练习,让孩子简洁有序的教学环节中,
保持较浓厚的学习兴趣,达到乐学、爱学的目的。】
三、音节拼读——碰碰车 1.音节碰碰车学习两拼音节。 (1)双拼不带调音节
ɡ--αi,他们碰在一起怎么读?前音轻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跟读,一起读,自己读。
(2)双拼带调音节
再玩一个。l--èi碰在一起怎么读?跟读,一起读,自己读。 (3)同桌合作摆拼(录像镜头拉近给一对同桌)
同学们喜欢玩吗?同桌俩一人举声母,一人举韵母,试试怎么读。(举卡片拼音节)。哪对同桌来展示?展示拼读。他们读对了,就大声跟读一遍。
2.碰碰车学习三拼音节 (1)三拼带调音节
ɡ声母,ɑi 韵母,碰在一起怎么读?ɡ-u-āi,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相连猛一碰。ɡ-u-āi贴黑板。跟读,一起读,自己读。
(2)小组合作摆拼(录像镜头拉近给一个小组)
还想玩碰碰车吗?小组里选一个同学当车站。另外两个同学分别举声母和韵母,谁先读对了,其同学跟读两遍。师巡视指导。
(3)检测两拼、三拼音节(课件出示音节小火车)
小火车带来了音节朋友,读准了音节,火车就会开到拼音剧场去,开上火车试试吧?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本环节设计通过教师创设情景,带领学生做游戏,学生合作拼读等形式,将学习与游戏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两拼、三拼音节的拼读,真正实现了快乐、自主、实践的氛围中兴趣盎然地学习、巩固。】
四、识记生字、学习儿歌——拼音剧场 1.识记生字
坐着小火车,我们来到拼音剧场(课件出示)
剧场里的演员都有谁呀:(课件出示),先出拼音读,再出字读,再去拼音读生字。
第二位小演员是谁呀?(课件出示)小妹妹,出示音节读,再出生字读,去拼音读。
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奶奶的“奶”字?小妹妹的妹还是什么妹?/
两位演员在做什么?老奶奶教小妹妹读儿歌。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认读汉字,渗透学生运用汉语拼音认字的意识,引导学生明白识字和拼音可以相互借助,逐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学习儿歌
(1)打开课本41页,摆正课本,一手按书一手指,小声跟读。 (2)再来听一次,这次可以大声跟读。
(3)现在,你能借助拼音和认识的生字自己试着读一读吗?有困难的可以请教同桌。请你边读边圈出带αi ei ui的音节。
(4)圈字,齐读儿歌
小朋友圈出的音节有哪几个?白尾嘴在。你跟老师圈的一样吗?齐读儿歌。
(5)去掉拼音会读。老师考考你,去掉拼音会读吗? (6)带着动作表演儿歌。 3. 拼音剧复现生字
拼音剧场复现生字:奶奶 妹妹 小白兔 皮袄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因此,本环节边学拼音,边读小儿歌,学习内容多样化,引起学习兴趣,让学生及早尝到会拼音的成就感。在识字的过程中巩固拼读的能力,将学习拼音和学习语言进行有效融合,做到了阅读与拼音教学同步发展。】
五、结束语
希望同学们把新学的儿歌和自己的好心情分享给爸爸妈妈。下课。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使学生回味兴致盎然的玩与学的过程,并延伸到课后,巩固课堂所学,期望培养读书兴趣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板书设计】
αi ei ui
ɡ--αi l--èi ɡ-u-āi
《aieiui》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不久,思维非常具体,形象,善于机械记忆,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他们具有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记得快、忘得快,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坚持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不容易。
考虑到这些因素,在教学设计中,我努力做到以教材为本,以学生为本,渗透了观察法、迁移法、自学尝试的学法,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初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
生的能动性、主动性,在自然、流畅的教学过程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我综合了情境教学法、学习与游戏结合法,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倡导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轻松、愉快地学拼音,感受学习的乐趣。
《aieiui》效果分析
这节课,我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体验、共同发现、共同游戏,收获许多。从学生们的反馈情况看,效果相当不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学习与探究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我主要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谈一下效果。
一、先说一说学生的学的效果。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复韵母,只有学习单韵母的经验和方法。这节课能让学生学到什么?怎样学的?学生学得怎么样?这是我所关注的问题。本节课,让学生继续借助情境图学习复韵母,充分利用学生的口语基础和生活经验,在发展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水到渠成地学习相关的韵母。利用常用音节词和儿歌巩固所学的韵母,在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中边玩边学,润物无声地学会准确拼读音节。本课一共要求认读4个生字,将识字与拼音的学习有机地融为一体,拼音帮助认字,汉字帮助读准拼音,学生学以致用,既保护学生学习兴趣,又促使他们从中体会拼音学习的价值。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较好地掌握正确地拼读复韵母及准确拼读音节,轻松突破难点——复韵母的发音。本节课还重点学习了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音节,难点是音节中字母之间和音节之间距离控制。教学时我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的范写,然后进行实践尝试,还特别注意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再说一说教师的教和导的效果。
在教学设计中,我努力做到以教材为本,以学生为本,渗透了观察法、迁移法、自学尝试的学法,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初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在自然、流畅的教学过程轻
松地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我综合了情境教学法、学习与游戏结合法,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指导学生在实践中轻松、愉快地学拼音,感受学习的乐趣。
存在的不足:
课堂容量较大,拓展阅读没有考虑,设想在第二课时的评测练习中稍作体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再做进一步尝试。
《aieiui》教材分析
本课有6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3个复前母,配有一幅孩子们听奶奶讲故事的情境图。放学了,孩子们个挨着一个,围坐在一位白头发、戴眼镜的老奶奶身边,听奶奶讲故事。小圆桌上放着一杯水。其中“挨、奶、白、戴”提示ai的音,“杯、围”提示ei的音,“水”提示ui的音。
第二部分是复韵母ai、ei、ui的四声。
第三部分是声母与ai、ei、ui的拼读,包括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
第四部分是词语,配有一幅情境图。奶奶带着小孙女愉快地玩耍,小女孩正快步奔向奶奶。图的右边是两个带拼音的词语“妹妹、奶奶”,提示了图中的人物关系,其中“妹、奶”是本课要认的生字。
第五部分是儿歌《小白兔》。其中bái、wěi、zuǐ、zài是本课新学的音节,“白、皮”是本课要认的生字。
第六部分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妹、奶、白、皮”以及要求书写的音节词“pái duì”。
情境图和插图、儿歌的音节中含有复韵母ɑi、ei、ui,为巩固字母和音节、学习生字提供了语言环境。
ɑi、ei、ui的发音、声母与ɑi、ei、ui组成音节的拼读以及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aieiui》评测练习
班级 姓名
第一站:我会读韵母(读对了给自己打个小对号)
á è éi ú ǜ í uí ài ěi ò ái uī uì èi 第二站:我会读音节
fei mei léi bǎi tuī cuì pái duì ruǐ chuī suì
第三站:连连看
fēi jī bái cài dài shǔ bēi zi shū ɡuì hǎi dài hǎi ɡuī dà hǎi
第四站:我会读,还会背
nǐ zāi shù, tā péi tǔ, wǒ qù tí shuǐ。
你 栽 树, 他 培 土, 我 去 提 水。
我认真读了 遍。
家长评价( ) 老师评价( )
《aieiui》课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复韵母ai ei ui 。孩子们是第一次接触复韵母,所以我先请出a o e i u ü这6个单韵母朋友,然后借故事草坪情境引出复韵母ai,ei,ui。在教学三个复韵母时我都是找个读音相同的字来引入的,借助a oe u靠在 i 这棵大树上帮助孩子识记字形。从而引出ai是由a和i组成的,a在前,i在后,带出ai的发音方法,是先发a的音再快速的向i的音滑动,接着再用各种方法让学生读,以加深巩固。随后,让学生尝试ei的发音,自己探究ui的发音,学习环节由教、扶到放,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在玩中巩固了知识。
这堂课教学层次性强。巩固这三个复韵母的拼读,随后抛出的“我知道,爱是热爱的爱,它还是哪个爱?”时,学生的回答十分踊跃,联系到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词语。
在音节拼读练习中,我设计了动手摆一摆的拼读音节游戏。学生有了卡片的帮助,能够很快的拼出音节,兴致盎然,乐此不疲。
通过这次拼音教学实践活动,我深感教师应该吃透学情,从教学的点点滴滴去关注学生,用“心”去体会他们的感受,选择他们较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正确的引导。我们只有变革陈旧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才能真教真学真研究,达到新的课程标准制定的目标。
《aieiui》课标分析
本单元是第二个拼音单元,教材继续借助情境图学习复韵母。 本课的情境图以相应的事物提示韵母读音。情境图充分利用学生的口语基础和生活经验,在发展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水到渠成地学习相关的韵母。本课安排了常用音节词和儿歌,目的是为了巩固所学的韵母,在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中学会准确拼读音节。本课一共要求认读4个生字,将识字与拼音的学习有机地融为一体,拼音帮助认字,汉字帮助读准拼音,学生学以致用,从中体会拼音学习的价值。
本课的教学,充分利用学生已经掌握声母和单韵母知识,利用学生已经认汉字,帮助学生认读复韵母,准确拼读音节。复韵母的发音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教学时要重点练习,通过在不同的语境多次复现来巩固。此外,也要关注单元之间的联系,结合恰当时机复习上一单元的学点、规则。
本单元开始要求书写音节词,在书写的同时体会拼音标调的规则。书写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达到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音节的要求,难点是音节中字母之间和音节之间距离控制。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的范例以及教师的范写,然后进行实践尝试,还要特别注意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