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 一单元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来源:九壹网


第4课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

【理念引领】

自主 合作 探究 感悟 实证 【核心目标】

1.明线:以课本教学内容唐朝与日本、天竺友好交往的历史史实为内容分为四大篇章:篇章一 遣唐东来学法度 篇章二 弘法日本僧东渡 篇章三 赴印西行求真经 篇章四 开放盛名扬世界 让学生感知唐朝的强盛,领会“交流促发展”的深刻内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暗线:在本课中贯穿图像史料证史法,以强化学生史料实证的证据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唐朝对外交往的情况。

2.掌握唐朝与日本、天竺友好交往的具体史实,知道遣唐使,掌握鉴真、玄奘两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及其贡献。 3.分析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看《唐朝主要交通图》,让学生学会观察历史地图,总结出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2.通过话文化探源头活动让学生学会从图片中感知从史料中印证中日之间的文化渊源,知道遣唐使对日本的影响。

3.通过历史视频和微课让学生从鉴真玄奘的事迹中感悟其优秀品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习鉴真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矢志不渝而六次东渡日本远播中华文化的品质,学习玄奘西行和译经追求真知的精神。

2.感受开放交流、包容吸收外来文化对于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材地位】

本课属于人教版(2016)七下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它上承盛唐的经济繁荣,下启唐朝的由盛而衰。在内容上侧重于唐朝的对外开放,重点讲述了唐朝与日本、天竺等国家的友好往来史实。她以拨打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之精华,同时又把中华文明的精髓传播到世界各地,唐朝的威名远扬四方,出现了自西汉以来中外交往的第二个高潮。学习本课将更加有助于全面完整的了解唐朝的繁荣与开放。 【教学重难点】

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难点:唐文化对日本文化发展的影响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教学方法】

情景引导法、讲授引导法、问题探究法、任务驱动法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图片史料分析法、比较迁移学习法、感受体验法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 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玄奘西行》,问:他是谁?去了哪里?此行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收获?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去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课间播放《新贵妃醉酒》,首先让学生沉浸在梦回大唐的气氛中,课伊始

播放《玄奘西行》,设问谈话引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2.心中有目标,我们才能走向成功。这节课我们的努力的方向是什么?(课件出示目标)生齐读目标

师:从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出本节课重点要掌握两个历史史实:大唐与日本、天竺的友好交往,掌握两位人物:鉴真东渡及玄奘西游。

(设计意图:目标的解读,使学生做到目标任务明确,做到有的放矢。)

二、自主学习 课本探宝

师:带着目标任务我们首先进入自学环节,请大家快速扫描找到相关知识并进行备注,注意圈点勾画。 生自学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课本提炼信息能力,并整体感知历史史实。为探究做准备。) 三、互动探究(档案解密) 篇章一 遣唐东来学法度

1.师:我们都知道大唐是一个繁荣而开放的社会。那么大唐究竟和哪些国家地区有交往呢?让我们在地图上去找寻答案。师:请看这幅图(课件出示),这是《唐朝对外往来主要交通路线图》。唐朝去这些国家的交通方式有哪几种?对水路和陆路。看谁是火眼金晶能快速在地图上找出与唐朝交往密切的国家和地区。 生看图找,并抽生汇报

2.师结合课件点拨,并提问:说明唐朝对外交往怎样?那交往的范围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识读地图,从地图中找寻信息,找寻历史,培养学生识读地图的能力)

过渡:现在我们就乘坐时空快车,穿越时空隧道,重回唐朝,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循着古人的足迹,去领略日本和天竺的异国风情,去探访它们和中国的文化渊源。首先我们进入篇章一:遣唐东来学法度,我们的第一站是日本,日本和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国家,两国交往的历史非常悠久。我们来谈谈日本文化,探探源头

3.学生活动:话文化 探源头 观察图片,组内交流重大发现 (1)提问:从这些图片中你有什么重大发现? (2)抽生汇报

(3)师点拨:这说明日本建筑、城市建设与管理、经济制度、皇权思想等从里到外,都渗透着唐朝的制度文化,留下唐朝的影子。 课件出示并叙述

我们完全可以说,唐朝的影响遍及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 ——钱文忠(中国)

“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自创,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

——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

日本民族与中国文化接触之前是一锅豆浆,中国文化就像碱水一样,日本民族和中国文化一接触就变成豆腐了。 ——内藤湖南(日本)

过渡:通过刚才的话文化 探源头活动我们已感知了唐朝时期中日之间的渊源至深,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那么又是一群什么群体来完成学习的使命的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识读图片史料,从图片史料中找寻信息,找寻历史,从图片读史、史料学史中去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目标---图片史料实证法。) 4.遣唐使

(1)(课件出示)日本历史悠久,从汉代开始就与我国正式交往,隋唐时期的友好交往更为密切。隋朝时,已向中国派遣使团,称为“遣隋使”。唐朝时期的前后200多年间,日本天皇先后18次派出遣唐使团到中国,有时还亲自到海边为他们送行;遣唐使团先后2500多精挑细选的人冒着生命危险,舍身渡海到达中国,说明什么? 抽生回答

(2)为什么他们要源源不断地来唐朝去呢?想一想:遣唐使来唐的主要使命是什么? 抽生回答

(3)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解决下列问题吗?(课件出示)

①遣唐使来唐朝的目的?②遣唐使回国后对日本有什么影响?

抽生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导读解决遣唐使的相关知识)

过渡:其实,在中日交往中,不只是官方交往--日本向唐朝派遣使节,也有民间交往——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也不少,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高僧鉴真。让我们走进篇章二:弘法日本僧东渡 篇章二:弘法日本僧东渡

(1)播放《鉴真东渡》视频并课件出示鉴真六次东渡概况,思考:从鉴真身上

抽生回答并点拨

(2)课件出示图片,并提问:通过以下图片和所学知识,鉴真东渡日本后对日本国有何贡献? (3)抽生汇报并点拨

鉴真把唐朝的建筑、医药等道艺传到了日本。在鉴真主持设计建造的日本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在唐招提寺内保存的鉴真坐像也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鉴真的六次东渡,传为中日交往的一段美谈。郭沫若称赞鉴真东渡:“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日本非常善于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并且在吸收先进文明后,不断创新。在古代,日本学习中国隋唐制度实行大化改新,在近代,学习西方先进制度进行明治维新,这两次改革成为日本历史的两个转折点,终于使日本成为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之一。日本大和民族这种善于学习、勇于进取和敢于改革的精神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设计意图:播放鉴真事迹的视频并课件出示鉴真六次东渡的表格文字让生在历史中感知鉴真感悟其优秀品质,课件出示图片提炼历史信息了解鉴真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的贡献,再次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捕捉信息的能力及有一份证据说一份话的能力。)

过渡:结束了日本之行,我们再去拜访一个古老的国度,它就是印度。让我们走进篇章三:赴印西行求真经 篇章三:赴印西行求真经

(1)印度同中国一样,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是佛教的发源地,具有浓郁的佛教氛围。中国很早就与印度有了联系,唐朝时,称印度半岛各国为天竺。唐朝与天竺的交往频繁,唐朝吸收了天竺的许多优秀成果,如唐太宗曾派人到天竺学习熬制砂糖的技术,天竺的医学、天文、历法、音乐、舞蹈、绘画和建筑艺术传入中国,中国的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等壁画和雕塑都受到印度艺术风格的影响。在唐朝与天竺的交往中,最杰出的使者就要数高僧玄奘了。现在我们就沿着玄奘的足迹来寻找历史。现在有重走玄奘之路的大型活动,(课件出示) 师:老师首先当起了探路先锋,让我们去感受这神奇之旅。(播放微课《玄奘西行》并思考:从玄奘身上我们应该学到哪些优秀精神? 生听微课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微课了解玄奘西行的路线及贡献,培养学生静心专注听微课做笔记的习惯,在微课中学习知识。)

(2)从课本和微课中我们知道玄奘根据旅途见闻,由弟子记录成书《大唐西域记》,这里面记载了一些什么呢?让我们从史料中去找寻。(课件出示)思考:通过材料分析,玄奘的记载介绍了这个国家的哪些情况? 抽生汇报

(3)所以有学者这样说道:“如果没有玄奘……等人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阿里(印度历史学家)说明这本书有什么价值?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解读史料,史料中找寻信息,找寻历史,史料学史中去再次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目标---图片史料实证法。)

(4)说到玄奘,同学们肯定会联想到《西游记》。玄奘取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离世时,大唐皇帝悲痛不已,百万人哭送,几百年以后,历史成为传奇,传奇慢慢成为的神话《西游记》。玄奘取经与小说电视中的情节有何不同呢? 抽生回答并点拨

玄奘西游天竺取经,经历了艰难险阻,最后取得成功,从这点上是相同的,但是小说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一系列人物和一路上经历的具体情节大多都是虚构的。

(设计意图:把玄奘与神话故事《西游记》比较,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并教会学生学会甄别文学作品与历史的区别。)

(5)刚才我们讲了关于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的故事,有人这样说:唐代出了两位高僧,一位是玄奘,一位是鉴真。玄奘取经是做学生去的,鉴真弘法是做老师去的。

——赵朴初(前中国佛教协会主席)

师:其中”做学生”和“做老师”师什么意思?我们从他们身上能学到哪些可贵的品质呢? 抽生汇报

教师点拨:对,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应该学习先人的优秀品质,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做事应该坚持不懈,不畏困难,要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也就是“有志者事竟成”。老师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人生本就是一场华丽的冒险,不是一张定格的相片,只有你有勇气踏出去,有信念走下去,才可能看见原地无法领略到的风景,实现自我蜕变。

(设计意图:对比玄奘与鉴真让学生知道二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领会唐朝文明传播的不同途径,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激励学生从而达成情感目标。)

(6)通过刚才我们一起的学习,我们知道唐朝对外交往非常活跃,原因是什么?你能从老师所给的材料中去找寻答案吗?(课件出示)可以组内交流讨论 生交流讨论并分享:从材料一可分析出当时唐朝国力强盛;从材料二可分析出唐朝先进、有吸引力;从材料三可分析出唐朝实行开放的政策;从材料四可分析出唐朝海陆并重,交通发达。 教师点拨

(设计意图:再次培养学生解读史料,史料中找寻信息,找寻历史,突破难点——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并再次培养学生在史料学史的意识能力,再次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目标---图片史料实证法。)

生:过渡:今天,老师带领大家重回唐朝,探寻了当时的日本和天竺与我国唐朝的友好交往和文化渊源,唐太宗曾说:“我们大唐帝国,是全世界的大唐帝国。”大唐师一个开放繁荣的时代,享誉全世界。让我们走进篇章四:开放盛名扬世界 篇章四:开放盛名扬世界

(1)课件出示图片,世界各地有唐人街,这真是繁荣唐风永流传呀!在我们为祖先的成就感到自豪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时期,我们也像唐朝那样,与各国友好往来,吸收先进文化,与在世界同步发展。

问:知古鉴今,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深水区,唐朝的对外交往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呢? 抽生汇报

(2)唐朝的强大和文化的繁盛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了周边各国不遗余力的吸取唐朝文化。大唐帝国的繁荣昌盛使他以大国的气度能够从容自如地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对世界的巨大影响力。我们看到,今天的中国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时期,我们也应该像唐朝那样,与各国友好往来,吸收先进文化,这样才能够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结合现实让学生认识唐朝的强盛,增强民族自豪感,并激励努力学习科学文化,发展经济,加强交往,增强民族竞争力,振兴中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四、连珠成串(知识梳理)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重回唐朝,探寻了唐朝与日本和天竺的友好往来和文化渊源,你有什么收获吗?请分享分享

抽生汇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本堂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形成知识框架,以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和构建知识体系能力。) 五、知识闯关(最强大脑)

今天在愉悦的气氛中,同学们收获满满,下面我们接着来快乐点击(课件出示练习题)

(设计意图:及时检测巩固知识,做到堂堂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