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视频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来源:九壹网
2018年7月DOI:10.16681/j.cnki.wcqe.201813069信息素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视频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实证研究谭等泰,王炜,贺国庆(甘肃政法学院公安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文章从翻转课堂的内涵出发,以“视频技术”课程为例,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现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视频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方案和学习效果分析,对比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两种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师生体验、成绩对比等,探讨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优缺点。关键词:翻转课堂;视频技术课程;实证研究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6401(2018)13-0108-03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的快速增长和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无法满足人们积极获取信息的需求。标准化教学已经适应不了当今需求,大学生走向社会后,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实践脱节严重,这些都是教育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前期的教学改革一般都是自上而下推进的,改革的内容很难融入一线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而翻转课堂则恰恰相反,其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教学模式,它发源于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够真正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学,是当前研究和应用的热点[1-2]。面对学生长期缺乏理解的学习现状,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到“视频技术”的课堂教学中,同时,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推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下,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听不懂就慢慢放弃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而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其学习积极性。同时,翻转课堂有利于重构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升家长对孩子学习的监督参与度。文章以“视频技术”课程为例,对比分析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这两种教学模式,探讨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优缺点[4-5]。一、“视频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分析“视频技术”课程的设置是“2+2”的教学模式,2课时的理论课,2课时的实验课,所以,采用的是讲授法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也就是在理论课进行知识的讲授,主要采用的是讲授法,而在课堂外进行知识的内化,实训课结合课程理论,强调学生的参与式学习。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有以下三点不足[6]。(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视频技术”是为安全防范工程专业在大三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他们都已初步形成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并已经表现出较大的个性化差异。而目前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即统一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时间和地点,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这种模式像工厂流水线一样,培养的学生具有共性,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做不到因材施教,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二)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往往采取的是“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学生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很难及时参与课堂中,对未能理解的问题不能及时反馈,面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的是相同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学生缺乏参与度,久而久之,则会阻碍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三)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不利于教师职业素养的提高目前,每节课教师的讲授时间是45分钟,不符合人类的记忆规律,如果教学内容偏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往往是针对所有的学生进行的讲解,往往会形成学生的惯性思维,学生难以提出个性化的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上所述,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不利于教师职业素养的提高。结合“视频技术”课程的特点,利用翻转课堂这一新的教育理念来对“视频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弥补了现行教学模式的不足。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视频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方案笔者结合“视频技术”课程的特点,提出了详细实施方案,明确了翻转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的四个阶段,即课前资源准备、课外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和评价学习效果,明确了每个阶段实施过程中的角色分配(如图1所示)。作者简介:谭等泰(1986—),男,汉族,甘肃兰州人,讲师。

注:本文系甘肃政法学院2016年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翻转课堂模式在《视频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实证研究”(编号:GZJG2016-B05);甘肃政法学院2016年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PBL基础下《毒品预防》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编号:GZJG2016-B01);甘肃政法学院2016年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MATLAB课程在公安技术类专业适应性调整过程中的教学与应用研究”(编号:GZJG2016-B22);2015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项目“情景教学模式在公安专业毒品预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编号:GS〔2015〕GHBZ028)。

2018年7月图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方案

(一)课前资源准备阶段为了保证翻转课堂的有效开展,构建视频技术课程的学习支持体系,其体系包括分解课程知识点、拍摄微视频或寻找微视频、做课程课件和设计网站提供学习资料。针对视频技术中的理论课,微视频获取的手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寻找其他教师的微视频,一种是录制。视频技术中的实践课,主要采取的是建立博客,通过博客发布实验要求,让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对不懂的问题通过博客留言的方式逐一在课堂上解决,这种方式能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7]。(二)课外自主学习阶段在下一节上课之前,教师可利用博客平台发布下一讲内容的要求、任务、重点和难点。为引导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可通过三个环节进行实施。第一,为学生准备微视频、PPT或教材等数字材料,以使不同需求的学生选用、巩固和深化知识。第二,通过微信或QQ交流等工具,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促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其求知欲望。第三,完成测试题目,对布置的测验题目逐一作答,测验自学效果,引导学生积极投入问题的自主探究中。(三)课堂教学阶段视频技术的课堂教学分为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为此整个课堂活动分两种形式进行实施。其一,针对“视频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首先,课堂上教师强调课程的重点、难点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其次,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课前观看视频和练习题中存在的疑点;最后,对存在的典型问题,教师在课堂上统一讲解,对于个性问题单独指导。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掌控好课堂秩序,组织好课堂教学。其二,针对“视频技术”实验课程教学。“视频技术”实验课程主要是通过编程实现基本的视频处理。实施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协作探究学习。首先,教师在课前通过博客发布本节的试验要求及内容;其次,将学生分为3人一组,同组内部分工协作,完成实验报告;最后,在课堂上选取做得比较好的小组进行实验过程的讲解,同时,其他小组进行提问,以互动的方式促进知识的内化,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进行跟踪指导,及时发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控制课堂纪律和教学过程。(四)评价学习效果阶段对“视频技术”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是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的。为了改变学生应试型的学习方法,笔者结合“视频技术”课程的特点,突破传统的闭卷笔试考核方式,强调考查方式的灵活性和针对性,结合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决定更新课程考试模式,将课堂学习过程评价与自主学习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此来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效果。同时,采用课程设计与实验课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一方面,使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实际的操作,进一步深入理解视频技术的内容,从而提高其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实验课实际操作的方式,考查学生的知识理解与实际操作能力。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视频技术”课程教学中实施的效果分析“视频技术”课程采取了对照实验的方式进行。实验对象为2013级和2014级安全防范工程专业的本科生。13级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即“教师讲+学生练习”的教学方式,称为传统班,14级是按照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称为改革班。13级学生为40人,14级学生为44人,人数相当。因此,符合对照实验的条件,在为期一学期的教学中,笔者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了对比。笔者将两个班学生的成绩划为五个分数段0耀59分、60耀69分、70耀79分、80耀89分和90耀100分,成绩分布直方图如图2和图3所示。图2改革班成绩图3传统班成绩

通过对两个班的成绩数据进行对比发现,90分以上的成绩为优秀,改革班的优秀率比传统班高出10.68%,远远高于传统班,得分为80耀89分之间的比率改革班比传统班高出9.77%,得分为70耀79分之间的比率改革班比传统班高出4.10%,而得分为0耀59分的比率改革班比传统班减少了24.55%,有了明显的进步(如表1所示)。(下转第112页)协调和引导舆论导向的作用。舆情爆发,高校要第一时间做出正面回应,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从而避免恶意揣测和传播对事件真相的扭曲。在管理方面,学校要掌握网络信息管理者,在涉及学校重要的多媒体平台,安排学校教师管理监控,做到公众平台的发声需经过学校允许[7]。引入网络监控体系和设备,做到拦截不良信息、宗教敏感词汇等网络安全控制手段[8]。最后,利用新媒体公布高校的处理结果,将社会舆论向正确的方向引导,以维护民族团结。3.在网络舆情处置的后续阶段。要做到有效跟踪,做好后续的排查工作。在网络舆情扩大之初,通过多媒体的平台进行转发,扩散等方式,将信息散布开来。即便引起舆情的事件已经处理妥善,一些通过之前的复制粘贴和转发方式依然会将网络舆情散布在外,可能会引起死灰复燃现象,所以在后续的处理上也要做到及时跟踪,确保网络舆情彻底解决[9]。“多元一体”的管理模式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2.在处置方面。发挥新媒体在网络舆情发生的过程中的2018年7月六、结语如今,网络已然成为高校学生及社会大众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在民族院校开展网络舆情研究,密切关注大学生的网络舆情动态和完善舆情管理机制,既可以保障民族学生网络舆情稳步发展,也能掌握网络舆情引导和舆情监控的主动权。通过对民族院校网络舆情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提升处理网络舆情管理中潜在问题的能力,加强民族院校学生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参考文献:[1]杨晓杰,任仲佳,宋文娟,等.浅析高校“90后”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有效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5(25):77-78.

[2]郑天炜“.微时代”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5.大连海事大学,2012.业大学,2014.

[3]鲁提普拉·夏尔皮丁.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大连:[4]郭慧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家校合作问题研究[D].锦州:辽宁工[5]李鹏,王艳杰.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J].学校党建

与思想教育,2015(507):73-75.学,2013.

[6]李媛.手机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D].北京:北京化工大[7]王静,王林,于茂谦,等.非民族类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52):11-12.学报,2008,24(4):152-154.

[8]邱有华.浅析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及教育管理[J].长江师范学院[9]李晓旭.民族院校理工科学生学业辅导模式探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5(1):68-70.

其他作者简介:张浩(1990—)男,汉族,辽宁沈阳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李响(1986—),女,达斡尔族,内蒙古呼伦贝尔人。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通讯作者:高娃(1963—),女,蒙古族,内蒙古乌兰浩特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E-mail:ggw@dlnu.edu.cn.)。

图4“多元一体”的管理模式结构

(上接第109页)表1改革班与传统班的成绩数据

分距分类0耀590传统班人数(40)18127占比(豫)45.0030.0017.500.00015129改革班人数(44)占比(豫)20.4534.1027.270.00果、师生体验、成绩对比等,进一步分析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优缺点。通过实证对比研究,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不论从理论还是实践都已表明,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将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根据学习目标的需要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性。参考文献:[1]刘小晶,钟琦,张剑平.翻转课堂模式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应[2]黄阳,刘见阳,印培培,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几点思考[J].现

代教育技术,2014,24(12):100-106.

[3]隆茜“.翻转课堂”应用于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实证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32(6):97-102.研究,2014(2):55-61.

[4]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5]陈明选,陈舒.基于理解的翻转课堂研究:以《电视编导与制作》课程为例[J].远程教育杂志,2014(6):33-40.

[6]陈怡,赵呈领.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现代教

60耀6970耀7980耀89四、结语翻转课堂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有很多的优点,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发现它存在一些缺点。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课前的微视频制作,相关资料的准备需要大量的时间,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学生一般只会学习教师上传的学习素材,不会主动去搜集资源;在实验课程的学习中,由于教师精力有限,无法顾及所有小组的学习状况,课程内容较难时无法及时解决所有问题,阻碍了课程的进度。本研究以“视频技术”课程为例,设计科学的翻转课堂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证研究对比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两种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8):105-110.

育技术,2014,24(2):49-54.

[7]何健.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福建电脑,2016,32(12):56-5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