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古代对弟弟的尊称和敬称

来源:九壹网
1.贤弟

贤:有道德的、有才能的;善、好。

贤:对人的敬称。如:贤宰(知县);贤乔梓(尊称人家父子);贤竹林(魏晋间“竹林七贤”。后用作对他人叔侄的敬称);贤弟;贤侄;贤甥贤弟是自己对交情好的比自己年龄小的朋友或者自己好朋友的弟弟的称呼,一般初次见面或者不熟的是不会称呼贤弟的。

2.舍弟

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家的弟弟。兄称弟曰舍弟,亦有所本。魏文帝与钟繇书曰:“是以令舍弟子建,因荀仲茂,时从容喻鄙旨。”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二)

扩展资料: 一、贤弟引证解释: 1、敬称自己的弟弟。

《史记·刺客列传》:“妾其奈何畏殁身之诛,终灭贤弟之名!” 2、敬称别人的弟弟。

《北史·王晞传》:“贤弟弥郎,意识深远,旷达不羁,简于造次,言必诣理,吟咏情性,往往丽绝。恐足下方难为兄,不假虑其不进也。”

3、对弟子或年岁较幼之友的敬称。

《新编五代史平话·汉史上》:“敬瑭听得知远这说,心下欣然,应道:‘贤弟说的话,使我心下豁然。’”

二、舍弟应用诗歌:

《别舍弟宗一》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此诗是作者送别堂弟柳宗一而作,为伤别并自伤之作,既表现了兄弟之间的骨肉之情,同时还抒发了作者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窜南荒的愤懑愁苦之情。

别舍弟宗一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白话译文:

生离死别人间事,残魂孤影倍伤神;柳江河畔双垂泪,兄弟涕泣依依情。奸党弄权离京都,六千里外暂栖身;投荒百越十二载,面容憔悴穷余生。桂岭瘴气山林起,乌云低垂百疫行;欣闻洞庭春色好,水天浩淼伴前程。聚会惟赖南柯梦,相思愿眠不醒枕;神游依稀荆门现,云烟缭绕恍若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