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东南中考作文
2016年贵州黔东南中考作文范文
2016年贵州黔东南中考作文题目:
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
守望一树花开,守望亲情,守望梦想,守望成功,守望团圆,守望幸福......守望是一种渴求,守望更是一种期待。一路走来,我们自己有太多的守望,也承载了太多亲人与师长对我们的守望,正是有了这每一份守望,才使得成长精彩纷呈。
请以“守望”为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二:____________也是一种爱
要求:①注意先将作文标题填写在答题卡27题的横线上,然后作文。
②若选题目二,先将文题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③结合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体,写600字以上的文章。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唠叨也是一种爱
“回来了,作业多吗?”“先洗手,用热水,记得打肥皂!”“把桌上的水果吃了后快去写作业!”……刚进家门,一串连珠炮似的问题就迎面而来,让我来不及招架,妈妈的唠叨又开始了!
我有个爱唠叨的妈妈,整天为那点事唠唠叨叨,又是洗手打肥皂,又是天冷了多穿衣服……真烦人!但是,从一件小事上面我对妈妈的看法有了改变。
一天早上,天很冷,我好不容易才从那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可冰凉的衣服让我怎么也不想起床了,便又躺了下来。这时,妈妈开门进来了,见我还躺在床上,便说:“起床了,不然早饭就吃不上了,上学还有可能要迟到!”我急忙爬起来,开始慢慢穿衣服。妈妈见了,又冲我说:“那么慢,是蜗牛啊?还有书包收拾了么?英语书怎么还在桌子上?还要吃早饭,你打算真要迟到了是不是!”我耐着性子穿上毛衣,拿着袜子坐在床边,慢慢抬起脚,妈妈见状又开始冲我唠叨:“我说你能不能快点,对了,你喝多少牛奶?”我终于忍不住了,喊起来:“你怎么这么多话啊,烦死了!”妈妈听了,愣住了!片刻,她径直走了出去。我也呆了,有些后悔,后悔不该这么说。
一会儿,我也走了出去,坐在餐桌旁,拿起一片面包,可心情不好,不想吃,便又放下了。想来想去,不知干什么,只好呆坐在那儿。这时妈妈端来一杯牛奶,放在我面前,牛奶是热的。我再一次呆住了,心里想,妈妈还肯为我端牛奶,可见妈妈并没有生我的
气。
妈妈见我又停下了,又忍不住说道:“发什么呆啊,快吃饭吧!”边说边把一片面包塞到我的手里。不知为什么,这次听到妈妈的唠叨,我没有觉得烦,反而有一种感动。我喝了一口牛奶,尝到了里面充满了浓浓的爱!
现在想想,其实父母的唠叨都是为了我们好。唠叨一句快一点,无非是怕我们迟到;唠叨一句天冷了,多穿衣服,无非是怕我们冻着;唠叨一句多吃一点,无非是怕我们饿了……种种的唠叨,都是为了我们的成长。
母亲是一棵大树,我是一片绿叶,妈妈抚养我长大,任劳任怨,从没怨言,只有欣慰。
我们常常喊着要父母理解我们,可是仔细想想,我们何曾理解过父母?父母为了家庭、为了我们的成长,日夜操劳,他们更需要我们的理解。
妈妈,我长大了,但仍需要您的唠叨,我知道,您的唠叨也是一种爱。妈妈,我会努力学习,来证明您的唠叨没有白费。妈妈,谢谢您对我的抚养以及您的唠叨!
批评也是一种爱
批评是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中必定要遇见的。你也许批评过别人,也许被别人批评过,但是每一个批评的背后都是充满爱的。这个爱是同学的友爱;家人的疼爱;老师的关爱;陌生。
批评也是一种爱,是一种透明的爱,是隔着一层纱的爱,只有你细细的品尝、细细琢磨才能感受到这浓浓的爱意。反之,你只是看表面意思,就会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厌恶感。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苦口的药虽然很难让人吞咽,但却利于病;忠诚的话虽然有些伤人、刺耳,但却能帮助我们的一言一行。批评也是这样,就如同那苦口的良药,逆耳的忠言。
老师的教诲是充满关爱的。当你做错题时,老师也许会批评你,说:“这这道题讲过多少遍了?怎么还错啊?这都不应该错的,你回去再多做几题去!”听到这种话也于你会很愤怒,但是却没有顾及到老师的好意,没有想到老师的良苦用心。老师是想让我们学习成绩变得好,让我们长大有一个好的出路。如果老师遇见这种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解决,那么老师不用花时间却批改,不用去烦,那不是很悠闲吗?所以老师批评我们是在帮我们让我们更好地完成学业,所以我们千万不要错误地对待批评,甚至把提批评意见的人当成仇人,要虚心接受。
父母唠叨的批评是疼爱。每天临出门前父母总会说我们:“怎么就穿这么一点?要多穿些,天气冷,要多注意,适当增减衣服!冻坏···”可是我们却爱理不理的样子,对待他们,甚至有时听见批评,还和大人顶嘴、较劲。其实这些都是父母对我们浓浓的爱,如果不是自己家的孩子,谁会费那些口舌去心平静和的谈,要不是爱,谁会一直跟在你屁股后面一遍又一遍的叮咛衣服要多穿一点?嘱咐出门要小心过马路?所以总而言之,批评也爱!
当你听到批评时,应该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聆听别人的想法,而不是去把“好心当
作驴肝肺”,要去想一想别人背后的良苦用心。批评也是爱,一种关爱;一种疼爱;一种友爱;一种仁爱···
守望
一片落叶,徐徐飘落下,略有些枯萎,如一片飞舞的蝶,微微的在风中颤动。一直茫然的以为,生命是及其凝重的话题。它不同于无色的青春和流金的岁月,应该泛着厚重的质感,包含了所有的至真之美之善至纯的真挚情愫。总固执的`以为,每一个人生命的结束应该完美且无憾。
但生命到底是什么?
短暂·宝贵·永恒
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不是为了吃饭。每个人的生命之初,都如同一张白纸,你的每一个选择都会为人生画卷添上一抹色彩。
司汤达的墓碑上,刻有他的三句话:“活过了。写过了。爱过了。”每个人的一生,都被自己播下的热情追逐着。生命有时寂静无声,又是疲惫不堪,有时转瞬即逝,但对于我们来说,只要践踏过这片土地上的尘埃,数过这片天空的星星,看过这一路的风景,仍不失一种完美。“出生是最明确的一场旅行,死亡难道不是另一种出发?”
泰戈尔有言:“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经飞过。”当岁月的脚步带走年轮的叮嘱,生命已有最好的回答。“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
雪。”
昨日·今日·明日
生命只有三天:昨日、今日和明日。
昨天是过去的存在,时生命的历史,不论多么难忘,都已是时间老人静止不动的脚步。有人写了《昨日歌》:“昨日复昨日,昨日过去了;昨日没干好,今日徒懊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知今日消失了。江水日月流,花落知多少,成事立业前车鉴,莫在那里悔恨了。”
今日是现实的存在,是现在,胜过手中的现金,是最值得珍惜的礼物。明朝的文嘉写了《今日歌》:“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始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明日是可能的存在,是将来,甚至是谜语,是时间老人变幻莫测的步伐。明朝的乾福写了《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生命的“昨日”不能唤回,“明日”还不实在。没有人能生活在过去或将来。珍惜生命的最好方式,是珍惜今天。希望在今天,思考在今天,奋斗在今天。
其实,一个人的生命无论长短,对整个世界来说都是异常渺小的。而现在,我们所能
够做到的只有把握今天,守望生命。
这就是对生命的最好回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