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三地理模拟试题1 含答案

来源:九壹网
高三地理模拟试题1

下图是亚洲东部2012年12月6日14时的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天气图。读图,完成1~2题。

1.此时,上海的天气状况为

A.受台风影响,狂风暴雨 B.受冷锋影响,寒冷大风 C.受暖锋影响,阴雨连绵 D.受高压影响,晴朗干燥 2.甲天气系统中心气压为998百帕,它对菲律宾造成的灾害最可能是

A.干旱 B.洪涝 C.寒潮 D.沙尘暴 3.大气透明度是指太阳辐射透过大气的程度。读我国大气透明度空间分布示意图,影响其分布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气温 B.地势 C.土壤 D.植被 4.关于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低纬信风影响下,低温湿润 B.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下,寒冷干燥 C.盛行西风影响下,高温多雨 D.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炎热干燥

5.读我国某地形区自然环境特征联系示意图,该地形区最可能是

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多内流河光照资源丰富植被稀少风力作用显著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江南丘陵

6.下表为2010年与2000年广州市人口部分统计数据,据此判断下列最合理的措施是

项 目 2010年 2000年 总人口(万人) 1270.08 994.30 0—14岁人口比例(%) 11.47 16.44 15—64岁人口比例(%) 81.91 77.54 65岁以上人口比例(%) 6.62 6.02 家庭户人口(人/户) 2.73 3.21 A.增加小学教育学位 B.创设更多就业机会 C.减少社会养老支出 D.推出更多大户型楼盘

7.下图为杭州城区1987年~2008年城市空间格局变化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荒漠广布A.1987年前,城市空间形态主要沿钱塘江发展 B.2008年后,城市空间形态主要沿西湖发展

C.1987年~2008年限制城市向西南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D.1987年~2008年促进城市向东北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运河

8.为了获取城市空间结构的实时资料,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B.GIS C.GPS D.实地考察

下图为世界500强电子信息企业在华机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区总部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B.地区研发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C.地区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D.地区联系程度西部强东部弱 10.现阶段,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最主要条件是

A.研发能力低 B.地区联系弱 C.交通通达度低 D.劳动力数量少

11.对下列各地区环境问题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东南地区土地盐碱化 B.东北地区湿地萎缩 C.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 D.西南地区水土流失

12.挪威海岸线漫长曲折,境内多山,降水丰沛,河流、湖泊、冰川众多。根据

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 材料一:挪威概况图。

材料二:挪威北部梅尔科岛液化天然气生产流程示意图。

300米海底直接抽取(海面上无钻井平台)天然气混合物运输方式X140km陆上处理厂加压冷却液化天然气产生的CO2 (1)挪威位于 ① 洲,与所在大陆同纬度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其冬季较为温暖,主要是受 ② 的影响。(4分) (2)极昼极夜、极光和峡湾是挪威的特色景观。挪威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是 ① ;极光的形成与 ② 活动有关;形成峡湾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③ 。(6分) (3)与煤炭相比,天然气作为能源的优点有 ① 。材料二中,运输方式X是 ② 。(6分) (4)挪威铝土矿资源缺乏,却是欧洲最大的铝生产国和出口国。试简述其炼铝工业发达的主要区位条件。(6分) (5)试分析材料二中各环节对保护环境的作用。(6分)

13. 1967年建成蓄水的丹江口水库,是长江支流汉江上的水利枢纽。目前,丹江口水库集水区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材料一:汉江流域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示意图。

秦 岭

白河 汉 江 丹江口 大

汉 巴 图 例

城市 山 皇庄 河流 江 江 仙桃 山脉 武汉 南水北调中线

湖泊 工程水源区 长

材料二:汉江上白河、皇庄、仙桃三个水文站近50年年输沙量变化示意图。

输沙量/ 1011kg

2.5

白河站

2

皇庄站 仙桃站 1.5

1 0.5

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年

(1)秦岭是暖温带与 ① 带的分界线;汉江的流向为 ② 。汉江

流域所属的自然带是 ③ ,城市分布特点是 ④ 。(8分)

(2)丹江口水库建成后,汉江年输沙量的年际变化变 ① ,对三个水文

站年输沙量影响最大的是 ② 站。(4分)

(3)汉江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其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4)为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水量和水质,简述该地区在生态保护和

城市发展两方面应采取的措施。(8分)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D B B D C B C A C A A 12.

(1)①欧 ②暖流 (每空2分,共4分)

(2)①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②太阳 ③冰川侵蚀(每空2分,共6分)

(3)①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每点2分,任答2点得

4分) ②管道运输(2分)

(4)水能、天然气等能源丰富,动力充足;海运廉价便利,利于原料和产品

的运输;国际市场广阔;技术先进。(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5)直接抽取(或海面上没有钻井平台),减少了对海洋生态的影响;采用

管道运输,减少对海水的污染;陆上处理厂产生的CO2送回海底,减少CO2的排放,减轻温室效应。(每点2分,共6分)

13.

(1)①亚热 ②自西北向东南 ③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④沿河分

布(每空2分,共8分)

(2)①小 ②皇庄(每空2分,共4分)

(3)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丰富,雨热同期;地处平原,地势平坦;

河网密布,水源充足;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每点2分,共8分) (4)水量方面——保护水源区的植被,涵养水源;在城市发展中节约用水,

循环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水价,实施阶梯水费政策。(生态保护方面2分,城市发展方面2分,共4分) 水质方面——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减少城市中的污水排放;防治水体污染。(生态保护方面2分,城市发展方面2分,共4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