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江苏省对外贸易现状及问题研究

来源:九壹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卜彳耋瓠 ~ 经济分析 2007年第9期 总第364期 江苏省对外贸易现状及问题研究 牛树海 (郑州大学商学院 河南郑州450052) 内容摘要:江苏省近些年来,对外贸易增势强劲,对江苏省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文章试图 通过分析近年来江苏省对外贸易的现状、特点、存在问题,进而对江苏外贸的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外贸进出口依存度进出口结构 中图分类号:F7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25(2o07)09—0054—03 近年来,我国外贸进出Et总额呈高速增长态势,外贸 依存度逐年增大。江苏省作为我国的外贸大省,在这一点 上显得尤为突出。一方面,外贸总额急速攀升;另一方面, 在吸引外资方面远远走在全国的前列 本文针对近年来江 % 苏省外贸进出Et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针对这 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江苏省外贸现状 1.外向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江苏省自2001年以来外向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2【x】1 2【x】2 2【x】3 2004 2005 2006 2001年~2006年,全省外贸总额不断攀升。从2001年的 f—◆一江苏外贸增长率—■一全国外贸增长率{ 513亿美元开始,分别突破1000亿美元、2000亿美元的大 图2:江苏省外贸增长率及其与全国对比(2001—2006) 关。在全国外贸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2001年的10.1%持续 注:文中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和江苏省统计年鉴。 上升至2006年的16,1%(见图1)。2006年利用外资174.3 3.以加工贸易为主导 亿美元.外贸进出Et总额284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江苏省的外贸进出口方式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就是一 24.6%,比江苏省GDP增速高出9.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 般贸易特别是一般出Et贸易比重大.加工贸易比重小.如按 1604.2亿美元,增长30.5%;进Et 1235.8亿美元,增长 出Et贸易方式分:2001年到2006年,一般贸易一直保持着 17.7%.累计实现贸易顺差368.4亿美元。 较高速度增长,但在全国同类方式总出口额中始终保持着 2.外贸增幅趋缓 13%左右的份额。加工贸易出Et额大幅上升。并始终保持着 江苏省与全国外贸增长速度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如图 高速增长,同时其在全国加工贸易总出151额中的比率持续 2)。由图2可知。自2001年至2006年.江苏省外贸增长速 上升,从2001年的l1.4%至2006年的20.7%。2006年加工 度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外贸总额增长率分别在2003 贸易占江苏出Et总额的65.7%,一般贸易则占总额32.9%。 年达到顶峰后呈减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进出口基数较 其他贸易年增长率飞速提高。2001年为92.5%,到了2006 高、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因素所致。 年已高达279.8%。在全国其他贸易出口总额中的比率由 2001年的0.2%上升至了2006年的2.6%。但由于一般贸易 3Oo0 基础薄弱.出151额绝对基数小,尽管增速很快,到目前为止 250H0 依旧赶不上全国平均水平。 表1 按出口贸易方式分江苏省外贸 I 2000 15oo % 1Oo0 50H0 O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一外贸总额(亿美元) ._卜占全国外贸总额比率(%) 图1:江苏省外贸总额及其占全国比例f 2001~2006) El 作者简介:牛树海,博士,郑州大学商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江苏省外贸发展存在的问题 1.外贸区域发展不均衡 传统市场在出口市场中的比重仍然较高,市场过于集中的 状况直接导致出口增长风险增大:一是导致企业在出口过 程中为争夺少数市场而进行恶性竞争,相互压价,使贸易摩 擦风险上升;二是由于市场集中度高,短期内出口量和市场 占有率上升过快,价格下降明显,出口产品很容易成为贸易 摩擦和限制的对象;三是在发生摩擦后,产品往往处于十分 外贸依存度作为地区经济开放度的重要指标,是地区 对外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用于衡量地 区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2006年江苏省外贸依存度 为105%,但区域内外贸发展不均衡问题非常严重,沿江8 市是江苏经济发展的重心区.包括苏南地区的南京、苏州、 无锡、常州、镇江5市和苏中地区的南通、扬州、泰州3市, 2002年至2005年,沿江8市进出口外贸总额占全省的比 例分别为97.04%、97.48%、97.49%、97.63%,2002~2006年 沿江8市地区外贸依存度平均水平为110.1%,比全国平均 被动的地位,缺乏回旋余地,丧失市场的结果使全行业大量 企业关门倒闭。 4.外贸进出口商品结不合理 江苏省近年来进出口商品结构虽有明显改善.2006 年,全省机电产品出口规模突破了1000亿美元大关,达到 水平高31.1个百分点,沿江地区外贸依存度比沿海地区平 1113.8亿美元,增长32.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接近 均水平(85.9%)高24.2个百分点,显示了沿江8市在江苏 700亿美元,达到699.6亿美元,增长33.4%。在工业制成品 省发展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即使沿江8市中也存在严重 内部构成中,江苏省出口商品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的区域差距,苏南地区达到132.7%,而苏中地区则只有 代表要素禀赋升级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仍然偏 31.5%。 低,从贸易方式构成来看,一般贸易出口仍然以劳动密集型 2.对外资企业依赖严重 产品为主;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尤其是机电产品的出 外资企业利用雄厚的基础和地缘优势在江苏省外贸 口则大量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实现的。这种商品出口结构 中占据绝对优势,且其出口总额呈大幅上升态势,而国企 由于需求弹性较低,需求难以随收入的上升或价格的下降 和民营企业所占比重却在逐步下降(见表2)。2006年外资 而大幅上升,且这些商品一般都被主要进口国列为敏感性 企业出口额占江苏总出口额的77.1%。外资企业出口额在 商品,在进口时受到严格限制;再有就是这类商品的国际市 全国同类出口企业出口中所占比重持续上升,至2006年 场供给能力相当巨大,大量拥有充裕劳动力资源的发展中 已达21.9%。国有企业出口额年增幅较缓,在全国同类出口 国家在这类产品上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企业中所占比重大体保持不变。其他企业(主要是民营企 三、提高江苏省外贸发展水平对策 业、集体企业)出口总额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并在总额、占 1.积极培育民营外贸出口企业 全国出口比率及年增长率方面均先后超过了国有企业。但 外资企业外贸进出口总额在江苏省外贸总额中所占比 其在全国同类出口企业出口额中所占比重同样大体保持 例过大,对于外贸依存度本来就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江 不变。 苏省来说,它在吸引外资方面又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这样使 江苏省与外贸风险紧密地联系起来。为了减少风险,政府应 该根据wro规则并结合省情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发 展民营经济。 2.进一步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 在继续保持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在出口产品中较 快增长的同时,要进一步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以及 进行自主创新,提升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的资本和技术 密集度,增加产品附加值,保证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进一步推进外贸进出口市场的多元化战略 从外贸进出口市场依存度来看,江苏省进出口市场过 度依赖欧盟、美国、日本、香港和东盟,这些国家或地区经济 状况和贸易政策将直接影响江苏省产品的出口,虽然一直 3进出口市场多元化程度低 在强调市场多元化,但至今仍没多少改变。同时市场过于 江苏省外贸进出口市场多元化较低.主要集中于日 集中也容易引发贸易摩擦,使出口受阻,对出口贸易环境造 本、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2006年,对欧盟、美国的 成不利影响。因此,应该积极开拓新的海外市场.以减少对 出口规模扩大,达到381.2亿美元、363.8亿美元,分别增长 上述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依存度,从而减少它们对省内经济 32.5%、33.5%;对东盟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出口规模突破了 的潜在影响,加大对拉丁美洲与非洲的拓展力度。 100亿美元,达到137.3亿美元,增长42.5%。虽然随着中国 4.加强政府协调和提高企业自身素质 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的实施,以及由于部分商品受到欧 政府应该密切配合企业,及时为企业提供国际相关市 美出口市场的限制,从而加大了对拉丁美洲、非洲等市场 场的动态信息,以便企业尽快调整经营决策:在企业遭遇贸 出口拓展力度,对拉丁美洲、非洲出口增幅高达62.7%和 易摩擦时,政府更应该主动帮助企业迎接挑战共度难关。作 47.6%,增速位居各大洲第一第二位,高出全部出口市场平 (下转60页) 均增幅的32.2和17.1个百分点。但是美国、欧盟和日本等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三、北京奥运物流的对策 1.政府的统一规划 强奥运物流信息化建设,应建立以现代科学技术和高 科技装备为主体的现代化物流系统,建立物流电子信 息网络,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彻底改造传统的、落后的 物流系统。同时。灵活运用国际物流领域中较先进的经 营管理和业务操作技术,研究开发与当前包装技术、条 由于中国物流业正处于起步阶段.2008年的奥运 会因其高标准,对中国的物流业而言,真是挑战和机遇 共存。面对2008年庞大奥运物流的迫切要求,北京发 展物流产业的模式选择应当是“政府引导、企业为主、 市场运作”。政府成为物流产业发展整体规划的制定 者、物流基础条件的创造者、物流产业发展的推动者。 在建设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的过程中,部分分割的现 象应及早解决,不能沿袭过去由商业、外贸、仓储、运输 形码技术和POS系统等互相支持的物流集装化、自动 化技术;以业务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为基础。采用现 代信息技术,建立基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网络 技术的奥运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4.产业政策的扶持 (又分铁路、公路、河运、港口、民航)各管一摊的情况, 而应有统一的规划和协调;并且严格按照规划审批,否 物流政策即物流发展产业政策,包括土地政策、税 则将造成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及闲置。同时,应加快物流 收政策、市场准人政策、金融政策等等。由于物流企业 平均利润水平比较低,现在国内的物流企业和那些跨 标准化的推行,特别应注意环保的要求。据悉,国家标 准委于2003年成立了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 国物流企业相比差距太大。为了确保物流产业的健康 发展,制定相应的扶植政策是必要的。在这方面可以学 习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政府可考虑以下几种政策:一 是统一运输与仓储营业税税率,避免对物流行业重复 征税,取消物流企业闲置资产整合过程中缴纳的有关 经制定了400多项物流标准,2005年正式颁布实施。 2.弥补人才缺口 针对中国物流业的人才紧缺情况,应加快启动中 国人才培训工程,可分学历教育、证书教育和岗位培训 等多层次进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已经在全国扩 展物流师、高级物流师、助理物流师等证书的考试和认 证,到2004年底已有12000人获得证书,10万人经过 费税等,鼓励企业兼并重组与资源整合。二是尽快推出 鼓励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投融资政策。对于物流基础设 施项目,要鼓励其通过银行、股票上市、增资扩股、中外 合资等途径筹集建设资金。三是简化通关程序。海关、 外贸、检验、税务、外汇等部门要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 简化审批手续,优化VI岸通关作业流程.实行申办手续 电子化和一站式服务模式。四是加快制订物流行业环 短期培训,效果显著。通过多种渠道,如企业培养、与合 作伙伴共同培养、与高校联合培训等,建立支撑企业发 展的人才队伍。企业内部通过强化基础管理,改进和完 善考评、考核机制,奖励优秀、淘汰落后。同时随着企业 的发展,为每一位致力于现代物流业的人才提供广阔 的发展空间。 保标准。五是降低公路收费总水平,减轻物流企业的运 费负担。 参考文献: [1】张文杰.2008:奥运物流及其蕴含商机[J].中国储运, 2004,(1). 3.力Ⅱ快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正是“科技奥运”在物流业的集中体现。如 上所述。由于奥运物流的不确定性,如何对奥运物流进 行预测、控制和评估势必要借助智能物流信息系统。加 [2】何杰,申金升.中国奥运物流市场分析忉.电子商务世 界,2004,(8). 【上接55页) 为进出口企业自身来讲也应该“内强素质外练本领”.不仅 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确定长远战略而不再总是依赖政 学,2006,(3):134-139. [5】许佩倩.江苏对外贸易的新形势与对策研究[J].现代经 济探讨,2003,(6):50—52. 府。同时要提高自身产品的质量,能使之立足于世界市场, 甚至根据不同市场问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生产和出口。 [6】姚重远.从江苏外贸出口看出口退税与国际接轨【J】。现 代经济探讨.2003,(5):53—56. 『7】徐康宁,邵军等.江苏经济增长与外贸依存度相关性 参考文献: 【1】周惠,王志明.江苏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 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2,(4):35-37. 『81高滨淮,武博.江苏对外贸易的环境变化与对策研究 整分析[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6,(2):6—11. [2l徐梁,焦微玲.江苏外贸竞争力的提升对策建议[J].商 场现代化,2006,(31):31—32. 【3】徐梁,焦微玲.江苏外贸竞争力的现状分析[J].商场现 代化,2006,(30):6—7. 『J】.现代经济探讨,2002,(4):32—34. 【9】张小蒂.广东、江苏、浙江外贸发展模式比较[J].今日浙 江,2003,0):30-31. 『lO1郝剐.江苏外贸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实证研究 团 『J】.北方经贸,2005,(9):41--43. 『4】吴进红.对外贸易与江苏产业结构升级[J].南京社会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