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精选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考试知识点:《论语》十二章

来源:九壹网


精选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考试知识点:《论语》

十二章

一、文学常识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字音

说(yuè) 愠(yùn) 三省(xǐnɡ) 传(chuán) 逾(yú) 罔(wǎnɡ)

怠(dài) 箪(dān) 好(hào)之者 肱(ɡōnɡ) 笃(dǔ)

三、通假字

1. 不亦说乎 “说”通“悦”,意思是愉快 2.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通 "又”,意思

是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四、古今异义词语

1. 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2. 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 3. 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

4. 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5. 饭疏食饮水(古义:粗劣 今义:疏通、疏散) 6. 有朋自远方来(古义:志同道合的人 今义:朋友) 五、一词多义 1. 为:

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可以为师矣(成为,做) 知之为知之(就是) 2. 而:

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 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 博学而笃志(并列连词) 3. 知:

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温故而知新(得到) 4. 乐:

不亦乐乎(愉快,快乐)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5. 其:

仁在其中矣(它的) 其不善者而改之(他)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精选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考试知识点:《论语》十二章,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相关标签搜索:初一期中复习 相关链接:

精选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王几何》 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要点整理:在山的那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