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淡水河城市防洪工地进程第2标安全度汛方案

来源:九壹网
淡水河城市防洪工程第二标安全度汛方案

根据《防洪法》和上级部门的有关精神,为顺利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实

现工程安全度汛,最大限度地减少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结合工程实际, 编制淡水河城市防洪工程第二标安全度汛方案。

一、工程概况 淡水河城市防洪工程第二标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所在地淡水街道 办,地处西枝江支流淡水河中下游沿岸坐落于铁桥与人民桥之间, 左岸堤防 河段Z1+95A Z3+365,右岸堤防河段 Y2+15A Y3+56Q总长度2825m 淡水河流域综合整治是一个系统工程, 防洪排涝、水环境、市政景观“三 位一体”,本工程为防洪排涝工程,防洪工程等别为皿等,主要建筑物为 3 级。设计防洪标准为 50年一遇洪水位, 排涝设计标准十年一遇 24小时暴雨 所产生的径流量一天排干。

本工程招标文件说明, 惠阳区淡水河防洪工程为 3 级堤防,防洪标准重 现期为 50 年一遇。主要建筑物的级别为 3 级,次要建筑物的级别为 4 级。 本工程的施工导流标准选为 10年一遇洪水。

本标段工程项目和工作内容有以下几点:

(1 )堤身填筑:新筑淡水河左右河岸堤防,左岸堤防河段从铁桥至人 民桥(桩号Z1+950- Z3+365)右岸堤防河段(桩号 Y2+15L Y3+560堤防 高程为21.8〜23.15m。

(2)河道整治工程:对人民路桥(桩号 14+673)至淡水水位站(桩号 14+973)堤防河道按宽 98〜140米按复式断面进行整治,两岸修筑堤防。

( 3)治涝工程

1) (修建堤身式桥南排涝站,排水区集水面积为 1.16km2,装机容量分 别为 1X 155kw。

2) 修建桥南排水闸过流宽度为 2.8m。

3) 两岸修建 5 道穿堤排水涵,污水管线共设置 3 个闸井。 ( 4)堤坊工程

1) 老城区段:右岸 Y2+150^Y3+560,左岸Z1+95CH Z3+360,迎水水泥 搅拌桩、干砌石防洪挡墙、堤脚砼齿墙护脚、堤顶宽

6m,背坡面草皮护面。

2) 排水支渠管道:排水管道采用用HDPEI绕增强管,采用承插式电熔 连接,沟槽基础敷设粗砂。

3) 穿堤排水涵:穿堤排水涵,把堤内沟渠的雨水排入河道,当堤外江 水位高于内涝水位时, 穿堤的排水涵出口的橡胶止回阀在内外水压力差的作 用下自动关闭。

4) 污水管闸门井:桥南排涝站需要通过左岸污水管道收集内涝水,为 防止提外洪水通过污水管进入左岸提防保护范围, 三处穿越淡水河的污管道 需设置三个闸井。

5) 基础防渗处理:本工程垂直防渗布置在堤基透水层较深, Z1+950- Z2+785堤基之下,总长835m。采用深层搅拌桩防渗墙作为垂直防渗方案, 深层搅拌桩桩径取0.5m,桩间搭接长度大于100mm

( 5)排涝站:采取站闸结合,站位于闸的右侧,机级轴线与堤防堤线平 行,水闸设启闭机房。

二、防汛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及工作重点 一)指导思想

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指针,防抢结合,全社会参与的方针。 力克麻痹思想,立足防患未然,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采取有效措 施,尽最大可能确保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实现工程的安全度汛。 (二)防汛工作的主要任务

做好本标段堤防缺口地段及小涵闸过流的防汛工作; (三)防汛工作的重点

小涵闸工程及桥南泵站工程。 1)桥南泵站工程

据设计图纸可知新建桥南泵站基坑最低 9.5m 高程,据水文资料统计 推算,本标段淡水河水位在于 2010年9月~ 2011年3月期间平均水位约 14.04 米高程,与设计提供的资料吻合,拟采用设计方提供的导流方案,即 基坑开挖前在泵站出口处修建挡土围堰,围堰顶高程 16.58 米,顶宽 3 米, 内坡坡度 1:1.5,外坡 1 :2.5( 坡脚处由于淤泥及水中填土的原因,水面线 以下坡度可能达到 1:5) ,围堰土方填筑完成后进行抛石护脚,围堰完成后 进行基坑排水;同时,由于围堰下游侧有一处市政排水涵出水口,因此,需 要另外将该处排水用© 1.0m塑料波纹管导流至围堰坡脚下游 10米。桥南泵 站必须于 2011 年 3 月底完成 20.2 米高程以下混凝土施工, 以及大部分土方 回填,以确保安全度汛。

2)穿堤涵工程

本标段共有 5条穿堤涵, 基坑最低高程为 10.945 米,同上所述, 本标段 淡水河平均水位 14.04 米高程,所以 5 条穿堤必须修建挡土围堰, 由于穿堤

涵工程量较少,施工工期短,所以围堰标准较低,拟采用堰顶高程 15.04 米,顶宽 2 米,内坡坡度 1:1.5 ,外坡 1:2.5( 坡脚处由于淤泥及水中填土 的原因,水面线以下坡度可能达到 1:5) 。涵管未施工完毕前拟采用抽水泵 将附近的市政排水抽排到淡水河, 涵管安装完毕后将市政排水引至涵管排出 淡水河。 2011年 2底五座穿堤涵必须完成橡胶止回阀安装。 2011年 3 月底 五座穿堤涵必须完成土方回填,以确保安全度汛。 三、工程的安全度汛措施

(1)清除标内堵塞的涵管、涵闸,确保排涝畅通。 (2)狠抓施工进度,确保实现安全渡汛的里程碑式进度:

开工到 2010年 11月5日,完成临时施工道路和临时设施、 施工工场建 造等,为主体工程施工创造条件;

考虑到本工程所担负的防洪度汛任务的重要性,整个工程施工以排涝 站、防洪提为主线, 控制施工工期; 并对控制工程总工期或受洪水威胁的水 下工程和关键项目作重点研究。

(3)预防为主,落实渡汛措施

1) 成立工地安全防汛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组成不少于20〜

30 人的应急抢险队。

2) 成立防汛安全小组,安装防汛专用电话,设 24 小时值班员,确保 与

防汛有关部门间的通讯畅通。 总结上几年的经验教训, 台风期间, 通信是 最大一个突出的问题,由于台风来势猛,电杆被吹倒,造成长时间停电,导 致上下不能及时传递信息, 造成了被动的局面。 为此,在思想上要有充分的 认识和准备, 加强对气象和台风警报的收听工作, 及时掌握台风雨情和河道 水位动态,

发现问题及时与指挥部联系,保持通信 24 小时畅通,认真做好 上传下达工作

3)指定专人负责与惠州市气象部门、水文部门及三防指挥部保持联 系,

密切掌握西枝江河水水情信息, 作好洪水预警工作。 台风期间和台风过 后,及时检查施工现场, 切实保障工程安全和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如实统计 台风所造成的损失,及时恢复工程施工。

4)制定防洪责任措施,从项目经理到各部门,层层落实责任制,使 一旦

出现洪水, 项目部各部门、 班组人员有条不紊、 各负其责地完成抢险任 务。

5)施工进场后, 及时作好防汛物资的储备工作, 备好编制袋、 编制布, 木桩、碎石、土工布、砂、粘土等防汛物资,在上、下游基坑处储备足够数 量的木桩、砂袋、块石等抢险材料,并在桥南泵站准备一套钢叠梁。

6)汛期到来之前, 配备足够抢险机械设备, 包括挖掘机、轮式装载机、 汽车、吊机、抽水机等机械设备,全部完好待命,由防洪防风抢险队统一指 挥调配。

7)对施工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及抢险队员进行针对性地教育,学习掌 握有关险情检查和防汛应急处理方法, 能对突发汛情进行分析判断, 做到心 中有数,应付自如。

8)在汛前要求闸室管理人员和施工单位加强对施工用电及设备的安全 检查,及时消除电力设备的安全隐患; 在汛期间必须对施工电力线路及用电 设备进行正常性的检查、维护和保养,以确保施工用电的畅通和安全。

9) 超标洪水应急措施 a、桥南泵站

如遇超标洪水, 首先利用沙包将围堰顶加高一米即 17.58 米高程, 同时 向外坡抛石护脚, 加快泵站的施工速度, 并将基坑 17.58 米高程以下的设备 撤离施工现场, 放钢叠梁封堵闸口, 同时组织土方机械待命, 一但洪水漫过 加高后的堰顶则命令土方机械往闸口方向填土。

b、五座穿堤涵

五座穿堤涵工程量较少,在 2011 年 3 月以前完成土方回填及橡胶止回 阀困难不大,同时,在此时间内遇特大洪水的概率极低,如按 10 年一遇洪 水标准准备只需将堰顶加高至 16.58 米高程即可,同时将基坑内所有设备转 移至安全位置,并将土方整断面回填至 17.58 米高程(预留足够的施工位 置)。 四、做好防汛物资准备 为实现本工程的安全度汛,我们认真总结上几年抗台工作的经验教训, 防汛工作做到早宣传、 早发动、 早准备。 项目部决定根据工程防汛的实际需 要备足草包、编织袋、排水泵等防汛物资和设备。具体如下:

编织袋8500只、铁锹30把、毛竹帘200张、3kw水泵3台和22kw水 泵1台,挖掘机四台,20T自卸车九台,发电设备两套

五、灾后工作方案 在台风过后,立即组织项目部人员到工地现场,统计、汇总台风、洪 水所造成的损失, 并将汇总的损失情况上报有关部门, 组织技术人员研究灾 后自救的具体措施, 并尽最大可能调动人力和机械设备清理施工现场, 组织 施工、恢复生产。

总之,我们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立足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克 服麻痹和侥幸心理, 坚守岗位, 尽职尽责地做好各项工作, 以实现工程的安 全度汛和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 0 一零年十月二十八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