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坛
浅议水土流失监测与调查方法
李 恩
(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保山分局,云南保山678000)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5366(2006)06-0019-02摘要:全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其监测工作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诸多监测方法中,各有千秋。在实践中,由于基本建设过程存在修正过程,因此,水土保持监测方案也必须及时调整,才能实现“三同时”同步。关键词:监测技术;基本建设项目;水土保持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需求的快速增长,新的开发建设项目在今后一个时期还呈上升趋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影响和压力。几年来,全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呈加速发展势态,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和成绩。但同时应该清醒认识到,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在监测手段、方法上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不同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量如何科学预测、监测点如何布设、水土流失及其因子如何动态监测,如何有效利用目前测验方法实施水土保持监测,完成《水土保持监测报告》编写,实现以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维护的根本目标,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技术和方法的思考和探讨。特别是中、小型水电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存在着水土流失形式的特殊性、水土保持监测难度大的特点,给水土保持监测提出了一些新课题。笔者根据保山市境内几个中、小型水电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践,对其调查监测方法总结一点经验,以飨读者为戒。
保持监测网络站点建设。遥感监测、自动监测需要配备先进技术设备,要求监测技术人员要具有较高的业务技术水平,投资成本较大,多用于科学研究和信息技术数据采集。对于中小型水电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来说,存在着水土保持监测费用少、水土流失形式特殊、监测周期短、监测面积小,水土保持监测难度大等诸多不利因素。小区观测法、控制站观测法、遥感监测、自动监测法的实际应用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2 监测过程中常见问题
在对中、小型水电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在水土保持方案中没有涉及到的问题。如因工程设计的改变,导致工程建设占地面积的改变;因开挖剥离料的回采利用常引起实际弃渣量的变化;因施工方法、设计变更常引起工程措施数量、植物措施面积的变化;因区域降水特性、地表植被破坏程度、弃渣方式及弃渣场位置的改变,常引起水土流失量的变化。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采取调查监测和地面观测方法来解决。
经过在监测过程中的探索和经验总结发现,应用调查监测能够弄清楚工程占地面积变化、弃渣量变化、工程措施数量变化、植物措施面积及效果的变化情况,有利于在监测报告中对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及效果、水土流失治理度、植被覆盖率、扰动土地治理率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应用桩钉监测点、侵蚀沟样体积测量等地面观测方法,可弄清施工区域的水土流失类型、水土流失数量变化,有利于在监测报告中对水土流失总量、拦渣率、水土流失控制比等
1 监测方法综评
目前,用于水土保持监测的方法很多,如调查监
测法、桩钉监测法、植物样方实测法、小区观测法、简易水土流失观测场法、控制站观测法、侵蚀沟体积量测法、遥感监测、自动监测等等。
在众多的监测方法中,调查监测法方便易行,收集资料范围广,但其精度较低。小区观测法和控制站观测法,观测精度高,但需要具有相应的观测设施,需要专职人员管理设施设备及收集有关数据。此两种方法的投资大,运行管理费用高,多用于水土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20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06年第6期
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应用河流泥沙实测,可掌握、了解施工区域水土流失变化规律,有利于在监测报告中对施工区域的水土流失状况、水土保持措施效益、流域平均侵蚀模数等进行综合评价。对于遥感监测、自动监测法的观测精度更高。现在的问题是对于基层单位如何利用一些简易的监测方法,能对水土流失进行监测。其次是如何灵活运用多种监测方法去适宜于实际监测。
种监测技术,及时调整监测方案,才能实现水土保持方案实施与工程建设“三同时”同步进行。
4 结 论
调查监测首先要针对开发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对施工区域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其次要对工程设计变更、施工方式变更、土石方开挖量变化、弃渣量变化、扰动破坏面积变化、防治措施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调查监测。侵蚀沟样监测要根据不同的监测分区,选择不同类型,具有代表性的侵蚀沟样进行监测。同时注意分割形成侵蚀沟的汇水面积,侵蚀时间的确定以及侵蚀沟样数据的收集。
桩钉监测法若布置在弃渣场区容易受施工弃渣影响,达不到监测目的,因此,桩钉监测法最好用于收集公路上边坡、原生地表等不受施工影响区域的侵蚀深度监测。
河流含沙量实测法可结合工程实际,在工程施工前,施工期间(水土保持工程实施期),施工结束(运行期)分别取样分析河流含沙量变化情况。
除上述监测方法外,在人员、运行管理和经费允许的条件下,采用沉沙池法、简易径流小区观测法,也能比较准确的收集施工区域水土流失数据。
实践证明,应用调查监测法、侵蚀沟体积测量法、桩钉监测法、河流含沙量实测法不仅能客观的反映中小型水电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特点,又能在监测经费比较少的情况下,解决中小型水电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难度大的问题,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同时也受到开发建设项目类型、规模大小、监测重点区域、监测时段的限制和影响,还需要结合开发建设项目的类型、规模、监测重点、监测时段进一步思考和探讨。
[参考文献]
[1]焦居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法规与标准汇编[M].北京.
3 监测实例
水土保持监测开始仅为《水土保持方案》服务而进行监测,忽视实际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施工方法改变而引起的弃渣量变化、防治责任面积变化、扰动破坏面积变化、工程措施数量、植物措施面积变化。如槟榔江猴桥电站水土保持方案中预测计算的开挖
43
土石方总量为60.79×10m,实际开挖土石方总量
43
为116.5×10m,比水土保持方案中预测计算量增
4
加91.9%;电站大坝实际开挖土石方量22.0×103
m,比水土保持方案中预测计算量增加46.4%;施
43
工道路实际开挖土石方量69×10m,比水土保持方案中预测计算量增加5倍;由于大坝、施工道路的开挖土石方量的大量增加,导致弃渣总量增加,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增加了弃渣场的设置。经过调查,由于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的钢筋石笼拦渣坝容易受人为破坏,结合实际,改为浆砌石挡渣墙后,拦渣效果更明显。由此说明,通过调查形式的改变,调查监测结果更能体现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
在对龙陵县勐梅河电站进行水土保持监测时,由于是第一次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又是一个小型工程建设项目,开展监测时已进入运行初期,全部采用调查监测方法,没有采取必要的地面观测方法监测,导致编写监测报告时对施工期间的水土流失总量计算误差较大,监测效果难以满足要求。后来,在对槟榔江猴桥电站及苏帕河朝阳电站进行监测时,改变了最初的调查监测方式,在施工区域增设了雨量观测站、植物样方调查监测点。除此之外,在不同监测分区布置了桩钉监测点,在不同监测时段、不同监测分区范围内布置了小区观测及侵蚀沟体积测量监测。同时,每次监测都在施工区域河段进行河流泥沙取样分析。通过采用这些地面观测方法进行监测所得到的数据,给计算施工期间的水土流失总量、拦渣率、水土流失治理度、水土保持措施效益的分析计算等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依据。
可见,在水土保持监测过程中,必须灵活掌握各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2]郭索彦.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M].北京.中华人民共
和国水利部,2002.
[3]曾大林.美国水土流失监测成果之借鉴意义[J].水土
保持科技情报,2005(5).
[4]黄健,刘丹.三峡工程建设水土流失监测方法探讨[J].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5(2).
收稿日期:2006-09-24
作者简介:李恩(1964-),男,云南保山人,学士,工程师,现工作于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保山分局,从事水文水资源工作,参与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培训及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责任编辑 尚 克 责任校对 张 英)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