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苏教版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调查测试1

来源:九壹网
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调查测试卷

戴志琴 考试时间90分

2010-12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一)积累(共13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写在文后空格中。(2分)

在北京的宽阔马路上,行道树是由多种树木组成的,落叶飘摇而下,带着鲜明的色彩,殷(▲)红、妃红、金色、青色……街道就被美丽的各种形状的小色块点zhuì(▲)着,.气氛(▲)显得静谧而有生气,首都浓浓的秋意就蓦然chéng(▲)现出来。要没有这些小.色块的装饰,北国的深秋或许就suǒ(▲)然无味了。——读本《北国秋叶》,有改动 填字 注音

2.根据要求默写(8分)

⑴ ▲ ,一览众山小。

⑵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 ,凄神寒骨, ▲ 。 ⑶《钱塘湖春行》中,通过物候的变化来写早春景色的诗句:

▲ , ▲ 。 ⑷不畏浮云遮望眼, ▲ 。

⑸ 祖国江山美丽多娇,古来圣贤诗文不少。请写出两句描写江山秀丽风光的古诗句: ▲ ▲ 3.选出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3分) 【 ▲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

B.保尔的英勇表现在他驰骋疆场、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上。 C.保尔在铁路工厂提出开除任意毁坏贵重钻子、不遵守劳动纪律的共青团员朱赫莱的团籍。 D.保尔是以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自己为原型塑造出来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典型形象。 (二)运用(共10分)

4.根据语意,仿照画线的句子,运用恰当的比喻,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

母爱如细流,静静流淌在我们的生命中。一次次牵手,一声声叮咛,母亲的呵护似摇篮 般的安适; ▲ , ▲ , ▲ 。人生拥有母爱的伴随,一路洒满温暖的阳光。

5.下面语段在用词及表达等方面有毛病,请在原文上直接修改(不超过5处)。(4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调位号: 苏州是我常去之地。海内美景多的是,唯苏州!能给我一种真正的休憩。柔婉的言语,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 1 页 共 10 页

精雅的园林,街道的幽深,处处给人以感官上的宁静和心灵上的慰籍。现实生活常常使人心繁意乱,那么,无数的苏州古迹会让你气定神闲。有古迹必有题咏,大多是古代文人豪迈之感,读一读,那种鸟瞰历史的达观能把你的心灵抚慰得工工整整。看得多了,也便知道,这些文人大多也是要到这里休憩来的。他们想在这儿创建伟业,但在事成事败之后,却愿意到这里来走走。苏州,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

6.阅读下面的几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发现。(3分)

材料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水温度不断升高,帝企鹅的繁殖栖息地正受到严重威胁。此外,北极冰区狩猎场融化,致使一些北极熊只能同类相残,现在北极熊的数量正日益减少。

材料二:在本世纪内,海平面将可能升高20~80厘米。原因是气候变暖导致海水膨胀,冰川和海上浮冰层融化。最终,海平面的升高和降雨量的增多将会导致孟加拉国、埃及、马尔代夫的岛屿和三角洲被淹没。据联合国估计,到2050年,全球将有2亿左右的难民因气候影响而被迫逃离家园。

材料三:持续13天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最终在失望中画上句号,迫使人们将拯救地球的希望寄予下一个冬天——2010年底在墨西哥举办的第16次缔约方会议。但无论如何,我们还是热切期盼全世界的人们能够为人类发展之路作出抉择,推动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阅读理解(共37分)

(一)阅读《美丽的西双版纳》选段,完成7—10题(共13分)

妩媚傣寨水

五月份,正是收获谷子的季节。傣寨里的人家不管谁家有事,亲戚朋友都要来帮忙。勐腊乡曼那村的爱拉,平日在电站当工人。这天上午村里的几个朋友帮着他把谷子收回来了,中午由他请客,买来烟酒和肉,从自己家的地里摘来新鲜的蔬菜,鱼也是从自家鱼塘里打的,所以,这么丰盛的一顿饭也没花多少钱。下午,他们再一起去帮助他们的朋友波温岁打谷子。将竹席铺在割完的地里,田地就成了打谷场。男人先用自制的农具把割下来的谷子粗粗打一遍,身着色彩鲜艳的筒裙的女人们,手中挥舞着木棰再细细地打谷子。青山绿水映衬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 ....傣族人对水天生就有一种崇敬感,村寨一般都建在水边,傣族人最隆重的节日是泼水节,他们在村里的饮水井上修建起一座神塔,在装饰得五颜六色的塔身上,镶嵌着许多小镜子,以求得到神灵的保护。塔身将水井盖住,避免灰尘、杂物落入井里。傣家人就连小孩子们都自幼受到大人的影响,从不到井边玩耍,傣家人对关系他们生存的水的爱护可见一斑。

村边的小河边成了傣家人的乐园,孩子们整日里泡在河里玩耍,连村中寺庙里的小和尚也不例外。人们在河边涮洗着衣服和新摘下来的青菜;每当傍晚时分,酷爱清洁的女人们就会来到河里洗澡,平日里穿的五颜六色的筒裙,这时变成了一个个色彩斑斓的“浴罩”浮在水面上,她们有时还在水中嬉戏,在夕阳的映衬下,更显出几分妩媚。 7. 请用简洁的文字命名选文呈现的三个画面。(各不超过5个字)(3分) 8. 请结合上下文说说划线句中的“精心创作”体现在何处。(3分)

9.傣家人爱护水,故而在水井上盖房子或神塔,但又在“泼水节”时大肆泼水,似有浪费之嫌。你如何看待这种矛盾的行为?(3分)

10.假如你是导游,请结合选段内容所展示的傣寨民俗风情,写一段导游词,给前来旅游的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 2 页 共 10 页

外地游客作一番介绍, 100字左右。(4分)

(二)阅读《城市节奏》,完成11~14题(共14分)

①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展示个性,细节显现本质。 ②德国人都喜欢在窗台外侧摆上一小盆一小盆鲜花,如果没有鲜花,在窗台内侧必摆上一些小摆设,热热闹闹的相当多。其摆设的方式,和中国人相反:正面不是朝向室内,而是朝向室外的。也就是说,是供外人观赏的。这种展现城市人公共意识的生活细节,没有悠久的文化积淀是不可能出现的。

③莱茵河是德国的父亲河。为了让人时刻感受春晖一般无处不在的亲情,马路上的路牌,都分成两种颜色:蓝色与红色。蓝色,意味着这条路和莱茵河是平行的,你此刻正沿着河流在走动,而红色路牌,表示与莱茵河有不同程度的交叉。

④在莱茵密林中或城市绿化地带散步,你不时会发现路旁树杆上,标着一小块木牌,上面绘有一只兔子、小鹿、袋鼠或苍鹰之类,这既是告诉你步行了多少里程,同时也助你不致迷失方向。

⑤在一些人行道或空闲地带,总安装着一些铁架子,有的如一只平放的弹簧,有的如铁条编成的锯齿,形状不一,长短也不同,有的长达数米,有的只是一只小架子,但都像城雕,尽力显示自己的艺术才能。原来,是自行车停放点,不收费。

⑥红绿灯,是最常见的控制城市交通的设施,其规格也似乎是统一的。但是,巴黎的红绿灯,除了装在一层楼那么高以外,在一人高的地方同样装上了一只,让人坐在小轿车里不必抬头便能发现其信号,也不必为行道树遮住信号灯而烦恼。

⑦阿姆斯特丹运河观光游艇码头附近,自行车数量之多,排列之整齐,我在中国还没有看到过如此这般的景观。但他们管理上的人性化体现是非常强的,比如前后灯。没有前后灯,...或者装上了不打开,要受到警察的干预和警告。我记得解放初期,中国的自行车也是装有前后灯的,以后取消了。不说是对生命的一种漠视,也是文明的一种倒退。

⑧维也纳的米歇尔教堂与圣〃米歇尔广场相交接,广场并不广,然而,其中有一景观,却突然将小广场无限地拓宽了。这是一堵矮墙围着的下沉式广场似的一处空间。展示的,是数百平方米的断垣残壁,属古罗马遗址。矮墙上挂着一块牌子:“维也纳政府将两千年以前建筑的感受,奉献给市民和客人。”在这寸土寸金之地,居然如此慷慨地把偌大块地盘留给这堆瓦砾,不能不让人感受到这个民族、这个国家、这个社会深厚的文明度。更给人细细回味的,是告示的文字不是干巴巴的官腔禁令:“保护文物,禁止攀越”,或“违者罚款”,而是将这些珍贵文物,变成自己的“感受”,“奉献”给市民,“奉献”给“客人”。

⑨城市化也就是人性化,其出发点就是人本思想。可贵的是细节的完整、运用的自觉,都配有一套严密的法律条文作保证。没有法律的细节,是不会有市民自觉行动的细节的;没有细节规定的法律,那必然是无法严格执行的法律。如果说,市场化就是法制化,那么,城市化也就是法制化。所以,每个细节后面,都有一部法律。比如,在中国,有的人为超市的大酬宾三天两头往你信箱里塞纸片。德国人可以在信箱上贴一纸声明:本住户拒绝广告。不然,你可以告广告投放者。对于个人的自由是不能随便侵犯的。同样,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生意外伤害,法律是不容许有旁观者的。旁人必须伸出援手,否则,就可以引用不救援罪而追究其法律责任。

⑩欧洲是当今世界上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其实,不仅在于现代科技和现代物质生活的丰富,更在于法制化的程度,它就体现在细节上,不仅细到人性深处,而且稳定,即市民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 3 页 共 10 页

执行上的自觉。

11.研读全文,请你谈谈何为“城市细节”。(3分)

12.文中划线句子“但他们管理上的人性化体现是非常强的,比如前后灯。没有前后灯,或...者装上了不打开,要受到警察的干预和警告”中的“人性化”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 ...13.请写出选文第⑧小节运用的主要写作手法并分析其作用。(3分) 14.联系生活,简评你所在城市的一两个细节。(4分) (三)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10-13题。(10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王子猷居山阴①,夜大雪,眠觉②,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③,忽忆戴安道④。时戴在剡⑤,即便夜乘小船就⑥之。经宿⑦方至,造门⑧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日:“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选自《世说新语·任诞》) [注释]①山阴:今浙江绍兴。 ②眠觉:睡醒 ③左思《招隐诗》,表现隐居的乐趣。 ④戴安道:戴逵,字安道。 ⑤剡(shàn):县名,今浙江嵊县。 ⑥就:拜访、访问。 ⑦经宿:一整夜。⑧造门:这里是到门口的意思。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欣然起行 ▲ (2)念无与乐者 ▲ ...(3)因起彷徨 ▲ (4)人问其故 ▲ ..

16、 用现代汉语写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意思。( 2分) 17、作者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来描写月色。请你写出一句他的其它作品中..关于描写“月亮或月色”的诗句或语句吗?( 1分)

18、 两段文字都是写的夜找好友,请比较他们的异同点?(可从目的、原因、结果、情感、性格等方面考虑)(3分)

三、作文(40分)

19.你是自然,走进你,我能欣赏到山川河流的美丽;你是历史,走进你,我能品味沧海桑田的变迁;你是科学,走进你,我能探索日月星辰的奥秘;你是真情,走进你,我能感受到„„

请以“走进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能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②中心明确、感情真挚、语言流畅、结构合理。③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 4 页 共 10 页

上黄中学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调查答题卡 一 二 三 总分

2010-12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一)积累(共13分) 1.(2分)

填字

2.根据要求默写(8分)

注音 ⑴

⑵ 。

⑶ , 。 ⑷ 。

⑸ 3.(3分)【 】 (二)运用(共10分)

4.(3分) , , 。 5.(4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调位号: 苏州是我常去之地。海内美景多的是,唯苏州!能给我一种真正的休憩。柔婉的言语,精雅的园林,街道的幽深,处处给人以感官上的宁静和心灵上的慰籍。现实生活常常使人心繁意乱,那么,无数的苏州古迹会让你气定神闲。有古迹必有题咏,大多是古代文人豪迈之感,读一读,那种鸟瞰历史的达观能把你的心灵抚慰得工工整整。看得多了,也便知道,这些文人大多也是要到这里休憩来的。他们想在这儿创建伟业,但在事成事败之后,却愿意到这里来走走。苏州,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

6.(3分)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 5 页 共 10 页

二、阅读理解(共37分)

(一)阅读《美丽的西双版纳》选段,完成7—10题(共13分)

9. (3分) 10.(3分) 9.(3分) 10.(4分)

(二)阅读《城市节奏》,完成11~14题(共14分) 11.(3分)

12.(4分) 13.(3分) 14.(4分) (三)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10-13题。(10分) 15、 (4分)

(1) (2) (3) (4)

16、 ( 2分)

17、 ( 1分) 18、 (3分)

三、作文(40分)

19.你是自然,走进你,我能欣赏到山川河流的美丽;你是历史,走进你,我能品味沧海桑田的变迁;你是科学,走进你,我能探索日月星辰的奥秘;你是真情,走进你,我能感受到„„

请以“走进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能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②中心明确、感情真挚、语言流畅、结构合理。③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 6 页 共 10 页

走 进 你 100 200 300 400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 7 页 共 10 页

500 600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 8 页 共 10 页

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调查测试参考答案及

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缀、呈、索 、yān、fēn (共2分。对2~3个得1分,对4~5个得2分。不倒扣分)本题考查汉字识记和加注音的能力。 2.(1)会当凌绝顶 (2)寂寥无人 悄怆幽邃(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或“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4)自缘身在最高层(5)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可以是完整的一联。如果两句不是出自同一首诗词,则每句必须都能体现江山的秀美)(共8分。每句1分,有错该句不得分)本题考查课内外古诗词名句积累情况 3.B(2分)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落实程度 (二)10分

4.示例:一回回送行,一天天守望,母亲的牵挂如岁月般的绵长。 (2分。要求符合语境,句式基本相同,比喻恰当;有欠缺酌扣) 本题考查遣词造句的能力

5.① “唯苏州!”中的感叹号改为逗号;② “街道的幽深”改为“幽深的街道”;③“籍”改“藉”;④“繁”改“烦”;⑤ “无数的”和“苏州”换位;⑥ “工工整整”改为“平平展展”或“平平整整”;⑦删掉“要到这里休憩”中的“要”;⑧“他们想在这儿创建伟业”一句中的“想”字前加“不”。(共4分。改对一处给1分,给满4分为止)本题考查基于语段整体理解的语病修改能力。

6.参考:全球气候的变暖,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不仅直接威胁到某些物种的生存,而且在不久的将来也将极大地影响到人类的生存,虽然哥本哈根会议未达成一致意见,但是人们还是热切地期盼世界各国能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找到出路。(3分。要点:威胁物种或动物生存、威胁人类生存、人们对本次大会的期待。答出一点得1分,意对即可。如从材料中获得其他见解,只要合理亦可得分)本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阅读理解(共37分) (一)13分

7.劳动风情图;水井保护图;水中嬉戏图。(共3分。每幅图景1分)本题考查在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基础上的分析综合能力

8.参考:在竹席铺地的打谷场,男人“粗粗打一遍”与女人“细细打谷子”形成鲜明对照,一粗一细,相辅相成;女人们身着“色彩鲜艳”的筒裙,“手中挥舞着木棰”,在“青山绿水映衬下”,整幅画面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妩媚至极。(共3分。能结合句子,答到“一粗一细”、“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之意即可得全分)本题考查对阅读材料的鉴赏评价能力 9.不矛盾。傣族人保护水井的行为是出于对水的崇敬和爱护,因为水在傣族人的心目中被视为一种圣洁的物体,而“泼水节”上人们用清水彼此泼洒,其实是以圣洁的水来表达相互间的祝福,两者的精神内涵是一样的。(共3分。大致阐述清楚护井的意义1分,泼水节的意义1分,看出二者之间的联系1分)本题考查对阅读材料中的疑难问题进行探究的能力 10.没有统一答案。(共4分。称呼语1分;介绍清楚这三节所展现的傣家风土人情,语言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 9 页 共 10 页

要有一定的感染力,最好能运用修辞,三点各1分)

参考: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有着奇异风俗的傣寨。我们傣族人民友善互助,凡农忙季节,寨里不管谁家有事,亲戚朋友都要来帮忙,那劳动的场景映衬着周围的青山绿水,就是一幅美丽的风情画。傣族人对水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在他们心中,水是十分圣洁的,因而对水井也就特别爱护,专门在水井上建塔进行保护,以避免杂物落入水井中。每到“泼水节”,热情的傣家人就用这吉祥水,泼洒在彼此的身上,来表达对对方的祝福,记住哦,湿透全身才能幸福终身。平日里,结束了一天的劳动,男女老少都喜欢到河里洗澡嬉戏,远远望去,那夕阳映照下如浴罩般色彩斑斓的傣家女子的筒裙,真是妩媚极了。本题考查学生按一定要求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14分 11.城市细节指的是能够展示一个人或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以及人文关怀深度的细小的行为措施。(共3分。展现文明程度和人文关怀深度2分,或“能展现城市管理人性化”也行;细节指细小的行为措施或环节1分。视内容和语言,酌情给分)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信息的整合能力。 12.自行车上装前后车灯可以避免骑车人夜晚行走因黑暗而引发的不必要的交通事故,有效地保护自己与他人的生命。此处“人性化”即是指这一城市管理细节体现出阿姆斯特丹对人生命的高度尊重与负责。(共4分。其中结合文章内容2分,点出“人性化”的含义2分。能结合文章且见解合理即可)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把握能力。

13.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维也纳市民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城市管理上的人性化。(共3分。手法1分,结合句子简单分析2分)本题考查理解对比手法作用的能力

14.没有统一答案。可谈做的好的方面,如:市政府进一步推广的围墙透绿工程,创出了常州绿化的特色,提升了城市形象和人居环境。也可谈做的不好的地方,如;汽车、自行车停放在盲道上的现象随处可见,一些自行车存车场甚至设在了盲道上,如何保障盲人放心行走,需要市民以及相关部门通力协调合作。(4分。城市细节举例1分,简评或建议2分,综合表达1分。能结合文章且见解合理即可)本题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15、(1)愉快地,高兴地(2)想,思考(3)于是(4)原因 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解释的基本情况。

16.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各种水草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本题考查课内文言文语句的翻译能力。

17.明月几时有,„„;月有阴晴圆缺,„„;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千里共婵娟。/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本题考查课内外古诗词名句积累情况。

18.两段文字都表现了他们那总旷达的胸襟,都是触景而想找自己好友;目的和起因不同:A段文字为了找好友一起游玩,找同乐者,最终找到了;B段文字注重找的过程,是想念好友,最终没找到。本题考查浅显文言文的比较阅读的基本能力 三、作文(40分)

19.一类卷 36~40分 二类卷 32~35分

三类卷 28~31分 四类卷 24~27分 24分以下慎打。建议切入分为31分。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 10 页 共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