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实例研究
作者:宾诃毅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9期
摘 要: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的优劣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它不仅影响城市功能的充分发挥, 而且对道路完好、城市环保以及城市防洪排涝等都有直接的影响。文章通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设计过程中注意要点,主要从市政给水系统、雨水系统及污水系统的现状、管道的选择和管道设计等相关要点进行了论述,以供城市给排水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管材选择;排水量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某城市道路给排水工程,全长约367米,主要包括给水、污水、雨水工程。根据设计要求,本地区将进行桥梁拓宽、河道占用等,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各管道开挖与回填、管基处理、管道的不均匀沉降防治、管材选用及接口处理及管道过河处理等因素,做到设计的最优化。
二、管材的选择
本工程道路给水管管径为DN400~DN800,采用球墨铸铁管,胶圈承插连接;雨水管管径为DN400~DN1000;污水管管径DN500~DN800,排水圆管管材选择:管径小于DN800时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环刚度≥8,胶圈承插连接;管径≥DN800时采用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环刚度≥8,承插电熔连接。 三、水量的确定 3.1 给水量确定
道路给水量的根据下列各种用水来确定:1)综合生活用水: 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根据居民生活用水定额或综合生活用水定额及最高日时变化系数综合分析确定。2) 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 生产用水量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定;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 含淋浴用水量) 根据车间性质确定。3)消防用水:消防用水量、水压及延续时间等根据现行有关规定确定。4)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根据路面、绿化、气候和土壤等条件确定。 3.2 排水量确定
本项目主要采用分流制进行排水量的确定。具体确定方法如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污水设计总流量Q(L/s)。Q=Q1+Q2+Q3,其中,Q1为居住区生活污水设计流量,L/s,按下式计算:Q1=n*N*K2,n为污水定额,L /(人.d),含居民生活污水定额和综合生活污水定额,可按当地用水定额的80%~ 90%采用,N 为设计人口数,K2为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有关规定计取或按实际数据采用;Q2 为工业企业内生活污水量、淋浴污水量,L/s,应与国家现行的《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协调;Q3为工业企业的工业废水量,L/s,工业废水量级及其总变化系数应根据工艺特点确定,并与国家现行的工业用水量有关规定协调。
2)雨水设计流量Q,L/s。按下式计算:Q= F*q*W。其中,F为汇水面积,其划分应结合地形坡度、汇水面积的大小及雨水管道布置等情况划定,地形较平坦时,可按就近排附近雨水管道的原则划分汇水面积,地形坡度较大时, 应按地面雨水径流的水流方向划分汇水面积;W为径流系数,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有关规定计取;q为设计暴雨强度。 四、给排水系统设计 4.1 给水系统设计 4.1.1 设计现状
根据给排水工程设计图资料显示,本地区西侧设计有周边市政配套一期供水干管,设计的供水干管穿过该地区,并与其相交。 4.1.2 管材选择
城市给水工程可利用的管材较多,目前国内常用的给水管材有球墨铸铁管、焊接钢管、连续浇铸铸铁管、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玻璃钢管、钢骨架塑料复合管及聚乙烯塑料管等。由于本工程给水管管径较小,本设计给水埋地管主材首推球墨铸铁管(橡胶圈接口)。给水管道穿越障碍物时(如过河、铁路)推荐采用焊接钢管,以提高管道的整体性和耐压性。在管材选择的过程中还要选择管材附件,例如:给水阀门井、消火栓、管道支墩、排泥井、排气阀等的选择要做到工程合理的最大化。 4.1.3 管道设计
根据《给水工程设计图》进行给水工程设计。合理布置系统,降低系统运行消耗,降低漏损率。配水管道布置应充分考虑该地区的建设发展计划,做到近、远期结合,干管布局合理。给水管道敷设满足管线综合的要求。本项目给水管道布置时,供水管道沿该地区布置,给水管道根据道路的路幅情况布置,尽量布置在道路西、北侧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且需保证每个地块至少有一根预留管。 4.2 排水系统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道路排水体制采取雨、污分流制,污水集中处理排放。 4.2.1 雨水系统设计 (1)设计现状
本地区主要分成几条河道。区域内水系发达,河网密布,形成四通八达的水网,区内来水由沟渠汇集后通过涵闸排入外海。在雨水平面图中,对该区域水系在排入河溪位置有规范的排水设施。
(2)管材选择
雨水管道埋深一般较浅,基本上采用大开挖法施工,可选用管材主要有排水混凝土管或钢筋混凝土圆管、双壁波纹管等。管道推荐采用承插双壁波纹管,橡胶圈柔性接口。 (3)雨水系统设计
本地区地形平坦,平均海拔约3m~7m,现状河道、沟渠众多。道路设计标高均位于常水位以上,且大部分区域位于河溪水系的设计洪水位以上。雨水系统就近接入河道,设计地面标高高于洪水位。区内雨水工程与防洪工程总体协调,应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加以实施。由于区内河道密集,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采用多出口排放,可将雨水导入附近河道,有利于减少管道埋深。合理划分汇水面积,使各地块的雨水能以最短时间注入内河(雨水出水口管内底标高高于河道常水位)。雨水管道坡度尽量与道路纵坡一致,以减少管道埋深。山洪由独立的防洪系统直接排入内河,不进入城市雨水管道系统。 4.2.2 污水系统设计 (1)设计现状
在本次道路污水工程中,该区域附近有污水处理厂、提升泵站及污水主干管。本次设计污水干管接入提升泵站提升至本地区东西两侧的现状污水主干管。 (2)管材选择
考虑到污水系统对管道的抗渗透性要求高,污水管道需要选用抗渗性好、具有一定刚度、能承受一定外压的管材。污水管道因施工工艺不同,相应选择的管材也不相同。管道推荐采用HDPE缠绕结构壁管,接口采用热熔连接。 (3)污水系统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根据,污水处理厂厂址位于本区域附近,污水管道应该满足周边污水收集。污水管沿市政道路铺设,并且应该选择经济合理的路线,管线的布局应该与道路或者是建筑平行,从道路边线沿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尽量避免穿越河道、铁路、高速公路等障碍物。
污水管布置在车道下,污水预留支管间距不大于90m,且需保证每个地块至少有一根预留管。污水管管径根据污水量、设计充满度及水力坡度确定。 五、结语
总之,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施工难易程度、管材力学性能等都要考虑到设计方案中。由于市政给排水工程量很大,因此也要考虑到造价的问题,才可以做到科学决策,确保给排水工程的顺利实施,使城市的建设发展符合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文荣,黄俊祥.浅谈排水系统的完善和优化[J].山西建筑,2010(6).
[2] 李丽霞.大口径市政埋地塑料排水管道设计与施工技术分析探讨[J].中外建筑,2010(8).
[3] 蒋育红,过秀成.城市道路排水设计[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