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及改善对策探析

来源:九壹网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及改善对策探析

1 什么是自主学习

Holec(1981)[1]在“自主学习”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将自主性定义为一种“能力”,学习者自己制定教学目标,控制学习过程,并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估。Holec的研究从根本上否定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最早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Dickinson(1995)[2]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对学习过程做出决策并适时反思的能力。国内学者庞国维(1999)[3]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对学习的各方面如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学习环境等做出自我选择和调控的能力。笔者认为,自主学习强调学习者在学习中的主导作用,是学生自己主动地学习,其特征体现为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的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

当今社会日渐成为学习型社会,自主学习也逐渐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大学期间,一个人自主学习的能力越强,水平越高,意味着他走入社会时自觉独立、自主学习的起点越高,社会适应性越强,这是符合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的。因此本文通过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研究,找到存在的问题,力图找到一条合理提高大学生自主能力的途径,同时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

2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

根据自主学习的主要特征[4],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参考相关文献[5],制定出关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的一份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等3个方面。

此项研究调查的是河北工程大学水电学院2010年全体新生555人,涉及专业6个,班级17个。调查结果见表1。

根据此项问卷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有着较好的自主学习动机和能力,占到60%~70%左右。从学习动机上看,想学习好的学生为72.07%,而没有想学习好这一动机的原因主要有教师原因、专业就业原因和专业兴趣等多种。从学习方法上看,绝大多数学生有着较好的学习方法,比如制定学习计划、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以及上课做笔记等,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不会学习。从学习态度上看,私下会讨论

课程的问题的和上课专心的分别占67.75%和70.99%,比例较高。然而,课下向教师请教问题的却不多,只占38.74%,这一现象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能体现出来,问问题的基本上是学习好的同学,不问的学生很多其实是有问题而不问的。我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还是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态度不认真,因此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大学生自主能力学习主体是学生自己,但是教师也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在学习动机不佳的学生(总人数的27.93%)中的36.58%是因为教师的言行不雅或者教学方法不得当从而对学习主动性下降。因此我们作为教师要从自身上找原因,最大程度的避免这一因素的发生。

3 改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的途径

如何让这30%左右的大学生拥有较好的自主学习动机和能力,我认为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3.1 树立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

大学生要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一个不愿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是很难进行自主学习的。大学生进校前,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家长的角色过重,使其对学习有一种依赖心理,缺乏自主学习的主体性角色意识,和独立性意识。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努力转变角色,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大学教师要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杜绝填鸭式教学,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开展学习。应积极创造互动机会,把讨论的机会留给学生,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互相讨论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走上讲台交流自己的观点,对提出的与教材相关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鼓励每位学生大胆质疑,开口说话。而且在生活中,我们必须关心学生的合理需求和实际困难,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加强思想教育,杜绝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比如“学习无用论”等。

3.2 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专业兴趣的发展对带动大学生整个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有着更切实的作用。

首先,加强课程改革。课程设置不能过于侧重公共课和基础课,应该增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和实用性,还应该增加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和提高自主性学习能力。这样一方面能提升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将来就业后能充分学以致用。学校要重视选修课,增设与学生学习兴趣和学生就业关系紧密的选修课,要保证选修课的数量和质量。学校要修改统一的教学大纲,使其更加灵活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的要求。此外,学籍管理要适当放开,必要时允许学生转学、转专业、延长或缩短学制。

其次,增强学校的学习氛围。大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还是在学校,因此,校园氛围和环境对营造高效的学习环境很重要。学校可以聘请富有实践经验的企事业管理人员、专家或岗位成才的校友来校讲学,也可以积极利用现代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第三,帮助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策略。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承担的主要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和示范者。然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会运用一定的学习策略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比如如何制定学习目标,如何寻求帮助,如何查找资料,如何与他人合作等等。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首先,在学习开始之前,帮助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每个学生由于知识构成、智力水平、学习态度、个性都不尽相同,因此不能用统一的教学大纲来指导每个学生,要帮助他们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明确了学习目标,学习就变的主动起来。

其次,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并且在浩瀚的学习资源中筛选出所需要的资料。课上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下利用各种资源如参考书或者网络电子资料等丰富自己的所学知识,要鼓励学生之间多交流,遇到问题多讨论学习,互相给予评价和指导。

最后,加强教师在课堂内外的教学改革。如减少授课时间,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努力培养学生發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应采用启发式、研究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从体制上强化学生的读书、实践、实验设计等自主学习环节;注重课内学习向课外学习延伸,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由学生课后去寻找答案,教师要把一部分精力放在学生课外学习检查上。

参考文献

[1] Holec,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2]

Dickson,L.& A.wenden.(eds.)Special issue

onautonomy[M].System,1995,2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