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来源:九壹网


宁东油田项目部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1 总则

1.1生产安全风险是指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因生产安全事故或事件,导致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集合。

1.2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是指在生产建设过程中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落实风险控制措施,以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减少和杜绝生产安全事故或事件的过程。

1.3各班组、各业务管理人员按照“谁的业务谁负责、谁的属地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安全风险管理。

1.4安全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控四个环节。

1.5识别出的安全风险应进行分级管理,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2 职责分工

2.1项目部HSSE管理领导小组是安全风险管理的监管主体,负责项目部级、班组级、岗位级安全风险的监管,督促各班组、业务管理人员落实风险管理责任。

2.2各班组、业务管理人员是安全风险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业务或属地范围内的风险管理。

2.3员工负责岗位管理活动、作业活动、设备设施的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

3 管理流程

3.1风险分级

3.1.1安全风险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分别用红、橙、黄、蓝颜色标示。

3.1.2重大风险及较大风险为不可接受风险,一般风险为有条件可接受风险,低风险为广泛可接受风险。

3.1.3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实行项目部级、班组级、岗位级三级管控。

——重大风险必须列入分公司级管控。

——较大风险至少列入项目部级管控。

——其他风险列入班组级管控。

需要上级组织协调落实管控措施的风险,实行升级管控。

3.2风险识别

项目部每年一季度开展一次全面的风险识别。主要负责对属地范围内的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及步骤开展安全风险识别。负责建立安全风险清单。

3.3风险评价

项目部通过定量风险评价(QRT),确定风险等级。区域性、系统性重大安全风险要运用保护层分析(LOPA)、故障树分析(FTA)等专业工具进一步分析评价,项目部开展风险评审并建立各级风险清单。

3.4风险控制

项目部确定责任领导、牵头责任人员、相关责任人员、责任班组并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明确措施落实责任人员。风险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应急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重大及较大风险,应针对制定的控制措施,评价剩余风险等级。如剩余风险仍未较大及以上风险,必须重新调整风险控制措施。一般风险要按照最低可行性(ALARP)原则,尽可能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项目部每周安全检查过程中对风险进行巡查,每月定期对风险进行复核,更新风险清单。

项目部对有许可要求的作业,在作业前进行工作安全分析(JSA)。

3.5风险信息发布

风险清单、分析报告、控制措施、应急预案、责任班组、责任人员需定期由项目部行政正职签署发布。

项目部绘制安全风险分布图在生产场所的醒目位置张贴,并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3.6安全风险培训

项目部每月对辖区范围内的风险,开展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使员工掌握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

3.7安全风险报告

项目部每年年底编制年度风险管理报告,制定下一年度风险管理计划,并及时将风险识别、评价和控制信息及时录入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4 检查与考核

项目部将风险管理责任落实情况列入安全检查内容,每周安全检查中进行检查。并将落实情况列入HSSE考核权重范畴,每月在HSSE工作会议中通报风险管理情况及考核结果。

附:中国石化安全风险矩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