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旅游企业竞争力研究进展

来源:九壹网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I OF OCEAN UNIVERSITY 0F CHINA(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1年第3期 N0.3.2Ol1 旅游企业竞争力研究进展 张广海梁琴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lOO) 摘 要:在旅游市场竞争13趋激烈的背景下,旅游企业竞争力13益受到旅游企业界、各地政府、相关学者的广 泛关注和研究。在梳理国内外企业竞争力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整体旅游企业及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 (点)等不同旅游企业类型,分别在竞争力要素分析、量化评价和提升策略等方面,对国内旅游企业竞争力研究成果 进行比较系统的回顾,指出了旅游企业竞争力研究在内容、方法、指标体系、时序过程等方面的不足,进而对旅游企 业竞争力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旅游企业;竞争力;量化评价 中图分类号:F59o.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672—335X(2011)03—0045—05 旅游企业作为旅游业的市场主体,其发展水平 对旅游业具有重要影响,亦是衡量区域旅游业发达 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竞争力是旅游企业生存和发 展的重要基础和不竭动力,如何把握旅游企业发展 态势,提升旅游企业竞争力水平,进而促进旅游产业 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旅游业面临的现实问题。2O世 纪9O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在国内外企业竞争力理论 基础之上,对旅游企业竞争力的理论及应用研究进 派、市场结构学派、创新学派等理论学派。l2]不同学 派之间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为企业竞争力的研究 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20世纪80年 代,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企业竞争力理论思想,并逐步 展开系统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迈克尔・ 波特(Michael Porter),他先后出版了《竞争战略》、 《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系列论著,系统地提 出了竞争优势理论,为企业、产业,乃至国家的战略 选择提供了比较实用的分析方法。l3 同时,企业竞 争力内生论也在80年代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企 行了不懈的探索,但是目前,对此方面的研究成果进 行总结和解析的还较少。因而,在梳理国内外企业 竞争力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回顾和总结国内旅游 企业竞争力研究,并做出客观评价和展望具有重要 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业竞争力理论的重要基础之一。1990年,普拉哈拉 德和哈默发表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在企业 能力理论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核心竞争力”概 念,l6 企业核心竞争力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关于 企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体系仍在不断完善,研究视 角不断扩展,研究方法也远离了古典经济学的分析 范式和方法,偏向于社会、心理、伦理等更为广阔的 研究方法和领域。 、国内外企业竞争力理论研究 (一)国外企业竞争力理论研究发展 1776年,亚当・斯密提出了企业内部分工决定 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思想,但是这一竞争力理论的萌 芽思想起初并未引起学界的普遍关注。Eli进入2O世 纪后,国外学者纷纷在传统微观经济学、制度经济 (二)国内企业竞争力理论研究发展 国内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伴随着改革开放后学者 学、产业组织经济学及区域经济学等领域对企业竞 争力问题给予了多方面的关注,逐渐形成了产业组 们对企业改革理论的研究而产生。[7 2O世纪9O年 代中后期进入兴盛时期,受“核心竞争力”理论地影 响,关注企业内在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研究逐渐丰 富,并且出现了较多结合中国企业发展实际的创新 织理论、企业内在成长理论及持续竞争优势理论等 竞争力理论渊源。2O世纪下半叶,基于不同的理论 渊源,竞争力研究逐步发展出了资源学派、能力学 收稿日期:2010 一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基金项目“山东省旅游企业竞争力研究”(08JDC031),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基金项目“山东省旅 游业发展环境与竞争态势研究”(2008RKB083) 作者简介:张广海(1963一),男,山东l临沂人,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旅游开发规划与管理、区域经济研究。 45 理论;l8 进人2I世纪后,相关研究突破基本理论 的阐述,逐步深人至企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与方法, 企业关键资源的有效配置、竞争力的全面提升等领 域;l1 Iz]近年来,结合中国企业发展的特殊性,企业 竞争力研究在企业集群竞争力研究、企业国际竞争 力研究、企业竞争力评价等领域均有了较大的进展 和研究成果。_1 二、国内旅游企业竞争力研究 2O世纪9O年代,随着我国旅游目的地空间竞 争现象日益突出,我国学者展开了对旅游竞争力的 研究,[1 7]旅游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最初作为旅游竞争 力的微观角度被涉及。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 游企业规模、数量、业态等不断变化,旅游企业行为 对区域旅游业的影响愈加显著,但是长期以来我国 旅游企业综合竞争力与国内其他产业或行业企业, 以及发达国家的旅游企业相比,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因而旅游企业竞争力问题逐渐成为我国旅游发展所 关注的热点之一。国内学者在国内外企业竞争力理 论基础之上,纷纷就整体旅游企业及旅行社、旅游饭 店、旅游景区(点)等不同类型旅游企业竞争力展开 理论和应用研究。 (一)整体旅游企业竞争力研究 国内学者以整体旅游企业竞争力为研究对象, 关注较多的内容是中宏观尺度下旅游企业竞争力地 培育及量化评价。于永梅客观把握我国旅游业的宏 观局面和旅游企业整体发展趋势,指出我国旅游企 业发展存在的隐患和弱势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 策略。【] 张显春解析了产业组织与企业竞争力的关 联性及我国旅游企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的基本构成要 素,提倡通过旅游产业组织优化推动我国旅游企业 资源地有效整合。l1 付逸飞针对安徽省旅游企业竞 争力薄弱环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法。[2。 邵金 萍以中国旅游企业为研究对象,系统构建了旅游企 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理论框架和竞争力形成模 型。l】 许多学者还就旅游企业竞争力地提升进行了 专门研究,提出不同层面的策略或手段,包括建立实 施企业标准化体系、旅游企业集群发展、实施知识联 盟、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构建客户关系管理、改进旅 游营销策略、利用信息技术等。 2005年以来,国内学者较多关注旅游企业竞争 力评价的系统性研究,在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模型选 取、评价范围等方面均有不同观点。闻飞、马耀峰等 以分类构建指标体系为基础,采用因子分析法、聚类 分析等量化手段分别对我国31个省份和地区旅游 企业综合实力及经济竞争力进行了测度分析,得出 旅游企业竞争力分布特点及地域分类;l2 葛洪朋 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模型对旅游企业的竞争力进行 46 分析评价; 仲建兰、于秋阳分别分析了旅游企业 质量竞争力和旅游企业品牌竞争力的特征及构成要 素,并构建了相应评价体系。[z4 朝 (二)旅游饭店竞争力研究 在不同类型旅游企业竞争力研究进程中,国内 学者对饭店竞争力关注时间较早,研究体系相对成 熟,涵盖基础理论研究,竞争力要素解析、量化评价、 培育机制、提升策略等多个方面。付岩等诸多学者 对饭店竞争力及核心竞争力进行了较为扎实的理论 探讨;[2。 谢朝武认为饭店资源的配置属性决定了 其增值性和竞争力级别,并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 对饭店资源的配置层次和分类配置方式进行了探 讨。l2 俞霞等从饭店资源和能力的角度,对饭店竞 争力要素进行了全面普查,并借助数理分析方法确 定了饭店竞争力要素的分层。l2 韩晓燕探讨了影响 旅游饭店国际竞争力的内外部因素,总结得出饭店 企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逻辑过程。_3叫 旅游饭店竞争力评价多以实证研究为主。沈钢 以上海中亚饭店为例,引入模糊数学方法求得各要 素竞争力与抗衡力的评定值,确定了上海中亚饭店 各竞争结构要素的机会指数。l3 赵黎明、翁钢民等 建立了饭店可持续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 饭店可持续竞争力的“核心能力一一产品市场竞争 力”组合矩阵。l3。 谷慧敏等通过抽样调查和对比研 究,得出国内饭店管理公司较国外饭店管理公司竞 争力的弱势因素,包括品牌声誉、可信度、销售网络 等。 赵文红、刁琳等主张从当前经营业绩和潜在 能力方面定量分析饭店企业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 力。【3 朝张燕存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定 量研究了目前山东省饭店业的竞争力水平。【・。。] 在饭店竞争力培育及提升方面,张德清引入饭 店资源协同整合理论,提出了通过饭店资源协同整 合方式营造饭店竞争优势的途径;[37j吴本则从组织 设计和创新的角度来探讨饭店提升客房产品竞争力 的途径;I3副郭剑英最早提倡将电子商务导入饭店业 信息化管理;l_3 周万隆建议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提高 饭店竞争力;¨4叩彭学强等探讨了业务外包对饭店核 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_4 饭店文化的重要性及其与 饭店竞争力各要素的关系等问题也受到了诸多学者 的关注。 (三)旅行社竞争力研究 国内旅行社竞争力研究多结合宏观环境因素和 旅行社业发展趋势,偏重于旅行社竞争力培育及提 升的应用性研究。谢礼珊最早提出员工是旅游企业 竞争的内驱力,拥有高素质的员工是旅行社参与市 场竞争的资本和优势;l4。 丁宗胜分析了加入WTO 背景下我国旅行社业应对激烈国际竞争需采取的调 整策略;E4C王宝珍论述可接近与嫡系不良心智模式 是旅行社增强竞争力的主要障碍,建议旅行社倡导 学习与效益型的心智模式;l4 ]方东成、吕本勋等在 国内外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综述研究的基础上,从 正、反两方面探讨了我国旅行社企业在市场竞争中 获取竞争优势的内生性因素和制约性因素;l4 谢 景区旅游企业竞争力资源评价和能力评价的内 容;[64J李明耀确定了旅游景区竞争力综合评价模 型,并进一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苏省旅游景区 竞争力进行横向分析和纵向发展研究。[65-66] (五)旅游企业竞争力创新研究 国内学者在旅游企业新型业态竞争力研究方面 江红将核心竞争力构成及培育研究拓展到了民营旅 行社;_4 马永刚对我国旅行社集团的品牌竞争力及 形成因素进行了分析;_4。 杨延娇构建了旅行社价值 链结构模型;_4 吕莉进一步从顾客价值的内涵界定 出发,构建了旅行社竞争力为导向的顾客价值管理 体系。[5o3 同时还有大量文献探讨旅行社竞争力的量化评 价。黄秀娟、黄福才通过构建评价模型对我国31个 省份的国际旅行社竞争力进行了省域评价与分 类;[51-52]张同健确立了旅行社业核心竞争力指标体 系,并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CFA)验证了指标体系 的有效性; 。 路文静提出了评价旅行社企业竞争力 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l5 ]郭鲁芳等构建了旅行 社业竞争力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07年旅 行社年检数据,对江浙两省旅行社业竞争力进行对 比分析;[553马爱萍分别构建中国旅行社集团整体竞 争力、战略竞争力和营销竞争力指标体系,奠定了旅 行社集团国际化经营战略与营销竞争力评价体系领 域研究的相关基础。E56] (四)旅游景区(点)竞争力研究 国内关于旅游景区景点竞争力关注较晚,相关 研究反而相对深入和系统化。李明耀基于竞争力理 论,综述旅游竞争力观点,最后结合旅游景区特点从 静态与动态、横向与纵向多角度对旅游景区竞争力 展开阐述;[571李九全从人本主义的微观认知方法论 角度分析了景区旅游竞争力的构成,然后以地方依 附感原理为基本研究视角,阐释了旅游意象与旅游 地点感、地方依附感原理下的景区竞争力的本质与 关联机制,构建了景区旅游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极大 拓展了旅游企业竞争力研究领域;f5叼谢江红以价值 链模型为分析工具分析了民营景区的核心竞争力来 源;[593还有部分学者以风景名胜区为例进行实证研 究,探讨了微观景区可持续竞争力提升的有关问题。 在旅游景区竞争力量化评价方面,黄远水、赵黎 明等从资源、市场能力、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不同方面出发,构建风景名胜区旅游竞争力评价的 AHP模型; 甜]卫旭东提出了评价景区旅游市场 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和区域旅游“资源一市场”组合矩 阵评价模型;[62 戴菲菲等定量比较了南京市钟山、 雨花台及栖霞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竞争力;[6 张广 海、高乐华从企业核心竞争力角度出发,阐述了景点 也有突破性进展。许春晓等采用动态集对同一度分 析和动态因子分析法对我国旅游类上市公司2004 2007年动态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得出动态 竞争力和长期绩效的关系以及动态竞争力的影响因 素;¨6 陈叶萍从价值链优化角度,对提升旅游演艺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6。] 三、旅游企业竞争力研究评价与展望 (一)研究评价 1、研究内容有待提升 国内关于旅游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文献不断丰 富,涵盖整体旅游企业、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 (点)等多种类型的旅游企业,涉及中宏观尺度及微 观旅游企业单体,研究内容包括旅游企业竞争力构 成要素解析、旅游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 的构建、竞争力提升机制、旅游企业竞争对一个国家 或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等方面,但是依然存在诸多 不足。首先,旅游企业竞争力理论研究相对薄弱。 我国旅游企业竞争力的研究起步较晚,理论研究多 借鉴波特的竞争理论及核心竞争力理论等,部分学 者甚至忽略了以制造业企业为主流的企业竞争力理 论对于服务型旅游企业的不适用性,存在将企业竞 争力理论生搬硬套的现象。其次,对于旅游企业竞 争力的研究没有深入。在目前的研究中,对于旅游 企业无形资源及竞争力潜力因素挖掘不够,也较少 涉及经济区位、产业集群、地方文化、政府政策等环 境要素对旅游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在旅游企业竞争 力提升策略的研究上,旅游企业集群式发展、旅游企 业竞争与合作模式的探讨等研究较少,旅游企业竞 争力研究内容亟待提升和扩充。 2、量化评价方法有待改进和完善 首先,研究方法和模型需进一步丰富。在旅游 企业竞争力量化研究方面,国内学者运用的方法比 较单一,大多数学者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 法、聚类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方法,导致了国内关 于旅游企业竞争力量化研究的雷同。其次,评价指 标体系有待改进。多数学者建立了旅游企业竞争力 评价指标体系,但在所构建的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 的选择大同小异,细化指标的归类不统一,没有形成 规范化操作;在指标的选取上,多数学者选取可以直 接获得的显性经济指标,缺乏对服务能力、顾客忠诚 度等不能直接量化指标的考虑;指标体系重在测评 47 旅游企业已有的经营业绩和经济效应,缺乏旅游企 业空间布局、规模效应、集群式发展等量化测度,具 有一定的滞后性和局限性。 3、旅游企业竞争力动态研究不足 目前,国内学者对旅游企业竞争力的探讨多偏 重对现状的评价,而对于竞争力的时序变化、过程调 控及持续性研究尚有待于深入。有的学者将旅游企 业竞争潜力纳入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但是对 于竞争潜力量化指标挖掘不够,很难准确把握和量 化竞争潜力,同时很少涉及如何将竞争潜力转化为 现实竞争力的具体方式和能力,也没有对旅游企业 竞争力的变化趋势、持续性等进行动态分析与预测。 (二)研究展望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有关旅 游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也将进一步丰富和深入,整合 基础理论、开阔研究视角、深入研究层次、丰富研究 方法、拓展研究空间等仍将是其主要研究趋势,尤其 是旅游企业竞合模式、旅游企业~产业互动发展、旅 游企业竞争力的区域性研究与动态性研究将成为重 要研究内容。 竞争与合作模式的合理选择对区域旅游企业竞 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但是应该看到,国内研究较 少从旅游产业整体的角度对区域旅游企业的竞合模 式进行设计和研究。旅游企业竞争力的高低以及企 业群体竞争优势的强弱与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存在 互动耦合关系。因而关于不同规模旅行社、不同星 级旅游饭店、不同级别旅游景区的竞争力构成指标 及相互关系,某一区域旅游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及 其与旅游产业竞争力相互关系的研究亟待展开。国 内关于旅游企业竞争的系统性、综合性、地域性研究 较为薄弱,如何将资源开发潜力、产品结构调整、市 场规模扩大和区域承载环境优化与旅游企业综合竞 争力的提升进行耦合研究;如何将旅游企业竞争力 现状评价方法与系统动力学的动态仿真模型相结 合,为研究旅游企业竞争力及其变化趋势提供一种 新的思路与方法;如何将旅游企业竞争力评价的理 论与方法应用于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均是亟待深 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邵金萍.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 [21杨梅英,黄页.国内外企业竞争力理论与学派发展综述[J].中国 集体经济,2007,(1):49—52. [3]Porter M E.Competitive strategy: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 dustries and competitors[M].New York:The Free Press, l 980. E4]Porter M E.Competitive advantage: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 48 perior performance r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85. [5]Porter M E.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M].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90. r6]Prahalad C.K.,Hamel G.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 ration E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5(6):89—98. [7]薄湘平,易银飞.国内外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J1.商业研究, 2007,(12):11—16. [8]康荣平,柯银斌.中国企业核心能力剖析[J].中国工业经济, 2000,(3):64—69. [9]滕光进,叶焕庭.契约理论与能力理论相融合:企业本质的一个 全面阐释[J].中国软科学,2000,(5):110—113. [1o]方润生,李恒.企业关键资源有效配置的循环型模式[J].经济 经纬,2000,(6):30—33. [11]刘世彦,吴林江.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J].统计 与信息论坛,2001,(44):29—33. [12]胡大立.应用灰色系统理论评价企业竞争力[J].科技进步与对 策,2003,(1):159 161. [13]杨建梅,杨静.评价企业集群竞争力的GEM模型及其应用[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9):23—26. [141王虹.论环境规制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及传导机制[J].现 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8,28(5):66—69. [15]刘根荣.内向型国际化背景下我国流通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刀.中国流通经济,2OlO,(10):21-24. [16]龚承刚.Logistic回归在企业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J].统计与 决策,2008,(19):157 159. [17]张广海,李雪.国内外旅游竞争力研究综论[J].中国海洋大学 学报,2006,(5):30—32. [18]于永梅.旅游企业竞争力的冷思考[J].集团经济研究,2007, (09X):138—14O. [19]张显春.产业组织优化与我国旅游企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财 会研究,2005,(2):57 59. [2o1付逸飞,刘通.安徽省旅游企业竞争力提升浅议[J].经济研究 导刊,2009,(2O):52-54. [21j闻飞,朱国兴,王娟.中国省域旅游企业综合实力分析[J].资源 开发与市场,2005,21(3):262—264、270. [22]张佑印,马耀峰.区域旅游企业经济竞争力量化分析[J].干旱 区资源与环境,2008,7(22):158—163. [231葛洪朋.旅游企业竞争力评价分析[J].财务与金融,2008,(5): 91-94. [24]仲建兰,陈雪琼.旅游企业质量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J].乐山 师范学院学报,2009,24(7):6O一62. [25]于秋阳.中国旅游企业品牌竞争力研究 一以上海旅游企业为 例[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E26]付岩.我国旅游饭店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 学位论文,2007. [27]苍英美.我国旅游饭店业竞争力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 位论文,2005. [28]谢朝武.论饭店资源的竞争力层次及其配置模式[J].商业时 代,2007,(20):98 99. [29]俞霞,郑向敏.基于资源和能力的饭店竞争力要素分层[J].福 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7-11. [3o]韩晓燕.饭店企业国际竞争力形成机理分析【J].浙江万里学院 学报,2004,17(6):125—128. [311沈钢.旅游饭店业竞争结构分析研究——上海中亚饭店竞争力 分析及对策[J].旅游学刊,1998,(3):13-17. [32]赵黎明,翁钢民,杨秀平.饭店可持续竞争力测评研究[J].西安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5,15(4):29—33. [33]王新,谷慧敏.中外饭店管理公司在中国市场竞争力之对比研 究口].旅游学刊,2001,16(2):46—51. 析[J].旅游学刊,2006,21(11):48—53. [52]黄秀娟,黄福才.竞争力评价与福建省国际旅行社业竞争力 [J].商业研究,2007,(7):204—208. [343赵文红,黎洁.饭店竞争力的分析及其竞争战略EJ].桂林旅游 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999,10(2):25—28. [53]张同建.国有旅行社业核心竞争力微观系统经验解析口].顺德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1):39-43. [353刁琳,姚艳红.饭店竞争力评价体系及其应用EJ].湖南大学学 报,2002,16(3):67-70. [54]路文静.旅行社企业竞争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 业硕士学位论文,2007. [36]张燕存.山东省饭店业竞争力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 8(12):90 94. [55]郭鲁芳,吴儒练.省域旅行社行业竞争力比较实证研究一一以 江苏和浙江为例rJ].经济地理,2009,29(11):l913-l917. [56]马爱萍.对于建立旅行社集团国际化经营战略与营销竞争力评 [373张德清.基于饭店资源整合的竞争力研究[D3.硕士学位论文, 2004. [38]吴本.从组织创新角度论饭店客房产品竞争力的提升[J].旅游 科学,2005,19(5):57—62. 价体系的初步探讨[-『].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 6 (2):86—88. [39]郭剑英.电子商务与旅游饭店竞争力E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 2001,(1):59-62. [57]李明耀.旅游景区竞争力理论综述[J].江苏商论,2008,(1): 90—92. [4O]周万隆,江颖.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提高饭店竞争力[J].商业时 代,2005,(I2):72—72. Is8]李九全,王立.基于地方依附感原理的景区旅游竞争力探析 [J].人文地理,2008,(4):79—83、111. [59]谢江红.民营景区核心竞争力的价值链模型研究[J].科技和产 业,2007,7(3):52—55. [4I]付检新,彭学强.论业务外包对我国饭店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3):34—36. [42]谢礼珊.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提高旅行社竞争力[J].旅游学刊, 1998,(3):25—27、62. [6o]黄远水,赵黎明.风景名胜区旅游竞争力的构成和来源[J].旅 游学刊,2005,5(20):62—66. [43]丁宗胜.加人WTO后我国旅行社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J1.宜宾学院学报,2003,(5):10一l1、14. [44]王宝珍.接近与嫡系心智模式是旅行社增强竞争力的主要障碍 _J] 旅游科学,2002,(3):40—42. [45]方东成.旅行社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3. [61]黄远水.风景名胜区旅游竞争力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 文,2005. [62]卫旭东,周旗.区域内旅游景区市场竞争力测评口].资源科学, 2004,26(4):72—77. [631何健,袁翠华,戴菲菲.风景名胜区旅游竞争力的测度研究[J]. 江苏商论,2006,(12):62—63. [46]吕本勋.论我国国际旅行社核心竞争力及其内涵[J].昆明冶金 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7):89—94. [64]张广海,高乐华.景点景区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管理 科学文摘,2008,(Z1). [47]谢江红.民营旅行社的核心竞争力构成及培育研究[J].特区经 济,2005,(8):123 125. [65]李明耀.旅游景区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模型 口].苏州大学学报,2008,(2):34—36. [66]李明耀.江苏旅游景区竞争力综合评价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 坛,2008,(1):51-56. [48]马永刚.旅行社集团品牌竞争力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7. [49]杨延娇.加强价值链管理提升旅行社竞争力[J].黑龙江八一农 垦大学学报,2008,20(3):105—108. [673许春晓,叶莉.我国旅游上市公司动态竞争力比较的实证分析 [J].旅游学刊,2008,23(5):28—32. [68]陈叶萍.基于价值链的国内旅游演艺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o]吕莉.顾客价值与旅行社竞争力提升的匹配研究[J].企业经 济,2010,(3):140—142. [51]黄秀娟,黄福才.区域国际旅行社业竞争力评价方法与实证分 On Competitiveness of Tourism Enterprises Zhang Guanghai,Liang Qin (College of Management,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 266100,China) Abstract:As competition becomes increasingly fierce in world tourism market,more and more atten— tion has been paid to competitiveness of tourism enterprises by tourism businesses,local governments and related scholars.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e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this paper gives a systemat— ic review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on competitiveness of tourism enterprises from several aspects,which are related to competitive factors,quantitative evaluation,promotion strategies and so on。The paper also ana— lyzes the defects of the current researches and offers a prospect of the future research on competitiveness of tourism enterprises. Key words:tourism enterprises;competitiveness;quantitative evaluation 责任编辑:王明舜 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