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2013--2014试题

来源:九壹网
2013---2014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题

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李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7分)

1、下列各组中划线字注音或字形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 ( ) A、翘首(qiáo) 谛听(dì) 匀称(chân) 脍炙人口(zhì) B、狼籍(jí) 潋滟(liàn) 猬集(wâi) 无遐顾及(xiá) C、栖息(xī) 龟裂(jūn ) 山岚(nán) 重峦叠嶂(zhàng) D、波斓(lán) 女红(gōng) 红桧(guì) 习以为长(cháng)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是( )(3分) 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锐不可当的精神值得提倡。

B、王小明同学心直口快,对有缺点的同学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来。 C、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简直是天衣无缝。

D、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巧妙绝伦,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3分)

A、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B、2011年1月11日,我们靠自己力量完成了我国歼20隐形飞机首次试飞任务,这是中国人永远值得纪念和骄傲的日子。

C、我们要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万无一失。

D、近段时期以来,小王电脑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4、将下列选项一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选项是( C )(3分)

你的话语应该是一缕饱含早春气息的柔风,_______________ ;你的表白应该是田野爆裂的豆荚, ;你的辩答应该是凭借原则的盾牌, ;你的呐喊应该是仰仗正议的力量, 。

①承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 ②构思并阐述金色的成熟 ③弥合朋友之间人为的小隙 ④澎湃青春的热忱和血液

A、③④①②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④①③② 5、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窗》这篇小小说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泰格特,本文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美与丑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灵。 B、《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议论文,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总体结构是总-分-总。 C、《核舟记》选自清代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作者是明代的魏学伊。 D、《白杨礼赞》的作者是中国现代作家茅盾,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不平凡”既是作者用来抒发赞美之情的基础,也是用来结构文章的感情线索。

6.默写:(6分)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对时光流逝、思念旧友的诗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表现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题》中用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的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暗示别离之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中表达诗人希望子女不要哗众取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题红叶》中用对比手法写被囚在宫中的宫女的痛苦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题。(5分)

①“黑熊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描写的是《水浒传》中的哪位好汉?他主要的性格特点是什么?(3分)

③ 出两个关于武松的著名情节。(2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阅读《远 行》,完成题目。(共13分)

远 行

周太舸

周末,儿子放假回家。“爸,我不想读书了。” “为啥?”

“我这成绩,就中等,始终上不去。” 父亲一个响雷:“我一辈子在土里都没有挖出金疙瘩,你还想挖?现如今,种庄稼也要有文化呢。”

又到周末,儿子放假回家。“爸,我真的不想读书了。我这成绩,恐怕连高中都考不上。即使考上了高中,也难进大学的门。”

“你„„”父亲老树皮一样的手僵在空中,瞬间便柔了回来。儿子的耳边没有响雷。那夜,父亲在院子里的石磨上,披一身月光,坐成了一尊古铜色的雕塑,烟头的红光时隐时现。

第二天一大早,父亲便催儿子起床:“随我去卖猪崽。”

儿子揉着惺忪的睡眼,好生纳闷。以前,父亲一大早便催儿子起床读书,莫非父亲默许我不上学了?儿子一骨碌起床,心想,赶场卖猪崽也比上学好。

父亲:“本场近,猪崽便宜;赶远场,猪崽贵。我挑四只,你背一只。”

儿子:“不骑摩托?或者搭车?” 父亲:“摩托坏了。走路省钱。”

一只猪崽二十多斤。儿子紧跟在父亲后面,心中颇为惬意。猪崽在背篼里似乎在往大里长,越来越沉。双腿渐渐像灌了铅,身子渐渐僵硬如石块,汗水如泉般淌了出来。

与父亲的距离拉越远,儿子盼父亲倒回来帮着背,以前背柴火,儿子背不动时,父亲总要接一程。可这回,父亲歇下担子,却没有倒回来的意思。

儿子恨恨地赶上了父亲,只见父亲被汗水湿透的衣衫能拧出水来。 儿子:“爸,这三十多里路,我恐怕走不了。” 父亲黝黑红亮的脸膛闪电一样抽搐了一下:“背回去?前功尽弃了!” 儿子摇摇头,又点点头。 父亲:“你能背到大石头那里吗?”

儿子一看,山脚确实有一块大石头,很近,于是说:“能。” 又启程,父亲在前,儿子在后,来到大石头跟前。 歇息不久,父亲催儿子动身。 儿子:“爸,再歇一会儿吧,我实在走不动了。” 父亲:“赶紧走,晚了就卖不上好价钱。能背到前面那棵大树那里吗?” 儿子抬眼一看,前面确实有一棵大树,很近,于是说:“能。” 来到大树下面歇息。父亲:“能背到半山腰吗?” 儿子抬眼一看,半山腰很近,于是说:“能。” 半山腰歇息。父亲:“能背到那处瓦房吗?”

儿子抬眼一看,前面一处瓦房已经亮起了灯光,隐隐约约能听到人声,于是说:“能。” 父亲:“能背上山顶吗”儿子抬眼一看,山顶很近,于是说:“能。” 往山顶走,不,准确地说,儿子弓着腰,垂着双臂,是爬。儿子:“爸,我实在迈不动步了。” 父亲:“咬咬牙,力气又有了。”

爬上山顶,儿子一屁股软在地上。山那边的集镇就在眼前。 父亲喘了一会儿,说:“这么远的路都走过来了,好样的!路就是这样一步一个目标地走过来的。”

猪崽换成了钞票,父子俩美美地吃了早餐。 儿子:“回家走路就轻松了。” 父亲:“不,回家搭车。” 儿子纳闷:“不省钱了?”

车上,儿子太疲倦了,渐渐进入了梦乡。一觉醒来,已经到家。 儿子:“爸,我要继续读书。” 父亲:“好,上学,我用摩托送你。” 儿子:“摩托不是坏了吗?”

父亲:“没坏。”

8、请以“父亲”为主语,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25个字左右)。(3分)

9、下列是小说中“儿子”的心理变化过程,请补全。(3分)

不愿上学 ---- ( ) ----- 畏惧前行 ---- ( ) ----决定上学 10、请你按照提示为文中划线句子作批注。(4分)

(1) “ ”和“ ”两个动词非常传神(造型感极强、进行人物特写);贴切地反映出父亲( )的心理变化过程。

(2)渲染了 、 的气氛,烘托父亲 ;也使父亲“ ”这一刻画更真实。

11、小说中父子翻山时的对话似乎显得重复啰嗦,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3分)

(二)阅读《令人惊叹的细胞》,完成题目。(共12分)

生命开始于一个细胞。第一个细胞一分为二,二又分为四,以此类推,仅仅到第47次加倍以后,你就有了1亿亿(10 000 000 000 000 000)个细胞,并做好了最终形成一个人的准备。从卵子受精的那一刻起,一直到你离开人世,为了维护你,这些细胞中的每一个都可谓是恪尽职守。 对于你的细胞来说,你无任何秘密可言,它们对于你的了解,远远超过你对自己的了解。因为每一个细胞都带有一整套基因密码——你身体的指令手册,所以它不仅知道怎样做自己的工作,而且对于你体内的其他任何一项工作,它都了如指掌。在你一生中,你永远没有必要提醒任何一个细胞,要它随时注意其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盐的情况,或是找到存放不期然间出现的多余叶酸的地方。它将会为你做这样的一些事,以及几百万件别的事。

每个细胞都是自然界的一个奇迹。即便是最简单的细胞,其构造的精巧程度也是人类的智慧永远也无法企及的。举个例子,即便是制造一个基本的酵母细胞,你所需要的零部件就和一架波音777喷气式飞机的一样多,而目还必须在直径仅有5微米的球体内将它们组装起来,然后你还得以某种方式驱使那个球体进行繁殖。

„„

你的细胞是一个有着1亿亿个公民的国度,每一个公民都以某种特有的方式全心全意地为你的整体利益服务。它们为了你什么都干,它们让你感觉快乐,产生思想。它们使得你能够站立、伸懒腰和蹦蹦跳跳。当你吃东西的时候,它们摄取养分,供给能量,排除废物——干所有你在高中生物学中所了解到的事情,它们还在第一时间使你有一种饥饿感,并使你在就餐后产生舒适的感觉,以后就不会再忘记吃东西。它们使你的头发生长,耳朵产生耳垢,大脑保持清醒。它们管理你身上的每一个角落:当你受到威胁时,它们会挺身而出保护你。它们会毫不犹豫地为你而献身——每天有多达数十亿个细胞在这么做:可是终其一生你从未向它们中的任何

一个表达过谢意。因此,现在就让我们肃立片刻,向它们表示我们的敬佩与赞赏之意。

大多数细胞的存活时间很少超过1个月,但也有一些明显的例外,肝脏细胞可以存活几年,虽然它们的内部成分每隔几天就更新一次。大脑细胞和你的寿命一样长。从你出生起,你拥有大约1000亿个细胞,这也就是你所能拥有的细胞数的最高值。据估计,你每小时大约丢失500个细胞。因此,要是你认真想一想的话,你真的是一刻光阴也不该浪费。令人欣慰的是,你脑细胞的组成部分总是在不断更新,因此,与肝脏细胞相类似,你的大脑细胞实际上只存活1个月左右。事实上,我们身上的任何一个部位——除了迷途分子以外——都与9年前不同。这听起来似乎有些玄乎,但从细胞的层面上讲,我们都是年轻人。

12、选文第一段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 。(3分) 13、人体细胞之所以令人惊叹,有哪些原因?请你依据本文概括出三点。(3分)

14、作者说你从未向细胞中的任何一个表达过谢意。现在,请你依据文章内容,用下面的句式向你的身体细胞表达一下“谢意”。(3分)

谢谢你,细胞!你为我 ,你让我 。

15、本文介绍深奥的科学知识却使人容易接受,请你从语言特点上举例说明。(3分)

(三)、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16-20小题(14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16、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录毕,走送之( ) ②不敢出一言以复( ) ③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④腰白玉之环( )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

18、文章最后“盖余之勤且艰苦此”中的“此”指代上文哪些方面的内容?请分项列出。(3分)

19、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宋濂学有所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0、你是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3分)

(四)、诗歌欣赏(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1、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2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

三、作文。(50分)

23、生活中,有许多感人的一刻: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动人的场景,一幅感人的画面„„都会使我们内心深处充满感动。请以“感动就在那一刻”为题写一篇文章。 24、根据下述材料,按要求作文。 老师问我:“教学楼的勤杂工叫什么名字?”我答不上来,尽管每天喝着他烧开的茶水,走过他清扫的楼道,甚至会漫不经心地将衣物丢放于他的斗室。老师说:“你该记住他的名字。人生如旅,你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父母,亲朋好友,师长售票员,售货员,过客,卫生员,警察,司机,建筑工人,解放军战士••或许每个人都是重要的,都值得你去注意、关心,哪怕回报一个微笑。”请以“学会感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抄写在作文卷面第一格正中间; (2)、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 (4)、 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