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年级 :八年级 姓名:日期 :6、11地点: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 一、实验目的: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是否有关?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毫米刻度尺,长木板,木块(附挂钩),弹簧测力计,细线、木垫(或塑料垫)。 三、实验原理:. η=W有/w总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 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 2.测出木块所受重力。 3.组装斜面。 4.用弹簧测力计将木块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5.测出木块上升的高度h和木块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 6.计算有关物理量的数值,并得出结论。 7.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 木块所受重力 N。 上升的高沿斜面的弹簧秤的有用功W有度h/cm 距离s/cm 示数F/N /J 10 20 2 0.3 斜面的机械总功W总/J 效率η 0.4 75 实验结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 有 关。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年级 :九年级 姓名: 日期 :9、26 地点: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
练习使用电流表,探究串联电路不同位置电流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电流表(0-0.6A、0-3A)),2个小灯泡(额定电压不同),开关,导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 1.检查器材。 2.按照图14连接电路。 3.闭合开关查看两灯是否正常发光。 4.将电流表接入A点,测出A点的电流。 5.将电流表接入B点,测出B点的电流。 6.将电流表接入C点,测出C点的电流。 7.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 1.电流表的量程有 0~0.6 和0~3 ,大量程的分度值是 0.1 ,小量程的分度值是 0.02 。 2.记录数据: 流过A点的电流 I1/A 0.1 流过B点的电流 I2/A 0.1 流过C点的电流 I/A 0.1 结论:串联电路中 电流处处相等 。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年级 :九年级 姓名: 日期 : 地点: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 练习使用电流表,探究并联电路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3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电流表(0-0.6A、0-3A),2个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和3.8V),开关,导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 (1)检查器材。 (2)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开关状态正确。 (3)闭合开关,查看两灯是否正常发光。 (4)将电流表接入A点,测出L1灯的电流。 (5)将电流表接入B点,测出L2灯的电流。 (6)将电流表接入C点,测出干路的电流。 (7)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 1.接入电路中电压表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 2.记录数据: 流过灯泡L1的电流I1/A 流过灯泡L2的电流I2/A 流过干路的电流I/A 结论:并联电路中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年级 :九年级 姓名: 日期 : 地点: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 一、实验目的 练习使用电压表,探究串联电路的总电压跟各部分电路电压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电压表(0~3V、0~15V),小灯泡3个(灯泡规格不同),开关,导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 (1)检查器材,观察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 (2)连接串联电路(注意开关的正确状态)。 (3)闭合开关查看两灯是否发光。 (4)将电压表与L1灯并联,测出它两端的电压,记入表格中。 (5)将电压表与L2灯并联,测出它两端的电压,记入表格中。 (6)将电压表与整个L1 L2串联电路并联,测出串联电路的总电压,记入表格中。 (7)更换一只小灯泡,重复实验步骤(4)至(6)。 (8)断开开关,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 实验记录: 1.接入电路中电压表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 2.测量数据: L2灯两端的电压实验次数 L1灯两端的电压U1/V 串联电路的总电压U/V U2/V 1 2 实验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压 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 实验名称: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压 一、实验目的 练习使用电压表,研究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电池组(2节干电池串联),电压表(量程:3V、15V),2个小灯泡(额定电压不同),1个开关,若干条导线。预接电路(按图1连接好部分电路,待用)。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 1.检查器材。 2.将电池和开关接入电路(注意开关正确状态)。 3.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电压。 4.用电压表测出L2两端电压。 5.整理器材。 6.记录实验结果。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 灯泡L1两端电压 (V) 灯泡L2两端电压 (V) L1和L2两支路 电压的关系
结论:并联电路中 各支路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
压 。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年级 :九年级 姓名: 日期 : 地点: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
探究电阻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电压表(0-3V、0-15V),电流表(0-0.6A、0-3A),定值电阻三个(5Ω、10Ω、15Ω),开关,导线若干,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10Ω)。预接电路(按实验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待用)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 (1)检查器材,观察电压表、电流表指针是否指向零,并记录两表接入电路中的量程。 (2)检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其阻值最大。 (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测量并记录电压、电流和电阻值。 (4)换接第二个电阻(记录电阻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 保持电压一定,测量并记录电流值。 (5)换接第三个电阻(记录电阻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 保持电压一定,测量并记录电流值。 (6)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 1.电压表接入电路的量程 ,电流表接入电路的量程 。 2.数据记录(电压 = V) 实验次数 电阻R/Ω 电流I/A 1 2 3 实验结论:电压一定时,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年级 :九年级 姓名: 日期 : 地点: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未知电阻 一、实验目的 正确设计并连接实验电路,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出电阻的值。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电压表(0-3V、0-15V),电流表(0-0.6A、0-3A),待测电阻(10-30Ω),开关,导线,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 三、实验原理:. 根据欧姆定律I=U/R得R=U/I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 1.检查器材,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 2.设计并画出实验电路图。 3.正确连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阻值最大值处,试触开关,检查电路是否正确。 4.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让电流表、电压表有适当的示数,记录此时的电流、电压值。 5.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测出第二、三组电流值和电压值。 6.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 1.连入电路中的电压表量程 ,电流表量程 。 2.记录数据: 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1 2 3 电阻平均值R/Ω 实验结论: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5欧 。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一、实验目的: 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小灯泡(2.5V),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电压表(0-3V、0-15V),电流表(0-0.6A、0-3A),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 三、实验原理:简明扼要地阐述实验的理论依据、计算公式、画出电路图或光路图。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 1.检查器材,观察开关是否断开,电流表、电压表指针是否指零。 2.按照图21正确连接电路。 3.在额定电压下,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4.在低于额定电压时,测量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5.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 1.连入电路中电压表量程 ,电流表量程 ,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值 。 2.记录数据: 实验记录 灯泡亮度 电压U/V 电流I/A (正常或变功率P/W 电压情况 亮) 额定电压 低于额定电压 实验结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等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与额定电流
的乘积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年级 :九年级 姓名: 日期 : 地点: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研究电磁铁 一、实验目的: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一小堆大头针,电磁铁。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 (1)检查器材。 (2)连接实验电路。 (3)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合适的位置,观察记录电流的大小,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并观察记录大头针的个数。 (4)改变电流的大小,重复步骤(3)操作两次。 (5)断开开关。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 实验次数 1 2 3 电流大小I/A 大头针数(颗) 磁性强弱
结论:相同的电磁铁,通过的电流越 大 ,它的磁性就越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