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审计对策研究
作者:姚泽凯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5年第20期
摘要:上市公司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本该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然而,目前中国的上市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报告,以达到粉饰公司业绩的情况屡见不鲜。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不仅给信息使用者造成了损失,而且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经济秩序,治理财务舞弊已是势在必行。本文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概念入手,深入剖析了财务舞弊动机以及手段,据此,从收入舞弊,费用舞弊,资产舞弊三个方面提出了针对财务舞弊的审计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机;手段;审计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9.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0-000-01 一、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理论概述 1.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概念
上市公司管理层通过将财务报告中列示的数据或者记录等故意错报或漏报,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目的在于欺骗或隐瞒信息使用者。 2.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动机
(1)避免退市的考虑。上市公司如果被退市,对公司股东以及管理层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在这样的形势下,许多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为了避免公司被退市,就通过粉饰财务报表,呈现给信息使用者们一个公司正处在良好发展阶段的假象。
(2)融资效益最大化。在我国,公司积极上市基本上都是出于融资的目的。而融资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发行价格。根据市盈率法,盈利能力是股票发行价格至关重要的因素,为了能取得融资效益的最大化,上市公司就有可能进行财务舞弊。
(3)吸引投资。上市公司拥有一份华丽的财务报表才能给予信息使用者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并且有上升空间的感觉,才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
(4)骗取银行信用额度。银行等金融机构会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两方面评估申请贷款的公司能否及时偿还贷款,而主要途径就是通过查看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这就使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不高的企业有了粉饰财务报表的动机。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手段剖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虚构收入
通常是从原始凭证到账务处理进行全套造假。其实,这种舞弊方式可以通过函证审计的方式识别,然而事实上,由于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很容易丧失客观性以及独立性,致使上市公司屡次利用这种方式舞弊成功。2000年,天津广夏屡次采取伪造销售、采购合同、发票、银行票据、海关出口报关单等方式虚构收入,虚增利润达52287.38万元。 2.虚减费用
上市公司成本类账户种类繁多,有些依靠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项目就容易给财务舞弊者提供舞弊空间。应当计提、摊销的费用不计提、不摊销、少计提、少摊销,应当计入本期的费用计入下期等。 3.虚构资产
上市公司对并不真实存在的资产、租赁的资产进行评估,虚增或者虚减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达到粉饰公司财务报表的目的。西安圣方1999年10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上的4.5亿元净资产中包括2000年3月才出具评估报告的2.4亿元无形资产以及1999年11月才通过技术鉴定的1.7亿元无形资产。因此在1999年10月底,实际净资产不超过2.1亿元(仅占其公告数的47%)。
三、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审计对策 1.收入舞弊审计策略
(1)实质性测试的实施。实质性测试除了将公司该年数据和行业数据对比以及将公司该年数据和去年同期数据对比找出差异外,也可釆用其他对比方法进行辅助,更好地保证审计结果的可靠性。企业如果进行收入舞弊,事实上并不会有实际的现金流入,此时财务人员大多会通过挂应收账款来掩盖虚增收入。针对这种情况,注册会计师可通过测算收入、应收账款以及现金流量的比率检验是否进行了财务舞弊。
(2)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检查。正常的销售收入产生的应收账款的回收期一般为一个月到三个月,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时,如果发现存在金融巨大,账龄很长的应收账款时,必须找到以前年度应收账款挂账证明,如果没有正当理由的长期挂账,就很有可能是公司进行了财务舞弊。
(3)函证的正确应用。验证往来款项真实性以及完整性最直接的审计方法是函证,然而实际操作中事务所为了提高效率,函证大多由被审计公司自己打印,自己发出,十分容易被被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审计单位钻空子。注册会计师一定要避免这种情况并且要对金额巨大的往来款型做替代性测试。
2.费用舞弊审计策略
(1)明细账审查。审查费用明细账是对企业费用真实性、完整性的审查。超过审计重要性水平的变动需特别留意。同期相比,变化率超过30%的科目一定要通过查阅凭证的方式找出变化的原因。
(2)费用数据的逻辑审查。费用金额变动的同时,一定会造成其他对应科目产生相应的变动,比如发现公司的制造费用比去年有所降低,然而产成品的数量反而有所增加,这明显存在逻辑矛盾,那么我们就有理由质疑该企业制造费用或者产成品数量的真实性。分析数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在审计过程中要经常使用。 3.资产舞弊审计策略
(1)固定资产舞弊的审计。对公司固定资产内控控制制度运行状况进行评估,测试固定资产预算、审批制度实施的有效性。了解固定资产本期的增减情况;分析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是否合理,测算本期固定资产折旧是否准确。
(2)存货舞弊审计。存货种类多,数量大,计量方式多样,审计人员对存货舞弊的审计难度很大。首先,要对上市公司存货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看能否发挥其有效性;然后,分析存货的种类和数量是否发生了超过审计重要性水平的变化;最后,进行实地盘点,切实审核存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现金舞弊审计。目前,现金舞弊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因此,审计人员必须重视起来。严格对每个开户银行进行函证,审核存款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做好大额款项的双向核对工作,识别公司是否存在受到限制的银行存款。 参考文献:
[1]邹憬.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会计研究,2007.
[2]汪永兰.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舞弊问题及其审计策略.财会通讯,2007. [3]吴革.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防范与治理[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