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内穿线和导线连接
管内穿线和导线连接
电力线路的管内穿线是先穿支线再穿干线,由电力配电箱或开关箱穿至设备处。由开关箱式电力配电箱寄至另一个电力配电箱中,直至穿到总柜(盘)内。照明线路的营内穿线是由一个器具盒穿至另一个器具盒内,再由器具盒穿到照明配电箱中,由一个配电箱再穿至另一个配电箱直至由总配电箱穿至建装物外。由于电线隐蔽在管内,外面看不见,在施工中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留有隐患。比如穿线时损伤导线的绝缘层,不遵守规范要求使管内导线留有接头等,就会在运行中引起漏电、线头过热、对地短路、相间短路等事故。所以在穿线时,必须要严格按照规程的要求施工和掌握一定的技巧。 导线与导线间的连接以及导线与电气元件间的连接,称为导线的接头。在室内布线工程中,尽量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接头,因为导线一般发生的故障,多数是发生在接头上,但是必要的导线连接是不可缺少的。在处理接头时要谨慎,如果接头处理不当会引起线路故障,造成触电,甚至发生火灾事故。 在室内各种布线工程中,除了部分明布线允许在配线中间进行导线连接外,配管工程导线的连接均需在开关(插座)灯位置或接线盒内进行,管内导线不允许有接头。 1、清扫管路 清扫管路在室内没有抹灰前进行,发现问题能得到及时处理,避免装饰工程结束后再进行返工修补。在管内穿入导线前,还应进行一次扫管,清除管内残留的积水及杂物,有利于管内清洁、干燥,并便于更换导线。可以用压缩空气吹入已敷设的管路中,如压缩空气不宜将杂物吹出时,可在钢丝上绑上破布,来回拉几次,将管内杂物和水擦净。特别是对弯头较多或管路较长的钢管,为减少导线与管壁摩擦,应随后向管内吹入滑石粉,以便穿线。 2、引线钢丝 管内穿引线前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用钢丝做引线,用φ1.2~φ2.0m的钢丝,头部弯成封闭的圆圈状。把钢丝由管一端逐渐的送入管中,直到另一端露出头时为止。明配管路有时因管路较长或弯头较多,可在敷设管路时就将引线钢丝穿好。 3、引线与导线结孔 当管内所穿导线数量为2~3根时,可将导线端头插入引线钢丝端部圈内或剥去绝缘再折回。
如果导线数量较多或截面较大,为了防止导线端头在管内被卡住要把导线端部剥出线芯并斜错排好,与引线钢丝一端缠绕接好,然后再拉入管内。 4、管内穿线
导线穿入钢管前,钢管管口处采用丝扣连接时,应有护圈帽,亦可使用塑料内护口,穿管前,应先检查管口是否留有毛刺和刃口,以防穿线时损坏导线绝缘层在管内穿内。
精心整理
在管内穿线时应注意,为
保持三相平衡,减少磁滞损耗,同一交流回路的导线必须穿于同一钢管内。
管内穿线时,照明灯具的所有回路;同类照明的几个回路可以穿入同一根管子内,但管内导线的总数不多于规范规定根数。
为了利于以后检查和修理,穿入管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的绝缘层不得损坏,导线也不得扭结。 当管路较短时,而弯头较少时,可不先穿钢丝而把绝缘导线直接穿入管内。
两人穿线时,一人在一端拉钢丝引线,另一人在一端把所有的电线紧捏成一束送入管内,二人动作应协调,并注意不使导线端头剥去绝缘层或直接缠绕在其它电线上,继续向管内拉。 在某种场所,如房间面积不大,且管路弯头较少,穿入导线数量不多时,可以一人穿线。即一手拉钢丝,一手送线,但此时需要把导线放得长些。 5、剪断导线 导线穿好后,应按要求适当留出余量便于以后接线。 接线盒、灯位盒、开关盒内留线长度出盒口不小于0.15m;配电箱内留线长度不少于箱的半周长;出户线处导线预留长度为1.5m。 但对一些公用导线和通过盒内的照明灯开关线在盒内以及在分支处可不剪断直接通过,只需在接线盒内留出一定余量,这样可省去后来接线中的不必要的接头。 6、导线连接的质量要求 导线连接的方法很多,有绞接、焊接、压接和螺栓连接等,视导线和工作地点而定。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经过:剥削导线绝缘层、导线芯线连接、导线与设备、器具的连接、恢复绝缘层等工序。 导线连接要牢固,导电良好,操作时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1)当设计无特殊规定时,导线的芯线应采用焊接、压板压接或套管连接。 (2)导线连接要牢固,导电良好,操作时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a、截面为10mm2及以下的单股铜芯线可直接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b、截面为2.5mm2及以下的多股铜芯线的线芯应先拧紧烫锡或压接端子后再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c、截面大于2.5mm2多股铜芯线的终端,除设备自带插座或端子外,应焊接或压接端子后再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3)熔焊连接的焊缝,不应有凹陷、夹渣、断股、裂缝及根部未焊合的缺陷;焊缝的外型尺寸应符合焊接工艺评定文件的规定,焊接后应清除残余焊药和焊渣。
精心整理
(4)锡焊连接的焊缝应饱满,表面光滑;焊剂应无腐蚀性,焊接后应清除残余焊剂。 (5)压板或其它专用夹板,应与导线芯规格相匹配;紧固件应拧紧到位,防松装置应齐全。
(6)套管连接器和压膜等应与导线芯规格相匹配,压按时,压接深度、压口数量和压接长度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有关规定。 (7)剖开导线绝
缘层时,不应损伤芯线;芯线连接后,绝缘带应包缠均匀紧密,其绝缘强度不应低于导线原绝缘层的绝缘强度;在接线端子的根部与导线绝缘层间的空隙处,应采用绝缘带包缠严密。 (8)在配线的分支连接处,干线不应受到支线的横向拉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