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特殊教育历年试题-含答案

来源:九壹网


浙江省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88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全纳性教育兴起于( B ) 世纪80年代 世纪60年代 世纪90年代 世纪70年代

2.下面符合特殊儿童教育整合趋向的特殊教育课程改革方向是( B )

A.整合教育转向分科教育、封闭式教育转向开放式教育、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儿童主体的建构式教学 B.分科教育转向整合教育、封闭式教育转向开放式教育、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儿童主体的建构式教学 C.整合教育转向分科教育、充分利用多媒体材料、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儿童主体的建构式教学 D.封闭式教育转向开放式教育、充分利用多媒体材料、整合教育转向分科教育 3.下面哪种不属于造成视觉障碍的疾病因素?( D ) ...A.沙眼 B.视网膜脱离 C.角膜炎 D.辐射性眼外伤 4.从听觉障碍的分类来看,患者对于叫喊声及洪亮的声音如汽车喇叭声、鼓声才有反应,这属于( C ) A.二级重听 B.一级重听 C.二级聋 D.一级聋 5.家长对听障儿童早期干预的正确态度是( C ) A.努力寻找治疗的“秘方”、制定家庭教育计划、正视孩子耳聋的现实 B.努力寻找治疗的“秘方”、积极解决孩子在交流等方面的问题、正视孩子耳聋的现实 C.积极解决孩子在交流等方面的问题、正视孩子耳聋的现实、制定家庭教育计划 D.制定家庭教育计划、努力寻找治疗的“秘方”、不要轻易相信孩子耳聋 6.智力落后儿童的个性特征是( D )

A.期望值偏低、不乏自我尊重意识、缺乏交往的需要 B.缺乏自我尊重意识、期望值偏高、不乏交往的需要 C.缺乏交往的需要、期望值偏高、性格内向

D.期望值偏低、缺乏自我尊重意识、缺乏交往的需要

7.我国测查社会适应能力的《婴儿-初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量表》所测查的领域不包括( ) ...A.独立生活能力、运动能力 B.作业能力与交往能力 C.参加集体活动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 D.机械操作能力与思维能力 8.智力落后儿童语言的特征是( C )

A.语言发展缓慢、词汇量少、语言理解力差、表达顺畅 B.语言发展不慢、词汇量少、语言理解力不差、表达顺畅 C.语言发展缓慢、词汇量少、语言理解力差、表达困难 D.语言发展较快、词汇量少、语言理解力不差、表达顺畅

9.首音难发,拖长语音,说话时不适当的语音中断,属于语言障碍中的( A ) A.流畅度异常 B.构音异常 C.发声异常 D.音质异常 10.下列属于刻板行为的是( C ) A.乱丢乱摔玩具、将纸撕成碎片 B.排队无耐性、抢先占队 C.数小时不停地开灯、将纸撕成碎片 D.发脾气时自我虐待、摆动身体 11.下列不属于多动症儿童的主要行为表现的是( B ) ...A.精力过剩 B.行动较灵活 C.注意力集中困难 D.行为冲动 12.下列属于孤独症儿童特征的是( A )

A.鹦鹉学舌、刻板性行为、缺乏交会性注意

B.缺乏交会性注意、超常的意义记忆能力、不拒绝环境变化 C.鹦鹉学舌、刻板性行为、超常的意义记忆能力 D.缺乏交会性注意、不拒绝环境变化、鹦鹉学舌 13.不属于美国学者推孟归纳出来的超常儿童特征的是( C ) ...

A.有一个好体质 B.情绪稳定 C.抽象思考能力强 D.有多方面的兴趣 14.下列属于超常儿童的典型特征的是( B ) A.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有若干癖好

B.坚持按自己的方式行事、掌握欲极强、智力早熟 C.掌握欲极强、有若干癖好、智力早熟

D.有若干癖好、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掌握欲极强

15.为超常儿童提供与一般儿童不同的学习探索、试验和调查的机会,把他们较早的引入研究领域,这种

超常儿童的教育安置模式是( B ) A.辅导教师项目 B.独立学习项目 C.资源教室 D.加强班

16.在游戏治疗中的治疗期,设计适合儿童的治疗目标可以分为( B ) A.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 B.阶段目标和终极目标 C.一般目标和特殊目标 D.分目标和总目标

17.在游戏治疗中,应尽量给儿童更多的自由,但必要的限制必不可少。下列不属于应限制的内容的是...( D )

A.不允许儿童破坏房间里的任何财产或设备B.不允许儿童用身体攻击治疗者 C.不允许儿童从游戏室带走玩具D.不允许儿童在游戏室呆过长的时间 18.下列属于阿克瑟莱恩游戏治疗基本原则的是( B ) A.治疗者不需要完全接受儿童的现实表现

B.治疗者应承认治疗是一个渐进过程,而不能企图加快治疗进程 C.治疗者对儿童不实施任何限制

D.治疗者不必要迅速承认并反馈儿童表达的感情 19.下列有关语言矫治的基本观念,不正确的一项是(C ) ...

A.语言矫治是不断进行的活生生的过程

B.语言矫治要因人而异,应当配合每一个具体的对象而制定个别计划

C.由于父母不懂得语言矫治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因此不宜参与语言矫治工作 D.语言矫治必须是双向互动的过程,仅发挥语言矫治工作者的示范作用是不够的 20.对儿童进行语言的观察与评估主要有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是( A ) A.分析自然语言和使用量表测查 B.分析自然语言和调查家长 C.调查家长和使用量表测查 D.调查老师和分析自然语言

21.语言矫治工作中,日常交往法强调父母可以通过平行谈话来增进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这里的平行谈话指的是( D )

A.父母让儿童自我反省,再谈出自己的感受

B.父母与儿童同时把他们自己正在做的事物说出来

C.父母用儿童最容易听懂的言语,来叙述其所看到或听到的事物 D.父母把他们自己正在做或有感而发的事物说出来

22.每次强化所要求的行为次数是一致的,如洗手时必须搓够十次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这属于( B ) A.区别强化 B.固定比例强化 C.可变比例强化 D.连续强化 23.可变比例强化属于下列强化中的哪一种?( A ) A.间歇强化 B.连续强化 C.固定比例强化 D.区别强化

24.孩子在学叫妈妈时,先强化与妈妈相似的声音,然后强化另一个更接近妈妈的声音,这样连续多次,

不断强化,最终实现孩子叫妈妈这个行为,这种方法是( B )

A.隔离法 B.行为塑造法 C.消退法 D.代币制 25.在学前特殊儿童一体化教育的对口安置形态中,“对口活动”安排的要求是( ) A.定期安排 B.每周定期安排且不能少于两次 C.每月两次 D.每月一次

26.制定学前特殊儿童一体化教育的教学目标的步骤包括( ) A.确定目标、选择学习内容、组织学习内容、评价学习效果 B.诊断儿童、选择学习内容、组织学习内容、评价学习效果 C.诊断儿童、确定目标、选择学习内容、评价学习效果 D.诊断儿童、确定安置形式、选择学习内容、组织学习内容

27.学前特殊儿童一体化教育环境中,按照教学组织形式分,教学目标分为( ) A.教师与家长活动目标、集体活动目标、特殊帮助小组目标 B.集体活动目标、特殊帮助小组目标、个别教学目标 C.长期目标、短期目标、个别教学目标

D.一般发展目标、个别发展目标、集体活动目标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8.什么是智力落后儿童早期干预的任务分解法? 29.简述听障儿童语言训练的内容。P59

30.简述幼儿园中检查学前特殊儿童语言情况可采用的方法。 31.简述学前儿童行为矫正的基本方法,并作简要说明。257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32.试分析新的观念背景下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概念的含义。10

33.试论述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对孤独症儿童可以采取的教育措施。130

34.结合学前特殊教育的实际,试论学前特殊儿童语言矫治工作的指导原则。230 四、应用题(本大题9分)

35.结合实际,分析学前特殊儿童游戏治疗的几个基础理论的游戏治疗观点。18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