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数学“改错题”课的设计

来源:九壹网
小学数学“改错题”课的设计

对小学生数学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应如何对待呢?我认为,可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进“改错课”这一课型,即把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各种错误作为新的信息源,对学生进行再教育。

一、“改错课”课堂结构的设计

一个课型的课堂结构的设计必须以寻求课堂效果最优化为目的,因此课堂结构的设计也有个最优化过程。改错课作为练习课的一种,安排在几节新授课后,以巩固、运用新知识为主要任务,目的是及时针对学生作业中输出的错误信息,集中分析订正,使学生准确掌握新知识,并在改错中化知识为能力。我认为“改错课”的教学模式应是:根据这一教学模式,考虑到练习课以学生为主,我认为

“改错课”的课堂结构可以分为以下5步:

1、思维定向,激起改错欲望

教师进行启发谈话,交待学习内容,使学生思维定向,并鼓励学生做一次小医生、小老师,以激起他们改错的欲望。

2、创设情境,学生独立改错

设计灵活多变的练习形式,让学生独立判断、分析错误原因并改错。且利用多样的练习形式吸引住学生,保证教学效果。

3、集体讨论,师生交叉反馈

学生独立练习后,就组织学生集体或分组讨论改错题的“症状”,相当于“会诊”。找准错误,分清原因,充分发挥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叉反馈作用。

4、引以为戒,总结防错措施

“改错课”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分清了错误原因,改正了错误,还要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找出预防再出同类错误的方法,达到“防脖效果,教育学生对这些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5、综合练习,检查改错效果

有针对性地把与改错的练习题类似的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作一次火力侦察,再次反馈了解学生改错后的作业效果。应注意的是,以上5步是个较完整的系统,学生主动地参与了整个教学活动。可以由这5步组成一节课,也可以压缩成练习课中的一部分即改错练习。

二、“改错课”练习的设计

“改错课”练习设计直接影响着改错课的课堂效果,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好练习。

1、练习内容的选择

“改错课”练习的内容绝大部分应选自学生作业中的错题。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在批改

作业的同时做好错题卡片,对错误的类型、错误者、错误出现的频率等作详细的统计,再选取其中常见的、有代表性的典型错误作为改错练习的主要内容。也可要求学生做个错题本,把自己每次作业中的错误摘录到一个本子上,以便在改错课上使用。

2、练习形式的设计

“改错课”上练习的形式应结合具体内容而定,原则应是灵活多样,切忌单调。“改错课”上的练习对学生的要求应是一个有坡度的要求:判断对错→找出错误处→分析错误原因→改正→总结出预防同类错误的方法。练习形式的设计也应围绕这一系列要求安排得有坡度。可做单项练习,如判断题、找出各题错误处、改错题等练习;也可以做综合练习;可以把各类错题印在作业纸上,课上发给学生改,也可以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作业本、错题本,对自己作业中的错题重新分析订正;还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人轮流当“小医生”,给别的同学作业中的错题进行“诊断”、改错等。安排“改错课”的好处是:可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错误订正,更有利于他们克服思维障碍。同时,改错训练也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可以保证学生正确地掌握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克服受暗示性和独断性。此外“改错课”重在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