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结对总结
高一生物组 王静
“青蓝工程”是我校为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而实施的一项一对一帮扶工程。2006年我刚毕业时就拜陈绵君老师为师,从而受益匪浅。而转眼六年过去,如今我竟然也成了师傅。半年过去,我体会较深的是:这是一个师徒相长的过程,师徒在共同的教研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共同获得很大的提高。下面我从师傅的角度进行总结:
一、结合各自特点,制定工作计划
今年我所带的两位老师各有特点:陈平红稳重成熟,同时又极具亲和力,深受学生喜欢;胡瑞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专业知识扎实,同时外向开朗,很有工作热情和工作主动性。两位老师又都是班主任,工作比较繁重。于是我认真分析两位老师的特点,对于她们好的地方,提出来一起学习,对于不足的地方,帮助其改正,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能够得到一定的发展、进步。最后根据这些,制订出了本学期的师徒结对计划,并根据计划开展一系列的活动。
二、努力钻研,提高自身素质
知道学校的安排后,我顿时觉得身上的担子加重。刚参加工作六年,从某种程度上说自己还是年轻教师,如何带好两个徒弟,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我意识到只有不断提高完善自身,才有可能去指导别人。虽然我是师傅,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很多地方还是需要虚心学习的。所以,本学期我把提高自身素质作为我本学期的工作目标之一。首先,
我经常向其他教师请教,努力使自己在课堂教学等方面有进一步的提高。其次,在其他老师上公开课时,我总是尽量安排出一定的时间前去听课学习,并仔细记录、认真评课,使自己在评课方面有一定进步。再次,在平时的休息时间里,我经常寻找有关资料、多看相关书籍,使自己的专业理论也有一定的提高。
三、以身作则,做好示范
一个学期,几乎每节课两位老师都会来听我的课。两位老师的好学精神令我感到,同时我也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自己只有每节课都上好,才能担起师傅这个称谓。在这个学期里,我把每一节课都当成示范课,充分准备,不管是教具、教学过程都会精心设计,尽量把最好的方面展示给徒弟们。下课后还会与两位老师分享课堂上的体会,处理好的不好的地方我都给她们说,让她们再上课时能加以借鉴。
四、积极听评课,做好指导工作
平常有时间我也会去听两位老师讲课,肯定她们的优点,同时帮助她们发现一些自己难以注意到的问题,及时改正。我给她们评课时,会反馈很多她们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和缺点。比如她们上课时和学生互动、小组讨论、关注全体学生等比较好等优点我都给予肯定;对她们的缺点如重点难点知识的不够突出、课堂上缺少激情,评价语言较少,整堂课时间分配得不够科学等,我都直言不讳地给她们指出来。每次她们都能乐意接受,并虚心改正
通过一个学期的师徒结对活动,我感到这两老师非常好学、比较有潜力,她们不但向我学习,还虚心向其他年级、其他学生的教师学习取经,并且利用业余时间和休息时间进行业务进修,她们教育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青年教师都有充沛的精力,有好学的热
情,有丰富的知识,有创新的能力。而我们作为师傅应该乐意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带徒弟的过程中也能不断完善自己,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今后我们还将共同经历学习、成长、成熟的专业化成长过程,相信我们在今后的活动中会获得双赢,让师徒结对走向共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