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
洛阳市沟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
郭蔓蔓,杨 威
(河南科技大学 经济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
[摘 要]沟域经济是北京市在农业区域经济、流域经济基础上结合北京山区农业发展基础与特点提出的新概念。洛阳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重点发展沟域经济,逐步将其开发理念从以往的靠山吃山向靠山爱山、养山护山转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响应*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目前,洛阳市共有三十三个沟域经济示范区。本文简要分析了洛阳沟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总结了沟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洛阳市沟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洛阳;沟域经济;问题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1 沟域经济内涵
沟域经济是以生态涵养与保护为基础,以生态建设与休闲旅游产业为龙头,集生态涵养、旅游观光、经济发展和人文价值于一体,打造统一规划、形式多样、产业融合、集约经营、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的产业经济带,实现山区发展与农民致富的一种经济形态。沟域经济既不是单纯的旅游经济,也不是单纯的农业经济,而是由影响沟域经济发展的各要素组成的系统,是“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山区+流域”的综合系统,六要素基本涵盖了沟域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既是沟域经济发展的的各个方面,也是沟域经济的内涵。
沟域经济的特征是,在发展理念上,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绿色产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在产业布局上,实行以点成线、以线带面,融合发展;在建设模式上,采取统一规划、政府扶持、集体搭台、农民主体、社会参与,聚集人气;在内涵开发上,注重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创意农业;在市场营销上,突出特色,打造北京沟域品牌;在发展宗旨上,坚持服务首都、富裕农民。
2 洛阳市沟域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洛阳市重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把握规律,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发展山区特色产业,建设豫西沟域经济示范区”的重大专项工程,重点培育一批绿色生态、产业融合、特色鲜明的沟域经济示范区,其中,2017年培育了12个,2018年培育了11个。到目前为止,全市沟域经济示范区培育建设总数达到33个。今年洛阳市将新培育10个沟域经济示范区,此次入选的10个示范区分别是:孟津黄鹿山梭椤沟、新安磁河生态谷、宜阳洛邑水城、伊川建业绿色基地田园综合体、嵩县云岩寺银杏谷、栾川龙峪湾康养小镇、栾川秋扒乡楼关古镇、栾川三川镇大红川沟域经济示范区、洛阳红山欢乐谷、龙门西山栖凤养生谷。
沟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示范区应按照企业要求,坚持规划先行、生态优先、融合发展的原则,充分开发山区沟域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特色产业等资源禀赋,对于豫西地区,以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保障,以一、二、三产业农村一体化发展为方向,努力形成“一沟一特色”的发展格局,建立乡村振兴的先导区、试验区。
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首先对沟域经济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并归纳总结了洛阳市沟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对现有文献中提出的对策与建议进行了整理,以期对未来沟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收稿日期]2019-08-20
3 洛阳市沟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
沟域经济是以山区农业经济和流域经济为基础,结合山区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兼顾山区沟域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增长。山区农村经济发展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要素聚集为动力,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目前,洛阳市沟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仍伴随基础设施、配套设施薄弱,发展资金匮乏,机制体系不完善,总体规划与具体规划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具体总结为以下五个主要方面:
3.1 认识问题
沟域经济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对于大多说村民来说还是一个新概念。因为它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学习借鉴。许多地区沟域经济的发展只是一味地模仿和遵循开发农家乐旅游等项目,未能很好地与当地自身的特色相结合,没有突出特色产业。此外,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够全面,在追求宜居生态环境的同时,却又带来了大量生活垃圾的囤放。因此,必须在实践中探索,因地制宜地发展沟域经济。而沟域地区老龄化人口居多,文化水平低,市场意识淡薄,对沟域经济的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创新管理经营意识。
3.2 规划问题
近年来,洛阳市许多地区都在发展沟域经济,但由于部分地区对沟域经济的缺乏了解,以及自身特色的定位不清,对沟域资源深度挖掘不足,沟域产业相互模仿,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一些地区存在着产业同构、同业竞争、效益低下等不利现象。明确清晰的定位是沟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沟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基于当地特色的农产品、产业,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根据市场的需要,制定合理的目标,科学地规划当地沟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创立独特的品牌。
3.3 机制问题
运行机制是沟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要充分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的联合作用,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调控相结合。建立行政驱动、市场导向、科技支撑相结合的新机制。目前,部分沟域地区仍存在着部分用地权属不明晰,建设用地指标有限等问题。因此,在沟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仍需继续深化农村土地所有制改革,大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3.4 资金问题
由于沟域地区地形独特、交通不便,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短缺,配套设施差。交通问题成为很多沟域地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沟域的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下转170页)
-169-
区域经济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第30卷第20期(总第472期)
精准扶贫典型模式研究
林光辉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摘 要]脱贫攻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最直观、最生动的表现。探寻可供推广、可供借鉴的精准扶贫模式,可以推动区域间精准扶贫协同发展。本文从研究现状及典型模式案例入手,为精准扶贫及乡村振兴探寻可供复制的模式。
[关键词]精准扶贫;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脱贫攻坚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中国减贫事业对我国人民、对全世界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这场攻坚战中,经过近几年的摸索实践,产生了一些可供借鉴推广的精准扶贫模式,对乡村振兴战
略的实施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1 精准扶贫模式研究现状
自2013年*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思想以来,学术界对于精准扶贫的理论研究呈现出爆发式增长,通过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知网数据库(CNKI)中“精准扶贫”主题关键词的搜索,
[收稿日期]2019-07-25
[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基于系统理论的西盟县王雅村定制脱贫路径研究”(编号:KY201709)。[作者简介]林光辉(1982—),男,山东德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生态旅游与文化、高职教育。
(上接169页)来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同时,农业产业项目也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不仅投资大,见效慢,还受到自然环境和市场波动的双重影响。而沟域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乡村政府和村民个人的资金能力有限,进而导致沟域经济发展进程缓慢。
需要。其次,拓展农村资源要素市场,扩大产业链条,培育延伸的产业形态。再次,植入现代的创意元素,树立特色品牌,打造具有内涵和特色的主导产业。最后,加强文化宣传,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沟域经济影响力和知名度,进而增强市场竞争力。
4.3 农民层面
首先,增强自身沟域经济的意识,变传统种养为现代休闲,把农村资源转变为休闲旅游观光点。其次,加强其自身专业能力的培训,提升经营理念和生产技能,建设从“产”到“销”全方位、一体化队伍。再次,合理分工,各尽其能,共同推进沟域经济的发展。最后,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作用,实现土地经营者、民俗旅游服务者和农家乐管理者“三重身份”的有机统一。
此外,沟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保护和提升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激活市场、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乡村振兴。
3.5 创新问题
由于沟域地区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低,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相对匮乏。生产经营模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意识。没有科技人才的技术支持,沟域地区的后续发展相对缓慢,新型经济要素与沟域地区经济发展未能很好地结合起来。调查显示,在开展电子商务营销活动的20条沟域中,只有新安县樱桃谷的经营效果良好。很多沟域尚未采用新型生产经营模式,如设施农业、循环农业、工厂化生产和公司化管理等。
4 洛阳市沟域经济发展未来建议
在沟域经济建设中,市场是决定性作用,政府是引导性作用,生态是资源性作用,农民是主体性作用。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整理分析,从政府、市场、农民三个方面归纳总结出如下对策建议,以期对未来洛阳市沟域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4.1 政府层面
首先,强化政府引导,完善现有的体制机制,保持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稳定性、高效性。其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提高生产装备水平。再次,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作用,多措并举加大沟域扶持力度。接着,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突出特点,科学地制定沟域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具体规划。然后,培养沟域经济经营管理人才,加强实践技能培训,积极引进专业人才。最后,坚持统筹协调,科学规划。要“统”好方向,“筹”好路径,“协”好力量,“调”好节奏。
4.2 市场层面
首先,要从传统经营转变为现代经营,适应现代信息发展的
[参考文献]
[1] 栗海智,张殷硕,赵莹喆,刘珊珊,牛帅,滕勇.浅析洛阳沟域经济发展[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11).
[2] 刘春腊,张义丰,刘沛林,等.沟域经济背景下的山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J].人文地理,2011(02).
[3] 何忠伟,李昀,王有年.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内涵与模式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09).
[4] 赵梓伊.沟域经济视角下西部山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以贵州省赫章县为例[J].经营与管理,2018(08).
[5] 王建中,夏胜银,陈学锋.从沟域经济发展模式谈北京沟域经济建设构想[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5(06).
[6] 杨航.鲁山县沟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林丰庄园为例[J].河南农业,2018(16).
[7] 王建中,夏胜银,陈学锋.破题沟域经济未来发展[J].投资北京,2015(09).
[8] 张宏图.推进北京沟域经济建设健康持续发展[J].前线,2016(12).
-17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