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冀鲁豫毗邻地区方言过渡地带语音比较研究

来源:九壹网
第28卷第5期 2013年1O月 柳州师专学报 Vo1.28 NO.5 0ct.2013 Journal of Liuzhou Teachers College 冀鲁豫毗邻地区方言过渡地带语音比较研究 朱莹 050051)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河北石家庄摘要:冀鲁豫三省毗邻地带有晋语、北方官话和中原官话三种方言,其交界处在广平县城关、魏县棘针寨以东和 馆陶县范庄、寿山寺以西之问。从声韵调三个方面比较过渡地带三种方言的语音特点发现,目前三种方言毗邻地带的 语音特征逐渐趋同。 关键词:广平方言;馆陶方言;魏县方言;语音;比较 中图分类号:H17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7020(2013)05—0056—03 冀鲁豫三省毗邻地带有晋语、北方官话和中原官 话三种方言,据贺魏的《冀鲁豫三省毗连地区的方言 分界》It]介绍,这三种方言的交界处在广平县城关、魏 县棘针寨以东和馆陶县范庄、寿山寺以西的中间地 带。本文从声韵调几个方面分别对广平县、魏县和馆 陶县方言的语音特点进行比较研究,并分析三地方言 互相融合的情况。 1 声母比较 广平方言和馆陶方言均有23个声母,魏县方言 有19个声母,具体情况如下表。 表1 广平、馆陶、魏县方言声母与普通话声母对照表 普通话 p p m f 乜 广平北 p P m f b h 8 t t) n l1 t§ S t th n l t t § § 钯 乜 k k X 0 Y X O 伦 G k k 广平南 p P m f 馆陶 p P m f 乜 乜 魏县 p P m f t th n 1 t5 t § S t t n l t tS 五 屯。 t th n l t t k k Y X 0 k k Y X 0 k k}1 0 如表1所示,广平县、魏县和馆陶县的声母系统 都比较接近普通话,帮组、端组和见组声母演变规律 基本一致,三地声母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 平县城以南的军营、冯营、马虎庄、双庙乡一带靠近魏 县的地区古知庄章组声母今读一套舌尖音“ts、t §”。馆陶县古知庄章组声母今读“t§、tO 、§”和“ 、乜 、 S”两套舌尖音声母。魏县古知庄章组声母今读一套 1.1知庄章组声母 广平县城关以北靠近馆陶县的地区古知庄章组 声母今读“ t 、s”和“ 、乜 、s”两套舌尖音声母。广 舌尖音“ t 、§”。知庄章组声母古今演变具体情况 及例字如下表。 表2广平、馆陶、魏县知庄章组声母对照表 魏县 广平南 广平北 馆陶 例字 庄组、知开二、章开止、知章组遇摄以外合口 t 、t 、 t 、t 、§ b、乜“、S t 、t 、 、 “、S t 、t 、亭 色茶纸缀睡 滞池车猪书 知开三、章组止摄外开口、知章组遇摄合口 如表2所示,广平、馆陶、魏县三地古知庄章组声 母今读情况以广平县城为中心分为两种情况。广平 县城以北(包括广平县城)至馆陶县古知庄章组声母 今读“ t§ 、 ”和“ 、 、S”两套舌尖音声母,即古庄 组、知组开口二等、章组开口止摄和除知章两组遇摄 以外的合口为一套,读“乜、ts“、s”;知组开口三等、章组 止摄以外的开口及知章两组遇摄合口为另一套,读 “ tsh x§”。广平县城以南(不包括广平县城)至魏县 [收稿目期]2013—08—01 [作者简介]朱莹(1980一),女,吉林吉林人,文学博士,研究方向:音韵学。 56 古知庄章组声母今读一套舌尖音“ t§ 、 。 1.2精组声母 精组洪音在广平方言和馆陶方言中读“乜、b 、s”, 在魏县方言中今读“ t5h、 ”,如“粗”,广平读“ts u””, 普通话中的元音“a”在广平方言中对应三种元音:① 元音“0”,普通话的“a、ia、Ua”在广平方言中读“0、i3、 u0”,如“爬P 0”、架 0” 、夸k nO””。②元音“a”,普通 话的“ai、uai、au、iau、all、ia玑uall”在广平方言中也读 “馆陶读“ts u””,魏县读“ts u””。三地方言精组洪音今 读都与知庄章组相混,即“支=资≠知”,这是三种方言 的共同点之一。精组细音在广平大部分地区和魏县 读“ 、 、 ”,如“精”在广平和魏县都读“ iu””;在馆 陶和广平东北部分尖团,团音读“ 、 、 ”,尖音读 “乜、ai、uai、au、iau、a ia ua玎”。③鼻化元音“苴”,普通话 、短tu丘 、圆ya ’。 的“an、ian、uan、yah”在广平方言中读“丘、i丘、u丘、y直”,如 “山§ 、间 2.2成山摄舒声字 在馆陶方言和魏县方言中咸山摄舒声韵与普通 话一致,读“an、Jan、uan、yan”,而在广平方言中咸山摄 舒声韵读为鼻化韵“百、ia、u苴、y ,如“三s丘33、建 团t u磊53、拳 y直 ’。 2.3止摄日母开口字 乜 、s”。如“经≠精”,“经”读“ i驵””,而“精”读 “tsiu ”。 、 1.3 日母 止摄以外的日母字,在广平、魏县、馆陶三地读音 主要分三种情况:①广平南部和魏县与普通话一致, 读“ ”,如“人”读“乙an ”’。②广平北部,开口呼读 “ .止摄日母开口字的韵母在广平、馆陶、魏县三种 方言中读音与普通话都不相同,在广平方言中读“1.”, 在馆陶方言和魏县方言中读“aL”,如“耳”,在广平方 ”,合口呼读“l”,如“热”读“ a 。”,“如”读“1u ’。③ 馆陶有“三.、l、0”三种读音,如“饶”读“ au ”,“扔”读 “la玎34",“软”读“yah "。 言中读“ ’,在馆陶方言和魏县方言中读“a L55,’。 2.4蟹摄开口二等字 1.4普通话中读开口呼的零声母字 普通话中读开口呼的零声母字在广平、魏县、馆 陶三地读音均不相同,广平和馆陶读“Y”,魏县同普通 话,读零声母,如“袄”,广平和馆陶读“Ifau ”,魏县读 “蟹摄开口二等字的韵母在广平和魏县方言中与 普通话读音一致,读“i£”,与假摄开口三等精组字韵 母读音相同,即“鞋 £ 一斜 i£ ,解 £ =姐 £ ”。 而在馆陶方言中蟹摄开口二等字的韵母读音为“iai”, aH55”一 不同于假摄开口三等精组字韵母读音,即“鞋 iai ≠ 斜 £”,解 iai ≠姐位i£ ”。 2.5入声韵 2韵母比较 广平方言、馆陶方言和魏县方言均有41个韵母, 三地都有的韵母有“1.、i、u…Y O i£、ai、uai、all、iau、OH、 馆陶和魏县两地方言没有人声韵,广平方言有一 套喉塞音韵尾的入声韵“a 、ia 、uo?、va ”,但入声韵 色彩不是很明显。 iou、0n、u9n、a驵、ia孙ua玎、 uq’’19个,其余的韵母三 地方言各不相同,具体情况如下。 2.】 与普通话元音“a”对应的元音 在馆陶方言和魏县方言韵母中与普通话元音…a’ 对应的元音是“a”,用法基本与普通话一致。在广平 方言中与普通话元音“a”对应的元音情况比较复杂。 表3古声调 亚 3声调比较 魏县方言和馆陶方言均有4个声调,广平方言有 5个声调,具体情况如下表。 广平、馆陶、魏县方言声调与普通话声调对照表 上 去 入 古声母 今声调 普通话 广平 清 阴平 55 33 次浊 全浊 阳平 35 53 清 次浊 全浊 清 次浊 全浊 清 次浊 全浊 上声 214 55 去声 51 312 派入四声 51 35 人声3 馆魏陶 县 34 33 52 53 55 55 213 312 34 大部分归入阴平 34 213 52 53 33 312 如表3所示,广平方言、馆陶方言和魏县方言古 平声、上声和去声的演变规律与普通话一致,而且广 平方言和魏县方言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 其具体情况如下。 3.1调型和调值 广平方言和魏县方言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 的调值也相同。三种方言声调的区别在于今阴平、阳 平、上声、去声四调的调型和调值,以及人声的有无, 调型和调值完全相同,而馆陶方言的调型和调值与另 外两种方言略有不同:①馆陶方言阴平调的调型与另 57 外两种方言不同,馆陶方言阴平调为升调,调值为34, 而广平方言和魏县方言阴平调的调型是平调,调值为 都是受魏县方言和馆陶方言的影响。 33。②馆陶方言阳平调和去声的调值与另外两种方 言不同,馆陶方言阳平调值为52,广平方言和魏县方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日益频繁, 言阳平调值为53;馆陶方言去声调值为213,广平方 言和魏县方言阳平调值为312。 3.2古入声 处于晋语、中原官话和北方官话三种方言过渡地带的 广平方言、魏县方言和馆陶方言正在相互融合,三种 方言毗邻地带的语音特征将逐渐趋同。目前,三点方 3。2.1古入声在无入声方言区的演变情况 言的声韵调特征比较相近,但仍然各有不同之处,具 体情况如下。 声母方面的区别主要有:古知庄章组声母的演变 古人声在今馆陶方言和魏县方言中已经完全舒 化并派人阴平、阳平和去声中,两种方言演变规律基 本一致。清入声在馆陶方言中归入阴平,在魏县方言 中大部分归人阴平;次浊入声在馆陶方言和魏县方言 中一部分归入阴平,一部分归人去声;全浊人声在两 种方言中都归入阳平。 情况,广平东北部与馆陶县一致演变为两套声母,而 广平西南部与魏县一致演变为一套声母;日母字演变 情况三地均不相同;尖团音的分合,广平东北部与馆 陶县一致,分尖团,而广平西南部与魏县一致,不分尖 李荣在《官话方言的分区》 中指出“中原官话的 特性是古次浊人声今读阴平(古次浊入声今读阴平蕴 涵古清音人声也读阴平,古全浊入声读阳平)。”又指 出“北方官话的特性是古清音入声读阴平,古次浊人 声今读去声。”由此可知,中原官话和北方官话在古人 声演变规律上的区别在于次浊人声的今读。而贺魏 团;普通话中读开口呼的零声母字的声母读音三地均 不相同。 韵母方面的区别主要有:鼻化元音的有无,广平 方言有鼻化元音,而魏县方言和馆陶方言没有;止摄 日母开口字的韵母,广平方言读“1.”,馆陶方言和魏县 方言读“aL”;蟹摄开口二等字的韵母与假摄开口三等 精组字的韵母今读音是否相同,在广平和魏县方言中 二者相同,在馆陶方言中二者不同。 的《冀鲁豫三省毗连地区的方言分界》 中指出,魏县 方言属中原官话,馆陶方言属北方官话。在馆陶方言 和魏县方言中次浊入声都演变为去声或阴平两种声 调,这是处于方言过渡地带不同方言相互融合的结 果。 声调方面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入声调的演变上,广 平方言仍保留入声调,而魏县方言和馆陶方言人声调 已经派入阴平、阳平和去声中。入声调派人舒声调时 3.2.2古人声在入声方言区的演变情况 魏县方言和馆陶方言演变情况一致,广平方言已经舒 化的入声字声调演变情况也与魏县方言和馆陶方言 基本一致,这也体现了冀鲁豫毗邻地带方言的过渡性 特点。 古入声在今广平方言中部分已经舒化,但大部分 仍保留入声调。在广平县境内由西南到东北保留入 声调的字逐渐减少。据河北师范大学刘秀燕的硕士 论文《中古人声字在广平方言中的读音研究》 统计, 广平方言中已经舒化的入声字演变规律如下:古清入 声字多派人去声,少数派入阴平和阳平;全浊入声字 多数派入阳平,少数派人去声;次浊入声字多数派入 去声。 [参考文献] [1]贺魏冀鲁豫三省毗连地区的方言分界[J].方言,1986(1):47. [2]李荣.官话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5(1):2—5. [3]贺魏.冀鲁豫三省毗连地区的方言分界Ⅲ.方言,1986(1):48. 广平方言已经舒化的入声字中,绝大多数次浊入 声字归去声,个别字归阴平,少部分清人声字归阴平, [4]刘秀燕.中古入声字在广平方言中的读音研究[D].河北师范 大学,2008:20.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Pronunciation of Adjacent Areas of Ji,Lu and Yu ZHUYing (Institute of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Hebei Academy ofSocial Sciences,Shijiazhuang,Hebei,050051 China) Abstract: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dialect in the adjacent area of Ji、Lu、Yu provinces:Jin dialects、northern mandarin and Zhongyu— an mandarin.The junction is among Guangping county,the east of Jingjizhai village in Wei county,Fanzhuang village and the west of Shoushan Temple in Guantao county.This paper is about the comparison and fusion of the three dialects.To be specific,the initials,the fi— nals and the tones of the three dialects are compared. Key words:Guangping dialect;Guantao dialect;Weixian dialect;pronunciation;compare (责任编辑:刘58 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