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变换句式》:语体的变换

来源:九壹网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变换句式》:语体的变换

语体的变换指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的变换,生动语言和平实语言的转换。由于“口语和书面语”这一考点也从属于“得体”,故此处只讲“生动语言”和“平实语言”的转换。 语体 生动 语言 平实 语言 示例 特点 翻译的最高境界是让原作“投胎一般指句子运用了打比方(类似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于比喻、拟人)的手法,使句子更姿致依然故我。 加形象,通俗易懂。 好的翻译虽然转换了语言,但仍它运用十分科学、准确的语言概保持了原作的神韵。 述所要表达的内容。

例1 假如你是广播电台少儿栏目的主持人,请根据少儿听众的特点,重新表述下面一段文字的画线部分。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80个字。

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碧绿的草地上,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水中的卵石清晰可见。溪边坐着一位长髯老者,面容清瘦,双目炯炯有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条小溪哗哗啦啦地流着,水里有好些圆溜溜的石头,像鸡蛋似的,看得可清楚了。溪边坐着一位老爷爷,脸瘦瘦的,胡子长长的,那双眼睛可有精神啦!

名师教你解题

语体转换的方法

1.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转换方法

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转换,关键在于准确而全面地甄选需要转换语体的词句,按照题目要求,结合语体特点,做出恰当而合理的转换。以[例1]为例:

第一步:明确题干要求,把握关键。

即“根据少儿听众的特点,重新表述下面一段文字的画线部分”中“少儿听

第 1 页 共 3 页

众”是关键点,适合“少儿听众”的内容必须具有口语色彩。

第二步:找出画线句中书面语色彩较浓、不适合少儿听众的词语。如“潺潺流过”“清晰可见”“长髯老者”“清瘦”“炯炯有神”等。

第三步:把找出的书面语色彩较浓的词语转换为口语色彩较浓的适于少儿听众的语句。如将“潺潺流过”改为“哗哗啦啦地流着”,将“长髯老者”改为“胡子长长的老爷爷”等。

例2 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义,不超过15个字。 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改变自己比改变环境(世界)更容易。 名师教你解题

2.质朴平实语言与生动形象语言之间的转换方法

将质朴的语言变为生动的语言,关键在于词语、修辞和句式的运用,恰当运用了修饰词语、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反问、设问等)或表达效果更佳的句式(如整散句、长短句和变式句等),语言就会生动形象起来;用平实的语言表述,关键要把握语段中的手法,结合语境理解其实质含义。以[例2]为例:

第一步:明确题干要求,即“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第二步:结合语境,把握所用手法,分析画线句子的含义。联系“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理解长者所打比方的本意,“穿上一双鞋子”指改变自己,“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指改变环境(世界)。

第三步:用平实的语言表述含义。

1.少儿广播要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下面一段文字用作少儿广播稿时,有些词语需要修改,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有头驴子披着狮子皮四处游荡,恐吓那些弱小无知的动物。

第 2 页 共 3 页

它看见了狐狸,也想去恐吓一下。

狐狸正巧以前就听到过它的叫声,便对驴子说:“倘若不是以前听过你的叫声,我也被你吓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看起来挺神气,然而一开口就原形毕露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①“四处游荡”改为“到处走来走去”;②“恐吓”改为“吓唬”;③“倘若”改为“如果”;④“原形毕露”改为“露出了本来的样子”。

2.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义,不超过30个字。 一位刚步入教坛的年轻人向一位年长的资深班主任请教学生思想教育的诀窍,老教师意味深长地说:“田地里不种庄稼,是要长荒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用正确思想充实学生心灵,能避免错误思想的滋生。

第 3 页 共 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