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用工百余万民工挖通济渠,连接黄河淮河,同年又用十万民工疏通古邗沟,连接淮河长江,构成下半段。三年后,用河北民工百万余,挖永济渠,通涿郡(今北京)南,构成上半段。又过两年,疏通江南运河,直抵余杭(杭州)。至此,共用五百余万民工,费时六年,大运河全线贯通,全长两千七百余公里,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千古功过
隋朝大运河,605年隋开凿,610年完毕,是隋炀帝非凡的政绩,也是隋炀帝的暴政。例如,大运河开通之后,曾“游幸”江都。605、610、616年,隋炀帝三游江都(扬州)。“每出游幸,羽仪填街溢路,亘二十余里”,沿途几百里的州县都要献食。隋朝大运河,其开凿必然脱离不开间接地屠杀人民。开凿大运河,加重了人民负担,激化了
阶级矛盾,开凿过程中滥施酷刑,进行镇压民众抵抗运动。规定:凡反抗者“罪无轻重,不待奏闻,皆斩”。隋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朝代,文帝与炀帝共在位三十八年。为复兴生产和加强漕运,开皇四年(584年)开“广通渠”引渭达潼关。炀帝大业四年(608年)开“永济渠”引沁水南通黄河,自辉县至涿郡,长达两千余里。 举国兴建
隋朝大运河---605年至610年开通,共四段:
(1)永济渠 608年,隋炀帝征发河北诸郡壮丁百余万,开永济渠。
(2)通济渠 605年,隋炀帝征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
⑶邗沟 隋炀帝于605年,征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通邗沟。 ⑷江南河 610年,开江南河。从京口到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