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我思 力,与社会公众的交往能力。培养 学生的社会服务志向,可细分为面 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 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 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 向学校内的服务志向,面向周围社 区的服务志向,面向社会的服务志 向。再根据学校教育发展的规划. 以及学生社区的实际情况,每所学 校可制定更加具体可行的有学校地 域特色的活动内容。如针对如何培 综合实践活动的德育目标初探 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的解决 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实 文 厂州市天河区棠东小学 罗彤晖郭燕佳 杨爱梅 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 责任感: (3)形成从自己的周遭 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 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而综 合实践活动的组织线索分为 个方 面: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 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 系。 养学生的社会意识。我校开展了 “寻访棠东小学代青人” “漫步课 程百花园活动”等主题活动.让学 生了解学校的历史、校风、校训、 特色课程,设计这些特色课程的主 要目的,以及如何才能做一名优秀 的棠东小学代占人.让学生感受到 作为一名棠东小学的学生应该形成 从中不难发现,综合实践活动 的目标的核心在于人的和谐发展, 而人的和谐发展离不开社会。学生 的实践性体验和经验,解决问题的 态度和能力更离不开与社会的融 合,故在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 德育目标体系中应突m人与社会的 高尚的情操。 在培养学生的丰十会交往能力方 面,我校多举并措。结合本校的历 史及地理位置情况,开展了“走近 社区名人潘达微”主题活动,组织 学生探访棠东村历史名人潘达微的 后人,以及棠东村的一些老人 由 于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社区居住 关系这一重要的实践性学科特征。 二、突出整合的特别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德育目标体系 研究.是研究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 罗德永、丘义君在《依托综合 实践弘扬孝德文化——综合实践活 德育目标.体系要体现综合实践活 动与学校德育目标的整合.特别是 要突m两种教育目标的有效融合。 在两者的融合研究中.我们既 着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我们开展 了“棠东社区外来1 生活探究”主 题活动,让学生关注和了解一个与 动与学校德育T作的整合初探》谈 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rJ综 他们完全陌生的群体,学会如何与 他人交流+如何与同学沟通,同时 也学会关爱他人,进而学会帮助他 人。 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生成性很 强的课程,如果将学校德育工作与 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具 体而 富的德育内容深化到学生的 实践与体验中,既可拓宽德育活动 的渠道.义能将学生生活实际与社 会密切联系起来,其育人效果将大 要借鉴德育目标体系中品德内在成 长规律的层次性方法,知、情、 信、意、行五个方面,也可以运用 目标分类法.从认知能力、实施方 向、组织层面,由低到高,由大到 在培养学生的礼会服务志向方 面.设计实施的活动可以很丰富, 可根据学生能力、服务的范围、质 小,南抽象到具体等几个方面进行 体系上的研究。在进行综合实践活 动的学校德育目标体系研究中,要 突出两者整合的特别性,在突出培 养人的社会性的同时,还可进一步 量的大小等进行具体的设计。我校 的《我是志愿小达人》特色课程及 活动,教学目标是培养至善少年, 大增强 ,”如何通过综合实践活动 达成学校德育目标,笔者认为首先 要从两者的教育目标的内在联系进 行研究.从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德 体现在有善学、有善心、有善行-二 大方面。活动有学校的安全志愿丁 具体细化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志向。 三、突出活动的特效性 育目标体系方面进行研究.并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形成一 个层次分明.架构合理,符合学生 品德成长的目标体系。 一作,学习互帮互助T作,卫生志愿 下作等,不定期进行社区探访老人 活动,与天河驿站志愿工作站合 作,深入山区支助贫闲学生活动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可 细分为个人责任意识、家族责任意 识、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社 会交往能力.可细分为同学间的交 往能力,与父母亲人间的交往能 、突出实践的特征性 等。这些学校特色实践活动的具体 实施,是活动的特效性的有力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 要》课程的总体目标有五个方面: (1)获得亲身参与的积极体验和丰 1 1O 撑。 责任编辑师道・教研魏文琦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