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1595423 U(45)授权公告日 2020.09.29
(21)申请号 201922339251.3(22)申请日 2019.12.23
(73)专利权人 宜宾特宜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644000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宋家镇
四川长江工业园区智能终端产业园40号标准厂房(72)发明人 何建明 何章云 杨文斌 (51)Int.Cl.
C03B 23/023(2006.01)C03B 25/08(2006.01)C03B 35/14(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玻璃热弯机工装(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热弯机工装,属于3D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它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运输链板、工作腔室、模具和加热装置;运运输链板穿过工作腔室,工作腔室依次分为预热腔、加热腔和冷却腔;工作腔室的进料端与出料端均设置有封闭门和控制封闭门启闭的第二气缸。工作腔室分为预热腔、加热腔和冷却腔,使得在通过运输链板的运输将同一模具运送至不同的腔室内,无需关闭加热装置,提高整个加工效率。
CN 211595423 UCN 211595423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玻璃热弯机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运输链板(2)、工作腔室(3)、模具(4)和加热装置(5);
所述运输链板(2)的运输路径在水平方向上呈O型设置,所述工作腔室(3)成管状设置,且运运输链板(2)穿过工作腔室(3),所述工作腔室(3)依次分为预热腔、加热腔和冷却腔,所述预热腔与加热腔通过工作腔室(3)内壁设置的隔板(31)分割而成,所述隔板(31)与运输链板(2)间的距离大于模具(4)的厚度,所述加热装置(5)设置在加热腔内;
所述加热腔与冷却腔通过隔热板(33)分割而成,所述隔热板(33)竖直活动插设在工作腔室(3)顶壁开设的插口(32)内,且隔断工作腔室(3)的内部通道,所述工作腔室(3)的顶壁设置有第一气缸(331),所述第一气缸(331)的伸缩端与隔热板(33)连接;
所述工作腔室(3)的进料端与出料端均设置有封闭门(6)和控制封闭门(6)启闭的第二气缸(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热弯机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口(32)截断工作腔室(3)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璃热弯机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33)的侧边设置有凸缘(332),所述凸缘(332)整体呈c型设置半包在隔热板(33)的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玻璃热弯机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33)为陶瓷隔热板(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玻璃热弯机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腔的外侧壁设置有多个散热板(3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热弯机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 上设置有冷风机(7),所述冷风机(7)的出风端对准工作腔室(3)外的运输链板(2)设置。
2
CN 211595423 U
说 明 书一种玻璃热弯机工装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3D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热弯机工装。
背景技术
[0002]玻璃热弯机对模具内的平板玻璃先后进行热成型加工及冷却退火加工,热成型时温度高达200℃,玻璃弯曲成型后炉腔内自然冷却,使得玻璃缓慢冷却成型,在将玻璃进行取出。
[0003]在整个过程因热利用率不高,而导致耗能较高,从而使得成本较高。同时制造一块玻璃的时耗较长,使得整个生产过程生产率低下,不利于工厂的发展。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热弯机工装,具有提高热利用率的优点。[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热弯机工装,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运输链板、工作腔室、模具和加热装置;[0006]所述运输链板的运输路径在水平方向上呈O型设置,所述工作腔室成管状设置,且运运输链板穿过工作腔室,所述工作腔室依次分为预热腔、加热腔和冷却腔,所述预热腔与加热腔通过工作腔室内壁设置的隔板分割而成,所述隔板与运输链板间的距离大于模具的厚度,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加热腔内;
[0007]所述加热腔与冷却腔通过隔热板分割而成,所述隔热板竖直活动插设在工作腔室顶壁开设的插口内,且隔断工作腔室的内部通道,所述工作腔室的顶壁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与隔热板连接;
[0008]所述工作腔室的进料端与出料端均设置有封闭门和控制封闭门启闭的第二气缸。[0009]优选的,所述插口截断工作腔室设置。[0010]优选的,所述隔热板的侧边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整体呈c型设置半包在隔热板的边缘。
[0011]优选的,所述隔热板为陶瓷隔热板。[0012]优选的,所述冷却腔的外侧壁设置有多个散热板。[0013]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冷风机,所述冷风机的出风端对准工作腔室外的运输链板设置。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0015]一、工作腔室分为预热腔、加热腔和冷却腔,使得在通过运输链板的运输将同一模具运送至不同的腔室内,无需关闭加热装置,提高整个加工效率;[0016]二、工作腔室分为预热腔、加热腔和冷却腔,加热腔内的热气通过隔板与运输链板间的间隙进入预热腔内对预热腔内的玻璃进行预热,提高热利用率,减少能耗;[0017]三、冷却腔与加热腔间通过隔热板隔热,使得玻璃能够在冷却腔自然冷却,且无需关闭加热装置,同时在冷却时加热强能够对另一块玻璃进行加热,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
3
CN 211595423 U[0018]
说 明 书
2/3页
四、冷却腔的设置使得玻璃能够平稳缓慢的降温,减少降温过程中由于温度梯度
而产生新的应力。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运输链板和工作腔室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2为工作腔室、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结构示意图。[0021]图中:1、机架;2、运输链板;3、工作腔室;31、隔板;32、插口;33、隔热板;331、第一气缸;332、凸缘;34、散热板;4、模具;5、加热装置;6、封闭门;61、第二气缸;7、冷风机。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23]实施例:[0024]如图1、2所示,一种玻璃热弯机工装,包括机架1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运输链板2、工作腔室3、模具4和加热装置5,在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5设置为加热灯,模具4为石墨材料制成。工作腔室3的进料端与出料端均设置有封闭门6和控制封闭门6启闭的第二气缸61,使得工作腔室3形成一个长条形的腔室。[0025]如图1、2所示,运输链板2的运输路径在水平方向上呈O型设置,运输链板2穿过工作腔室3,将需要加热的、放置在模具4上的玻璃运送至工作腔室3 内被加工。采用运输链板2进行运输使得玻璃的运送过程平稳,减少在运送过程中玻璃出现抖动,偏离原有位置,使得玻璃弯曲部位发生改变的现象发生,减少废品的产生,提高成品率。[0026]如图1、2所示,工作腔室3依次分为预热腔、加热腔和冷却腔,预热腔与加热腔通过工作腔室3内壁设置的隔板31分割而成,隔板31与运输链板2间的距离大于模具4的厚度,加热装置5设置在加热腔内。隔板31将加热装置5 产生的热量大部分留在加热腔内对模具4上的玻璃进行加热,隔板31与运输链板2间的间隙供加热腔内的部分热量流出进入预热腔内,使得预热腔内的温度能够对位于预热腔内的玻璃进行预热,使得玻璃的具有较为平稳的升温阶段,减少应力的产生。[0027]如图1、2所示,加热腔与冷却腔通过隔热板33分割而成,隔热板33竖直活动插设在开设在工作腔室3顶壁并截断工作腔室3的插口32内。隔热板33 隔断工作腔室3的内部通道,将热量阻隔在加热腔内,本实施例中隔热板33为陶瓷隔热板33,陶瓷隔热板33的隔热效果较好,调高冷却的效果。隔热板33 的侧边设置有凸缘332,凸缘332整体呈c型设置半包在隔热板33的边缘。凸缘332对插口32进行遮挡,防止加热腔内的热气流从插口32处溢出,以防止设置在插口32周边的装置受热升温,出现损坏的现象发生;同时有效阻挡加热腔内的热量流失至工作腔室3外,有效热能的消耗。冷却腔的外侧壁设置有多个散热板34,以提高冷却腔的冷却效率。工作腔室3的顶壁设置有第一气缸331,第一气缸331的伸缩端与隔热板33连接,由第一气缸331驱动隔热板33运动,提高该玻璃热弯机工装的自动化程度。[0028]如图1所示,机架1上设置有冷风机7,冷风机7的出风端对准工作腔室3 外的运输链板2设置,冷风机7对位于冷却腔室外的运输链板2进行降温,以防止多次运输后运输链板2温度较高出现损坏的现象发生。[0029]工作过程:
4
CN 211595423 U[0030]
说 明 书
3/3页
操作人员将玻璃放置在模具4上,随后将模具4放置在运输链板2上。操作人员启动
运输链板2和第二气缸61,将第一个模具4运送至加热腔内,此时第二个模具4位于预热腔内,此时加热装置5启动。加热腔内的温度升高,此时预热腔内的温度也在升高,在隔板31的作用下加热腔内的温度始终高于预热腔内的温度。当第一个模具4内的玻璃形变完成后,运输链板2工作,第一气缸 331工作,第二缸工作,当隔热板33上升后将第一个模具4运送往冷却腔冷却,此时第二个模具4被运送往加热腔进行加热,第三个模具4进入预热腔内。在隔热板33打开瞬间,加热腔内的热气流进入冷却腔内,使得冷却腔内的温度略微上升,随隔热板33将冷却腔进行封闭,冷却腔内的温度在自然冷却下缓慢下降,因插口32截断工作腔室3,加热腔内的温度无法通过热传导的作用从工作腔室3的侧壁传导至冷却腔内,以使得冷却腔室内的温度能够较好的降低。冷却腔室内第一个模具4上的玻璃具有较为平稳的降温阶段,因此减少了应力的产生。当第二个模具4上的玻璃完成弯曲后,第一气缸331、第二气缸61及运输链板2均进行工作,将第一个模具4运离工作腔室3,将第二个模具4运送往冷却腔,第三个模具4运送往加热腔,第四个模具4运送往预热腔,随后操作人员将第一个模具4取下,并摆放第五个模具4即可。[0031]整个过程循环,无需频繁启闭加热装置,提高生产效率。预热腔的设置使得热能较好的被利用,减少能耗,提高工厂的经济效益。
[0032]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对本实用新型的变更和改进将是可能的,而不会超出附加权利要求所规定的构思和范围,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
CN 211595423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图2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