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某天跟朋友聊天时,被推荐了一部红色电影:《上甘岭》,朋友是个有抱负有梦想的共产党员,说自己特别仰慕电影中的那名勇敢的通讯员杨德才,他用胸膛顶着爆破筒炸毁敌人碉堡的那一幕,久久留在脑海里不能忘怀。出于对英雄战士的仰慕,我利用寒假时间观看了这部影片,黑白的影像,高亢的战歌,重温那段悲壮的历史,战士们顽强的毅力和团结精神,深深的感动了我。
电影主要讲述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八连(以下简称“八连”)接防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七连(以下简称“七连”)用生命死守下来的“上甘岭”阵地,从表面争夺领地到转入坑道战再到全军配合展开全面反攻的故事。电影背景发生在1952年秋,美军侵略者在板门店宣布停战谈判无限期休会后,企图用战争来解决朝鲜问题,在朝鲜中部三八线附近发起了大规模进攻。
影片中敌人运用大量兵力对我方狭小阵地上进行了密集轰炸和严密封锁,导致我方战况危急,在主峰上坚守的七连几乎伤亡殆尽。在这临危关头,八连奉命执行主峰阵地的接防坚守任务。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与敌人浴血奋战,击退了敌人数次的疯狂进攻。此后,八连又根据上级指示,退入坑道坚守阵地拖住敌人,为反攻赢取宝贵时间。面对敌人的猛烈攻击、枪支弹药的匮乏、医疗卫生条件的缺失、水资源的严重缺乏、与外界联系中断等重重困难,他们对上级要求的不突围,而是拖住敌人的作案方针坚决拥护,为了祖国、为了朝鲜人
民,以惊人的毅力坚守,为大反攻赢得了时间并最终取得胜利,使整个朝鲜战场的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
电影中八连战士们这种面对困境,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精神,这种为了大局坚决服从命令的态度,无比让人钦佩,充分展现出我军战士团结友爱、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勇于奉献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们靠着坚定的信念击退了不可一世的侵略者,造就了举世闻名的上甘岭精神!
电影中的几个画面让我很是难忘:一位在战役中不幸中弹的战士,在倒下前拼尽全力喊出:“指导员,你们不用管我,你们一定保住我们八连的荣誉!”这句话喊出来的时候,没有轰然而起的配乐,没有刻意定格的镜头,没有渲染的这一幕却格外真实。在如此艰苦的战况下,战士们时刻想着的是战役的胜利、团队的荣誉,这份真心真情,着实让我钦佩和感动的潸然泪下。
电影中的女卫生员王芳,青春芳华,性格开朗,唱的一首好歌,在八连连长强烈命令她下战线的时候,放心不下无任何医疗条件的战士们,选择坚守阵地直到最后一刻。王芳用自己高昂的歌声为战士们加油鼓劲;利用有限的条件为伤员及时处理伤口,尽最大可能减低伤员的痛苦。作为坑道内唯一的女战士,她用积极乐观的歌声调动着战士们的积极性,排遣着战士们心中的思乡之苦,这份勇敢和坚定,实在值得我们钦佩和学习。
上甘岭战役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争的形势,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彭德怀元帅在朝鲜战争结束后曾说:“帝国主义在东方海
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征服一个国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像上甘岭战士们一样的志愿军在为此奋斗!”
看完电影的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感染于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鼓舞于英雄们无所畏惧坚守阵地的气概;骄傲于战士们那铁骨铮铮;感动于那些荡气回肠的英勇场景。也许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无法深刻理解那硝烟弥漫的残酷,我们的英雄,却用他们年轻的热血和生命换取了战斗的胜利,换来了如今的安康盛世。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英雄们,舍生忘死,大义凌然。他们在战争岁月里舍身取义为解放,我们在和平年代里更应该奋发图强为教育。团结互助,听从指挥,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工作中,时刻展现出新时代教师的良好风采,为国家、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2019年1月30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