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
1.选出下列加红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寥(liáo)落 兴(xìng)奋 喋(dié)血 长歌当(dāng)哭 ....B.立仆(pū) 惩创(chuāng) 隔(gé)壁 殒(yǔn)身不恤 ....C.解剖(pōu) 屏(bǐng)息 拭(shì)泪 叱咤(zhà)风云 ....D.菲(fěi)薄 夹(jiā)克 鳏(guān)夫 熙(xī)熙攘攘 ....2.(2014 天津高考)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焕发 剽悍 鼎立相助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B.磷选 更迭 流光异彩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C.砥砺 斡旋 别出心裁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D.甄别 笼络 休养生息 天网灰灰,疏而不漏 3.(2015 江苏高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政策遭到了教师工会的强烈反对。
B.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我们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D.今年5月9 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4.填入空缺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 1)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 至于泣下。 2)她,刘和珍君,那时是 前往的。 3)真的猛士,将更 而前行。 4)中外的杀人者却 昂起头来。
A.黯然 欣然 奋然 居然 B.黯然 奋然 欣然 居然 C.茫然 欣然 奋然 居然 D.茫然 奋然 欣然 居然
5.(2015 重庆高考)下列语句中,加红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即日起开始施行,值得注意的是,该规定首次提出保修期不低于三年。
B.东方白鹳是一种体态优美的大型涉禽,其羽毛亮如白雪,腿脚鲜红艳丽,覆羽和飞羽黑中闪亮。白、红、黑结合得如此高妙,令人惊叹。
C.这些年来,随着人们接触的新事物越来越多,观念越来越开放,再加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的自驾游活动搞得风生水起。
D.重庆商品展示交易会今日在国博中心开幕,农产品展区众多商户在现场批发促销,副食品展区
买一送一等优惠活动也比比皆是。
6.课文中选取的刘和珍的几件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刘和珍的思想品质,以下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刘和珍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刊物;②刘和珍敢于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 ③女师大复校,赁屋授课结束,刘和珍“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④刘和珍“欣然前往”请愿。
A. ①思想进步,积极向上; ②她在政治上想有所作为,出人头地; ③对学校怀有深厚感情 ; ④不怕反动派的凶残。 B. ①热情渴求革命真理 ; ②具有革命斗争精神; ③为学校的前途而黯然神伤; ④为了国家,宁死而不屈。 C. ①喜欢读鲁迅主编的刊物; ②具有大无畏的造反精神 ;
③具有革命责任感; ④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D. ①渴求革命真理 ; ②具有革命斗争精神; ③对学校怀有深厚感情,具有高度的革命责任感; ④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阅读题
甲.阅读下面文章,回答7~10题。 报 秋 宗璞
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见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种簪花精神罢。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们常这样自嘲。
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是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困气味的缘故,不容虫豸近身。
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
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一年、二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 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7.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1)作者为什么吃惊?
答:因为 (不超过8个字) (2)联系 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
答:因为 (不超过10个字)
8.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不超过12个字)
9.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1)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 (不超过26个字)
(2)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 (不超过26个字) 1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三项是
A、玉簪花的芳香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可以提醒人们秋的到来,让人减少一些惰性。 B、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赞美那种“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的玉簪花精神。 C、作者对“领取而今现在”一句的吟哦让人体味到一种悠然自得、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 D、“领取自己那一份”,是劝慰人们要 及时把握自己应得的那一份,而不要有 非分之想。 E、作者借助比较的手法,巧妙地写出了玉簪花所散发出的与其他几种花不同的芳香。
F、作者把玉簪花的绿叶描写为“绿波”,使人们联想到生活的长河,有广阔有空间感和深邃的时间感。
乙.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1~15题。 说真话之四(节选) 巴金
关于说真话,各人有各人的想法。有人说现在的确有要求讲真话的必要,也有人认为现在并不存在说真话的问题。我虽然几次大声疾呼,但我的意见不过是一家之言,我也只是以说真话为自己晚年奋斗
的目标。
说真话不应当是艰难的事情。我所谓真话不是指真理,也不是指正确的话。自己想什么就讲什么;自己怎么想就怎么说--这就是说真话。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意见,讲出来让大家了解你。倘使意见相同,那就在一起作进一步的研究;倘使意见不同,就进行认真讨论,探求一个是非。这样做有什么不好? 近年来我在荧光屏上看到一些古装的地方戏,戏中常有县官审案,“大刑伺候”,不招就打,甚至使用酷刑。古语说,屈打成招,酷刑之下有冤屈,那么压迫下面哪里会有真话?……
奇怪的是有些人总喜欢相信压力,甚至迷信压力会产生真言,甚至不断地用压力去寻求真话。的确有这样的人,而且为数不少。我在十年浩劫中遇到的所谓造反派,大部分都是这样。他们的办法可比满清官僚高明多了。所以回顾我这一生,在这十年中我讲假话最多。讲假话是我自己的羞耻,即使是在说谎成为风气的时候我自己也有错误,但是逼着人讲假话的造反派应该负的责任更大。我脑子里至今深深印着几张造反派的面孔,那个时期我看见它们就感到“生理上的厌恶”(我当时对我爱人萧珊讲过几次),今天回想起来还要发恶心。我不明白在他们身上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封建官僚气味?!他们装模作样,虚张声势,惟恐学得不像,其实他们早已青出于蓝!封建官僚还只是用压力、用体刑求真言,而他们却是用压力、用体刑推广假话。“造反派”用起刑来的确有所谓“造反精神”。不过我得讲一句公道话,那十年中间并没有人对我用过体刑,我不曾挨过一记耳光,或者让人踢过一脚,只是别人受刑受辱的事我看得太多,事后常常想起旁听县官审案的往事。但我早已不是六七岁小孩,而且每天给逼着讲假话,不断地受侮辱受折磨,哪里还能从容思索,“忆苦思甜”?!
在那样的日子里我早已把真话丢到脑后,我想的只是自己要活下去,更要让家里的人活下去,于是下了决心,厚起脸皮大讲假话。有时我狠狠地在心里说:你们吞下去吧,你们要多少假话我就给你们多少。有时我受到了良心的责备,为自己的言行感到羞耻。有时我又因为避免了家破人亡的惨剧而原谅自己。结果萧珊还是受尽迫害忍辱死去。想委曲求全的人不会得到什么报酬,自己种的苦果只好留给自己吃。我不能欺骗我的下一代。我一边生活一边思考,逐渐看清了自己走的道路,也逐渐认清了“造反派”的真实面目。
……“四人帮”终于下台了。他们垮得这样快,我没有想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训。沙上建筑的楼台不会牢固,建筑在谎言上面的权势也不会长久。爱听假话和爱说假话的人都受到了惩罚,我也没有逃掉。(节选自巴金《随想录》)
11.作者说自己在文革中“讲假话最多”的原因是:
12.简要概括作者现在要讲真话的原因。
答: 13.“其实他们早已青出于蓝”中“青出于蓝”的意思是: 14.在下列句中选出和“造反精神”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戏中常有县官审案,“大刑伺候”,不招就打,甚至使用酷刑。
B.我脑子里至今深深印着几张造反派的面孔,那个时期我看见它们就感到“生理上的厌恶”,今天回想起来还要发恶心。
C.但我早已不是六七岁小孩,而且每天给逼着讲假话,不断地受侮辱受折磨,哪里还能从容思索,“忆苦思甜”?!
D.……“四人帮”终于下台了。
15.模仿文中划线的句子,另造两个新句。要求语义联贯,格式相当。
答:①沙上建筑的楼台不会牢固, 。 ② 不会牢固, 也不会长久。 语言表达
16.“三一八”惨案在当时是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事件发生后,全国人民都对段祺瑞政府进行指责、抨击,要求严惩凶手,公祭烈士。请你为烈士拟一条挽联,表达对烈士的崇敬之情、怀念之意,以及对反动政府的批评和痛恨。
作文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东家长,西家短”,“家人”,“家事”,“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家给人的感觉是多么温暖,可有时家给人的感觉却又是那么复杂。身为家庭成员的你,对家一定有一番特殊的感受吧,对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更是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还记得妈妈的那双茧手吗?还记得父亲的背影吗?还记得……
请以“家”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参考答案
1.A(dàng)
2.C (A鼎力相助,B遴选,流光溢彩;D天网恢恢。“鼎力相助”是全力相助,应用“力量”的“力”,不是“站立”的“立”;“璘”是玉的光彩,“遴”是选择、挑选的意思。“流光溢彩”流动着光芒,洋溢着色彩,不是奇异的色彩。“天网恢恢”中“恢恢”是广大的样子。)
3.C( A.成分残缺。应在“基准测验”后补出宾语中心词“政策”;语序不当,应将“将”放到“推行”的前面。B.搭配不当,“观念”和“掌握”搭配不当,可删去“和掌握”。D.表意不明,“近30个”是指“国家和国际组织”还是指“领导人”,有歧义。)
4.A
5.B(B选项“高妙”意为高明巧妙,美善之至,不能用来形容色彩,因此错误。A选项“施行”指方针政策等从某一天发生效力,与前文的“即日起”相搭配;C选项“风生水起”用来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可用来形容自驾游活动开展得蓬勃;D选项“比比皆是”表示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与句中优惠活动多的句意相符。)
6.D
7.(1)没几天便是立秋。(2)收获季节却两手空空。
8.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
9.(1)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 (2)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本文主旨起到强化作用。 10.A、C、E.
11.当时在“四人帮”的重压下说谎已经成为风气,作者为了要让家里的人活下去,也为了让自己要活下去,所以不得已在某些场合说了一些言不由衷的话。
12.抚平自己因曾说了假话而造成的心灵创伤;对得起知识分子的良知;不能欺骗我的下一代。 13.造反派比满清官僚推广假话更厉害。
14.C(特殊用意,反语、讽刺)(A引用;B强调;D专名)
15.示例:沙上建筑的楼台不会牢固,建筑在利益上面的情谊也不会长久。
16.示例:
1)死了倒也罢,活着又怎么做。(鲁迅)
2)为国家民族洒一腔热血,让后人同志仰千载高风。 解析:紧扣挽联特点,追悼烈士、痛斥反动派即可。 17. 【优秀例文】
家
披着月光漫步,偶尔仰头看看那昏暗的路灯,身后的影子被留恋的灯光拉长,和四周的景物述说着对家的思念。天空中那弯弯的月牙又勾起了谁对家的记忆,望着这月亮,想到家人正和我一起沐浴着这月光心中便充实了许多。
不记的刚读寄校时的害怕,却铭记了家中的温馨;
不记的在学校的第一个夜晚是怎样入睡,却想起了家中那张温暖的大床; 不记得食堂的饭菜是如和的难咽,却回味起了家中常吃的佳肴。
永远记得第一次读寄回家校回家时的情景。那时才七岁,到家中时父母向我寻问些学校的事。记得当时本来还保持着一点小男子汉的气慨,硬是撇着小嘴不哭。到后来父母提问的语气越来越激动,他们目不转睛的看着我,一脸认真,有时听我讲到某些事的时候脸上写满了欣慰。他们侧着头竖起耳朵,爸总是横眉紧锁,妈则是带着淡淡的笑意,像是在听一个极有趣的一个故事,专注的神情好像不想漏下一个字。以至于后来我讲到伤心处就一下子扑到他们怀里大哭起来。这是爸脸上才浮起点点笑意,嘴角勾起一道弧线,双眼微闭,用手轻拍我的头。妈则是一脸凝重,轻声说一些鼓励我的话还和爸说了一些我那是听不太懂的话。我一直认为家永远可以让我依靠。
是间总是偷偷的流走,一眨眼,时间过去了八年。八年里,我不段在变化从以前的爱哭的小屁孩到现在的高一小子。我慢慢学会了独自承受外面的一些风雨,而他们常说的话也从“你还小”变成了现在的“我老了”。唯一不变的是我始终认为家永远可以让我依靠。
就在上一次放假回家时,快吃午饭时。父亲比量着我的身高,一手搭着我的肩膀一手轻轻的按着我的头,还是像以前一样满脸的笑。只是眼神中多了些满足眼角挤进了些皱纹。父亲边比量着我边说:“好小子都比我高了”父亲的语气中有些得意。“恩”我兴奋的应了声。随后目光落在了父亲身上,父亲一
米七五的身高,身体以不复当年强壮有些偏瘦,微黑的脸在两边几根白发和中间那浅黄的眼珠的映衬下现的有点沧桑。“爸”我轻轻的叫了声。“怎么了?呵呵”父亲的脸上依旧堆满了笑。“没什么”我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尽量避开父亲的目光。“呵呵,这孩子”父亲又说道。“我去帮妈盛饭”我找了个理由回避父亲。来到厨房看到母亲在拿碗,我便过去接。“不用,你难得回家一次,等下多吃点。”母亲微笑着说。而我的目光却落在了母亲那双爬上皱纹的手上。我的视线模糊了,心中牢牢的记住了9月30日和10月5日这两个日子——这是他们的生日。家在给我依靠的时候也在变化着,但唯一不变的是我始终认为家永远可以让我依靠。
回过神来自己已站在月光下许久,家中的人一定也和我一样沐浴在这暖暖的月光下吧,口中喃喃道“明天就可以回家了。”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笑意。
世界上一成不变的东西,只有“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这条真理。 —— 斯里兰卡 过放荡不羁的生活,容易得像顺水推舟,但是要结识良朋益友,却难如登天。 —— 巴尔扎克 这世界要是没有爱情,它在我们心中还会有什么意义!这就如一盏没有亮光的走马灯。 —— 歌德 生活有度,人生添寿。 —— 书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