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VSP测井技术在油田开发中后期产能建设中的应用

来源:九壹网
VSP测井技术在油田开发中后期产能建设中的应用

【摘要】油田开发中后期,产量递减速度快,而且井网基本完善,给油田的稳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重点介绍vsp测井技术的应用,以vsp测井技术为基本,结合全区的三维地震解释及单井地层对比,落实复杂区块的微构造、追踪薄层、落实单砂体,最终落实区块构造,完成井位部署工作,为油田开发中后期的稳产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技术保障。

【关键词】vsp测井技术 产能建设 地震 井位部署 微构造

锦州油田经过30余年的开发历程,进入了开发的中后期,区块产量递减速度快,并且井网已基本完善,要维持老区产量,产能建设研究工作的重点就必须从区块的中部向区块的边缘转移,向构造较为复杂的区域转移,由厚层块状油藏向薄层油藏转移,向岩性油气藏转移,落实区块边界断层、微构造、追踪薄储层、寻找岩性油藏成为油气挖潜的主力方向(宋立忠,2007)。而vsp测井技术的应用,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 1 vsp测井技术的基本原理

vsp测井即垂直地震剖面法(朱光明,1988),是一种井中地震观测技术,即激发震源位于地表,在井中不同深度进行观测,研究井

附近地质剖面的垂直变化。它是与通常的地面观测的地震剖面相对应,地面观测的地震剖面是在地表附近的一些点上激发地震波,同时在沿地面测线布置的一些检波点上进行观测;vsp测井也是在地表附近的一些点上激发地震波,但它是在沿井孔不同深度布置的一些检波点上进行观测,前者检波器放在地表,测线沿地面布置,所以又称为水平地震剖面,后者检波器放在井中,测线沿井孔垂向布置,所以称为垂直地震剖面。在水平震剖面中,因为检波器置于地面,所以除沿地表传播的直达波和面波外,只能接收到来自地下的上行波,在垂直地震剖面中,因为检波器通过井置于地层内部,所以既能接收到自下而上传播的上行波,也能接收到自上而下的下行波(图1)。相对于水平地震剖面,vsp测井可获得更高的信噪比、分辨率和保真度。直接、更灵敏。

(2)地表观测离开介质内部有意义的界面较远,与界面有关的波需要经过一段复杂的旅程才到达地表,垂直剖面可以在介质内部紧靠界面附近观测,因而可直接记录到与界面有关的较纯的地震子波的波形。

(3)地面地震记录上主要的干扰波大都来自剖面上部,由于这些干扰,往往使地面记录上波识别和对比发生困难。垂直地震剖面由于在介质内部点上直接观测,因而有可能避开和减弱剖面上部低降速带的干扰,易于识别波的性质。

(4)地表观测时,由于剖面上部的影响,地震噪声水平较高,仪器有效灵敏度受到限制,因而很难记录和识别强度低的弱波。垂直剖面在介质内部的点上观测,由子地震噪声水平随深度迅速衰减,因而可以大大提高仪器的有效灵敏度,并使弱波的观测成为可能。

(5)地表观测时,不同界面的波到达地表测线上各点的方向可以是来自下方,且彼此差别不大。垂直剖面观测时,不同界面的波到达并内测线上各点的方向可以是来自上方,也可以是来自下方,而且在界面附近发生突变,所以垂直剖面可以有效地利用波的到达方向这一特点。

(6)地表观测时,由于低速带和剖面上部的影响,波的质点运动方向发生畸变,垂直剖面由于能避开剖面上部和低速带的干扰,所以能够准确地观测波的质点运动方向,因而可以利用波的“空间偏振(或极化)”这一特别灵敏的参数来研究波的性质和地层岩性。

3 vsp测井技术在锦州油田的应用

锦州油田勘探开发30余年,油田开始进入低、深、难、稠、小的精细勘探开发阶段(王永春,2007),勘探开发目标由大的整装

区块逐步向区块边缘、复杂的小断块转变,落实边界断层、微构造、追踪薄储层,便成为进一步挖掘油气层潜力的重点工作之一。

3.1 vsp测井技术在油田扩边增储中的应用

锦州油田自2005年开始采用vsp测井技术以来,共在两个断块内实现扩边增储,共新增含油面积0.64 km2,新增石油地质储量79.09×104t。

锦607块位于锦州油田中台阶西北部,构造总体形态为3条断层所圈闭的断鼻构造,断块开发目的层为沙一、二段于楼和兴隆台油层。2005年在钻锦607-52-82井时,在目的层下钻进兴ii组油层24.7m/9层,干抽投产该段油层获初期日产油10t的良好效果,于是对锦607-52-86井进行了3个方向的vsp测井及相关研究。实施后,原构造发生了较大改观,实现新增含油面积0.27km2,新增石油地质储量29.09×104t,并部署开发井3口,投产后均获工业油流。

锦98块杜家台油层通过进行油藏地质精细研究,并采用vsp测井技术,准确地落实边界断层的存在与位置,实现新增含油面积0.37km2,新增石油地质储量50×104t,带动部署扩边井17口,完钻后取得了良好效果。3.2 利用vsp测井技术落实复杂断块微构造,

进行井位部署工作

锦7块构造上位于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南段第一断阶带上,开发目的层为下第三系沙一、二段兴隆台油层。区块含油面积4.3km2,石油地质储量1486×104t。区块1982年投入开发,经过30年开发历程,目前该块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区块油井高含水,水淹严重,目前区块含水大于80%的油井开井120口,点总开井数的8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