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来源:九壹网
宜昌一中2016级高一年级3月阶段性测试

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O-16 Na-23 Mg-24 Al-27 K-39 Rb-85 Cs-132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其中1~15题每小题2分,16~20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过渡元素全部都是副族元素 B.短周期共有20 种元素

C.科学研究时,经常在金属、非金属分界处寻找半导体材料 D.元素周期表共七个横行代表七个周期,18 个纵列代表18 个族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 B.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 C.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D.因为非金属性Cl>S,盐酸的酸性比氢硫酸强

3.已知X离子含a个中子,X元素的质量数为b,则c克X离子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A.

c(ba)c(ba1)c(ba1)ba1 B. C. D.

bbbab

4.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O与18O互为同素异形体 B.16O与18O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

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

D.标准状况下,4.48L16O2和4.48L 18O2均含0.4NA个氧原子

5.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4种短周期元素,X与Z位于同一主族,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Y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X、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B.原子半径:Y>Z>W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X<Z<W D.W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比氟化氢的沸点低

6.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Mg2+的结构示意图:

C.H2O2的电子式:

B.HClO的结构式:H-Cl-O

D.小苏打的电离方程式:NaHCO3

Na+ +HCO3-

7.关于化学键的叙述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氢键属于化学键,但比较弱

C.由多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离子键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物质中都存在化学键 B.非极性共价键只存在单质中 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D.化学键断裂的过程必发生化学反应 9.同温同压下,已知下列各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中热量数值最小的是( ) A.2A(l)+B(l)=2C(g)B.2A(g)+B(g)=2C(g) C.2A(g)+B(g)=2C(l) D.2A(l)+B(l)=2C(l)

10.在用Zn片、Cu片和稀硫酸组成的电池装置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锌片是正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电流方向是从锌片流向铜片 C.负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D.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11.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

35C.17Cl与3717Cl得电子能力相同

D.F﹣、O2﹣、Mg2+、Na+半径逐渐减小

12.已知aAn+、bB(n+1)+、cCn﹣、dD(n+1)﹣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于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A>B>D>C B.原子序数:b>a>c>d C.离子半径:D(n+1)﹣>Cn﹣>An+>B(n+1)+D.金属性:B>A,非金属性:D>C 13.下列变化中,只破坏共价键的是( )

A.干冰气化 B.氯酸钾受热分解 C.氯化钠溶于水 D.HCl溶于水 14.下列电子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15.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炭与浓硫酸反应B.铝热反应

C.液氨汽化D.Ba(OH)2·8H2O与NH4Cl固体的反应

16.下列有关叙述:①非金属单质M能从N的化合物中置换出非金属单质N;②M原子比N原子容易得到电子;③单质M跟H2反应比N跟H2反应容易得多;④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HmM>HnN;⑤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HmMOx>HnNOy;⑥沸点M>N。能说明M比N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 A.②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⑤

D.全部

17.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几个原电池。若a、b 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d逐渐溶解,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 A.a>d>c>b B.a>c>d>b

C.c>a>b>d D.b>d>c>a

18.下列指定粒子的个数比为2:1的是( )

A.NH4+中质子数与电子数 B.OH﹣中电子数与中子数 C.Na2O2中阳离子数与阴离子数 D.NaHSO4中阳离子数与阴离子数

19.某同学在百科中看到一段材料:元素周期表中某一主族元素和它右下方的另一主族元素的电负性接近,性质相似,称为“对角线规则”。据此,该同学做出了相应推测,其中合理的是() A.Li与Mg原子半径比较接近B.Be与冷水剧烈反应

C.Be(OH)2能与NaOH溶液反应D.Li加热时与O2反应生成的产物主要是Li2O2

20.将铷和另一碱金属的混合物4.6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0.2g的氢气,则另一碱金属是() A.锂 B.钠 C.钾 D.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21.(10分)(1)将钠、钾、镁、铝各1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 与盐酸反应最剧烈,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填写元素名称)

(2)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N≡N键的键能是948.9kJ•mol-1,H-H键的键能是436.0kJ•mol-1;由N2和H2合成1molNH3时可放出46.2kJ的热量。N-H键的键能是_____kJ•mol-1。

(3)将Fe片与石墨用导线连接平行置于FeCl3溶液中即可构成简易的原电池,其中负极为(写元素符号),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2.(19分)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A单质是自然界中密度最小的气体,A和C可形成A2C和A2C2两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D+与C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B、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11,且C、E同主族。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非金属性最强的是。(填元素符号)

(2)A元素具有两个中子的核素的表示符号为, 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E的简单离子结构示意图是。

(3)B2分子的电子式,A2C2的结构式。

(4)由A和C、A和E所形成的化合物中,热稳定性较差的是,沸点较高的是(用化学式表示)。 (5)用电子式表示D2C的形成过程为。

(6)D和F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7)将少量F的单质通入足量碘化亚铁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3.(16分)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1)仪器A的名称为,干燥管D的作用为。

(2)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溶液。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证明非金属性Cl>I的实验现象为。 (3)若要利用上述装置设计实验证明非金属性:C>Si,可供选择的试剂有:CaCO3固体,Na2CO3粉末,Na2SiO3溶液,稀硫酸,浓盐酸。则在A中加,B中加,C中加溶液,证明非金属性C>Si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4.(10分)A、B、C、D、E、F 六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未标出)。

(1)若A为短周期金属单质,D为短周期非金属单质, A的原子序数是D的2倍,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A的2倍,F的浓溶液与A、D反应都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则A的元素名称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A是常见的变价金属的单质,D、F是气态单质,已知光照条件下D与F可以反应,且反应①、②均在水溶液中进行,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3)若A、D、F都是短周期非金属元素,且A、D同主族,A、F同周期,B为氧化物,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将标准状况下3.36L 物质E 与10.0g 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所得溶液溶质成分为(用化学式表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