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方
案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2014-2015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吸引广大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确保“阳光体育运动”落到实处,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我校把开展“大课间操”活动作为重要途径之一,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使锻炼成为习惯,使学生终生受益。 二、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1、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
4、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5、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二)原则
1、教育性原则。开展大课间活动,以达到对学生的促德、健体、调智、审美等的教育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及特点,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内容。
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
4、创造性原则。根据学校场地的特点,科学合理的安排一些活动内容,将艺术、体育融为一体。 三、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 工作小组:
组长:李小银(全面督促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落实情况) 副组长:李昕 慕剑青(具体规划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活动方案及督导落实)
组员:副班主任(负责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安排、现场组织、场地安排、器材分发、技术指导)
班主任(负责本班活动的组织及指导)
活动过程中由每天的值日行政对各班组织教师到位情况和学生开展活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并在每天检查后进行小结。
四、实施措施 (一)活动时间的安排
上午:9:45——10:20共计35分钟。 1、9:45——9:50课间休息5分钟
2、9:50——9:55整队集合5分钟 3、9:55——10:00广播操1套5分钟 3、10:00—10:15分组活动15分钟 4、10:15——10:20退场5分钟 (二)活动场地的分配及安排
大课间操活动时间晴天全校先做广播操,然后分组进行各项活动。阴雨天班主任组织在室内活动,安排室内游戏活动。 (三)活动器材的准备
学校添置一些运动器材,提供给学生活动,班主任也要动员学生自带或自制一些体育活动辅助器材,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学生参加活动必需穿好校服,运动鞋。
(四)活动项目的选择
体育组提供一些室内外体育活动项目,供各班参考,由班主任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选择项目进行活动。室内活动项目及大部分的室外项目要靠班主任及配班老师培训、辅导学生。部分复杂的室外活动项目由相关体育老师对学生进行培训。
室外可活动项目:球类活动、跳长绳、踢毽子、立定跳远、捉迷藏、羽毛球、丢手绢、钻山洞、丢沙包、跳橡皮筋、掷纸飞机、呼啦圈、快快跳起来、闭眼平衡、木头人、老鹰抓小鸡等项目。
室内可活动项目:击鼓传花、扳手腕、传口令、画鼻子、纸球入篓、挑小棒、投飞镖、猜拳写字、猜猜他是谁、叫号起立、过独木桥、头顶气球、写字接力、指部位、开火车等项目。
五、实施要求
1.学校在精心制订大课间活动方案的基础上,加强对室内外大课间活动意义和作用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全校师生高度重视该项活动。 2.各班要高度重视大课间活动。班主任和协管教师要根据活动内容在班内进行科学分组,并配备好指导教师。
3.各班要制定详细活动计划和活动安排。所制定的班级活动计划既要充分考虑到季节气候因素的影响,根据春冬季和夏秋季的气温状况设计不同类型的活动;又要充分发挥本班教师的特长,把综合实践活动、体育锻炼和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
4.各班的活动开展要有组织、有步骤;要认真组织本班学生准时参加活动,保证出勤率,合理掌控学生的运动量。
5.所有教师要更新管理观念,注重过程指导和管理,并积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
6.教师必须密切关注活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的设计必须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排除各种安全隐患。 六、活动注意事项
1、大课间活动时间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或早退。 2、室外活动时间班主任、搭班教师必须管理到位。
3、由于我校学生人数多,人均活动面积小,户外集体活动开展起来难度较大,为了能更好地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活动前和活动中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好安全防范措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