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语十二章、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选择题、文言现象、注释、翻译习题【部编版七上期中前古文】

来源:九壹网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期中前古文习题带答案

目录:

(一)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习题 (二)第12课《论语十二章》习题

(一)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检测题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下面各组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B )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待) B.去后乃至(才) ..

C.元方入门不顾(照顾) D. 太丘舍去(去……地方) ..【解析】A约定。B才。C回头看。D离开。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大雪日内集(内在联系) B.俄而雪骤(不久) ....C.讲论文义(讲解) D.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 ...【解析】A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3、选出与“相委而去”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C ) A、出淤泥而不染 B、思而不学则殆 ..C、环而攻之 D、中峨冠而多髯者 ..

【解析】例句表示顺承。A表转折。B表转折。C表顺承。D表并列。 4、选出下列“之”字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B ) A.渔人甚异之 B.何陋之有 C.下车引之 D.属予作文以记之

【解析】A代词,这件事。B宾语前置的标志。C代词,指陈元方。D代词,这件事。

5、选出与“下车引之”中的“之”字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B )

A.渔人甚异之 B.无案牍之劳形 C.具答之 D.吴广佐而杀之

【解析】例句是代指陈元方。A代词,这件事。B主谓之间。C代词,桃花源中人的问题。D代词,指两尉。

6、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C )

A、相委而去(去:去到) B、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你的父亲) .....C、元方入门不顾(顾:回头看) D、日中不至(至:至于) ..【解析】A去:离开。B家君:对自己父亲的谦称。D到。 7、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去后乃至(乃至:才到) B.相委而去(委:委托) ...C.与友期行(期:约定) D.下车引之(引:拉) ..【解析】B委:舍弃。

8、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 C )

A.白雪纷纷何所似(译:纷纷扬的大雪飘向什么地方?)

B.俄而雪骤,公欣然曰(译:不久雪花突然停止了,公因此高兴地说。) C.撒盐空中差可拟(译:这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D.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译:谢太傅一家人因为寒冷而靠在一起。)

【解析】A何所似:像什么。B雪骤:雪下得急了。D寒雪日内集: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 9、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 C ) A.尊君在不(译:尊敬的君子在不在)

B.待君久不至,已去(译:等待你很久时间也不到来,约定时间已经过去了) C.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译:正午时你还不到,就是不讲信用) D.元方入门不顾(译:元方赶着回家而顾不上他)

【解析】A尊君:您爸爸。对对方爸爸的尊称。B已去:已经离开了。D顾:回头看。

10、下面对《咏雪》文中句子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本文题目为“咏雪”,点明全文的主旨是赞叹雪花的高洁和雅观。 B.兄子胡儿的比喻更多的是形似,下雪如“撒盐”。 C.兄女的比喻则是神似,下雪如“柳絮”的轻盈。 D.在最后的“公大笑乐”,表示太傅欣赏道韫的才华。 【解析】A主旨是赞叹谢道韫的才华。

11、下列是对《咏雪》课文写法上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本文对人物的描写主要采用语言描写。 B.文章用“公大笑乐”侧面反映出道韫的才华。 C.本文的两个比喻句只有喻体,分别是盐和柳絮。

D.本文开始写下雪的环境描写是用来渲染寒冷、孤寂的气氛。 【解析】D为下文咏雪作铺垫的。

12、对《陈太丘与友期》中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陈太丘与友期行”而“太丘舍去”,可见陈太丘是一个不守信用的人。 B.“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反映出友人是一个不守时、不守信用的人。 C.友人怒骂陈太丘“非人”,可见友人的无礼和无知,不懂得自我反省。 D.元方针锋相对,义正辞严地批评了友人,言之有理,可见他的机智聪明。 【解析】A是友人不守信用。

13、下列是对《陈太丘与友期》写作上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本文对人物的描写主要采用语言描写的动作描写。

B、友人从“怒”到“惭”的表情变化,反映出其心理变化过程。

C、文章最后定“元方出门不顾”是全文的败笔所在,让元方变成了一个不尊重长辈的无礼小孩。

D、本文在叙述故事时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而“元方针锋相对,义正辞严批评友人的无信、无礼”是高潮部分。 【解析】C对方无礼在前,不能说是败笔。

二、文言现象积累:

1、分析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

①尊君在不:通假字,“不”通“否”,读 fǒu,表示否定,相当于“吗”。 .②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今异义,古义:子侄辈的人,指家中的年轻一代人。今义:..指子女。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古今异义,古义:趁,乘,凭借。今义:因为。 .④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今异义,古义:诗文.今义:文章的意思。 ..⑤太丘舍去:古今异义,古义:离开。今义:与“来”相对。 .⑥相委而去:古今异义,古义:丢下,舍弃。今义:委托。 .⑦下车引之:古今异义,古义:拉。今义:引导,牵引。 .⑧元方入门不顾:古今异义,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 .⑨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今异义,古义:约定。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⑩陈太丘与友期行: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

⑪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词类活用,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⑫友人惭:词类活用,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2、 一词多义: 相:

①相委而去: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②相顾惊疑:互相,交互。 日: ①日中不至:太阳。 ②寒雪日内集:天。 时:

①元方时年七岁:当时。 .②故时有物外之趣: 经常。 .若: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如。 .②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好像。 .是:

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表示肯定的判断 。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 。 .而 :

①俄而雪骤:与“俄”合用,不久,一会儿 。 .②相委而去: 连,表顺承。 .3、判断文言句式:

①谢太傅(于)寒雪日内集:省略句,省略介词。 ②撒盐(于)空中差可拟:省略句,省略介词。

③(谢道韫)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省略句,省略主语。 ④(太丘)去后(友人)乃至:省略句,省略主语。 ⑤(家君)待君久不至,(家君)已去:省略句,省略主语。 ⑥白雪纷纷何所似:倒装句,宾语前置:白雪纷纷似所何 。 ⑦撒盐空中差可拟:倒装句,状语后置,“空中撒盐差可拟。”

⑧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判断句 , “也”表判断,可译为“……是……。”

三、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一)、《咏雪》

1、【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3、【文义】文章的义理。 4、【俄而】不久,一会儿。 5、【骤】急。

6、【何所似】像什么。

7、【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差】,大体。【拟】,相比。 8、【未若】不如,不及。 9、【因风】乘风。【因】,趁、乘。 10、【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辩。【无奕】,

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二)、《陈太丘与友期》

1、【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 2、【日中】正午时分。

3、【舍去】丢下(他)而离开。【舍】,舍弃。【去】,离开。 4、【乃】才。 四、重点句子翻译:

5、【尊君在不】令尊在不在?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同“否”。 6、【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委】,舍弃。 7、【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8、【引】拉,牵拉。 9、【 顾】回头看。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翻译: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文。 2、白雪纷纷何所似?

翻译: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3、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4、未若柳絮因风起。

翻译: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5、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翻译: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 6、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翻译: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7、待君久不至,已去。

翻译: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8、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翻译: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9、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二)第12课《论语十二章》检测题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B )

A.不亦说乎(通“悦”,愉快,高兴) B.不耻下问(可耻) .. C.为人谋而不忠乎(谋划,商量办法) D.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实) ..【解析】B意动用法,以……为耻。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D )

A.学而不思则罔 B.仁在其中矣 其真无马耶 .时习之 学而...C.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未复能有与其奇者D.学而时习之 择期善者而从...之 .

【解析】A前表承接;后表转折。B前代词;反问语气词。C前介词,和;后动词,参与。D都是代词。

3. 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B )

A.学而不思则罔(罔:有害。)B.人不堪其忧 (堪:能忍受。) C.切问而近思(切问:急切地追问。)D.三十而立(立:站立。) 【解析】A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C切问:恳切地提问;D立:立身,指有所成就。

4.下列句中加点词4意义4都不同的一组是( D )

A.学而时习之/学如不及 B.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C.诲女知之乎/诲人不倦 D.是知也/日知其所亡 ....

【解析】A学习;学习。B反省;反省。C教导;教导。D通假字,同“智”,明智,智慧;知道。

5.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

A.清流见底/见往事耳 B.实是欲界之仙都/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C.于我如浮云/皆以美于徐公 D.自康乐以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解析】A看见;了解。B助词,的;助词,的。C介词,对,对于;介词,比。D从;如果。

6.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

A.色愈恭,礼愈至/每至晴初霜旦 B. 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 ....C.何有于我哉/霜叶红于二月花 D.择其善者而从之/日出而林霏开 ....【解析】A周到;到。B了解;学到。C介词,对;D表顺承;表顺承。 7.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B )

A. 人不知而不愠/ 择其善者而从之 B. 可以为师矣/可以一战 ......C. 必有我师焉/ 不可亵玩焉 D. 有朋自远方来 /自三峡七百里中 .....【解析】A表转折;表顺承。B古今异义,可以凭借;可以凭借。C是兼词“于此”的意思,翻译为“在其中”;助词,不翻译。D从;在。 8.下面加点词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D )

A.媵人持汤沃灌 B.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小石潭记》) ....【解析】A古今异义,热水。B古今异义,可以凭借。C古今异义,几个人。D古今同义,参差不齐。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温故而知新 新:新的理解和体会 B.学而不思则罔 罔:迷惑 C.及鲁肃过寻阳 过:到

D.但当涉猎 涉猎:全面广泛地阅读 【解析】D粗略地阅读。

10.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C ) ① 择其善者而从之 ③结友而别 ..

② 安陵君其许寡人 ④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

A. 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B. 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解析】①代词,他的。②祈使语气,一定。③表顺承。④表顺承。 11.下面句子省略成分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

A.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C.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D.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解析】A可以之为师矣,省略宾语。B有时朝发白帝,省略介词。C林尽于水源,省略介词。D飞漱于其间。

12.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C ) A.学而时习之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人不知而不愠/水落而石出者 ..C.可以为师矣/ 可以一战 ..

D.安陵君其许寡人/其不善者而改之 ..

【解析】A代词,它;主谓之间。B表转折;表顺承。C凭借;凭借。D表祈使语气;代词,他。

13.下列加点词与“可以为师矣”一句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可以一战 C可以调素琴 D.皆以美于徐公 ....【解析】例句是凭借。A因为。B凭借。C词的后缀。D认为。 14.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

A.清流见底/见往事耳 B.实是欲界之仙都/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C.于我如浮云/皆以美于徐公 D.自康乐以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解析】A看见;了解。B助词,的;的。C介词,对,对于;比。D从;如果。 二、文言知识积累:

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①不亦说乎:通假字,“说”同“悦”,.意思是愉快

②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假字,“有”同“又”,意思是 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③有朋.自远方来:古今异义,古义:志同道合的人;今义:彼此友好的人。 ④择其善者..而从之:古今异义,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

⑤可以为..师矣:古今异义,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⑥不亦君子..乎:古今异义,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义:对别人的尊称。 ⑦学而不思则罔.:古今异义,古义:迷惑、迷茫而无所适从;今义:蒙蔽,没有。

⑧思而不学则殆.:古今异义,古义:有害;今义:危险。

⑨吾日三.省吾身:古今异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

⑩饭疏.食饮水:古今异义,古义:粗劣;今义:疏通、疏散。

⑪饭疏食饮水.:古今异义,古义:冷水;今义: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⑫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今异义,古义:普通人,男子汉;今义: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⑬学而时.

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⑭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⑮传.不习乎: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⑯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乐。

⑰饭.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

⑱择其善者..而从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长处。

⑲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 2、一词多义: 于

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介词,在。 ②于我如浮云:介词,对于。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介词,在、给。 为

①为人谋而不忠乎:介词,替。 ②可以为师矣:动词,成为,做。 而

①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 ②为人谋而不忠乎:表转折 ③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表转折 ④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表承接

⑤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表承接

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转折

⑦曲肱而枕之:表修饰 ⑧不义而富且贵:表承接

⑨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表承接

⑩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表并列 知

①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③温故而知新:得到。 三、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1、【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2、【时习】按时温习。【时】,按时。 3、【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说】,同“悦”,愉快。 4、【愠】生气,恼怒。 5、【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6、【吾】人称代词,我。 7、【日】每天。

8、【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

①不亦乐乎:愉快,快乐。 ②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3、判断文言句式: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省略句,省略宾语。 “可以之为师矣”。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省略句,省略动词“择”。 ③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省略句,省略宾语。人不知(之)而(之)不愠。 ④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倒装句,状语后置,于学志。

⑤贤哉,回也!倒装句,谓语前置,回,贤哉!

泛指多次。一说,实指,即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反省。 9、【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 10、【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11、【信】诚信。

12、【传】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13、【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14、【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15、【惑】迷惑,疑惑。

16、【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

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 17、【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18、【从心所欲】顺从意愿。

19、【逾矩】越过法度。【逾】,越过。【矩】,法度。

20、【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21、【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22、【殆】疑惑。 23、【堪】能忍受。

24、【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德。

25、【者】代词,“……的人”。 26、【好】喜爱,爱好。 27、【乐】以……为快乐。

28、【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饭】,吃。【疏食】,粗粮。【水】,文四、重点句子翻译: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 29、【于】介词,对,对于。 30、【如浮云】像浮云一样。 31、【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32、【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33、【川上】河边。【川】,河流。 3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逝,往】、离去。【斯】,代词,这,指河水。【夫】,语气词,用于句未、表示感叹。 35、【三军】指军队。 36、【夺】改变。

37、【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38、【笃志】志向坚定。【笃】,坚定。 39、【切问而近思】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切】,恳切。 40、【仁】仁德。

翻译: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翻译: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

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翻译: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

5、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8、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翻译: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10、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翻译: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1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翻译: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翻译: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翻译: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