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四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钻孔与切割有药半成品时,应在专用工房内进行,每间工房定员2人,人均使用工房面积不得少于__,严禁使用不合格工具和长时间使用同一件工具。 A.2.5m2 B.3.5m2 C.4.5m2 D.5.5m2
2、根据职业病防治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建立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从业人员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危害因素接触史、员工健康体检结果及处理情况和__等。
A.作业场所设备设施检测结果 B.作业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C.从业人员的工作经历 D.从业人员的工作业绩
3、__可以将风险的大小完全量化,并提供足够的信息,为业主、投资者、政府管理者提供定量化的决策依据。 A.定性风险评价 B.定量风险评价 C.事故隐患评价 D.安全验收评价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政相对人的权利的是__。 A.陈述权 B.申辩权 C.索赔权 D.罚没权
5、内部审核又称为:__。 A.第一方审核 B.第二方审核 C.第三方审核 D.第四方审核
6、通过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可以确定哪些是__的潜在危险源。 A.可能发生事故 B.一定发生事故
C.一定不会发生事故 D.发生重大事故
7、重大事故由__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A.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B.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
C.省、自治区、直辖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D.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8、根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程度的不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管理办法》将建设项目分为一般职业病危害项目和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的是__。
A.可能产生高度和极度危害化学物质的项目 B.可能产生石棉纤维的项目
C.可能产生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的项目 D.可能产生放射性职业危害因素的项目
9、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承担安全评价、认证、监测、检验的机构应当具备__规定的资质条件。 A.行业 B.国家 C.企业 D.地方 10、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的费用由__承担。 A.从业人员本人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生产经营单位
D.劳动行政主管部门
11、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是一种__的安全评价方法。 A.定量 B.概率 C.定性 D.因素
12、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主要是__。 A.法定的行政机关 B.法定的检查机关 C.公安局 D.检查院
13、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社会主体包括企业责任主体、中介服务主体、__和从事安全的从业人员。 A.政府监管主体 B.政府管理主体
C.政府机关及相关主管部门主体 D.政府主体
14、当事故可能影响到周边地区,对周边地区可能造成威胁时,应及时启动__。 A.安全管理系统 B.安全监测系统 C.安全评估系统 D.警报系统
15、大型企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达到其年销售收入的()时,可提出缓提的申请。
A.1% B.2% C.5% D.10%
16、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主要是__。 A.行政机关 B.国家行政机关 C.人民政府 D.法院
17、国务院于1989年1月3日通过并于同年__发布施行了《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该规定所称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特别重大人身伤亡或巨大经济损失以及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 A.3月1日 B.3月29日 C.5月1日 D.5月29日 18、__是指由应急组织的代表或关键岗位人员参加的,按照应急预案及其标准工作程序讨论紧急情况时应采取行动的演练活动。 A.应急演练 B.桌面演练 C.功能演练 D.全面演练
19、矿山安全开采需要具备__的安全保障条件。 A.严格的、精确的 B.严格的、系统的 C.精确的、系统的 D.万无一失的 2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划分生产安全事故等级的主要依据是人员伤亡或__。 A.直接经济损失 B.间接经济损失 C.社会影响范围 D.环境破坏程度
21、一个完整的预警管理体系应包括外部环境预警系统、预警信息管理系统、事故预警系统和__预警系统四部分。 A.外部管理 B.内部管理不良 C.政策法规变化 D.技术变化
22、城市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的目标不包括__。 A.重大危险源信息(包括多媒体及地理信息)的管理 B.重大危险源危险程度评估的计算机辅助分析 C.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形象表述 D.为企业宏观管理提供准确信息
23、精馏过程不涉及的过程有__。 A.热源加热 B.液体沸腾 C.冷却冷凝 D.冷却泄压
24、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按照事故的级别逐级上报事故情况,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且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 A.1小时 B.2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
25、重大危险源为四级的情况下,其单元危险性控制程度应该为__以上。 A.A级 B.B级 C.C级 D.D级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按《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对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评价分为__。 A.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
B.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C.建设项目组成人员评价 D.建设项目时间周期评价 E.安全风险评价
2、特种设备的行政许可制度是对特种设备实施__。 A.市场认证制度 B.市场认可制度 C.市场准入制度 D.设备准用制度 E.设备检查制度
3、预防原理的原则包括__。 A.偶然损失原则 B.因果关系原则 C.3E原则
D.本质安全化原则 E.动态相关性原则
4、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安全评价中常用__的方法进行分类。 A.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 B.参照事故类别
C.导致事故的间接原因 D.因素性质 E.危害程度
5、职业健康监护的主要内容有__。 A.职业健康检查
B.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C.进行安全检查
D.职工安全生产培训 E.生产安全教育培训
6、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__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A.环保 B.矿山 C.建筑施工 D.核能调研 E.办公用品生产
7、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的种类有__。 A.拘留 B.罚款 C.有期徒刑
D.没收违法所得 E.责令停产停业
8、按照对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性的影响程度,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划分为__。 A.充足项 B.不足项 C.整改项 D.改进项 E.错误项
9、重大事故应根据__实行分级响应体制。 A.事故的性质
B.事态发展趋势和控制能力 C.事故的严重程度 D.事故的发生时间 E.事故持续时间
10、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__而引起的疾病。 A.粉尘 B.有毒物质 C.放射性物质 D.有害物质 E.传染源 11、我国实行特种设备安全全过程一体化监察制度,该制度包括__等环节的监察。 A.设计和制造 B.安装和使用 C.检验和修理 D.登记和备案
E.回收和报废
12、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__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有关的道路交通工作。 A.交通管理 B.建设管理 C.市政管理 D.城市规划 E.城市管理
13、以下包含在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中的有__。 A.重大危险源的信息发布 B.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C.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D.重大危险源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E.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14、根据《关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在新从业人员人厂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中,班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有__。 A.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方法 B.本单位职工奖惩制度 C.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D.事故案例
E.生产设备、安全装置使用方法
15、注册安全工程师有__情形之一的,不予续期注册。 A.无业绩考核证明
B.允许他人以本人名义执业的 C.在执业活动中弄虚作假的
D.受过刑事处罚执行完毕不满7年的 E.同时在两个(含两个)以上单位执业的
16、下列站房,属于机械生产动力站房的是__。 A.污水处理站、通讯总站 B.计算中心、消防泵站 C.制氧站、煤气站
D.消防泵站、通讯总站
E.变配电站、锅炉房、空压站
17、从原则上来讲,事故调查组应该自事故发生__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A.30 B.60 C.70 D.100 E.40 18、《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病人依法享有__的权利。 A.工伤社会保险 B.提出赔偿要求 C.提出变动工作 D.提起诉讼
E.提出仲裁
19、由于机器转动、气体排放、工件撞击与摩擦等所产生的噪声,称为生产性噪声或工业噪声。噪声可分为__。 A.生产性噪声 B.工业性噪声 C.电磁性噪声 D.机械性噪声 E.空气动力噪声
20、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在__无异议,可以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A.劳动报酬、工作时间 B.休息休假
C.劳动安全卫生 D.保险福利等事项
E.工作性质、种类、范围
21、下列选项中,属于渗透检测特点的内容包括__等。 A.形状复杂的缺陷可以很容易地观察到显示的痕迹
B.不需要大型设备,携带式喷灌着色渗透检测不需水、电,现场检测十分方便 C.检测程序少、速度快
D.检测灵敏度较磁粉检测低 E.材料较便宜,成本低
22、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社会主体包括__。 A.社会责任主体 B.企业责任主体 C.中介服务主体 D.政府监管主体 E.集体责任主体
23、安全技术措施不包括以下__的内容。 A.措施目的和内容 B.经费风险预算及来源 C.负责施工的单位或负责人 D.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
E.措施预期效果、检查验收及必要返工 24、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做到__。 A.及时、准确
B.实事求是,尊重科学 C.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 D.处理责任人 E.经济制裁
25、为安全生产法服务的中介机构的主要工作有__。 A.安全管理 B.安全评价 C.安全认证 D.安全检测
E.安全检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