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污染源普查产排污系数
培训教材
河南省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
二○○八年三月
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的使用
II
1 产排污系数手册简介 1.1 产排污系数手册汇编原则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工业行业代码顺序(小类)(从“0610煤炭和无烟煤的开采洗选”一直到“4690其他水处理、利用与分配”),依次汇编形成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以下简称《手册》)。 1.2产排污系数手册涵盖范围
《手册》共计10个分册,以国民经济分类中小类行业为单位编写。 1.2.1《手册》涵盖行业范围
1)实测和类比使用的小类行业,共351个
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及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中统称为“工业行业”)共有39个大类行业,524个小类行业(不包括4620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本《手册》涵盖了其中的32个大类行业,351个小类行业,共涉及1344种原料、8367种产品、1026种工艺,给出了10504个产污系数和12891个排污系数。其中259个小类行业污染源的产排污系数通过实测核算得出,92个小类行业污染源的产排污系数采用类比方法获得(见表1-3)。
2)进一步补充完成系数手册的小类行业,共15个
有一些产品量较少、相对污染较大,但由于数据基础较差等原因需花费更长时间才能完成产排污系数核算的小类行业或其中部分产品。这类小类行业共15个,拟在2008年6月之前完成产排污系数的核算。
3)无需做系数的小类行业,共118个
包括产量少或无产品生产的行业;军工、涉密或带放射源的行业;污染少或无普查污染物指标的行业。
4)通过其他方法完成的小类行业,共40个
这些小类行业可通过采取监测法、物料衡算法进行填表,也可采用排污申报的数据进行普查填表。
1.2.2《手册》涵盖污染物(指标)范围
本《手册》完全按照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确定的32项重点污染物(指标),涵盖了其中全部工业污染源的重点污染物(指标),共计27项(见表1-1)。27项污染物(指标)涉及废水污染物、废气、固体废物三种污染物。主要包括:
1
(1) 现行环境统计包括的污染物(指标),共21项污染物。
(2) 国家“十一五”环保规划和重点流域、区域规划重点污染物,共5项
污染物。 (3) 重点行业特征污染物,共2项污染物,主要包括:
— 氟化物
只适用于如下4个小类行业:3316铝冶炼行业(电解铝)、3111 水泥制造行业、3132建筑陶瓷制品制造、3141平板玻璃制造。 —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只适用于: 13农副食品加工业、14食品制造、15饮料制造业和22造纸及纸制品行业中部分小类行业。
表1-1 《手册》污染物(指标)种类及单位
污染物(指标) 种类 编号 1 2 3 4 5 6 7 水污染物(指标)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大气污染物(指标) 17 18 19 20 21 固体废物(指标) 22 23 24 污染物(指标) 工业废水量 化学需氧量 总磷 总氮 五日生化需氧量 氨氮 工业废水中的石油类 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 ①汞 ②镉 ③六价铬 ④铅 工业废水中的砷 工业废水中的氰化物 工业废水中的挥发酚 工业废气量 二氧化硫 烟尘 工业粉尘 氮氧化物 氟化物 工业固体废物 ①危险废物 ②冶炼废渣 ③粉煤灰 ④炉渣 污染物(指标)单位 吨 克 克 克 克 克 克 毫克 克 克 克 克 克 克 标立方米或立方米 千克 千克 千克 千克 克 吨 吨 吨 吨 吨 2
25 26 27 ⑤煤矸石 ⑥尾矿 ⑦脱硫石膏 吨 吨 吨 由于第十分册中涉及的部分小类行业中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量相对较小,不宜用表1-1中的统一规定单位对数据进行表达,这些污染物及污染物指标使用的单位见表1-2。
表1-2 《手册》第十分册与统一规定单位不一致部分
污染物指标 化学需氧量 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 汞 六价铬 铅 小类行业名称 4411火力发电行业产排污系数表(续39)第230页 4051电子真空器件行业产排污系数表(续4)第105页 4061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行业产排污系数表(续4)第145页 4062 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行业产排污系数表(续4)第145页 4051电子真空器件行业 4052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行业 二氧化硫 4053集成电路制造行业 4061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行业 4411火力发电行业产排污系数表(续39)(第230页) 4051电子真空器件行业(第103-106页) 4052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行业 氮氧化物 4053集成电路制造行业 4061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行业 4062印制电路板制造行业 4051电子真空器件行业 烟尘 4061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行业 4411火力发电行业产排污系数表(续39)第230页 4051电子真空器件行业 工业粉尘 4061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行业(第142页,4列,4行) 4061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行业(第142页,4列倒3行) 4062印制电路板制造行业 4411火力发电行业 工业固体废物 4430工业锅炉(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产排污系数表-工业固体废物 3922电力电容器制造业 危险废物 4051电子真空器件行业 4059光电子器件及其他电子器件制造行业 单位 毫克 微克 毫克 毫克 克 克 克 克 毫克 克 克 克 克 克 克 克 毫克 克 克 毫克 克 千克 千克 千克 千克 千克 1.3 产排污系数手册分册内容
各分册按照《国民经济分类》(GB/T4754-2002)和《统计上使用的产品分类
3
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原则,尽量涵盖各小类行业和产品,采用类比方法的92个小类行业在《第十分册》中给出了详细说明。
各分册涵盖的行业及其产排污系数个数的统计见表1-3。
4
表1-3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涵盖范围
分册名称 大类行业(个) 大类行业代码及名称 0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0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第一分册 5 0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9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0非金属矿采选业 第二分册 2 13农副食品加工业 14食品制造业 15饮料制造业 第三分册 3 17纺织业 18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19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第四分册 4 20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22造纸及纸制品业 25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第五分册 1 2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7医药制造业 第六分册 4 28化学纤维制造业 29橡胶制品业 30塑料制品业 第七分册 第八分册 1 2 3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5 19 23 18 14 — — — — — 33 29 — — 26 — 小类行业(个) 实测计算获得 类推适用 产污系数(个) 291 89 246 797 100 198 169 186 184 6 314 203 434 433 1868 165 63 73 21 738 604 排污系数(个) 252 138 360 592 48 655 329 252 174 4 781 235 892 685 1885 347 54 67 21 849 730 5
分册名称 大类行业(个) 大类行业代码及名称 3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4金属制品业 35通用设备制造业 36专用设备制造业 3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3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40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43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44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45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46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小类行业(个) 实测计算获得 类推适用 产污系数(个) 1378 82 444 53 242 129 528 56 排污系数(个) 1399 70 383 45 205 112 568 113 664 23 26 12891 第九分册 4 41 — 第十分册 6 31 92 448 13 22 合计 32 259 92 10504 6
1.4 几点说明
1) 锅炉
锅炉包括生产锅炉、生活锅炉和商业锅炉。鉴于锅炉是各行业的通用设施,为便于填表,《手册》中单独提供了锅炉设备的产排污系数。普查中企业采用产排污系数法填表及普查员核定时,涉及锅炉运行产生和排放的污染物量的核算,需使用《手册》第十分册“4430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包括工业锅炉)”中的产排污系数。
2) 工业窑炉
按照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表的填报要求,工业窑炉和生产工艺废气分别填表。《手册》中分别给出了工业窑炉和生产工艺过程工业废气和相关污染物的产排污系数。普查中企业采用产排污系数法填表及普查员核定时,难以界定废气种类且以工业窑炉废气为主的生产工艺过程,其污染物的产排污系数按相关工业窑炉的产排污系数计。
3) 多种产品生产
对于有一个以上产品生产的企业,普查中企业采用产排污系数法填表及普查员核定时,按照每种产品生产过程的产排污系数依次核算再加合汇总各类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总量。
4) 多条生产线
对于有一个以上产品生产线的企业,如果《手册》中该种产品生产过程污染物产排污系数是按生产线核算,普查中企业采用产排污系数法填表及普查员核定时,按照每条产品生产线依次核算再加合汇总各类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总量。
5) 多个生产过程
对于主要生产过程涉及一个以上小类行业的企业,普查中企业采用产排污系数法填表及普查员核定时,按照与生产过程相关的行业分别核算再加合汇总各类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总量。
如,钢铁联合企业,含焦化、炼铁、炼钢、轧钢等生产过程,对这些生产过程分别给出产排污系数,以便各钢铁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组合使用。
7
2 产排污系数表单
《手册》中产排污系数表单由两部分组成,即表单内容说明和系数表单。系数表单中表单项包括:产品名称、原料名称、工艺名称、规模等级、污染物指标/单位、产污系数、末端治理技术和排污系数。 2.1 表单内容说明
1) 适用范围
对小类行业中产排污系数适用的有关产品以及涉及的污染物指标进行了描述。
2) 注意事项
(1)系数表中未涉及产品的产排污系数
按照《目录》,给出小类行业系数表单中未涉及的产品生产过程如何参照其它的产品生产过程的产排污系数,在普查填表中进行相关污染物产排量的核算。 示例:《手册》第二分册“13农副食品加工业”和“14食品制造业”,这两个行业产品和原料种类多、工艺繁多及规模等级众多,系数表单中无法全部包含所有产品过程的产排污系数,对于系数表单中没有包含的产品生产过程污染物产排放量的计算,直接参照或者调整相关产品、原料、工艺及规模的产排污系数。
a.直接参照相关系数表单
示例:“1310谷物磨制行业”使用说明中
b.对相关系数表调整后使用
示例:“1411糕点、面包制造行业”
8
(2)工况未达到75%负荷的企业污染物产排量核算
该部分内容对于工况未达到75%负荷的企业,如何使用系数表单中的产排污系数进行污染物产排量核算给予了说明。
(3)生产非单一产品企业污染物产排量核算
针对小类行业生产非单一产品的企业,对如何使用手册进行污染物产排量的核算进行说明。
(4)无组织排放的说明
除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水泥制造业、焦化和火力发电等4个行业中对无组织排放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并标注之外,其他小类行业均不涉及污染物(指标)无组织排放部分。
(5)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对小类行业产排污系数表单及产排污量核算中的其他问题和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如果存在对污染物产排污系数影响较大,但不包含在产品、原料、工艺和规模等因素之内的因素,对其如何影响产排污系数使用等方面的内容均在此处进行详细说明。
示例:“2710化学药品原药制造行业”
除表单中产品等影响产排污系数影响因素外,行业内投入产出比对污染物产排污系数影响很大,所以在使用说明和系数表单中分别进行了说明。
9
示例 :“0610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洗选业”
除表单中产品等影响产排污系数影响因素外,煤矿的废水量与水文条件有关,所以在使用说明中和系数表单分别进行了说明。
10
2.2系数表单中的产品名称项
产品名称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并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实物。产品名称原则上与《目录》相一致,部分超出了该目录的范围,使用中在注意行业内俗称和规范性名称之间的关系,并在表注中说明。;或者由于产品种类太多,无法一一列举的可以采用产品大类名称。
1)
与产品目录不一致的,适用行业内俗称
示例:“1742绢纺和丝织加工业”
11
2)
无法一一列举,适用产品大类目录
示例:“2710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
2.3系数表单中的原料名称项
原料名称指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在报告期内使用的主要原料。按照《目录》中规范名称填写。目录中没有的,按行业约定俗成的名称填写,并在表注中说明。对于按原料使用量核算产排污系数的,若有多种原料,应说明以哪一种原料计算产排污量。
12
示例: “1742绢纺和丝织加工业”
2.4系数表单中的工艺名称项
工艺名称指对应产品的生产、加工采用的主导生产工艺。对于类似的工艺可参照主导工艺。
2.5系数表单中的规模等级项
规模等级按照对污染物产排量影响的程度划分,规模等级的划分对象包括如下三类:
1)单条生产线
示例:2631化学农药行业(有机磷类)
当同一化学农药制造企业有多种农药品种生产线时,每条生产线单独对应本手册相应的表单。企业总的产排污量分别为各生产线之和。
13
2)单体设备(装置) 示例:“2611无机酸制造业”
系数表单中的规模均为单套装置的生产能力,在统计产排污量时用单套装置的产量乘以相应的系数得到该套装置的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
14
3)企业整体规模
如果单体设备和生产线对污染物产排污系数影响不大的情况下,则可以按照企业整体的生产规模。
示例:“27医药制造行业”
2.6系数表单中的污染物指标项
系数表单中污染物指标按照废水污染物指标、废气污染物指标、固体废物指标依次排列。废水污染物指标的排列顺序为:工业废水量指标、具体的水污染物指标。废气污染物的排列顺序为:工业废气量指标、具体的气体污染物指标。 污染物指标采用汉字表示,如“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等。危险废物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标明危险废物种类代码。
示例:“3411金属结构制造业”
15
2.7系数表单中的单位项
1)产排污系数单位产品或者单位原料表达,如“吨/吨-产品”或者“吨/吨-原料”等。
2)对于个别行业产排污系数难以用单位产品或者单位原料表达,产排污系数的单位采用了中间产品等其他方式表达。
建材中“3111水泥制造行业”中因为工业废气量、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氟化物5种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水泥熟料锻烧过程,上述污染物的产排污系数以生产单位熟料的污染物产排量表达。如“烟尘单位是千克/吨-熟料”,对于既生产熟料又生产水泥的企业,在普查表填报时要同时考虑水泥的产量和水泥熟料的产量。
2.8系数表单中标注的使用
系数表单的标注主要是针对表单中产排污系数使用过程中需重点强调或注意的问题,主要分为两类:
1)适用于整个系数表单。
16
2)标注只适用于当页系数表单。
3 产排污系数的表达方式 3.1 单值法
是产排污系数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即产排污系数是一个单一的数值。 3.2 区间法
即产排污系数用区间进行表达。在这种表达方式下,通常系数表单中会标注区间数据的使用方法,即何种情况下取下限、中值、上限,以及其他中间值(非中值)的取值等。
17
3.3 公式法
产排污系数通过公式进行表达,即产排污系数是某个要素(如原料、规模等级等)的函数。
示例1 :“0710天然原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
18
示例2:“4411火力发电行业”
示例3 :“4430 工业锅炉(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
4 使用产排污系数法填报污染源普查表 4.1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填报总体说明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源普查详表”中与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直接相关的为 “G105-1废水污染物产排污系数测算表”和“G109-1废气污染物产排污系数测算表”。
间接相关的普查表主要包括:G101工业企业基本情况表;G103工业用水、排水情况普查表;G105废水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普查表;G106锅炉及废气治理设施普查表;G107窑炉及废气治理设施普查表;G108生产工艺废气处理设施普查表;G109废气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普查表。具体的表格相关情况见表4-1,各表格之间关系见图4-1和图4-2。
19
表4-1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表中与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相关的表格
1.直接相关 表号 G105-1 G109-1 2.间接相关 表名 废水污染物产排污系数测算表 废气污染物产排污系数测算表 表名 工业企业基本情况表 工业用水、排水情况普查表 废水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普查表 锅炉及废气治理设施普查表 窑炉及废气治理设施普查表 生产工艺废气处理设施普查表 废气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普查表 表号 G101 G103 G105 G106 G107 G108 G109 本次培训主要以填报G105-1表和G109-1表为主,其他相关表格的使用在必要时会加以说明。
20
G105-1表 产品量或原料量 G101表 确定行业 废水产生量 G103表 废水排放量 G105-1表 产(排)污系数 ×
产品量(原料量) = 产(排)污量 G105-1表 G105表 水污染物产生量 水污染物排放量
产品名称 原料名称 生产工艺 生产能力
废水处理工艺名称
查 系数
图4-1 产排污系数法在污染源普查表中的使用流程(水污染物部分)
21
G109-1表 查找系数 G109-1表 G101表 产品名称 原料名称 生产工艺 生产能力 废气处理工艺名称 查找系数 生产过程产(排)污系数 产品量 或原料量 × 产品量(原料量) =
G108表 废气排放量 大气污染物产生量 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G109-1表 工艺过程 G 109表 确定行业 生产工艺 废气排放量 产(排)污量 窑炉 废气排放G107表
产品量 或原料量 × 工业锅炉产(排)污系数 燃烧过程 燃料消耗量 =
产(排)污量 G109-1表 废气排放量 大气污染物产生量 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燃烧方式 燃料炉型 废气治理设施
燃料消耗量
锅炉 废气排放量 G106表 图4-2 产排污系数法在污染源普查表中的使用流程(大气污染物部分)
22
4.2水污染物产排污系数测算填表说明(G105-1表)
第一步:确定企业所属行业
以(添加标准名称)GB/T4754-2002中的行业代码和行业名称为准,获知生产企业所属的小类行业代码和行业名称,根据手册目录,翻查到相关行业;
注意:
对于同一企业生产活动分属不同行业的情况,应在手册中分别翻查各相关行业产排污系数。
例4-1:
某化肥生产企业,有两条生产线,1号生产线生产合成氨,2号生产线生产磷酸二铵,则1号生产线的生产活动所属行业为“2621氮肥制造”,2号生产线的生产活动所属行业为“2622磷肥制造”,则翻查《手册》时需要分别翻查以上两个行业的产排污系数。
第二步:确定企业产品名称、原料名称、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
通过调查,获知企业的产品名称、原料名称、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填报“G105-1表”中“1.产品名称”、“2.原料名称”、“3.生产工艺”、“4.计量单位”、“5.生产能力”项。
注意:
①对于某企业同时拥有多条生产线或生产装置,各生产线生产产品、原料、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不尽相同(生产不同种类产品、或生产同类产品使用不同种类原料,或生产工艺不同,或生产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各生产线或生产装置的产品名称、原料名称、生产工艺、生产能力均须分别填报。
例4-2:
某造纸企业,有两条生产线生产纸浆,1号生产线生产化学机械浆,2号生产线生产热磨机械浆,则两条生产线的产品名称、原料名称、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要分别填报在“G105-1表”中1、2、3、4、5项下。
例4-3:
某造纸企业,有两条生产线生产纸浆,产品均为化学浆,1号生产线所用原料为木材(针叶木),2号生产线所用原料为竹子,则两条生产线的产品名称、原料名称、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要分别填报在“G105-1表”中1、2、3、4、5项下。
例4-4:
某造纸企业,有两条生产线生产纸浆,产品均为化学浆,原料均为木材(针叶木),1号生产线使用漂白工艺,2号生产线未使用漂白工艺,则两条生产线的
23
产品名称、原料名称、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要分别填报在“G105-1表”中1、2、3、4、5项下。
②对于联合生产企业,不同生产环节的产品名称、原料名称、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须分别填报。
例4-5:
某钢铁联合生产企业,企业内包括烧结、球团、炼铁、炼钢等生产环节,则各生产环节的产品名称、原料名称、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须分别填报在“G105-1表”中1、2、3、4、5项下。
③“G105-1表”中“4.计量单位”指的是生产能力的计量单位,填报时须注意,应与《手册》中“规模等级”一栏的单位一致。
第三步:确定产污系数
根据企业所属行业,翻查相关行业《手册》,根据产品名称、原料名称、生产工艺、生产能力,细读相关注意事项,确定各废水污染物的产污系数,填报 “G105-1表”中的“9.污染物名称”和“10.产污系数”。
注意:
①对于《手册》相关行业产排污系数表单中没有涉及的产品名称、原料名称、生产工艺,请认真阅读表单下注和表前注意事项,寻找可参照类比的产品、原料、生产工艺,以确定产污系数。
例4-6:
某化工企业,有一套使用硫化氢制取硫酸工艺的生产装置。翻查《手册》第五分册“2611无机酸制造行业”产排污系数,注意事项中说明“使用硫化氢制取硫酸与使用硫磺制取硫酸的生产工艺、末端治理技术以及工况条件基本相同,可以完全套用硫磺制酸的产排污系数。”因此,可翻查相应硫磺制取硫酸生产工艺的产污系数,作为该装置的产污系数。
②对于《手册》未涉及的工业行业,可见《手册》第十分册中“可类比相关行业系数的行业”章节,其中给出了这些行业的参照类比方案。
第四步:确定废水处理工艺名称
通过调查,获知企业各分别填报的生产线、生产环节的废水处理工艺名称,填报 “G105-1表”中的“8.废水处理工艺名称”。
注意:
①对于某企业无废水处理设施的情况,则“8.废水处理工艺名称”填写“直排”。
②对于相同产品、原料、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情况下,存在几种不同废水处
24
理工艺名称的情况,须在“8.废水处理工艺名称”中分别填报。
例:4-7
某啤酒制造企业,有两条产品、原料、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都相同的生产线,1号生产线废水处理工艺名称为厌氧/好氧生物组合工艺,2号生产线废水处理工艺名称为物理+生物,则两条生产线的废水处理工艺名称须分别填报“8.废水处理工艺名称”。
③对于某企业同时拥有多条生产线,各条生产线产品、原料、生产工艺、生产能力和废水处理工艺均相同的情况,则只填报一条生产线的产品名称、原料名称、生产工艺、生产能力和废水处理工艺名称。
例4-8:
某造纸企业,有五条生产线生产纸浆,五条生产线均为产品化学浆、原料木材(针叶木)、生产工艺硫酸盐法制浆(漂白)、生产能力15万吨/年、废水处理工艺沉淀分离+普通活性污泥法。则在“G105-1表”中1、2、3、4、5、8项下分别填报“化学浆”、“木材(针叶木)”、“硫酸盐法制浆(漂白)”、“万吨/年”、“15”、“沉淀分离+普通活性污泥法”。
第五步:确定排污系数
根据已确定的产污系数,结合废水处理工艺名称,细读相关注意事项,确定各废水污染物的排污系数,填报 “G105-1表”中的“11.排污系数”。
注意:
对于某企业无废水处理设施,即“8.废水处理工艺名称”填写“直排”的情况,排污系数与产污系数相同,即污染物排放量与产生量相等。
第六步:确定产品生产量或原料使用量
确定产污系数和排污系数后,明确产污系数和排污系数对应的单位是产品或原料。通过调查,获知企业的年产品生产量或年原料使用量,填报“G105-1表”中“6.计量单位”和“7.生产/使用量”。
注意:
①“G105-1表”中“6.计量单位”指的是年产品生产量或年原料使用量的计量单位,填报时须注意,应尽量与《手册》中产排污系数单位的分母保持一致。 ②对于某企业同时拥有多条生产线,各条生产线产品、原料、生产工艺、生产能力和废水处理工艺均相同的情况,须将各生产线产品生产量或原料使用量汇总后获知最终企业年产品生产量或原料使用量。
例4-9:
某造纸企业,有五条生产线生产纸浆,五条生产线均为产品化学浆、原料木
25
材(针叶木)、生产工艺硫酸盐法制浆(漂白)、生产能力15万吨/年、废水处理工艺沉淀分离+普通活性污泥法。五条生产线2007年生产纸浆量分别为10万吨、12万吨、5万吨、10万吨、15万吨。则该企业2007年生产产品量为10+12+5+10+15=52万吨。
第七步:计算各废水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
确定各废水污染物的产污系数和排污系数,并获知企业年产品生产量或年原料使用量后,代入以下两个计算公式
O产=PG产 (4-1) O排=PG排 (4-2)
式中: - - - - -
O产:某种污染物产生量; G产:某种污染产污系数 O排:某种污染物排放量 G排:某种污染排污系数
P:年产品生产(或原料使用)量;
计算结果填入“G105-1表”中的“12.计量单位”、“13.污染物产生量”和“14.污染物排放量”。
注意:
“G105-1表”中“12.计量单位”指的是污染物产生量和污染物排放量的计量单位,计算填报时须注意单位换算,应使最后结果计量单位与“G105废水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普查表”中各污染物要求的计量单位一致。
第八步:结果汇总
将G105-1表中计算出的废水和各类水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按照污染物种类汇总。将汇总后的废水产生量和排放量结果,填报到表G103。将汇总后的各类废水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填报到表G105。
注意:
汇总后的结果,填报时需注意区分排水去向。 4.3大气污染物产排污系数测算填表说明(G110-1表)
第一步:确定企业所属行业
以(添加标准名称)GB/T4754-2002中的行业代码和行业名称为准,获知生产企业所属的小类行业代码和行业名称,根据手册目录,翻查到相关行业;
注意:
26
对于同一企业生产活动分属不同行业的情况,应在手册中分别翻查各相关行业产排污系数。
第二步:确定企业产品名称、原料名称、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
通过调查,获知企业的产品名称、原料名称、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填报“G109-1表”中“1.产品名称”、“2.原料名称”、“3.生产工艺”、“4.计量单位”、“5.生产能力”项。
注意:
①对于某企业同时拥有多条生产线,各生产线生产产品、原料、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不尽相同(生产不同种类产品、或生产同类产品使用不同种类原料,或生产工艺不同,或生产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各生产线的产品名称、原料名称、生产工艺、生产能力均须分别填报。
②对于联合生产企业,不同生产环节的产品名称、原料名称、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须分别填报。
③“G105-1表”中“4.计量单位”指的是生产能力的计量单位,填报时须注意,应与《手册》中“规模等级”一栏的单位一致。
④锅炉作为工业生产通用设备,需单独核算其污染物产排量,《手册》中各工业行业产排污系数并不包括锅炉的污染物产排量,工业锅炉的产排污系数应翻查《手册》第十分册“4430热力生产和供应(包括工业锅炉)”行业的产排污系数。
因此,对于企业存在工业锅炉设备的情况,在G109-1表中,除了填报企业基本生产活动的产品名称、原料名称、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外,还需单独填报锅炉的情况,其具体填报方式为:“1.产品名称”填写锅炉,“2.原料名称”填写锅炉的燃料名称,“3.生产工艺”填写锅炉的燃烧炉型,“4.计量单位”和“5.生产能力”可不填写。可参照案例分析(锅炉)课程内容。
例4-10:
某化肥生产企业,有一条生产线生产磷酸二铵,产品磷酸二铵、原料磷矿硫酸合成氨、生产工艺传统法、生产能力30万吨/年。同时拥有1台锅炉,燃料为烟煤,燃烧方式为层燃炉。
则在“G109-1表”中1、2、3、4、5项下分别填报“磷酸二铵”、“磷矿硫酸合成氨”、“传统法”、“万吨/年”、“30”。同时单独填报锅炉一行,1、2、3项下分别填报“锅炉”、“烟煤”、“层燃炉”,4、5两项可不填写。 ⑤对于某企业同时拥有两台或两台以上锅炉的情况,每台锅炉须分别填报G109-1表中的1、2、3项。
例4-11:
27
某化肥生产企业,除一条生产线外,还有两台锅炉,1号锅炉是燃料为烟煤的层燃炉,2号锅炉是燃料为天然气的室燃炉。则须在填报生产线产品名称、原料名称、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的同时,将两台锅炉的燃料和燃烧炉型分别填报。
第三步:确定产污系数
根据企业所属行业,翻查相关行业《手册》,根据产品名称、原料名称、生产工艺、生产能力,细读相关注意事项,确定各废气污染物的产污系数,填报 “G109-1表”中的“9.污染物名称”和“10.产污系数”。
注意:
①对于《手册》相关行业产排污系数表单中没有涉及的产品名称、原料名称、生产工艺,请认真阅读表单下注和表前注意事项,寻找可参照类比的产品、原料、生产工艺,以确定产污系数。
②对于《手册》未涉及的工业行业,可见《手册》第十分册中“可类比相关行业系数的行业”章节,其中给出了这些行业的参照类比方案。
第四步:确定废气处理工艺名称
通过调查,获知企业各分别填报的生产线、生产环节的废气处理工艺名称,填报 “G109-1表”中的“8.废气处理工艺名称”。
注意:
①对于某企业无废气处理设施的情况,则“8.废气处理工艺名称”填写“直排”。
②对于相同产品、原料、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情况下,存在几种不同废气处理工艺名称的情况,须在“8.废气处理工艺名称”中分别填报。
③对于某企业同时拥有多条生产线,各条生产线产品、原料、生产工艺、生产能力和废气处理工艺均相同的情况,则只填报一条生产线的产品名称、原料名称、生产工艺、生产能力和废气处理工艺名称。
第五步:确定排污系数
根据已确定的产污系数,结合废气处理工艺名称,细读相关注意事项,确定各废气污染物排污系数,填报 “G109-1表”中的“11.排污系数”。
注意:
对于某企业无废气处理设施,即“8.废气处理工艺名称”填写“直排”的情况,排污系数与产污系数相同,即污染物排放量与产生量相等。
第六步:确定产品生产量或原料使用量
确定产污系数和排污系数后,明确产污系数和排污系数对应的单位是产品或原料。通过调查,获知企业的年产品生产量或年原料使用量,填报“G109-1表”
28
中“6.计量单位”和“7.生产/使用量”。
注意:
①“G109-1表”中“6.计量单位”指的是年产品生产量或年原料使用量的计量单位,填报时须注意,应尽量与《手册》中产排污系数单位的分母保持一致。 ②对于某企业同时拥有多条生产线,各条生产线产品、原料、生产工艺、生产能力和废水处理工艺均相同的情况,须将各生产线产品生产量或原料使用量汇总后获知最终企业年产品生产量或原料使用量。
③对于有锅炉设备的企业,锅炉一行单独填报,“7.生产/使用量”中填报锅炉燃料的年消耗量。
例4-12:
某化肥生产企业,除一条生产线外,拥有一台锅炉,燃料为烟煤,燃烧方式为层燃炉。烟煤2007年消耗量为40000吨。则在填报锅炉一行,1、2、3项下分别填写“锅炉”、“烟煤”、“层燃炉”后,对应的6、7两项分别填写“吨”、“40000”。
第七步:计算各废气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
确定各废气污染物的产污系数和排污系数,并获知企业年产品生产量或年原料使用量后,代入以下公式4-1和公式4-2,计算各废气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计算结果填入“G109-1表”中的“12.计量单位”、“13.污染物产生量”和“14.污染物排放量”。
注意:
“G105-1表”中“12.计量单位”指的是污染物产生量和污染物排放量的计量单位,计算填报时须注意单位换算,应使最后结果计量单位与“G105废水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普查表”中各污染物要求的计量单位一致。
第八步:结果汇总
将G109-1表中计算出的废气和各类废气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按照污染物种类汇总。将汇总后的废气产生量和排放量结果,按照锅炉、窑炉和生产工艺废气,分别填报到“G106表锅炉及废气治理设施普查表”、“G107表窑炉及废气治理设施普查表”、“G108表生产工艺废气处理设施普查表”中。将汇总后的各类废气量和各类废气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分为燃烧过程和工艺过程,填报到表G109。
注意:
锅炉和窑炉产生废气为燃烧过程废气,其他生产过程产生废气为工艺过程废气,对于产排污系数表单难以界定废气种类且以工业窑炉废气为主的生产工艺过程,其废气为窑炉废气,废气污染物为燃烧过程废气污染物。
29
机械行业产排污系数手册的使用
30
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系数培训
第一部分 《系数手册》的编制说明 1、总体设计思路 2、产品覆盖范围 3、手册的代表性
1、总体设计思路
在根据项目的总体目标要求,按产品、原料、生产工艺、企业规模的不同组合,制定产品在典型工艺条件下的产排污系数表的基础上,结合机械行业主流制造工艺的特点、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的特征,将铸造、锻造、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等专业化生产程度较高、污染物产生较严重的基础共性工艺提炼出来,又制定了专业化的基础工艺产排污系数表。
既可满足将这些工艺环节分离出来(作为外购/外协件)的生产企业的普查、也可满足包含这些工艺环节的生产企业的普查,还可满足铸造、锻造、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等专业化企业的普查,使得产排污系数手册在普查测算中更加及时、准确、方便、实用。 2、产品覆盖范围
《系数手册》涵盖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五个行业中的42个小类,涉及国家统计局《统计上使用的产品分类目录》相应类别中的1600多种产品。 3、手册的代表性
制定本手册时已考虑到全行业的平均水平,使用本手册计算得出的产排污量可能与单个调查企业有一定出入,但总体符合全行业平均水平。 第二部分 《系数手册》的使用方法 1、抓好“系数表”使用路线 2、以“生产工艺”为普查切入点 3、应用示例
1、抓好 “系数表”使用路线
本《系数手册》所提供的产排污系数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已实行专业化生产的基础工艺产排污系数表,另一类是产品产排污系数表。普查员应抓好这两
31
条线,按以下“系数表使用路线图”进行普查:
1、对某一产品,根据表中已给出的典型工艺,进行核算。
2.1 如所查产品的生产工艺与表中给出的典型工艺不一致、但不含基础工艺时,则可忽略产品工艺的差异性(指缺少某些工艺步骤),仍按本表所给出的典型工艺条件下的系数进行核算。
2.2 如所查产品的生产工艺与表中给出的典型工艺不一致、增加了基础工艺时,则应先对照基础工艺系数表查找相应的系数、并要求被查企业提供与此工艺相对应的产品产量、核算出污染物的产排放量后,再与所查产品典型工艺条件下污染物的产排放量相加即可。 2、以“生产工艺”为普查切入点
根据机械行业作为非流程行业的特点,工艺通常是以“是否含有”“铸造、锻造、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等基础工艺为分界。普查时,在确定具体待测的产品后,应以“生产工艺”为普查切入点,查找与之相对应的原料、规模等级,核算对应的产排污系数。
如所查产品的生产工艺与表中给出的典型工艺不一致、增加了基础工艺时,按以下具体步骤执行:
①当被核查产品的工艺含有“铸造工艺”时,应先统计核算周期内铸件产品产量(按吨计),按照“3591钢铁铸件制造业产排污系数表”给出的铸造工艺查找相应的产排污系数值,计算出铸件的产排污量。
②当被核查产品的工艺含有“锻造工艺”时,应先统计核算周期内锻件产品产量(按吨计),按照“3592锻件及粉末冶金制品制造业产排污系数表” 给出的锻造工艺查找相应的产排污系数值,计算出锻件的产排污量。
③当被核查产品的工艺含有“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工艺”时,应先统计核算周期内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件的产品产量(按平方米计),按照“3460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制造业产排污系数表” 给出的工艺查找相应的产排污系数值,计算出金属表面处理件的产排污量。
④当被核查产品的工艺含有以上多种工艺时,应先统计核算周期内铸件、锻件和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件的产排污量,在此基础上,再与依据本表核算的产品的产排污量累加,即为该产品的产排污总量。
⑤若因含有以上工艺而增加污染物的种类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应用示例
示例1:基础共性工艺(电镀件)产排污系数法核算
若某金属表面处理加工(电镀)专业厂,年生产能力为镀锌件4000平方米、镀镍件6000平方米,2007年生产镀锌件产量3000平方米、镀镍件产量5000平方
32
米,结构材料为钢铁工件;其工艺流程为:镀前处理-电镀-镀后处理;涉及的污染物包括工业废水量、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六价铬、氰化物、工业废气量(工艺)、危险废物。工业废水的末端治理技术采用“物理+化学法”。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第一步:通过表G101,获知该企业属于“3460金属表面处理制造业” 第二步:确定企业镀锌件加工过程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
①根据表G105-1,获知该企业2007年生产镀锌件3000平方米、结构材料为钢铁工件;其工艺流程为:镀前处理-电镀-镀后处理;涉及的污染物包括工业废水量、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六价铬、氰化物、工业废气量(工艺)、危险废物。工业废水的末端治理技术采用“物理+化学法”。
②根据表G109-1,获知该企业的工业废气未采用处理技术。
③根据以上信息查“3460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制造业产排污系数表”,得出该企业镀锌件的产排污系数为:
④按企业镀锌件年产量为3000平方米,计算得出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 污染物产生量 =产污系数×被核查产品(镀锌件)产量 污染物排放量 =排污系数×被核查产品(镀锌件)产量 得各种污染物产排量分别为:
工业废水产生量=0.76×3000= 2280吨/年 工业废水排放量= 0.76×3000= 2280吨/年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产生量 = 281.95×3000=845850克/年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 109.7×3000 =329100克/年 废水中石油类产生量 = 38.9×3000=116700克/年 废水中石油类排放量 = 7.3×3000 = 21900克/年 废水中六价铬产生量 =18.3×3000 = 54900克/年 废水中六价铬排放量 = 0.37×3000 =1110克/年 废水中氰化物产生量 =19.4×3000 = 58200克/年 废水中氰化物排放量 = 0.34×3000 =1020克/年 工业废气(工艺)产生量=18.6×3000=55800立方米/年 工业废气(工艺)排放量=18.6×3000=55800立方米/年 危险废物产生量=0.278×3000=834千克/年
第三步:确定企业镀镍件加工过程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
①根据表G105-1,获知该企业2007年生产镀镍件5000平方米、结构材料为钢铁工件;其工艺流程为:镀前处理-电镀-镀后处理;涉及的污染物包括工业废水量、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氰化物、工业废气量(工艺)、危险废物。工业废水
33
的末端治理技术采用“物理+化学法”。
②根据表G109-1,获知该企业的工业废气未采用处理技术。
③根据以上信息查“3460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制造业产排污系数表”,得出该企业镀镍件的产排污系数为:
④按企业镀镍件年产量为5000平方米,计算得出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 污染物产生量 =产污系数×被核查产品(镀镍件)产量 污染物排放量 =排污系数×被核查产品(镀镍件)产量 得各种污染物产排量分别为:
工业废水产生量=0.84×5000=4200吨/年 工业废水排放量=0.84×5000=4200吨/年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产生量 =305.95×5000=1529750克/年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119.7×5000 =598500克/年 废水中石油类产生量 =43.6×5000=218000克/年 废水中石油类排放量 =8.1×5000 =40500克/年 废水中氰化物产生量 =20.2×5000 =101000克/年 废水中氰化物排放量 =0.34×5000 =1700克/年 工业废气(工艺)产生量=37.3×5000=186500立方米/年 工业废气(工艺)排放量=37.3×5000=186500立方米/年 危险废物产生量=0.278×5000=1390千克/年 第四步:确定企业总的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 总的污染物产生量=镀锌件的产污量+镀镍件的产污量 总的污染物排放量=镀锌件的排污量+镀镍件的排污量 得到:
工业废水产生量= 2280+4200=6480吨/年 工业废水排放量= 2280+4200=6480吨/年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产生量 = 845850+1529750=2375600克/年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 329100+598500=927600克/年 废水中石油类产生量 = 116700+218000=334700克/年 废水中石油类排放量 = 21900+40500=62400克/年 废水中六价铬产生量 = 54900克/年 废水中六价铬排放量 = 1110克/年
废水中氰化物产生量 = 58200+101000=159200克/年 废水中氰化物排放量 =1020+1700=2720克/年
工业废气(工艺)产生量=55800+186500=242300立方米/年
34
工业废气(工艺)排放量=55800+186500=242300立方米/年 危险废物产生量=834+1390=2224千克/年 第五步:填表
①将工业废水量和各类水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分别填入表G105-1; ②将各类大气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分别填入表G109-1。
注:其他表G103、G105、G107、 G108、G109、 G110、 G111的填报按照“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工业源普查表”的要求进行。 示例2:通用设备制造行业(汽轮机)产排污系数法核算
若某汽轮机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为700万千瓦 ,结构材料为钢材、铸件、锻件,原料使用量(结构材料消耗量)为2000吨/年;其工艺流程为:冲剪压-焊接-热处理-机加工-涂装-检测;涉及的污染物包括工业废水量、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工业废气量(窑炉)、工业废气量(工艺)、烟尘、工业粉尘、危险废物;工业废水的末端治理技术采用“物理+化学法”,工业废气的末端治理技术采用“多管旋风除尘法”。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第一步:通过表G101,获知该企业属于“3513汽轮机及辅机制造业” 第二步:确定企业汽轮机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
①根据表G105-1,获知该企业的产品为汽轮机,原材料为钢材、铸件、锻件,年原料使用量为2000吨;生产工艺名称为:冲剪压/热切割-焊接-热处理-机加工-涂装-检测;其废水处理采用“物理+化学法”。
②根据表G109-1,获知该企业的工业废气处理采用“多管旋风除尘法”。 ③根据以上信息查“3513汽轮机及辅机制造业产排污系数表”,得出该企业生产汽轮机的产排污系数为:
④以企业实际“原料使用量”(结构材料消耗量),计算得出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
污染物产生量 =产污系数×被核查产品原料使用量 污染物排放量 =排污系数×被核查产品原料使用量 由:被核查产品原材料使用量= 2000吨/年 得各种污染物产排量分别为:
工业废水产生量=3.438×2000= 6876吨/年 工业废水排放量= 3.438×2000= 6876吨/年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产生量 = 1228.9×2000=2457800克/年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 491.6×2000 = 983200克/年 废水中石油类产生量 = 61.3×2000=122600克/年
35
废水中石油类排放量 = 11.7×2000 =23400 克/年 工业废气(窑炉)产生量=495×2000=990000立方米/年 工业废气(窑炉)排放量=495×2000=990000立方米/年 工业废气(工艺)产生量=1,756×2000=3512000立方米/年 工业废气(工艺)排放量=1,756×2000=3512000立方米/年 烟尘产生量=0.739×2000=1478千克/年 烟尘排放量=0.072×2000=144千克/年 工业粉尘产生量=0.784×2000=1568千克/年 工业粉尘排放量=0.073×2000=146千克/年 危险废物产生量=1.65×2000=3300千克/年 第三步:填表
①将工业废水量和各类水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分别填入表G105-1; ②将各类大气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分别填入表G109-1。
注:其他表G103、G105、G107、 G108、G109、 G110、 G111的填报按照“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工业源普查表”的要求进行。 示例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行业(轿车)产排污系数法核算
某轿车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为20万辆。结构材料为铸件、锻件、钢材、内饰材料,年产量为15万辆;其工艺流程为:冲压-焊接-涂装-总装-检验;涉及的污染物包括工业废水量、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工业废气量(工艺)、烟尘、工业粉尘、危险废物。工业废水的末端治理技术采用“物理+组合生物处理法”,工业废气的末端治理技术采用“吸收法+吸附法+催化燃烧法”。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第一步:通过表G101,获知该企业属于“3721汽车整车制造业” 第二步:确定企业轿车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
①根据表G105-1,获知该企业的产品为轿车,原材料为铸件、锻件、钢材、内饰材料,年产量为15万辆;生产工艺名称为:冲压-焊接-涂装-总装-检验;其废水处理采用“物理+组合生物处理法”。
②根据表G109-1,获知该企业的工业废气处理采用为“吸收法+吸附法+催化燃烧法”。
③根据以上信息查“3721汽车整车制造业产排污系数表”,得出该企业生产轿车的产排污系数为:
④以企业实际轿车产量,计算得出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 污染物产生量 =产污系数×被核查产品产量
36
污染物排放量 =排污系数×被核查产品产量 由:产品产量= 150000辆/年 得各种污染物产排量分别为:
工业废水产生量=3.324×150000=498600吨/年 工业废水排放量=3.324×150000= 498600吨/年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产生量 = 2741.6×150000=411240000克/年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 411.2×150000 =61680000克/年 废水中石油类产生量 = 210.4×150000=31560000克/年 废水中石油类排放量 = 14×150000 =2100000克/年
工业废气(工艺)产生量=3966×150000=594900000立方米/年 工业废气(工艺)排放量=3966×150000=594900000立方米/年 烟尘产生量=0.008×150000=1200千克/年 烟尘排放量=0.008×150000=1200千克/年 工业粉尘产生量=0.011×150000=1650千克/年 工业粉尘排放量=0.011×150000=1650千克/年 危险废物产生量=7.387×150000=1108050千克/年 第三步:填表
①将工业废水量和各类水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分别填入表G105-1; ②将各类大气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分别填入表G109-1。
注:其他表G103、G105、G107、 G108、G109、 G110、 G111的填报按照“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工业源普查表”的要求进行。 示例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行业(轿车)产排污系数法核算
示例3中的轿车制造企业除原有工艺外,还自有铸造工艺,铸件为铸铁件,采用感应炉熔化-粘土砂造型工艺,年生产能力为13000吨,年产量为10000吨。 则将上述示例3中的第三步改动如下:
第三步:确定企业轿车生产过程中铸铁件制造工艺的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 ①根据表G105-1,获知该企业的铸件产品为铸铁件(这里要特别指出,企业需要把铸铁件产量单独填写出来,且单位用“吨”),原材料为生铁、废钢。生产工艺名称为:感应炉熔化-粘土砂造型;生产能力13000吨,铸造工艺的废水处理采用“物理+化学法”。
②根据表G109-1,获知该企业铸造工艺的工业废气处理采用“旋风除尘+布袋除尘法”。
③根据以上信息查“3591钢铁铸件制造业产排污系数表”,得出该企业生产铸铁
37
件的产排污系数为:
以企业实际铸铁件生产量,计算得出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 污染物产生量 =产污系数×被核查产品产量 污染物排放量 =排污系数×被核查产品产量
由:铸铁件产量 =10000吨/年,得各种污染物产排量分别为: 工业废水量产生量 =0.75×10000 = 7500吨/年 工业废水量排放量 =0.75×10000 = 7500吨/年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产生量 =950×10000 =9500000克/年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108×10000 =1080000克/年 废水中石油类产生量 = 180×10000=1800000克/年 废水中石油类排放量 =7×10000 =70000克/年
工业废气(窑炉)产生量=1100×10000=11000000立方米/年 工业废气(窑炉)排放量=1100×10000=11000000立方米/年 工业废气(工艺)产生量=3800×10000=38000000立方米/年 工业废气(工艺)排放量=3800×10000=38000000立方米/年 烟尘产生量=0.6×10000=6000千克/年 烟尘排放量=0.09×10000=900千克/年 工业粉尘产生量=32×10000=320000千克/年 工业粉尘排放量=0.36×10000=3600千克/年 危险废物产生量=2.5×10000 =25000千克/年 第四步:计算企业总的污染物的产生量与排放量 总的污染物产生量=生产铸件的产污量+生产轿车的产污量 总的污染物排放量=生产铸件的排污量+生产轿车的排污量 得到:
工业废水量产生量 = 7500+498600=506100 吨/年 工业废水量排放量 = 7500+498600=506100吨/年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产生量=9500000+411240000=420740000克/年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080000+61680000=62760000克/年 废水中石油类产生量 = 1800000+31560000=31740000克/年 废水中石油类排放量 =70000+2100000=2170000克/年 工业废气(窑炉)产生量=11000000立方米/年 工业废气(窑炉)排放量=11000000立方米/年
工业废气(工艺)产生量= 38000000+594900000=598700000立方米/年 工业废气(工艺)排放量= 38000000+594900000=598700000 立方米/年
38
烟尘产生量=6000+1200=7200 千克/年 烟尘排放量=900+1200= 2100千克/年
工业粉尘产生量=320000+1650=321650 千克/年 工业粉尘排放量=3600+1650= 5250千克/年 危险废物产生量=25000+1108050= 1133050千克/年 第五步:填表
①将总的工业废水量和各类水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分别填入表G105-1; ②将各类大气污染物总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分别填入表G109-1。
注:其他表G103、G105、G107、 G108、G109、 G110、 G111的填报按照“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工业源普查表”的要求进行。 第三部分《系数手册》使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产品的归类方法与统计单位 2、“原料使用量”的填报 3、末端治理技术的异同处理
4、企业自有基础共性工艺时的产品填报 5、生产非单一产品企业污染物产排量核算 6、几种常见的危险废物 7、供参考的经验公式
• 1、产品的归类方法与统计单位
本系数表在编制过程中,尽可能采用《统计使用上的产品分类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上的归类方法与计量单位。但结合行业特点,对个别产品的归类方法和统计单位作了相应的调整。
例如:机床类产品未采用“目录”中的产品种类归类,而是按单台套重量进行归类;汽车零部件、摩托车零部件的产品归类未采用“目录”中的总成的概念归类,而是按产品的制造工艺进行归类。再如,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目录”中产品统计单位为“台”,但在《系数手册》中则用“吨”作为产品的计量单位。 2、“原料使用量”的填报
机械行业在《系数手册》中的“原料”一栏,填写了“结构材料”和“工艺材料”两部分内容。普查时,在根据产品、原料、工艺和生产规模确定产品相应的产排污系数表后,就需根据“产品产量”或“产品的原料使用量(即: “结构材料消耗量”)”来计算出产品的产污量和排污量。这里要指出的是,当需要根据“产品的原料使用量”来计算产品的产排污量时,应当用“结构材料”的使用量来计算。而“工艺材料”只是用来说明产品加工制造过程中产生污染的原料来源。 3、末端治理技术的异同处理
39
①不同末端治理技术的处理
当被查企业的末端治理技术与本手册中所列不同时,可以参照下表给出的工业废水净化方式及净化效率,核算化学需氧量、石油类的排放量;参照工业废气净化方式及净化效率,核算烟粉尘的排放量。 计算公式:
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排放量=
化学需氧量(石油类)的产生量×(1-净化效率) 烟尘、粉尘排放量=
烟尘、粉尘的产生量×(1-净化效率) 本行业常用的净化方式及效率参照表 治理污染物名称 净化方式 物理法+化学法 工业废水 物理法+生物法 净化效率 60% 85% 物理化学法+生物法 90% 重力沉降 惯性除尘 单筒旋风 烟尘/粉尘 多管旋风 湿法除尘 30% 45% 75% 85% 90% 多管旋风加湿法除尘 98% 静电除尘 布袋除尘 ②无末端治理设施的处理
若被查企业未采用末端治理技术即能达标排放(需经相关环保部门认可),则普查员测算时需以本手册中的排污系数值作为该企业的产、排污系数值。 若被查企业未采用末端治理技术、或未正常运转末端处理设备、无法证明已达标排放时,则普查员测算时需以本手册中的产污系数值作为该企业的产、排污系数值。
4、企业自有基础共性工艺的产品填报
当企业自有基础共性工艺(如:铸造、锻造、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时,企业需要把基础共性工艺的产品填报在G105-1表中:先填报主体产品、再填报基础共性工艺产品,这样构成一个完整的产品产量数据。具体涵盖哪些基础共性工艺产品,需根据《系数手册》各小类产品“系数表”的“注意事项”中关于“系数
99% 99% 40
表中未涉及工艺的产排污系数”的说明中提到的种类而定。 5、生产非单一产品企业污染物产排量核算
当被查企业是生产非单一产品的企业,则普查员在测算时,应分别核算各种产品的产排污量后再进行累加计算。 6、几种常见的危险废物
机械行业几种常见的主要危险废物及其所产生的工艺过程:
①电镀污泥、废电镀液、酸碱废液等危险废物,主要产生于电镀、阳极氧化工艺过程。
②漆渣、废油漆桶、磷化渣等危险废物,主要产生于涂装及前处理工艺过程。 ③热处理废盐 、废淬火油、废石棉等危险废物,主要产生于热处理工艺过程。 ④含废石棉等危险废物,主要产生于铸造工艺过程。
⑤废乳化液、切削液等危险废物,主要产生于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⑥酸碱废液、废放射源等危险废物,主要产生于检验、试验工艺过程。 ⑦废油及含油废物、充电电池及扣式电池等危险废物,主要产生于各种工艺及设备等。
7、供参考的经验公式
需要时,1千克重工件的电镀面积可按0.05~0.06平方米计。
第四部分 本手册未涉及行业产排污系数的处理建议
对于机械行业中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未做产排污系数的小类行业,由专家提出了处理建议,可供大家参考(见附件)。
相关行业产排污系数的类比表 大类小类行行业 业 34 行业名称 金属制品业 处理建议 类比3591钢铁铸件制造及3460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制造中相关系数 3421 切削工具制造 类比3460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制造业中的相关系数 3412 金属门窗制造 41
3422 手工具制造 类比3574风动和电动工具制造业 3423 农用及园林用金属工具制造 类比3671拖拉机制造业 3429 其他金属工具制造 3432 金属压力容器制造 …… 类比3574风动和电动工具制造业 类比3511锅炉及辅助设备制造业 ……
42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产排污系数手册的使用
43
一、钢铁行业特点
二、产排污系数手册使用说明 三、产排污系数选用实例讲解
四、需要注意和说明的问题
一、钢铁行业特点 1.1 基本概念
32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210炼铁;3220炼钢;3230钢压延加工(轧钢);3240铁合金冶炼。
3210 炼铁
烧结-带式烧结法;
球团-(竖炉法;链蓖机-回转窑法;带式焙烧法); 炼铁-[高炉法;直接还原铁法-(回转窑法、隧道窑法)]。
3220炼钢
转炉法-碳钢(或低合金钢、合金钢);不锈钢。 电炉法-合金钢(或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 电渣法-特种钢 真空自耗法-特种钢
3230钢压延加工
热轧法-中厚板;带钢;大型材。
冷加工法-酸洗板卷;冷硬板卷;退火板卷。 锻造法-锻造材 叠轧法-叠轧薄板
3240 铁合金冶炼
锰-锰铁、锰硅合金、高碳锰铁。 铬-高碳铬铁、中低碳铬铁、微碳铬铁。 钒-钒铁。 1.2 生产工艺
44
长流程和短流程
1.3 钢铁行业产排污特点
传统的重污染行业、“三废”产、排放量大
原因:工业炉窑多、工艺过程复杂、流程长、工况严峻、二次污染。 “三废” 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原因:废水循环利用、除尘效率提高、固废资源化利用。
1.3 钢铁行业产排污特点--烧结
燃料及熔剂破碎→配料→混料→点火→烧结→热破→冷却→整粒/冷筛→成品矿
工段 原料准备 产污源点 破碎、转运、筛分等设备 机头(工业窑炉) 烧结 机尾(工艺过程) 冷却 整料/冷筛 带冷机/环冷机 破碎及筛分设备 粉尘 粉尘 粉尘 主要污染物种类 粉尘 治理技术 布袋除尘、电除尘 电除尘、多管旋风、水膜除尘 电除尘 直排或进入机头除尘器 布袋除尘、电除尘 烟尘、SO2、NOx
1.3 钢铁行业产排污特点--球团
球团(竖炉法、链篦机-回转窑法、带式焙烧法)
铁精粉干燥→配料→混料及造球→筛分→焙烧→冷却→成品矿
工段 煤粉制备 干燥 焙烧 冷却 产污源点 粉磨机 干燥机 焙烧机(工业炉窑) 带冷机/环冷机 主要污染物种类 粉尘 烟尘 烟尘、SO2、NOx 粉尘 治理技术 布袋除尘 直排 电除尘、多管除尘、水膜除尘 直排或进入焙烧烟气除尘器
1.3 钢铁行业产排污特点--高炉法 高炉法
配矿→上料及布料→鼓风、预热及冶炼→出铁及出渣
工段 煤粉制备
产污源点 粉磨机 主要污染物种类 粉尘 45
治理技术 布袋除尘 配矿及上料 矿槽、转运点、炉顶 热风炉加热 热风炉(工业窑炉) 粉尘 烟尘、SO2、NOx 高炉煤气(工业窑炉) (烟尘、氰化物、挥发酚等) 布袋除尘、电除尘 直排 重力+布袋除尘 高炉冶炼 高炉 煤气洗涤水 (SS、氰化物、挥发酚) 混凝沉淀 布袋除尘、电除尘 渣滤法 出铁 出渣 出铁场(工艺过程) 出渣口 粉尘 高炉冲渣水(SS)、冶炼废渣
1.3 钢铁行业产排污特点--转炉法 转炉法
铁水输送→铁水预处理及暂存→转炉冶炼→二次冶炼→连铸→钢坯 工段 产污源点 主要污染物种类 粉尘、SO2 粉尘 一次烟气(粉尘、CO) 煤气洗涤水(SS、PH) 转炉炼钢 转炉 二次烟气(粉尘) 冶炼废渣 粉尘 二次精炼 连铸 LF炉/RH/VD炉 冶炼废渣 连铸辊道 -- 直接冷却水(SS、COD、石油类) 化学混凝沉淀 布袋除尘 -- 布袋除尘 治理技术 布袋除尘 布袋除尘 OG湿法除尘、LT干法除尘 混凝沉淀法 铁水预处理 铁水罐/鱼雷罐 上料系统 料仓、转运点
1.3 钢铁行业产排污特点--电炉法 电炉法
废钢处理→电炉冶炼→二次冶炼→连铸/模铸
工段 上料系统 电炉熔炼 产污源点 料仓 电炉 冶炼废渣 粉尘 二次精炼 LF炉/RH/VD炉 冶炼废渣
46
主要污染物种类 粉尘 粉尘、CO 治理技术 布袋除尘 布袋除尘 -- 布袋除尘 -- 连铸 模铸 连铸辊道 钢锭模 直接冷却水(SS、COD、石油类) 粉尘 化学混凝沉淀 散排
1.3 钢铁行业产排污特点--热轧法 热轧材
钢坯处理→加热→轧制→精整→检验入库 工段 轧制 产污源点 轧机 加热炉 主要污染物类 治理技术 沉淀分离、化学除油法、 直接冷却废水(SS,COD、石油类) 过滤法 烟囱直排 钢坯加热 烟尘、NOx、SO2、CO (工业窑炉)
1.3 钢铁行业产排污特点—冷加工法
冷硬板卷 热轧板坯→酸洗→冷轧→冷硬板卷 退火板卷 冷硬板卷→罩式炉退火→平整→退火板卷
镀锌卷 冷硬卷→清洗→退火→热镀锌→冷却→平整→钝化→镀锌卷 彩涂板卷 镀锌板卷→清洗→钝化→辊涂→烘干→彩涂板卷 酸洗材 热轧材→酸洗→漂洗/冲洗→酸洗材
冷弯型钢 开卷→矫直→成形→(焊接)→精整→检验入库 冷轧(拔)管 热轧管→退火→打头→酸洗→冷轧拔→精整→检验入库 工段 产污源点 主要污染物类 含酸废水(SS,COD、石油类) 钢坯酸洗 酸洗槽 危险废物(含酸) 钢坯清洗 冷轧 钝化 热处理 清洗槽 轧机 钝化槽 退火炉 (工业炉窑) 含碱废水(SS,COD、石油类) 乳化液废水(SS,COD、石油类) 含铬废水(六价铬) 烟尘、NOx、SO2、CO 治理技术 化学混凝沉淀、 中和法+化学沉淀法 -- 化学混凝沉淀、 中和法+化学混凝沉淀法 中和法+化学混凝沉淀法 化学沉淀 烟囱直排
47
1.3 钢铁行业产排污特点—铁合金冶炼 矿热炉法
原料准备→配料→电炉冶炼→出铁→浇铸→精整→成品
工段 破碎 配料 原料入炉 正常冶炼 产污源点 破碎机 转运点、料仓 炉口 矿热炉 炉顶、炉口、 出铁口 主要污染物种类 粉尘 粉尘 粉尘、NOx、SO2 粉尘、NOx、SO2 粉尘、NOx、SO2、 冲渣水(悬浮物) 冶理技术 布袋除尘 布袋除尘 无组织排放 布袋除尘、 湿法除尘 旋风+布袋除尘 沉淀池 出铁
二、产排污系数手册使用说明 2.1 行业区分及手册选用 2.2四同组合划分方法
按初级产品、深加工产品进行分级;
同级产品,先按影响产污系数的主导因素(在产品、原料、工艺、规模这四个因素中选择)进行粗分,再按次级因素细分;对于非敏感因素,不再进行细分。
按单台主体生产设备的规格及实际日产量;当实际负荷达不到设计负荷时,按实际日产量核定规模。
行业类别 主体设备 烧结机 竖炉球团机 炼铁 链篦机-回转窑 带式焙烧球团机 高炉 大型 ≥180m2 ≥ 10m2 中型 50-180m2 8-10m2 小型 <50m2 <8m2 <50万吨/年 <50万吨/年 <350m3 ≥ 100万吨/年 50-100万吨/年 ≥ 100万吨/年 50-100万吨/年 ≥ 2000m3 350-2000m3
2.3末端治理技术
48
一种末端治理技术对应一组排污系数; 系数表内一般只列出常用末端治理技术; 不常用末端治理技术按对比法确定;
废水全部循环利用时,废水污染因子排放为零,部分外排时,污染因子排放按废水外排率核算。
2.4产排污系数表达方法
工业炉窑与工艺过程废气污染物指标分开表达。注:系数表下方的注释中单独列出的废气源点对应生产设备即为工业炉窑。 不同类型废水分开表达。
无组织排放不计入系数表 (单独评估)。 排污口没有末端治理技术时用“直排”表达。 2.5 产排污系数表达形式 单值法:
四同组合+末端治理技术→ 单值
区间法(SO2、NOX、工业废气量):
四同组合+末端治理技术+第五因素→ 区间值
2.6 未覆盖产品
参见《产排污系数使用手册》文字说明部分的2.1节。
铁合金冶炼未覆盖四同组合
产品 镍铁 钛铁 铌铁 原料 废镍、钢屑 废纯钛、钢屑 氧化铌、铁矿石、铝粒、石灰 锆精矿、石英、木炭(焦炭) 含钴氧化矿、石灰、焦炭 硅铁、稀土合金 工艺 中频炉 中频炉 铝热法 规模 类比四同组合 所有规模 中频炉法铝锰合金 所有规模 中频炉法铝锰合金 所有规模 铝热法硼铁 锆铁 钴铁 稀土硅铁 矿热炉 矿热炉 中频炉 所有规模 所有规模 矿热炉法镍铁 矿热炉法镍铁 所有规模 中频炉法稀土硅镁 49
硅铝合金 硅钡合金 硅铁、铝锭 硅石、碳酸钡矿、焦炭、钢屑 硅石、重晶石、焦炭、石灰 硅石、铝矿石、钡矿 硅石、铝矿石、 生石灰、钡矿 中频炉 矿热炉 所有规模 中频炉法铝锰合金 所有规模 硅铁(<1万千伏安) 硅钙钡合金 硅钡铝合金 硅钙钡铝合金 矿热炉 矿热炉 矿热炉 所有规模 硅铁(<1万千伏安) 所有规模 硅铁(<1万千伏安) 所有规模 硅铁(<1万千伏安)
2.7 产排污系数使用流程
第1步: 调查分厂或生产线种类及数量,判定所属小类行业。 第2步: 理解和熟悉小类行业系数手册。
第3步: 收集四同组合数据和信息,判定分厂或生产线所属四同组合。 第4步: 依据系数表下面的注释,明确工业炉窖和工艺过程所对应的废气排放源点, 查明相应的末端治理技术;依据手册的使用说明和废气治理技术,确定废水类型,查明相应的末端治理技术。
第5步: 对于区间值,依据系数表下面的注释或手册的使用说明,明确第五种 因素的涵义,获取对应的数据或信息。
第6步: 依据确定的四同组合、废水类型、第五种因素,确定产污系数,再依据所查明的末端治理技术,确定排污系数。
第7步: 核定分厂或生产线的年产量,按公式“年产量×产、排污系数=年产、排污量”计算单个生产线或分厂的年产、排污量。
第8步: 将分厂或生产线的年产、排污量相加,得到钢铁联合企业总的年产、排污量。
三、产排污系数选用实例
某钢铁联合企业,经调查,年产粗钢310万吨,下设有烧结厂、焦化厂、炼铁厂、炼钢厂、一轧钢厂、二轧钢厂、热电厂等六个分厂。下面对该企业全年生产的产、排污总量进行普查核算。 3.1 烧结厂
共有两条烧结生产线。第一条生产线主体装备为3×60m2带式烧结机,可确
50
定第一条生产线所属四同组合为“烧结矿-原料-带式烧结法-50-180平方米”。生产时间8280小时,全年产烧结矿255万吨,铁矿平均含硫0.2%,烧结机头、机尾为静电除尘,其余工艺过程为过滤式除尘。
产品名称 原料名称 工艺名称 规模等级 污染物指标 单位 产污系数 末端治理技术名称 排污系数 静电除尘法/ 多管旋风除尘法 静电除尘法/ 过滤式除尘法 静电除尘法 3246 标立方米3246② 工业废气量 /吨-烧结矿 铁矿 烧结矿 石灰 焦粉 煤粉 带式 50-180 千克/吨-烧结矿 4000③ 4000 0.355 烟尘 12.553② 多管旋风除尘法 0.82 静电除尘法 过滤式除尘法 直排 0.32 0.21 0.65-7.953 烧结法 平方米④ 千克/吨-工业粉尘 19.2③ 烧结矿 二氧化硫 千克/吨-0.65-7.95烧结矿 ②⑤ 千克/吨-烧结矿 0.584② 氮氧化物 直排 0.584 注:①烧结机规模等级中的平方米为单台烧结机的烧结面积(以下同),单台烧结机日产量≥5600吨,以日产量为准(以下类同);②专指烧结机头产生的废气污染物指标;③专指烧结机燃料及熔剂破碎系统、配料、混料、机尾、筛分(整粒)、转运等工艺过程产生的废气污染物指标;④单台烧结机日产量为1800-5600吨;⑤二氧化硫的区间取值见“1.2注意事项”中的“4、①”。
SO2产排污系数的选取 进口铁矿 (含硫量<0.01%) 低值 国内低硫铁矿 (含硫量0.1%) 低值×3 国内中硫铁矿 (含硫量0.25%) 低值×6 国内高硫铁矿 (含硫量≥0.5%) 高值
已知条件:第一条线原料含硫量为0.2%
二氧化硫产排污系数=低值×3+(低值×6-低值×3)×(0.2%-0.1%)/(0.25%-0.1%)
=0.65×3+(0.65×6-0.65×3)×(0.2%-0.1%)/(0.25%-0.1%)=3.25千克/吨-烧结矿
工业粉尘排污系数的选取
51
产品名称 原料名称 工艺名称 规模等级 污染物指标 单位 铁矿 烧结矿 石灰 焦粉 煤粉 带式 工业粉尘 烧结法 平方米④ 50-180 千克/吨-烧结矿 产污系数 末端治理技术名称 排污系数 静电除尘法 19.2③ 过滤式除尘法 0.21 0.32
已知条件:
烧结机头、机尾为静电除尘,其余工艺过程为过滤式除尘。 使用说明:2.4⑤机尾采用静电除尘法,其余工艺过程采用过
滤式除尘法,按“静电除尘法”和“过滤式除尘法”的平 均值选取;
工业粉尘排污系数=(0.32+0.21)/2=0.265千克/吨-烧结矿
第一条生产线产排污量计算如下:
产排污量 = 年产量(255万吨)× 产排污系数 污染物指标 工业废气量 工业窑炉 3246 烟尘 工业粉尘 工艺过程 19.2 千克/吨 48960 吨 0.265 千克/吨 675.75 吨 二氧化硫 工业窑炉 3.25 千克/吨 8287.5 吨 3.25 千克/吨 8287.5 吨 氮氧化物 工业窑炉 0.584 千克/吨 1489.2 吨 0.584 千克/吨 1489.2 吨 工艺过程 工业窑炉 4000 12.553 产污系数 标立方米/吨 标立方米/吨 千克/吨 82.77 亿立方米 3246 102 亿立方米 4000 31951.5 吨 0.355 产污量 排污系数 标立方米/吨 标立方米/吨 千克/吨 82.77 亿立方米 102 亿立方米 905.25 吨 排污量 3.1 烧结厂
第二条生产线主体装备为200m2烧结机,结合相应的四同组合信息确定第二条生产线所属四同组合为“烧结矿-原料-带式烧结法-≥180平方米”。生产时
52
间8250小时,年生产烧结矿240万吨,铁矿平均含硫量0.2%,烧结机头为静电除尘,其余工艺过程为过滤式除尘。
第二条生产线产排污系数查询下表
3210炼铁行业个体产排污系数表(烧结) 产品名称 原料名称 工艺名称 规模等级 污染物指标 单位 产污系数 末端治理技术名称 排污系数 静电除尘法 静电除尘法/ 过滤式除尘法 静电除尘法 静电除尘法 16.65③ 过滤式除尘法 直排 0.123 0.6-7.5 2900 2600 标立方米2900② 工业废气量 /吨-烧结矿 铁矿 烧结矿 石灰 焦粉 煤粉 二氧化硫 带式烧 结法 ≥180平方米① 工业粉尘 千克/吨-烧结矿 烟尘 千克/吨-烧结矿 2600③ 8.19② 0.244 0.192 千克/吨-0.6-7.5②烧结矿 ⑤ 千克/吨-烧结矿 0.522② 氮氧化物 直排 0.522
工业粉尘排污系数的选取
产品名称 原料名称 工艺名称 规模等级 污染物指标 铁矿 烧结矿 石灰 焦粉 煤粉 带式 ≥180平工业粉尘 千克/吨-烧结矿 16.65③ 过滤式除尘法 0.123 单位 产污系数 末端治理技术名称 排污系数 静电除尘法 烧结法 方米① 0.192 已知条件:
烧结机头为静电除尘,其余工艺过程为过滤式除尘。 工业粉尘排污系数=0.123千克/吨-烧结矿
第二条生产线产排污量计算如下
产排污量 = 年产量(240万吨)× 产排污系数
53
污染物指标 工业废气量 工业窑炉 产污系数 2900 烟尘 工业粉尘 二氧化硫 工业窑炉 0.6×3 千克/吨 4320 吨 0.6×3 千克/吨 4320 吨 氮氧化物 工业窑炉 0.522 千克/吨 1252.8 吨 0.522 千克/吨 1252.8 吨 工艺过程 工业窑炉 工艺过程 2600 8.19 16.65 千克/吨 39960 吨 0.123 千克/吨 295.2 吨 标立方米/吨 标立方米/吨 千克/吨 69.6 亿立方米 2900 62.4 亿立方米 2600 19656 吨 0.244 产污量 排污系数 标立方米/吨 标立方米/吨 千克/吨 69.6 亿立方米 62.4 亿立方米 585.6 吨 排污量 3.2 炼铁厂
共有3座高炉,形成3条生产线。3座为550m3,每座日产量1540吨,全年三座共产炼钢生铁161.7万吨,可以确定选用“炼钢生铁-原料-高炉法-350-2000立方米”。出铁场采用静电除尘法,其余工艺过程采用过滤式除尘法。高炉煤气均进行了回收,采用湿法净化,煤气洗涤水净化工艺为沉淀分离法,其外排率为10%。
高炉废水污染物指标产排污系数选取 产品名称 原料名称 工艺名称 规模等级 污染物指标 单位 产污系数 末端治理技术名称 排污系数 沉淀分离 9.25④ 工业废水量 烧结矿 吨/吨-铁 8.1⑤ 循环使用 沉淀分离(循环使用) 0 0 554 0 18 0 5.4 0 9.25 沉淀分离 克/吨-球团矿 350-2000 化学需氧量 1540④ 炼钢生铁 高炉法 铁 焦炭 立方米⑥ 循环使用 煤粉 挥发酚 克/吨-铁 克/吨-铁 沉淀分离 39④ 循环使用 沉淀分离 12④ 循环使用 氰化物 注:④煤气洗涤水产生的废水污染物指标;⑤高炉冲渣水产生的废水污染物指标,所有企业的高炉冲渣水全部循环使用,相关污染物指标排污系数为0;
已知条件:高炉煤气采用湿法净化,煤气洗涤水净化工艺为沉淀分离法,其外排
54
率为10%。
产排污量=年产量( 161.7万吨)×产排污系数
废水污染物指标 工业废水量 产污系数 产污量 排污系数 排污量 (9.25+8.1)吨/吨 2805.495万吨 9.25×0.1吨/吨 149.57万吨 化学需氧量 1540克/吨 2490.18吨 554×0.1克/吨 89.58吨 挥发酚 39克/吨 63.06吨 18×0.1克/吨 2.91吨 氰化物 12克/吨 19.4吨 5.4×0.1克/吨 0.87吨 高炉废气污染物指标产排污系数选取 产品名称 原料名称 工艺名称 规模等级 污染物指标 单位 产污系数 末端治理技术名排污系称 单筒旋风除尘法1670① 工业废气量 标立方米/吨-铁 1550② 6200③ + 煤气回收 直排 过滤式除尘法/ 静电除尘法 单筒旋风除尘法33.7① 千克/吨-铁 0.07② 工业粉尘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固体废物 (冶炼废渣) 千克/吨-铁 15.3③ 静电除尘法 千克/吨-铁 0.131② 千克/吨-铁 0.17② 吨/吨-铁 0.35 直排 直排 -- 0.52 0.131 0.17 -- + 煤气回收 直排 0.07 0.539 1550 6200 133.6 数 烧结矿 球团矿 350-2000 烟尘 炼钢生铁 高炉法 焦炭 立方米⑥ 煤粉 过滤式除尘法 0.322 注:①专指高炉产生荒煤气的废气污染物指标;②专指热风炉燃烧产生的废气污染物指标;③专指原料准备、出铁等过程产生的废气污染物指标。
已知条件:出铁场采用静电除尘法,其余工艺过程采用过滤式除尘法,高炉
55
煤气也进行了回收。
产排污量=年产量( 161.7万吨)×产排污系数
工业废气量 烟尘 工业粉尘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工业窑炉 工艺过程 工业窑炉 工艺过程 15.3 千克/吨 24740 吨 工业窑炉 工业窑炉 0.131 0.17 6200 (1670+1550) ( 33.7+0.07) 产污系数 标立方米/标立方米/吨 千克/吨 吨 产污量 52.06 亿立方米 100.25 亿立方米 54606 吨 千克/吨 千克/吨 211.82 吨 274.89 吨 6200 (133.6+1550) (0.539+0.07) (0.322+0.52)/2 0.131 0.17 排污系数 标立方米/标立方米/吨 千克/吨 千克/吨 千克/吨 千克/吨 吨 排污量 27.22 亿立方米 100.25 亿立方米 98.47 吨 680.757 吨 211.82 吨 274.89 吨 3.3 炼钢厂
共有4座60吨转炉,每座日产量2390吨,全年炼钢厂产碳钢连铸坯310万吨,可确定炼钢厂生产线所属四同组合为“碳钢-原料-转炉法-50-150吨”。转炉一次烟气采用湿法除尘,其余工艺过程采用过滤式除尘法。转炉煤气采用燃烧法处理,不回收煤气,煤气洗涤水和连铸废水均采用化学混凝法处理,处理后全部循环使用。
转炉废水污染物指标产排污系数选取 产品名称 原料名称 工艺名称 规模等级 污染物指标 单位 产污系数 末端治理技术名称 排污系数 化学混凝沉淀 4.283② 吨/吨-工业废水量 钢 6.733① 生铁水 碳钢 石灰 铁合金 转炉法 50-150吨 克/吨-化学需氧量 475① 钢 克/吨-钢 循环使用 化学混凝沉淀 过滤 循环使用 化学混凝沉淀 55① 过滤 8.5 石油类 0 165.6 70 0 20.2 循环使用 0 化学混凝沉淀/过滤 6.733 4.283 56
循环使用 0 注:②专指洗涤煤气产生的废水污染物指标;①专指连铸机产生的废水污染物指标。
已知条件:转炉一次烟气采用湿法除尘,连铸废水均采用化学混凝法处理,处理后全部循环使用。
产排污量 = 年产量( 310万吨)× 产排污系数
污染物指标 工业废水量 产污系数 产污量 排污系数 排污量 (6.733+4.283)吨/吨 3414.96万吨 0 0 化学需氧量 475克/吨 1472.5吨 0 0 石油类 55克/吨 170.5吨 0 0
转炉废气污染物指标产排污系数选取 产品名称 原料名称 工艺名称 规模等级 污染物指标 单位 产污系数 末端治理技术名称 排污系数 350② 标立方米工业废气量 /吨-钢 650② 生铁水 碳钢 石灰 铁合金 转炉法 50-150吨 工业粉尘 固体废物 (冶炼废吨/吨-钢 0.135 渣) -- -- 未燃法+湿法除尘法+煤气回收 300④ 燃烧法+湿法除尘法 650 5233 0.042 0.225 5233③ 过滤式除尘法 千克/吨-22.7② 湿法除尘法 钢 11.5③ 过滤式除尘法 注:②专指转炉一次烟气废气污染物指标;③专指铁水预处理、上料系统、转炉二次烟气、精炼炉等工艺过程产生的废气污染物指标;
已知条件:转炉一次烟气采用湿法除尘,其余工艺过程采用过滤式除尘法。转炉煤气采用燃烧法处理,不回收煤气 。 产排污量 = 年产量( 310万吨)× 产排污系数
废气污染物指标 工业废气量 工业粉尘 固体废物(冶炼废渣) 固废污染物指标 57
产污系数 (650+5233)标立方米/吨 (22.7+11.5)千克/吨 产污量 182.373亿立方米 106020吨 0.135吨/吨 41.85万吨 0.135吨/吨 41.85万吨 排污系数 (650+5233)标立方米/吨 (0.225+0.042)千克/吨 排污量 182.373亿立方米 827.7吨
3.4 一轧钢厂
原料为连铸方坯,产品为热轧中小型材(普通钢材),年产量200万吨。可确定一轧车间生产线所属四同组合为“热轧中小型材-连铸方坯-热轧法”,加热炉燃料为高焦混合煤气,热轧废水采用化学混凝法处理,处理后全部循环使用。
废水污染物指标产排污系数选取
末端治理技术名产品名称 原料名称 工艺名称 规模等级 污染物指标 单位 产污系数 排污系数 称 化学混凝沉淀 10.7 吨/吨-工业废水量 10.7① 钢 循环使用 0 沉淀分离 507.4 克/吨-化学需氧量 1169① 化学混凝沉淀 260.7 热轧 钢 连铸方坯 热轧法 所有规模 中小型材 循环使用 0 沉淀分离 石油类 克/吨-钢 50.7 107.4① 化学混凝沉淀 26.2 循环使用 0 注:①专指直接冷却水产生的废水污染物指标,对于未列出的末端治理技术各污染物指标的排污系数取值参照“2 注意事项”中的“4、①”; 已知条件:热轧废水采用化学混凝法处理,处理后全部循环使用。 产排污量 = 年产量( 200万吨)× 产排污系数 产污系数 产污量 排污系数 排污量 工业废水量 10.7吨/吨 2140万吨 0 0 化学需氧量 1169克/吨 2338吨 0 0 石油类 107.4克/吨 214.8吨 0 0 废气污染物指标产排污系数选取
产品名原料名工艺名规模等污染物指单位 产污系数 末端治理技术排污系数 58
称 称 称 级 标 工业废气标立方米/吨量 -钢 名称 360-720②③ 直排 直排 360-720 0.026 0.002-0.378 热轧 中小型材 烟尘 连铸方坯 千克/吨-钢 0.026② 所有规热轧法 0.002-0.378模 二氧化硫 千克/吨-钢 直排 ②③ 氮氧化物 千克/吨-钢 0.054-0.216②③ 直排 0.054-0.216 注:②专指加热炉燃烧产生的废气污染物指标;③工业废气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区间取值见“1.2注意事项”中的“4、②”。
已知条件:产品为普通钢材,加热炉燃料为高焦混合煤气。 燃料名称 高炉煤气 焦炉煤气 高焦混合煤气 发生炉煤气 天然气 柴油 重油 电加热 工业废气量 高值 低值 中值 中值 低值 低值 低值 无 二氧化硫 低值×28 低值×42 低值×42 高值 低值 低值×70 低值×140 无 氮氧化物 低值 低值 低值 低值 低值 高值 高值 无 工业废气量产排污系数=(360+720)/2=540标立方米/吨-钢 二氧化硫产排污系数=0.002×42=0.084千克/吨-钢 氮氧化物产排污系数=0.054千克/吨-钢
产排污量 = 年产量( 200万吨)× 产排污系数
工业废气量 工业窑炉 产污系数 产污量 排污系数 排污量 540标立方米/吨 10.8亿立方米 540标立方米/吨 10.8亿立方米 工业窑炉 工业窑炉 工业窑炉 0.054千克/吨 108吨 烟尘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0.026千克/吨 0.084千克/吨 52吨 168吨 0.026千克/吨 0.084千克/吨 0.054千克/吨 52吨 168吨 108吨 3.5 二轧钢厂
59
原料为冷硬板卷,产品为退火板卷(合金钢材),年产量100万吨,可确定二轧钢厂生产线所属四同组合为“退火板卷-冷硬板卷-罩式退火法”。退火炉为蓄热式,燃料为高焦混合煤气。乳化液采用矿物油调制而成,乳化液废水采用化学混凝沉淀法处理,处理后全部循环使用。
废水污染物指标产排污系数选取
产品名称 原料名称 工艺名称 规模等级 污染物指标 单位 产污系数 末端治理技术名称 排污系数 化学混凝沉淀 工业废水量 吨/吨-钢 0.001② 循环使用 化学混凝沉淀 化学需氧量 克/吨-钢 112.1② 退火 板卷 冷硬 板卷 罩式 退火法 循环使用 所有规模 化学混凝沉淀 0.733③ 循环使用 石油类 克/吨-钢 化学混凝沉淀 10.466① 循环使用 0 0.133 0 0.033 0 0 1 0.001 注:①指用矿物油调制的乳化液产生废水污染物指标;②专指乳化液废水产生的废水污染物指标;③专指用动植物油调制的乳化液产生废水污染物指标; 已知条件:乳化液采用矿物油调制而成,乳化液废水采用化学混凝沉淀法处理,处理后全部循环使用。
产排污量 = 年产量( 100万吨)× 产排污系数
产污系数 产污量 排污系数 排污量 工业废水量 0.001吨/吨 0.1万吨 0 0 化学需氧量 112.1克/吨 112.1吨 0 0 石油类 10.466克/吨 10.466吨 0 0 废气污染物指标产排污系数选取 产品名称 原料名称 工艺名称 规模等级 污染物指标 单位 标立方米/吨-钢 千克/吨-钢 千克/吨-钢 千克/吨-钢 产污系数 末端治理 技术名称 直排 直排 排污系数 工业废气量 退火 板卷 冷硬 板卷 罩式 退火法 所有规模 烟尘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60
160-333④⑤ 0.012④ 160-333 0.012 0.001-0.175④⑤ 直排 0.025-0.1④⑤ 直排 0.001-0.1750.025-0.1 注:④专指退火炉燃烧产生的废气污染物指标;⑤工业废气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区间取值。 见“1.2注意事项”中的“4、②”。
已知条件:产品为合金钢材,退火炉为蓄热式,燃料为高焦混合煤气。
燃料名称 高焦混合煤气 工业废气量 中值 二氧化硫 低值×42 氮氧化物 低值 2.4 ② b、对于合金钢材,加热炉或热处理炉污染物指标取 为普通钢的1.1倍;
c、加热炉或热处理炉为蓄热式时,其污染物取值为 非蓄热式的80%。
工业废气量产排污系数=(160+333)/2×1.1×80%=216.92 二氧化硫产排污系数=0.001×42×1.1×80%= 0.0369 氮氧化物产排污系数=0.025×1.1×80%=0.022 产排污量 = 年产量( 100万吨)× 产排污系数 工业废气量 工业窑炉 工业窑炉 工业窑炉 工业窑炉 产污系数 216.92标立方米/吨 0.012千克/吨 0.0369千克/吨 0.022千克/吨 产污量 2.17亿立方米 12吨 36.9吨 22吨 烟尘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排污系数 216.92标立方米/吨 0.012千克/吨 0.0369千克/吨 0.022千克/吨 排污量 2.17亿立方米 12吨 36.9吨 22吨 3.6 焦化厂
根据普查表G105-1表、G109-1表及《2520焦化产排污系数使用手册》使用说明的要求,调查取得如下生产情况及数据:共有3座4.3m焦炉,年产焦炭80万吨,3座焦炉均在备煤、转运站、筛焦等工段配备有除尘器,装煤、出焦过程采用地面站除尘,熄焦采用低水分熄焦。蒸氨工段采用硫铵工艺,焦炉煤气采用HPF法脱硫,焦化废水采用好氧生物处理工艺进行处理,处理后废水部分用于熄焦,剩余废水用作炼铁厂及炼钢厂的补充水,没有外排。
根据上述资料,核对《2520焦化产排污系数使用手册》表格,可确定焦化厂生产线所属四同组合为“焦炭-炼焦煤-顶装法-炭化室高4.3m~6m”,相应产排污系数查阅《2520焦化行业个体产排污系数表》(续3)至《2520焦化行业个体产排污系数表》(续5)及使用说明的相关规定,然后分别填写普查表G105-1表、G109-1表。
焦化厂产排污系数查询下表
61
原产品 料 工艺 规模 污染物单位 指标 工业废吨/吨-干全焦 水量 0.50(硫铵) 艺 厌氧/好氧生物组合工化学需克/吨-干全焦 氧量 好氧生物处理 五日生化需氧克/吨-干全焦 量 293.1(硫铵) 厌氧/好氧生物组合工艺 好氧生物处理 厌氧/好氧生物组合工氨氮 克/吨-干全焦 104.5(硫铵) 艺 好氧生物处理 厌氧/好氧生物组合工石油类 克/吨-干全焦 114.6(硫铵) 艺 好氧生物处理 2.912 3.669 8.89 87.224 23.766 24.903 254.846 885(硫铵) 艺 97.392 0.86 厌氧/好氧生物组合工产污系数 末端治理技术名称 排污系数 炼炭化室 焦炭 焦煤 顶装 4.3m~6m 挥发酚 克/吨-干全焦 267.5(硫铵) 厌氧/好氧生物组合工艺 好氧生物处理 厌氧/好氧生物组合工氰化物 克/吨-干全焦 4.5(硫铵) 艺 好氧生物处理 1416(焦炉烟囱,焦直排 炉煤气) 95(管式炉烟囱) 直排 工业废标立方米/吨-干全焦 气量 665(出焦地面站) 过滤式除尘法 641(备煤、筛焦、转过滤式除尘法 运站) 288(低水分熄焦) 直排 0.0033(焦炉烟囱,工业粉千克/吨-干全焦 尘 0.0002(管式炉烟囱) 直排 0.0002 焦炉煤气) 直排 0.0033 288 658 689 352(装煤地面站) 过滤式除尘法 95 364 1416 0.321 0.337 0.213 0.224 62
2.807(出焦地面站) 过滤式除尘法 2.165(备煤、筛焦、过滤式除尘法 转运站) 0.046(低水分熄焦) 直排 0.106(焦炉烟囱,吸直排 收脱硫煤气) 0.0072(管式炉,吸直排 收脱硫煤气) 0.014(装煤地面站) 过滤式除尘法 0.032(出焦地面站) 过滤式除尘法 0.366(焦炉烟囱,焦氮氧化千克/吨-干全焦 物 0.023(管式炉烟囱) 直排 炉煤气) 直排 0.134 0.119 0.046 0.106 0.0072 0.0073 0.016 0.366 0.023 焦化厂产、排污量计算如下
产排污量 = 年产量( 84万吨)× 产排污系数
工业 化学 五日 生化需氧氨氮 石油类 挥发酚 氰化物 废水量 需氧量 量 量 885 293.1 104.5 114.6 267.5 4.5 克/吨 克/吨 克/吨 克/吨 87.78 96.264 224.7 3.78 吨 吨 吨 吨 工业废气工业粉二氧化氮氧化尘 硫 物 产污0.5 3457 标立方米/吨 29.04 7.8055 0.1592 0.389 千克/吨 千克/吨 千克/吨 6556.6 133.73 326.76 吨 吨 系数 吨/吨 克/吨 克/吨 产污42 量 排污系数 排污量 743.4 246.2 吨 万吨 吨 亿立方米 吨 3510 -- -- -- -- -- -- -- 标立方米/吨 0.4235 0.1365 0.389 千克/吨 千克/吨 千克/吨 355.74 114.66 326.76 吨 吨 -- -- -- -- -- -- -- 29.484 亿立方米 吨 3.7 热电厂
根据普查表G105-1表、G109-1表及《4411火力发电行业产排污系数使用手册》使用说明的要求,调查取得如下生产情况及数据:共有4个气烧锅炉,燃料为高焦混合煤气,年总消耗高炉煤气2.7亿立方米, 焦炉煤气1.8亿立方米。煤气总量为4.5亿立方米。废水及废气没有治理设施,均直接外排。
63
根据上述资料,核对《4411火力发电行业产排污系数使用手册》表格,可确定热电生产所属四同组合为“火电-天然气-蒸汽式”,相应产排污系数查阅《4411火力发电行业产排污系数表》表2.12及使用说明的相关规定,然后分别填写普查表G105-1表、G109-1表。
热电厂产排污量计算如下
产排污量 = 年产量(4.5亿立方米)× 产排污系数
污染物指标 工业废水量 化学需氧量 工业废气量 产排污系数 产排污量 0.54 16.7 1.6、3.8 标立方米/吨 11.16 亿立方米 烟尘 103.9 毫克/立方米 46.75吨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70.7 毫克/立方米 31.81 吨 9.82/4 克/立方米 1105 吨 千克/立方毫克/立方米 24.3 吨 米 7.515 吨 3.8 整个钢铁联合企业(产排污量)
污染物指标 工业废水量 化学需氧量 五日生化需氧量 氨氮 石油类 挥发酚 氰化物 工业废气量 烟尘 工业粉尘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钢铁联合企业产污量 8426.855 万吨 7163.695吨 246.2 吨 87.78 吨 492.03 吨 287.76 吨 23.18 吨 704.623 亿立方米 106324.3吨 226236.6 吨 13189.76 吨 4578.65 吨 钢铁联合企业排污量 173.87万吨 97.095 吨 -- -- -- 2.91 吨 0.87 吨 680.227 亿立方米 1648.07 吨 2835.147 吨 13170.69 吨 4578.65 吨 4、需要注意和说明的问题
普查员使用系数表单时必须通读文字说明和系数表单下方的注释,特别时涉
64
及区间取值时,第五因素隐藏在文字说明中。
3210炼铁小类产排污使用手册2.4 ① 条二氧化硫区间值选取以原料含硫量为准,不以进口矿、国产矿为准。
烟尘与工业粉尘的区分有燃料燃烧过程—烟尘没有燃料燃烧过程—工业粉尘 工业炉窑列表
烧结 机头 竖炉 球团 焙烧机头、烘干 回转窑头、烘干 热风炉 炼铁(高炉) 高炉 回转窑 炼铁(直接还原铁) 隧道窑 转炉炼钢 电炉炼钢 钢压延加工 退火炉(热处理炉) 矿热炉 铁合金冶炼 高炉 焙烧炉 转炉一次烟气 电路一次烟气 加热炉 《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 第八分册
P11“2.4 ⑤机尾采用静电除尘法,其余工艺过程采用静电除尘法” → “机尾采用静电除尘法,其余工艺过程采用过滤式除尘法”
p39“2.4 ②b、对于合金钢材,加热炉污染物指标…” →“对于合金钢材,加热炉或热处理炉污染物指标…”
P14~15系数表:球团矿的“原料名称”这一栏去掉“石灰”。
65
工业锅炉产排污系数手册的使用
66
工业锅炉产排污系数使用手册培训
(案例分析)
一、工业锅炉基本常识
锅炉是一种将煤炭、木材、甘蔗渣、石油、可燃气体等能源所储藏的化学能以及工业生产中的余热或其它能源,转化为一定温度和压力的水或蒸汽的换热设备。 1、锅炉设备
是由锅炉本体和辅助设备两部分构成
锅炉本体 :锅炉本体是由“锅”(接受高温烟气的热量并将其传给工质的受热系统)和“炉”(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的燃烧系统)两大部分组合在一起构成的。
▽“锅”是指承受内部或外部作用压力、构成封闭系统的各种部件,包括锅壳、锅筒(汽包)、下降管、集箱(联箱)、水冷壁、凝渣管、锅炉管束、汽水分离装置、汽温调节装置、排污装置、蒸汽过热器、省煤器等。
▽“炉”是指构成燃料燃烧场所的各组成部件,包括炉膛(燃烧室)和炉前煤斗、煤闸门、炉排(炉箅)、除渣板、分配送风装置等组成的燃烧设备。 2、锅炉辅助设备 ▲燃料供应系统设备
保证供应锅炉连续运行所需要的符合质量要求的燃料。 ▲送、引风设备
给炉子送入燃烧所需要的空气或给磨煤系统输送热空气干燥剂,并从炉膛内引出燃烧产物-烟气,以保证锅炉正常燃烧。
▲汽、水系统设备 包括蒸汽、给水、排污等三大系统。
▲除灰渣设备 将锅炉的燃烧产物-灰渣,连续不断地除去并运送到灰渣场。 ▲烟气净化系统设备
除去锅炉烟气中夹带的固体微粒-飞灰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改善大气环境。包括烟气的除尘、脱硫、脱硝设备, ▲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设备
对运行的锅炉进行自动检测、程序控制、自动保护和自动调节。 3、主要炉型
层燃炉-燃料在炉排上铺层燃烧的燃烧设备。
室燃炉-又称悬燃炉,它没有炉排,燃料全部悬浮在炉室空间中燃烧。既可燃用固体燃料,也可燃用液体或气体燃料。煤粉炉、燃油炉、燃气炉、水煤浆锅
67
炉。
半悬浮炉-指燃料在炉内一部分悬浮在炉膛内燃烧,另一部分在炉排上燃烧的锅炉。抛煤机炉、循环流化床炉。 4、锅炉型号组成
(1)、工业蒸汽锅炉产品型号组成示意图1
JB/T1626-2002《工业锅炉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额定热功率MW燃烧设备形式或燃烧方式代号额定进水温度℃额定出水温度℃额定出水压力MPa╳╳额定蒸发量t/h燃烧设备形式或燃烧方式代号本体形式代号• 热水锅炉产品型号组成示意图 2 ╳╳/ ╳╳╳ 燃料种类代号额定过热蒸汽温度℃额定蒸汽压力MPa╳╳╳╳/ ╳╳╳/╳╳╳ 燃料种类代号(2)、锅炉本体形式代号 本体形式代号锅壳锅炉 锅炉本体形式 立式水管 立式火管 立式无管 卧式外燃 卧式内燃 卧式内燃 代号 LS LH LW WW WN 水管锅炉 锅炉本体形式 单锅筒立式 单锅筒纵置式 单锅筒横置式 双锅筒纵置式 双锅筒横置式 强制循环式 代号 DL DZ DH SZ SH QX (3)、燃烧设备形式或燃烧方式代号 燃烧方式 固定炉排 固定双层炉排 链条炉排 抛煤机 滚动炉排 代号 G C L P D 燃烧方式 下饲炉排 往复炉排 鼓泡流化床燃烧 循环流化床燃烧 室燃炉 代号 A W F X S (4)、燃料种类代号
68
燃料种类 II类无烟煤 III类无烟煤 I类烟煤 II类烟煤 III类烟煤 褐煤 贫煤 代号 WII WIII AI AII AIII H P 燃料种类 型煤 水煤浆 木柴 稻壳 甘蔗渣 油 气 代号 X J M D G Y Q 5、锅炉型号组成示例
例1:SHL20-1.25/250-WII型锅炉 表示双锅筒横置式链条炉排,额定蒸发量为20t/h,额定蒸汽压力为1.25MPa(表压力),过热蒸汽温度为250℃,燃用II类无烟煤的过热蒸汽锅炉。
例2:QXW2.8-1.25/95/70-AI型锅炉
表示强制循环往复炉排,额定热功率为2.8MW,额定出水压力(表压力)为1.25MPa,额定出水温度为95℃,额定进水温度为70℃。燃用I类烟煤的热水锅炉。
例3:LHS0.5-0.7-Y、Q型锅炉
表示立式火管(锅壳式)室燃炉,额定蒸发量为0.5t/h,额定蒸汽压力(表压力)为0.7MPa,燃油、燃气两用,以燃油为主的饱和蒸汽锅炉。 例4:CWNS1.4-95/70-Y型锅炉
表示常压卧式内燃室燃炉,额定热功率为1.4MW,额定出水压力(表压力)为0.0MPa,额定出水温度为95℃,额定进水温度为70℃,燃油常压热水锅炉。 二、系数手册的编制
本手册所称“工业锅炉”是指除电站锅炉和自备电厂锅炉之外的所有锅炉,包括:生活锅炉、生产锅炉、商业锅炉、常压锅炉(茶炉)。 不包括以生活垃圾、有机废液、造纸废液等为燃料的锅炉。 1、影响污染物产生的主要因素
• 产品-蒸汽、热水、导热油等
• 原料-燃料:燃煤、燃油、燃气、生物质燃料
• 工艺-燃烧方式:层燃炉、抛煤机炉、循环流化床锅炉、室燃炉 • 规模-锅炉的容量
依据上述主要产污因素,共计给出36种产污组合,其中燃煤锅炉11种,燃油锅炉2种,燃气锅炉3种,生物质锅炉1种,常压锅炉7种,固体废物4种,废水8种。
69
2、影响污染物产生的次要因素
• 燃烧前-洗煤、型煤、是否添加固硫剂;
• 燃烧过程中-是否进行炉内脱硫、是否添加脱硫剂; 3、影响污染物排放的主要因素
• 产污影响因素
• 燃烧后控制措施-是否进行末端治理、使用何种末端治理技术
三、系数手册使用说明 1、手册适用范围:
本手册给出了《统计上使用的产品分类目录》中热力生产及供热业中蒸汽、热水、导热油等产品生产过程的产污系数和排污系数,可用于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锅炉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的核算。
涉及的污染物包括:工业废气量、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固体废物(粉煤灰)、工业固体废物(炉渣) 、工业废水量、化学需氧量。 ▲ “产污系数”
是指单位重量或体积的燃料燃烧后产生的污染物的量,按照燃料种类分别表示为千克(标立方米)/吨-原料、千克(标立方米)/万立方米-原料、吨/吨-原料或克/吨-原料。 ▲“排污系数”
是指单位重量或体积的燃料燃烧经过末端治理后或直接排放的污染物的量,其单位与“产污系数”相同。 2、燃煤锅炉产排污系数表使用说明 (1)、主要产污因素组合
产品名称 蒸汽/热水/其它 蒸汽/热水/其它 蒸汽/热水/其它 蒸汽/热水/其它 蒸汽/热水/其它 蒸汽/热水/其它 蒸汽/热水/其它 蒸汽/热水/其它 蒸汽/热水/其它 蒸汽/热水/其它 原料名称 烟煤 烟煤 烟煤 烟煤 烟煤 褐煤 褐煤 褐煤 无烟煤 无烟煤 工艺名称 层燃炉 抛煤机炉 循环流化床炉 煤粉炉 水煤浆炉 层燃炉 抛煤机炉 煤粉炉 层燃炉 循环流化床炉 规模等级 所有规模 所有规模 所有规模 所有规模 所有规模 所有规模 所有规模 所有规模 所有规模 所有规模 70
蒸汽/热水/其它 型煤 层燃炉 所有规模 (2)、治理措施-脱硫
治理技术 湿法除尘法 湿式除尘脱硫 (钙法/镁法/其它脱硫剂) 炉内脱硫 (层燃炉、抛煤机炉、煤粉炉) 添加脱硫剂(循环流化床炉) 添加固硫剂(型煤) 脱硫效率(%) 15 60~80 效率取值(%) 15 70 20~40 60~80 50 30 70 50 (3)、治理措施-除尘
末端治理技术 单筒旋风除尘法 多管旋风除尘法 湿法除尘法/湿式除尘脱硫 机械+湿法除尘法/湿式除尘脱硫 静电除尘法(管式) 静电除尘法(卧式) 布袋除尘法 静电除尘+布袋除尘法 除尘效率(%) 50~70 60~80 85~90 90~95 80~85 96~98 99 99 效率取值(%) 60 70 87 92 82 97 99 99 (4)、系数表达方式
二氧化硫产排污系数=X*S
是以含硫量(S%)的形式表示的,其中含硫量(S%)是指燃煤收到基硫分含量,以质量百分数的形式表示。例如燃料中含硫量(S%)为3%,则S=3。
烟尘产排污系数=X*A
是以含灰量(A%)的形式表示的,其中含灰量(A%)是指燃煤收到基灰分含量,以质量百分数的形式表示。例如燃料中灰分含量为15%,则A=15。 3、燃油锅炉产排污系数表使用说明 (1)、组合划分
▽燃油分为轻油和重油,燃油锅炉的燃烧方式均为室燃炉。
▽划分为蒸汽/热水/其他+轻油+室燃炉+所有规模、蒸汽/热水/其他+重油+室燃炉
71
+所有规模,共计2种。 (2)、治理措施
▲用于控制燃油锅炉二氧化硫产生与排放的治理技术包括湿法除尘法(效率取值15%)和湿式除尘脱硫(钙法/镁法/其它脱硫剂)(效率取值70%)两种。 ▲用于控制燃油锅炉烟尘产生与排放的治理技术为湿法除尘法/湿式除尘脱硫(效率取值87%)。 (3)、系数表达方式
二氧化硫产排污系数=X*S
产排污系数表中二氧化硫的产排污系数是以含硫量(S%)的形式表示的,其中含硫量(S%)是指燃油收到基硫分含量,以质量百分数的形式表示。例如燃料中含硫量(S%)为0.1%,则S=0.1。 注意:
燃用渣油、原油的锅炉可以参照燃用重油锅炉 的产排污系数计算;燃用汽油、煤油、柴油的 锅炉可以参照燃用轻油锅炉的产排污系数计算。 4、燃气锅炉产排污系数表使用说明
(1)、锅炉用燃料气体分为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煤气,燃气锅炉的燃烧方式均为室燃炉。划分为3种产污组合。
(2)、产排污系数表中二氧化硫的产排污系数是以含硫量(S)的形式表示的,其中含硫量(S)是指燃气收到基硫分含量,单位为毫克/立方米。例如燃料中含硫量(S)为200毫克/立方米,则S=200。
(3)、以高炉煤气、炼焦煤气、混合煤气、城市煤气为燃料的锅炉可以参照燃用煤气锅炉的产排污系数计算;
(4)、燃用矿井气、油田伴生气、炼厂气的锅炉可以参照燃用天然气锅炉的产排污系数计算。
5、生物质锅炉产排污系数表使用说明
(1)、生物质燃料包括木材、木屑、甘蔗渣压块等,锅炉燃烧方式为层燃炉,全部归为1个产污组合,
(2)、二氧化硫的产排污系数是以含硫量(S%)的形式表示的,其中含硫量(S%)是指生物质收到基硫分含量,以质量百分数的形式表示。例如生物质中含硫量(S%)为0.1%,则S=0.1。 6、常压锅炉产排污系数表使用说明 (1)、常压锅炉的产污组合
产品名称 原料名称 工艺名称 规模等级 72
蒸汽/热水/其它 蒸汽/热水/其它 蒸汽/热水/其它 蒸汽/热水/其它 蒸汽/热水/其它 蒸汽/热水/其它 蒸汽/热水/其它 型煤 混煤 轻油 重油 天然气 液化石油气 煤气 层燃炉(常压) 层燃炉(常压) 室燃炉(常压) 室燃炉(常压) 室燃炉(常压) 室燃炉(常压) 室燃炉(常压) 所有规模 所有规模 所有规模 所有规模 所有规模 所有规模 所有规模 7、工业固体废物产污系数表使用说明
(1)、按燃煤锅炉的四种燃烧方式:层燃炉、室燃炉、抛煤机炉和循环流化床炉分别给出了工业固体废物(粉煤灰)、工业固体废物(炉渣)的产污系数。
(2)、工业固体废物产污系数是以燃煤的含灰量(A%)来表示的,以干基计。含灰量(A%)是指燃煤收到基灰分含量,以质量百分数的形式表示。例如燃料中灰分含量为15%,则A=15。
8、工业废水量和化学需氧量产排污系数表使用说明
工业废水量和化学需氧量的产排污系数主要考虑了锅炉运行中所产生的锅炉排污水和软化处理废水,分为锅内水处理(锅炉排污水)和锅外水处理(锅炉排污水+软化处理废水),按燃煤、燃油、燃气和燃生物质四种燃料类型,划分为8种产污组合。
步骤流程来源普查表G106 第一步73 确定锅炉基本情况燃燃锅额燃治运 • • • • • • • • • • • •
四、系数手册应用示例
第一步 普查员查普查表G106,得到以下信息:
某工业锅炉型号为QXF58-1.57/130/70-A,额定出力为58兆瓦,燃料为烟煤,燃烧工艺为循环流化床炉;燃料消耗量为9,500千克/小时;锅炉每年运行200天,每天运行12小时。
该锅炉的末端治理技术为烟气先经过多管旋风除尘器处理后再经过湿式除尘脱硫一体化技术进行处理,炉内未添加脱硫剂;锅炉用水经过软化处理,排污水最后自行综合利用。
第二步 按锅炉型号、燃料种类、额定出力、燃烧方式可确定,此锅炉属于“蒸汽/热水/其他+烟煤+循环流化床炉+所有规模+无脱硫剂+(机械+湿式除尘脱硫)” 组合。
74
第三步 在《系数手册》中,查找该组合下的产排污系数。 • 由表2-1获得 产品名称 原料名称 工艺名称 规模等级 污染物指标 单位 产污系数 末端治理技术 排污系数 标立方米 工业废气量 /吨-原蒸汽 / 循环流化 热水 / 其它 烟尘 千克/吨 5.19A -原料 千克/吨 2.7 -原料 机械+湿式除尘0.42A 脱硫 烟煤 床炉 所有规模 二氧化硫 -原料 硫剂) 千克/吨 15S(无脱湿式除尘脱硫 4.5S 料 9,415.54 有末端治理 9,886.32 氮氧化物 直排 2.7
由表2-6获得 产品名称 原料名称 工艺名称 规模等级 污染物指标 工业固体废物蒸汽/热水/ 燃煤 其它 炉 循环流化床所有规模 工业固体废物 千克(干基)/吨-原料 (炉渣) 5.25A (粉煤灰) 单位 千克(干基) /吨-原料 产污系数 4.73A
由表2-7获得
工艺名规模等污染物指产品名称 原料名称 单位 称 级 标 全部 类型 蒸汽/热水/其它 锅炉 燃煤 (锅 外水 处理 ) 所有规模 化学需氧克/吨-量 原料 90 物理+化学法+综合利用 0 工业 吨/吨 产污系数 末端治理技术 排污系数 物理+化学法+综合利用 废水量 -原料 0.605 0 第四步 根据普查表G102查得该烟煤的含硫量(S%)为1.5%,含灰量(A%)
75
为12%。
第五步 将S和A带入产排污系数计算得到:
二氧化硫 产污系数 15S =15 ×1.5=22.5 千克/吨-原料 排污系数 4.5S =4.5×1.5=6.75 千克/吨-原料 烟尘 产污系数 5.19A=5.19×12=62.28千克/吨-原料 排污系数 0.42A=0.42×12=5.04 千克/吨-原料 粉煤灰 产污系数 4.73A=4.73×12=56.76千克/吨-原料 炉渣 产污系数 5.25A=5.25×12=63 千克/吨-原料 计算各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
• 燃料总消耗量 9,500×200×12=22,800,000千克=22,800吨 • 二氧化硫 产生量 22.5×22,800 =513,000 千克 排放量 6.75×22,800 =153,900 千克
烟尘 产生量 62.28×22,800=1419,984千克 排放量 5.04×22,800 =114,912 千克
氮氧化物 产生量 2.7×22,800 =61,560 千克 排放量 2.7×22,800 =61,560 千克 计算各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
工业废气量 产生量 9,415.54×22,800=214,674,312 标立方米 排放量 9,886.32×22,800=225,408,096 标立方米 粉煤灰 产生量 56.76×22,800=1,294,128 千克 炉渣 产生量 63×22,800=1,436,400 千克
工业废水量 产生量 0.605×22,800=13,794 吨 排放量 0 排放量 0
第六步 将气体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填入表G109废气及其污染物排放量普查表中;将固体废物产生量和排放量填入表G110工业固体废物普查表中;将工业废水和化学需氧量填入表G105-1废水污染物产排污系数测算表中。
化学需氧量 产生量 90×22,800=2,052,000 克= 2,052千克
76
农副产品产排污系数手册的使用
77
工业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使用培训材料
——农副食品加工行业使用方法和案例分析
内容提要
农副食品加工行业特点、对普查工作的影响以及解决对策 农副食品加工行业产排污系数构架 各小类行业手册使用注意事项 案例分析
一、行业特点与对策
行业污染物产生量的个体差异明显和数值波动范围较大
如:工艺排水之外、原料/生产设备/器具/现场清洗水与人员清洁水等,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主观因素影响
◆核对工业废水量和特征污染物浓度的关系;注意加工下脚料、废弃中间产物以及废弃产品的处理与管理方法
产品种类和原料品种多样化,如蔬菜、油脂加工行业
◆仔细阅读手册使用说明和表注进行选择,如有手册中未涉及到的产品原料,请选择相近的产品原料
生产原料有初级农产品、加工半成品、外购商品等多种形式 ,如淀粉糖制造
行业 ◆ 按原料分步计算后核算总值 一、行业特点与对策2
同一企业生产很多同类产品,加工工艺、产品规格有差异 ,如肉制品行业
◆归类后,按照产量较大产品的产排污系数乘以同类产品总量进行核算。
在很多情况下,生产工艺的先进程度与污染物产排量及防治的水平并不是正相
关的关系 ,如屠宰行业 ◆普查时按照平均值核算
其他
原料新鲜和清洁程度//生产季节性//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环保意识差异对于污染物产排量的影响极大 ◆普查时按照平均值核算
二、农副食品加工行业产排污系数构架 ——构架与使用方法
当所调查企业的实际情况与手册所列完全一致时,查取系数表中所对应的产排
污系数,直接计算产排污量:
产排污量=产排污系数×产品产量(或原料消耗量)
78
当所调查企业的实际情况与手册有所不同时,需要查取系数表最接近的产排污
系数并进行调整,调整方法为:
调整产排污系数=系数表中选取的产排污系数×调整系数 然后再计算产排污量:
产排污量=调整产排污系数×产品产量(或原料消耗量)
◈调整系数根据普查实际情况参照产排污系数手册的注意事项和表注进行选择,无需调整时取值为1。
◈产污系数、排污系数分项调整;各污染物指标分项调整。需注意在很多情况下调整系数取值是不同的。如有时仅对工业废水量调整,其他指标保持不变;其他不同步调整情况也很多。
二、农副食品加工行业产排污系数的构架 ——产排污系数调整公式与说明 ■ G产* = G产×k1×k2×k3×k4 ■ G排* = G排×k1×k2×k3×k4×k5
G产*:调整后的产污系数 G排*:调整后的排污系数 G产:系数表中选取的产污系数 G排:系数表中选取的排污系数 k1:产品调整系数 k2:原料调整系数 k3:工艺调整系数 k4:规模调整系数
k5: 企业废水排放去向与联合加工企业废水集中处理调整系数
♦以上公式包括对产品、原料、工艺、规模等生产过程产排污影响因子的校正。 ♦还包括对废水排放去向、联合加工企业废水集中处理等排污影响因素的校正 ◐排放去向分①直接进入自然水体、②进入城镇或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2种情况 ◐联合加工企业废水集中处理指不同产品浓度差异较大混合后集中处理的情况 三、各小类行业手册使用注意事项1
1310
谷物磨制行业
细粉磨制参照小麦粉的产排污系数,原料为脱壳、脱荚谷物。 谷物脱壳、脱荚参照稻谷碾磨、脱壳加工大米的产排污系数。
例:稻谷等脱壳磨制细粉时,按照稻谷脱壳和细粉磨制分别计算产排污量后相加计算该产品总产排污量。
1320
饲料加工行业
粉末状饲料的产排污系数=系数表单产排污系数╳ 1.2 共同特点:
79
①主要污染物为工业粉尘;②在谷物磨制和饲料加工行业除尘设备视为生产工艺设备,工业粉尘的产排污系数相同;③本次普查在本行业不计无组织排放。 三、各小类行业手册使用注意事项2
13311332
食用植物油行业 非食用植物油行业
原料:
各种植物种子,种类很多 产品:
毛油、精制油 主要工艺有:
压榨法、浸出法以及预压榨-浸出-精炼、压榨-精炼、浸出-精炼、预压榨-浸出等组合工艺
产排污系数选择遵照工艺优先原则 三、各小类行业手册使用注意事项3
1340制糖行业
本行业两种原料、两种工艺、多种产品,还有用原糖加工精制糖的情况。需注意:
①参考手册中的制糖行业产排污系数调整表选择调整系数; ② 产排污核算方法:
当普查企业生产多种产品时,分产品计算后加和。 三、各小类行业手册使用注意事项4
1351
畜禽屠宰行业
两套表格:分别以畜禽头数和吨-活屠重为计量单位 相互关系: 吨-活屠重 对应重量 猪 13头 77Kg 羊 25头 40Kg 鸡 571只 1.75Kg 使用注意:
1)普查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套表格进行核算即可。
2)当原料与系数表不同需要调整产排污系数时,按照注意事项中的产排污系数调整表进行选择,切记两套表各自对应不同的调整系数。
3)屠宰和肉制品的综合加工企业,工业废水量指标不变,但其他污染物的排污系数有所下调。
三、各小类行业手册使用注意事项5
80
1352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行业
● 主导影响因素为产品
1)产品种类繁多时,按中式和西式产品分类,选择同类中产量大的产品的产排污系数乘以同类产品总量进行核算。
2)其他西式肉制品可借鉴西式工艺蒸煮香肠制的产排污系数;中式肉制品可借鉴酱卤制品的产排污系数。 ● 产排污系数调整
1)考虑南北方及不同生产季节的差异,对以冷冻肉为原料的普查对象,根据解冻工序不同需对工业废水进行系数调整
2)采用复合薄膜包装杀菌工艺的产品需对工业废水量进行系数调整 三、各小类行业手册使用注意事项6
13611362136313641369
水产冷冻加工行业
鱼糜制品及水产品干腌制加工行业 水产饲料制造行业 鱼油提取及制品制造行业 其他水产品加工行业
行业特点:
●产品、原料种类繁多 ●综合利用较多 产排污系数调整注意:
●前4个小类行业的调整系数相互借鉴的情况较多 ●综合加工产品的前处理废水无须重复计算 如:鱼油与鱼粉加工
三、各小类行业手册使用注意事项7
1370
蔬菜、水果和坚果加工行业
行业特点:
●产品、原料种类不计其数
●加工工艺、技术水平、污染程度差异大 蔬菜原料分类:
●根茎类●薯类●芥菜类●叶菜类●葱蒜类●豆类●瓜菜类●食用菌 产品分类:
●脱水蔬菜 (热风干燥、冷冻干燥) / ● 果蔬脆片 ●速冻蔬菜
●泡菜(传统、快速发酵)/ ●盐渍菜(榨菜、酱菜等等)
81
系数调整注意:
产品/原料/工艺/规模等多重调整比较普遍 三、各小类行业手册使用注意事项8
1391
淀粉及淀粉制品的制造行业
●淀粉生产原料:
▲谷物(玉米、小麦等) ▲薯类(木薯、马铃薯等) ●淀粉糖生产原料:
▲淀粉(自产淀粉、外购商品淀粉)
▲淀粉乳(未经干燥的加工半成品、多为企业自产) ▲初级农产品(谷物、薯类) ●生产过程:
谷物、薯类→ 淀粉乳→ 淀粉→ 淀粉糖 ●产排污污核算注意:
▲核算淀粉糖生产的产排污量时务必搞清所用原料,用企业自产淀粉乳或淀粉为原料时,避免重复计算产排污量。
▲如所普查企业用自产淀粉乳做原料生产淀粉糖时,还需了解普查企业生产单位产品所需淀粉乳折算成商品淀粉的量。
▲淀粉糖生产规模为所普查企业所有淀粉糖产量总和 三、各小类行业手册使用注意事项9
1392
豆制品加工行业
●产排污量核算注意:
大豆分离蛋白产品之外的所有采用传统工艺生产的豆制产品的产排污系数核算单位均采用原料——吨大豆。
1393
蛋品加工行业
● 产排污量核算注意:
当所普查企业同时生产蛋黄和蛋白制品,其中之一为副产品时,污染物产排量按产污量较大的产品核算。
如:生产蛋黄粉的企业同时生产冰蛋白,仅按蛋黄粉产品核算污染物产排量。
三、各小类行业手册使用注意事项10
由于农副食品加工行业企业综合水平参差不齐、产排污影响因子多、差异大,如遇以下情况下需酌情选择系数或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产排污量: ●末端处理技术与系数表单中列明的处理技术有所不同时,参照系数表单中相近的末端治理技术的排污系数进行计算。
82
●对于《统计上使用的产品分类目录》中未列明产品或原料的产排污系数,参照类似产品的产排污系数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对于本手册中未包含的其他生产工艺,参照手册中相近生产工艺的产排污系数进行计算。
四、案例分析-过程与步骤
1)读解企业填报的普查表,并酌情咨询关联信息、核实重要数据;
2)综合分析信息与数据,选择对应的或相近的产排污系数,建议用表格形式列出;
3)参照手册注意事项和表注选择调整系数,对需要调整的产排污系数进行调整; 4)分别计算各产品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量,然后计算企业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总量。
四、案例1——1320饲料加工行业
示例1:某饲料加工企业,年生产粉状配合饲料3万吨、颗粒状配合饲料3万吨,计算该企业年工业粉尘的产生量和排放量。
1)查系数表得知生产规模≺10万吨/年的颗粒饲料产排污系数均为0.045千克/吨-产品
2)查表注得知粉状饲料的产排污调整系数为1.2 3) 计算该企业年工业粉尘的产生量和排放量: 年工业粉尘产生量=年工业粉尘排放量
=0.045×30000+0.045×30000 ×1.2=2970千克=2.97吨 四、案例2——1331食用植物油行业1
示例2:某企业采用压榨-精炼工艺生产精制食用花生油,生产能力为2000吨-原料/日,2007年生产期200天,末端治理技术为物理+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厂区污水处理后直接排入自然水体。
1)查手册得知最接近的工艺为预压榨-浸出-精炼,得到相应规模菜子油的产排污系数
2)查表注⑨得知采用压榨-精炼工艺生产花生油的调整系数 3)查注意事项2.3②得知排放去向调整系数 4)将以上系数列表 产污系数(吨/吨-原料) 排污系数(吨/吨-原料) 工艺、产品、原料产排调整系数[-] 工业废水量 0.195 0.190 0.8 化学需氧量 618.7 27.0 0.8 生化需氧量 271.6 9.1 0.8 83
排放去向调整系数[-] 计算该企业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
1 0.7 0.7 工业废水量产=0.195×0.8×2000×200=62400吨=6.24万吨 化学需氧量产=618.7×0.8×2000×200=197984000克=197.984吨 生化需氧量产=271.6×0.8×2000×200=86912000克=86.912吨 工业废水量排=0.190×0.8×2000×200=60800吨=6.08万吨 化学需氧量排=27.0×0.8×0.7×2000×200=6048000克=6.048吨 生化需氧量排=9.1×0.8×0.7×2000×200=2038400克=2.038吨 四、案例3
——1370蔬菜、水果和坚果加工行业1
示例3:某年产2500吨速冻蔬菜企业,花椰菜、四季豆等芥菜、豆类速冻蔬菜年产量为1500吨,萝卜叶等叶类速冻蔬菜年产量为1000吨;生产工艺为“清洗、烫漂、速冻”,末端治理技术为“过滤+生物接触氧化法+化学混凝沉淀法”。 1)查系数表产品-速冻蔬菜、原料-芥菜类得知花椰菜和四季豆等的产排污系数 2)查系数表产品-速冻蔬菜、原料-叶菜类得知萝卜叶等的产排污系数 产品名称 项目名称 产污系数 速冻芥菜、豆类蔬菜 排污系数 产污量 排污量 产污系数 速冻叶类蔬菜 排污系数 产污量 排污量 合计 总产污量 总排污量 工业废水量 9.2吨/吨 8.8吨/吨 13800吨 13200吨 11.5吨/吨 11吨/吨 11500吨 11000吨 25300吨 24200吨 化学需氧量 3188克/吨 839克/吨 4.78吨 1.26吨 4249克/吨 901克/吨 4.25吨 0.9吨 9.03吨 2.16吨 五日生化需氧量 1244克/吨 313克/吨 1.87吨 0.47吨 1616克/吨 243克/吨 1.62吨 0.24吨 3.49吨 0.71吨 四、案例4—1391 淀粉及淀粉制品制造行业1
示例4:某淀粉生产企业以玉米为原料生产淀粉和淀粉糖。年产玉米淀粉76,500吨、固体葡萄糖50,000吨、麦芽糖浆20,000吨,末端治理技术为“A2/O”。 1)咨询企业得知:该企业固体葡萄糖和麦芽糖浆用自产淀粉乳为原料。生产1吨固体葡萄糖需淀粉乳折算成商品淀粉为1.11吨;生产1吨麦芽糖浆需淀粉乳折算成商品淀粉为0.9吨。50,000吨固体葡萄糖消耗商品淀粉55,500吨;20,000
84
吨麦芽糖浆消耗商品淀粉18,000吨。(不同企业的数据有所不同)
2)查手册系数表得知淀粉的产排污系数和以淀粉为原料生产液体葡萄糖浆、麦芽糖浆的产排污系数
3)查系数调整表得知固体葡萄糖产品调整系数为工业废水量1.4,其他污染物指标1.1;固体葡萄糖和麦芽糖浆生产以淀粉乳为原料时调整系数为工业废水量0.8,其他污染物指标调整系数为0.9。 4)计算污染物产排量 产品名称 污染物指标 工业废水量(吨/吨-产品) 化学需氧量(克/吨-产品) 玉米淀粉 五日生化需氧量(克/吨-产品) 氨氮(克/吨-产品) 总氮(克/吨-产品) 工业废水量(吨/吨-产品) 液体葡萄糖浆、麦芽糖浆 化学需氧量(克/吨-产品) 五日生化需氧量(克/吨-产品) 氨氮(克/吨-产品) 总氮(克/吨-产品) 产污系数 5.02 31,853 14,566 292.6 1,513.7 5.492 16,152 8,464.2 68 311.6 排污系数 4.811 424.9 150.4 39.1 103.1 4.918 441.3 137.4 14.6 50.2 玉米淀粉污染物产排量=系数表中产排污系数×淀粉产量 例:工业废水量产生量=5.02×76,500 =384,030吨=38.403万吨 ●麦芽糖浆污染物产排量
= 淀粉乳生产污染物产排量+麦芽糖浆生产污染物产排量
=淀粉产排污系数×淀粉乳调整系数×消耗淀粉量+麦芽糖浆产排污系数×麦芽糖吨
固体葡萄糖污染物产排量
= 淀粉乳生产污染物产排量+固体葡萄糖生产污染物产排量
=淀粉产排污系数×淀粉乳调整系数×消耗淀粉量+液体葡萄糖浆产排污系数×固体葡萄糖调整系数×固体葡萄糖产量
例:工业废水量排放量=4.811×0.8×55,500+4.918×1.4 ×50,000 =213,608.4+343,700 =55.731万吨
企业污染物产排总量=淀粉产品产排量+固体葡萄糖产排量+麦芽糖浆产排量 该企业全年工业废水污染物的总产生量:
85
浆产量例:化学需氧量产生量
=31,853×0.9×18,000+16,152×20,000=516,018,600+323,040,000 =839.059
工业废水量=38.403+18.213+60.733=117.349万吨 化学需氧量=2,436.755+839.059+2,479.417=5,755.231吨 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污染物产生量按同样方法计算。 该企业全年工业废水污染物的总排放量: 工业废水量=36.804+16.764+55.731=109.299万吨 化学需氧量=32.505+15.709+45.495 =93.709吨
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污染物产生量按同样方法计算。
86
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产排污
系数手册的使用
87
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产排污系数手册使用介绍
主要内容 第一分册——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系数手册介绍
第二分册——城镇生活垃圾集中式处理设施污染物产生、排放系数手册介绍
第三分册——危险废物集中式处理设施污染物产生、排放系数手册介绍 本手册主要内容给出了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产排污系数及污染物产排量的校核和核算公式;
主要应用于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污染物产排量填报数据的校核,以及对漏报和失实数据的核算。 系数使用方法
校核系数:用于对普查中填报数据进行校核的产、排污系数,为一对上下限值。
核算系数:用于对普查对象的产排污量进行核算的产、排污系数,为一单值。 在普查过程中,若填报数据在校核系数范围之内,则认为其填报的数据正常;若偏离校核系数范围,则可认为普查对象填报数据异常,需对普查对象进行核查,核查后证实数据填报依据充分,则维持原填报数据不变;如果核查后认为填报数据失实,需取本手册中相应核算系数核算并填报;对于漏报的数据,直接取本手册中相应核算系数核算并填报。
88
普查表数据 漏填数据填报数据 否填报依据是否充分 校核系数校核是否在校核范围内是 否核算系数核算 是维持原填报数据 填报核算数据 第一分册 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系数 手册使用介绍 主要内容 1 核算对象
2 系数表及选择的原则
3 污泥产生量校核与核算公式 4 与普查表的关系 5 算例 核算对象
核算对象:污水处理厂在整个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并经处理后外运的含水污泥量。
涉及的污水处理厂包括
城镇污水处理厂
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 其他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
典型城市污水处理工艺
89
处理级别 一级处理 一级强化 处理工艺 格栅 物理沉淀 沉砂池 初沉池 化学强化、机械过滤法 高负荷活性污泥法 普通活性污泥法 AN/O、AP/O、A/A/O工艺 氧化沟工艺 活性污泥 SBR类工艺(CAST、UNITANK等) A-B法、吸附再生工艺等其它方法 普通生物滤池 生物接触氧化 生物膜法 曝气生物滤池 生物流化床 重力浓缩 二级处理 典型污泥处理工艺 污泥浓缩 气浮浓缩 机械浓缩 一级厌氧消化 污泥稳定 二级厌氧消化 好氧消化 压滤脱水 污泥脱水 离心脱水 真空吸滤 系数选择原则 物理污泥产生系数( k1 )选择原则; 生化污泥产生系数( k2)选择原则; 化学污泥产生系数( k3)选择原则;
物理与生化污泥产生系数( k4 )选择原则. 物理污泥产生系数( k1 ) 含水污泥产生系数(吨/万吨-污污水污泥处理进水悬浮物平均浓水处理量) 处理工艺 度 工艺 核算系数 校核系数 6.63 5.0~8.25 一级 无污泥消高(200~300mg/L)处理 化 中(100~200mg/L) 3.5 2.0~5.0
90
厌氧污消化 好氧污消化 无污泥化 一级厌氧污强化消化 处理 好氧污消化 低(50~100mg/L) 1.38 高(200~300mg/L) 5.04 泥中(100~200mg/L) 2.66 低(50~100mg/L) 1.05 高(200~300mg/L) 4.57 泥中(100~200mg/L) 2.42 低(50~100mg/L) 0.95 高(200~300mg/L) 10.1 消中(100~200mg/L) 5.38 低(50~100mg/L) 2.25 高(200~300mg/L) 7.7 泥中(100~200mg/L) 4.09 低(50~100mg/L) 1.71 高(200~300mg/L) 6.99 泥中(100~200mg/L) 3.71 低(50~100mg/L) 1.55 0.75~2.0 3.80~6.27 1.52~3.8 0.57~1.52 3.45~5.69 1.38~3.45 0.52~1.38 7.5~12.8 3.25~7.5 1.25~3.25 5.7~9.7 2.47~5.7 0.95~2.47 5.18~8.8 2.24~5.18 0.86~2.24 K1 选择的原则 普查表中没有悬浮物指标,如果普查过程中可获得进水悬浮物浓度参考数据时,应按照实际的悬浮物浓度范围来选取相应的物理污泥产生系数k1值。
当缺乏进水悬浮物浓度参考数据时,可按悬浮物浓度范围为100~200mg/L取值。
生化污泥产生系数( k2) 污水处理工污泥处理工艺 艺 无污泥消化 高负荷活性厌氧污泥消化 污泥法 好氧污泥消化 无污泥消化 普通活性污厌氧污泥消化 泥法 好氧污泥消化 无污泥消化 A/O、A2/O 厌氧污泥消化 类工艺 好氧污泥消化 无污泥消化 SBR类工艺 厌氧污泥消化 好氧污泥消化 无污泥消化 氧化沟工艺 厌氧污泥消化
含水污泥产生系数(吨/吨-化学需氧量去除量) 核算系数 校核系数 2.85 1.95~4.28 2.11 1.44~3.16 1.71 1.17~2.57 1.75 1.2~2.85 1.24 0.85~2.02 0.81 0.55~1.31 1.45 0.80~3.05 1.06 0.58~2.23 0.78 0.43~1.65 1.3 0.90~2.5 0.96 0.67~1.85 0.78 0.54~1.5 1.1 0.70~2.1 0.97 0.62~1.68 91
好氧污泥消化 0.88 0.56~1.47 1.75 0.95~3.4 AB法、吸附无污泥消化 再生等其他厌氧污泥消化 1.3 0.70~2.52 活性污泥法 好氧污泥消化 1.05 0.57~2.04 生物膜法 无污泥消化 1.25 0.70~2.3 K2 选择原则 根据污水二级处理的不同工艺来选择相应的系数。
有污泥消化工艺但未正常运行的,需按无污泥消化工艺进行系数取值。 k2的单位是:吨/吨-化学需氧量去除量。 化学污泥产生系数( k3) 含水污泥产生系数(吨/吨-絮凝剂使用量) 处理工艺 核算系数 絮凝沉淀、化学除磷、污泥调4.53 质等过程 校核系数 2.44~6.55 K3 选择原则 只要污水和污泥处理过程中外加了无机絮凝剂(有机絮凝剂忽略),就必须选择k3来计算相应的化学污泥产量。 k3的单位是:吨/吨-絮凝剂使用量。 物理与生化污泥产生系数( k4) 含水污泥产生系数(吨/万吨-废水处理量) 行业类型 核算系数 校核系数 电镀工业 20.9 10.4~31.3 制革工业 19.8 9.9~29.6 医药工业 16.7 8.4~25.1 化工工业 7.5 3.8~11.3 食品工业 6.7 3.4~10.1 印染工业 4.1 2.0~6.1 其他工业 6.0 3.0~9.0 K4 选择原则 根据工业园处理废水的性质来选择相应的系数;
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全年平均化学需氧量或主要污染物去除率达到50%及以上,全年实际处理污水量小于设计处理量的50%,物理与生化污泥综合产率系数按相应行业系数的0.8倍取值;
全年平均化学需氧量或主要污染物去除率小于50%,物理与生化污泥综合产生系数在0.4~0.7倍范围内取值。 校核与核算公式
(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量核算与校核公式 一级处理(含一级强化处理) S=K1Q+K3 C (1) 二级处理(含深度处理)
92
无初沉池情况
S=RK2P+K3C (2)
有初沉池情况
S=K1Q+0.7K2P+K3C (3) r :悬浮物浓度修正系数,无量纲。
当进水悬浮物全年平均浓度较低时(<100mg/L),取值为1.0; 当进水悬浮物全年平均浓度中等时(≥100mg/L,且<200mg/L),取值为1.3;
当进水悬浮物全年平均浓度较高时(≥200mg/L),取值为1.6。 如果缺乏进水悬浮物浓度参考数据,可按中等浓度条件取值,即取为1.3。
分期建设并存在多种并行污水处理工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
若缺少不同分期的相关数据
按总的污水处理量、化学需氧量去除量和无机絮凝剂使用量
进行数据校核或核算
校核时按所涉各类工艺的最小和最大的校核系数取值;
核算时按各类工艺核算系数的数学平均取值。
若有不同分期的相关数据
按不同处理工艺进行污泥产生量数据校核或核算
(2)工业园区集中式污水治理设施污泥量核算与校核公式 S=K4Q+K3C (4)
k4: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的物理与生化污泥综合产生系数,吨/万吨-废水处理量。
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公式或系数选取原则:
进水水质与处理工艺同城镇污水处理厂类似的(如:废水的CODcr、BOD5/CODcr值等指标),可参照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相关公式与系数进行校核或核算。
进水水质与处理工艺同城镇污水处理厂差异较大:
运行管理较为规范的,且设定并严格执行了工业废水入厂标
准,采用 公式(4) 及相关系数进行校核或核算;
没有明确工业废水入厂标准的,采用公式(4)及表3 、表
4中核算系数的1.2倍核算并填报其污泥产生量。
与普查表的关系
基本信息的获取
污水处理厂性质 污水处理工艺类型 污泥处理工艺类型 设计及实际处理水量 化学需氧量 絮凝剂用量 污泥产生量
算例
93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为15万吨/日,污水处理工艺采用“普通活性污泥法”,污泥处理工艺采用“重力浓缩+厌氧消化+带式压滤”;污水实际处理量为4380万吨/年,回用水量为380万吨/年,污水排放量为4000万吨/年;聚丙烯酰胺用量为1.5吨/年;进水的化学需氧量总量为13140吨/年,排放的化学需氧量总量为2400吨/年,含水污泥产生量填报数据为12280吨/年。 请问是否准确? 解题步骤
根据普查表获取基础数据资料 公式选择 系数取值
污泥产生量校核 数据校核结论
根据普查表获取数据资料:
污水处理级别:二级;
污水处理方法名称:具有初沉池的普通活性污泥法; 设计处理能力:15万吨/日; 实际污水处理量:4380万吨/年; 回用水量:380万吨/年;
絮凝剂种类及用量:有机絮凝剂用量1.5吨/年; 污泥产生量:12280吨/年;
污泥处理方法名称:进行厌氧消化处理; 污水排放量:4000万吨/年;
化学需氧量进口总量:13140吨/年; 化学需氧量排口总量:2400吨/年。 公式选择
设施类型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为普通活性污泥法,具有初沉池;
选择公式(3)进行校核。
S=K1Q+0.7K2P+K3C
参数的确定
Q = 4380万吨/年
P = 13140-2400×(4000+380)÷4000=10512吨/年
(4000+380)÷4000”为存在回用水时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
的折算项;
如无回用水则不需此项
C = 0吨/年(没有添加无机絮凝剂)。
94
W22
回用水
W1=13140吨Q1=4380 万吨 生物曝气池 W2 Q22=380 万吨Q2=4380 万吨Q21=4000 万吨W21=2400吨W22=W21×Q22/ Q21=2400×380/4000 吨 W2=W21+W22=2400+2400×380/4000
=2400×(4000+380)/4000 吨
系数的选择
普查表中未涉及悬浮物指标,数据校核单位也不掌握该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悬浮物浓度情况,因此按中等浓度考虑。
根据污水处理工艺、污泥处理工艺以及进水悬浮物浓度预判结果,分别从K1表、K2表和K3 表中获取污泥产生校核系数的上限、下限分别为:
校核系数下限:k1=1.52、k2=0.85、k3=2.44; 校核系数上限:k1=3.80、k2=2.02、k3=6.55。
污泥产生量校核
根据普查数据和相应的校核系数,通过公式(3)计算获得:
污泥产生量下限:S下=K1Q+0.7K2P+K3C
=1.52×4380+0.7×0.85×10512+2.44×0= 12912吨/年;
S上=K1Q+0.7K2P+K3C
污泥产生量上限:3.80×4380+0.7×2.02×10512+6.55×0
=31508吨/年;
校核系数下限:k1=1.52、k2=0.85、k3=2.44; 校核系数上限:k1=3.80、k2=2.02、k3=6.55。 数据校核结论
用手册中系数核算出来的污泥产生量为12912吨/年-31508吨/年; 普查表中的填报污泥产生量为12280吨/年,小于校核系数核算的污泥产生量下限,需进行重新核查。
经核查后,发现该厂的平均进水悬浮物浓度低于100mg/L,而用系数校核时采用的悬浮物浓度在100mg/L-200mg/L范围,因此选取的系数有偏差,需调整系数重新校核。
数据校核结论
调整后校核系数的上限、下限分别为:
95
校核系数下限:k1=0.57、k2=0.85、k3=2.44; 校核系数上限:k1=1.52、k2=2.02、k3=6.55。 再根据公式(3)可获得:
污泥产生量下限为8751吨/年; 污泥产生量上限为21522吨/年。
普查表中填报的12280吨/年在重新校核的范围之内,认为其基本准确,因此维持原填报数据不变。
第二分册
城镇生活垃圾集中式处理设施产、排污系数 手册使用介绍 主要内容 1 核算对象
2 系数表及选择的原则
3 污染物产生量校核与核算公式 4 与普查表的关系 5 算例 核算对象
核算对象:城镇生活垃圾集中式处理设施渗漏液、烟气和固体废物污染物产排污量核算。
涉及的生活垃圾集中式处理设施包括
城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城镇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 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厂 城镇生活垃圾堆肥厂
系数选择原则
城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产排污系数选择原则; 城镇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产排污系数选择原则; 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厂产排污系数选择原则; 城镇生活垃圾堆肥厂产排污系数选择原则. 城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产排污系数表 产污系数 排污系数 污染物末端治理组合工区域 单位 核算系校核系核算系指标 艺类别 校核系数 数 数 数 渗滤液立方米/吨0~直排或一般组合0.07 0.07 0~0.15 量① 垃圾 0.15 工艺② 1、调节(或蓄存)2000~8000 预处理 40000 干旱 800~半干2、 生化 1500 克/立方米2000 化学需2000~旱区 - 12000 氧量 60000 100~渗滤液量 3、生化+物化 200 1000 4、生化+物化+15 10~80 反渗透
96
0.08~0.25 2000~40000 800~2、 生化 1500 克/立方米2000 化学需2000~- 11500 氧量 60 000 100~渗滤液量 3、生化+物化 200 1000 半湿润区 4、生化+物化+15 10~80 反渗透 1、调节(或蓄存)120~1200 预处理 3500 克/立方米100 50~500 120~2、 生化 氨氮 - 1300 3500 3、生化+物化 15 10~200 渗滤液量 4、生化+物化+0.5 0.1~1.5 反渗透 城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产排污系数表 产污系数 排污系数 污染物指末端治理组合工区域 单位 核算校核系核算标 艺类别 校核系数 系数 数 系数 立方米/0.20~直排或一般组合0.20~渗滤液量 0.30 0.30 吨垃圾 0.80 工艺 0.80 1、调节(或蓄存)1000~7000 预处理 30000 800~克/立方1200 化学需氧1500~2、 生化 2000 米- 10500 量 50000 渗滤液量 3、生化+物化 150 100~800 湿润4、生化+物化+区 17 10~80 反渗透 1、调节(或蓄存)100~1500 预处理 4000 克/立方200 60~500 100~2、 生化 氨氮 米- 1200 4000 3、生化+物化 40 15~100 渗滤液量 4、生化+物化+0.5 0.1~1.5 反渗透 强降 渗滤液量 立方米/0.40 0.25~直排或一般组合0.40 0.25~
97
1、调节(或蓄存)800 预处理 克/立方米100 100~2、 生化 氨氮 - 800 3000 3、生化+物化 20 渗滤液量 4、生化+物化+0.5 反渗透 渗滤液立方米/吨0.08~直排或一般组合0.15 0.15 量① 垃圾 0.25 工艺② 1、调节(或蓄存)7500 预处理 100~3000 50~500 10~200 0.1~1.5 雨区 工艺 1.00 1、调节(或蓄存)800~7000 预处理 40000 800~2、 生化 1500 克/立方2000 化学需氧1200~米- 10000 量 50 000 100~渗滤液量 3、生化+物化 200 1000 4、生化+物化+17 10~80 反渗透 1、调节(或蓄存)800 50~4000 预处理 克/立方100 30~500 50~2、 生化 氨氮 米-渗滤900 4000 3、生化+物化 20 15~200 液量 4、生化+物化+0.5 0.1~1.5 反渗透 城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产排污系数选取原则
卫生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指排入集水池(或调节池)的垃圾渗滤液,包括垃圾填埋场内进入集水池(或调节池)的冲洗水等; 分区选取,将全国分成四个区域,分别选取产排污系数 不同渗滤液处理工艺下选取相应的排污系数。
手册给出的渗滤液排放系数不含具备回用处理工艺的卫生填埋场,若存在回用处理,以普查表填报数据为准。 城镇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产排污系数表 产污系数 区域 污染物指标 单位 核算系校核系数 数 渗滤液产生量Ft1 立方米/吨垃圾 0.05 0~0.15 2000~化学需氧量 克/立方米-渗滤液量 8000 干旱半 15000 渗滤液干旱区 氨氮 克/立方米-渗滤液量 400 80~1200 污染物 石油类 克/立方米-渗滤液量 16 2.0~200 渗滤液产生量Ft1 立方米/吨垃圾 0.25 0.08~0.45 1000~化学需氧量 克/立方米-渗滤液量 8000 半湿润25000 渗滤液区 氨氮 克/立方米-渗滤液量 800 100~1500 污染物 石油类 克/立方米-渗滤液量 12 1.5~130 渗滤液产生量Ft1 立方米/吨垃圾 0.55 0.15~1.20 化学需氧量 克/立方米-渗滤液量 7000 700~35000 湿润区 渗滤液氨氮 克/立方米-渗滤液量 600 100~2000 污染物 石油类 克/立方米-渗滤液量 3.0 0.5~28 强降雨渗滤液产生量Ft1 立方米/吨垃圾 0.75 0.25~1.55
98
吨垃圾 1.00 区
化学需氧量 克/立方米-渗滤液量 6500 700~20000 渗滤液氨氮 克/立方米-渗滤液量 500 80~2000 污染物 石油类 克/立方米-渗滤液量 3.5 0.5~25.0 v城镇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 产排污系数选取原则
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厂产排污系数表-渗滤液及其污染物 产污系数 排污系数 末端治理组合工区域 污染物指标 单位 核算核算校核系校核系数 艺类别 系数 系数 数 立方米/吨0.05~直排或一般组合0.05~渗滤液量 0.10 0.10 垃圾 0.12 工艺 0.12 700~1、 生化 2500 3500 化学 克/立方米9500~200~需氧- 20000 2、生化+物化 350 23000 500 干量 渗滤液量 旱~3、生化+物化+35 18~80 渗滤半湿 反渗透 液污润区 120~染物 1、 生化 380 900 克/立方米260~55~氨氮 730 2、生化+物化 200 -渗滤液量 2000 500 3、生化+物化+0.8~5.0 反渗透 7.4 立方米/吨0.13~直排或一般组合0.13~渗滤液量 0.15 0.15 垃圾 0.28 工艺 0.28 700~1、 生化 2500 3500 化学 克/立方米16000~200~需氧25000 2、生化+物化 350 -渗滤液量 41000 500 湿润量 区~3、生化+物化+35 18~80 渗滤强降反渗透 液污雨区 190~染物 1、 生化 760 1400 克/立方米420~90~氨氮 1300 2、生化+物化 390 -渗滤液量 2700 800 3、生化+物化+2.0~12 反渗透 15 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厂产排污系数表-烟气及其污染物 产污系数(Ff1) 排污系数(Ff2) 焚烧污染物 末端治理炉 单位 核算系核算系指标 技术名称 校核系数 校核系数 炉型 数 数 炉排烟气量 标立方米/4500 3800~7500 半干法+4500 3800~
99
炉 吨-垃圾 活性炭+7500 烟尘 克/吨-垃圾 26 400 8 000~40000 布袋除尘 225 40~280 二氧化克/吨-垃圾 1300 1100~2400 450 139~780 硫 氮氧化480~克/吨-垃圾 1000 480~1400 1000 物 1400 标立方米/4500~烟气量 6000 4500~8000 6000 吨-垃圾 8000 35 000~烟尘 克/吨-垃圾 72 500 80~420 半干法+350 120000 流化布袋 床 二氧化除尘 克/吨-垃圾 1200 800~1600 400 120~720 硫 氮氧化400~克/吨-垃圾 900 400~1390 900 物 1390 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厂产排污系数表-烟气及其污染物 产污系数(Ff1) 排污系数(Ff2) 污染焚烧炉 末端治理物指单位 核算系核算系校核系炉型 校核系数 技术名称 标 数 数 数 烟气标立方米/吨3100~4200 3100~5000 4200 量 -垃圾 5000 烟尘 克/吨-垃圾 2700 1600~4000 半干法+40 20~100 热解 布袋 二氧化气化炉 克/吨-垃圾 30 16~60 2.0 0~4.0 除尘 硫 氮氧化400~克/吨-垃圾 676 400~1000 676 物 1000 烟气标立方米/吨3900~4700 3900~6200 4700 量 - 6200 17000~烟尘 克/吨-垃圾 32000 半干法+300 20~200 42000 改进立活性炭+式炉 二氧化180~克/吨-垃圾 1200 480~1400 布袋除尘 240 硫 760 氮氧化420~克/吨-垃圾 900 420~1400 900 物 1400 烟气标立方米/吨4000~5000 4000~6500 5000 量 -垃圾 6500 16 000~烟尘 克/吨-垃圾 30 200 半干法+250 50~370 40000 回转窑 活性炭+二氧化190~克/吨-垃圾 1300 1100~1800 布袋除尘 260 硫 780 氮氧化500~克/吨-垃圾 1100 500~1500 1100 物 1500 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厂产排污系数表-
100
飞灰及炉渣 产污系数(Ff1) 排污系数(Ff2) 污染焚烧炉 末端治理物 单位 核算系校核系核算系炉型 技术名称 校核系数 指标 数 数 数 千克/吨-170~炉渣 260 填埋 260 170~380 垃圾 380 炉排炉 千克/吨-外运委托飞灰 40 25~60 40 25~60 垃圾 处置 千克/吨-50~炉渣 80 填埋 80 50~120 垃圾 120 流化床 千克/吨-100~外运委托飞灰 140 140 100~180 垃圾 180 处置 千克/吨-250~炉渣 320 填埋 320 250~400 垃圾 400 热解气化炉 千克/吨-飞灰 11 8~15 委托处置 11 8~15 垃圾 千克/吨-180~炉渣 250 填埋 250 180~270 垃圾 270 改进立式炉 千克/吨-飞灰 60 40~80 委托处置 60 40~80 垃圾 千克/吨-150~炉渣 170 填埋 170 150~220 垃圾 220 回转窑 千克/吨-飞灰 40 30~60 委托处置 40 30~60 垃圾 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厂 产排污系数选取原则
手册中列出不同炉型、不同污染物治理措施下的产排污系数。 手册中流化床焚烧炉只列出焚烧的纯生活垃圾的产排污系数,并不包含辅助燃料的产排污系数,辅助燃料的产排污量另计,计算采用的系数 详见火力发电厂的产排污系数(附录2)。
焚烧厂渗滤液指在垃圾堆存中产生的渗滤液;
固体废物一般通过厂外利用或处理,排污系数=产污系数 城镇生活垃圾堆肥场产排污系数表 产污系数 污染物指标 单位 核算系数 校核系数 渗滤液产生立方米/吨垃圾 0.05 0.03~0.15 量 克/立方米-渗滤液化学需氧量 22000 15000~60000 量 渗滤液克/立方米-渗滤液氨氮 150 80~2000 污染物 量 克/立方米-渗滤液石油类 25 5.0~80 量
101
挥发酚 氰化物 汞 镉 铅 砷 总铬 可回收固废 0.10~0.20 不可回收固吨/吨~垃圾处理量 0.40 0.25~0.50 废 城镇生活垃圾堆肥场 产排污系数选取原则
手册中给出的堆肥场仅指室内堆肥场。
堆肥厂渗滤液指整个堆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渗滤液。 露天堆肥场渗滤液及其污染物产排系数参考简易填埋场。 校核与核算公式
(1)城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污染物产排量校核与核算公式 渗滤液产生量=渗滤液产生系数×填埋场垃圾处理量
渗滤液中污染物产生量=渗滤液污染物产生系数×渗滤液产生量 渗滤液排放量,普查表填报数据;如没有填报,渗滤液排放量= 渗滤液产生量
渗滤液中污染物排放量=渗滤液排放系数×填埋场垃圾处理量+(渗滤液的排放量-渗滤液的处理量) ×渗滤液污染物的产生系数对应手册教材中的公式
Lf2=Wf3Cfi2*10+(Wf2-Wf3)Cfi1*10
(2)城镇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污染物产排量校核与核算公式 渗滤液产生量=渗滤液产生系数×填埋场垃圾处理量
渗滤液中污染物产生量=渗滤液污染物产生系数×渗滤液产生量 渗滤液排放量=渗滤液产生量
渗滤液中污染物排放量=渗滤液污染物产生量 (3)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厂污染物产排量校核与核算公式
渗滤液产生量、排放量校核与核算计算公式同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烟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产生量=生活垃圾焚烧 污染物产生系数× 垃圾年处理量+燃料焚烧污染物产生系数×燃料 年用量。
对应手册中公式(6):Gf1=Tf1Ff2+TfF*FfF1i
102
克/立方米-渗滤液4.5 量 毫克/立方米-渗滤10 液量 毫克/立方米-渗滤3 液量 毫克/立方米-渗滤5 液量 毫克/立方米-渗滤100 液量 毫克/立方米-渗滤30 液量 毫克/立方米-渗滤25 液量 吨/吨~垃圾处理量 0.15 1.0~20 0~50 0~20 0~80 0~800 0~100 0~400 烟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排放量=生活垃圾焚烧 污染物排放系数× 垃圾年处理量+燃料焚烧污染物排放系数×燃料 年用量。
对应手册中公式(9):Gf2=Tf1Ef2+TfF*Ef3i
(3)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厂污染物产排量校核与核算公式
固体废物(飞灰和炉渣)产生量=生活垃圾焚烧固体废物产 生系数 × 垃圾年处理量+燃料焚烧固体废物产生系数×燃料 年用量。
对应手册中公式(7):Sf1=Tf1Ff3+TfF*FfF2i
固体废物(飞灰和炉渣)排放量=固体废物产生量。 (4)城镇生活垃圾堆肥场污染物产排量校核与核算公式 渗滤液产生量=渗滤液产生系数×堆肥场垃圾年处理量
渗滤液污染物产生量=渗滤液污染物产生系数×渗滤液年产生 量
固体废物产生量=堆肥场固体废物产生系数×堆肥场垃圾年处 理量
渗滤液排放量=产生量 与普查表的关系
基本信息的获取
项目所在地 垃圾处理方式 填埋方式 处理量 设施数量 煤炭消耗量
渗滤液处理方法名称、渗滤液实际处理量 渗滤液产生量、排放量 烟气净化方法名称
算 例
(1)城镇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渗滤液污染物核算示例
根据普查表获取如下信息:填埋场位于广东省梅州市,为简易填埋;垃圾年处理量为60000t;没有填报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和渗滤液污染物监测数据未填报;
请填报该垃圾场渗滤液及其污染物产生量。 解题步骤
根据普查表获取基础数据资料 公式选择 系数取值
渗滤液及其污染物产生量核算 数据填报
普查表的基础数据资料:
(1)J502表第4项:填埋场地理坐标,确定填埋场所在区域,在 广东省梅州市; (2)J502表第14项:简易填埋;
103
(3)J502表第17项,填埋场年处理量为60000t;
(4)J502表第51、52项:没有填报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
(5)J502-2垃圾处理厂(场)渗滤液监测表中监测数据未填报; 公式选择
设施类型为简易填埋场,没有填报渗滤液产生量和渗滤液中污染物浓度。
因为没有填报渗滤液产生量,因此需选择简易填埋场渗滤液及其污染物产生系数中的核算系数进行渗滤液及其污染物产生量的核算。
参数的确定:垃圾处理量 =60000吨/年,垃圾场位于广东省梅州市,为强降雨区。
系数的选择
在手册中城镇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系数表中,对应于强降雨区获取渗滤液及其污染物产生系数。
渗滤液产生系数=0.75立方米/吨垃圾 化学需氧量产生系数=6500克/立方米 氨氮产生系数=500克/立方米……
核算结果:
渗滤液产生量核算:60000×0.75=45000立方米 渗滤液污染物产生量核算:
化学需氧量=45000×6500/1000=292200千克; 氨氮=45000×500/1000=22500千克…… 数据填报:将上述核算结果填入普查表中 校核和核算系数使用
普查上报的垃圾卫生填埋场,位于河北省,处理量为10000吨/年,渗滤液产生量为1250m3/年,但没有填报渗滤液中COD、氨氮等污染物浓度。
解答:在此普查表中,上报的渗滤液产生量为已填报数据,缺失数据为污染物浓度值,按下列步骤对所报数据校核和核算。 (1)先对上报的渗滤液的量是否可用进行校核。
填埋场位于河北省,属于半湿润区,对应卫生填埋场产排污系数表,可知渗漏液产生系数为0.08-0.25立方米/吨垃圾,该垃圾场处理量为10000吨/年,所以用系数表校核的渗漏液产生量为
普查表中上报渗滤液产生量数据为1250立方米/年,在校核范围内,所以认为上报的数据可用。
(2)对漏填数据的数据的核算
普查表中没有填报渗滤液中各污染物的浓度,所以无法计算污染物的产生量,此时可用本手册中的核算系数,即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产排污系数表中半湿润地区查找COD、氨氮等污染物的产污系数中的核算系数 ,结合上报的渗滤液的产生量计算得出该垃圾场渗滤液中各污染物的产生量。 第三分册
危险废物集中式处理设施产、排污系数 手册使用介绍 主要内容 1 核算对象
104
2 系数表及选择的原则
3 污染物产生量校核与核算公式 4 与普查表的关系 5 算例 核算对象
核算对象:危险废物集中式处理设施渗漏液、烟气和固体废物污染物产排污量核算。
涉及的危险废物集中式处理设施包括
危险废物填埋场 危险废物焚烧厂 医疗废物焚烧厂
系数选择原则
危险废物填埋场产排污系数选择原则; 危险废物焚烧厂产排污系数选择原则; 医疗废物焚烧厂产排污系数选择原则. 危险废物填埋场产排污系数表 产污系数 末端治理组合工排污系数 污染物 区域 单位 核算系校核系艺 指标 核算系数 校核系数 类别 数 数 组成废水处理工0.02 0~0.04 立方米/艺 渗滤液吨 0.02 0~0.04 量 0~垃圾 部分利用 (0.02-A) (0.04-A) 干旱- 半湿 1、物理化学方法 300 80~500 克/立方润区 2、物理化学+生化学 米- 150~60 20~120 550 物方法 需氧量 渗滤液1100 3、物理化学+生量 50 20~100 物+深度处理 组成废水处理工0.04 0~0.10 艺 渗滤液立方米/0.04 0~0.10 量 吨垃圾 (0.04-A)0~部分利用 湿润① (0.10-A) 区- 1、物理化学方法 200 50~500 强降 克/立方2、物理化学+生雨区 化学 米- 100~55 14~120 500 物方法 需氧量 渗滤液1100 3、物理化学+生量 45 10~105 物+深度处理 危险废物填埋场 产排污系数选取原则
分区选取,将全国分成两个区域,分别选取产排污系数。 不同渗滤液处理工艺下选取相应的排污系数。
本手册中系数适用于按照《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建设与运行的危险废物填埋场;对于填埋区上方设置遮盖蓬的危险废物填埋
105
场,其产排污系数按本
手册给出的各系数的0.3倍进行校正。 危险废物焚烧厂产排污系数表- 烟气污染物及固体废物 产污系数 末端治理技排污系数 序焚烧 污染物 单位 核算系校核系术 核算系号 炉型 指标 校核系数 名称 数 数 数 8200~直排 10100 15000 克/吨-危8200~烟尘 10100 布袋除尘 101 82~150 险废物 15000 980~湿法除尘 1156 1790 直排 260 200~510 湿法除尘法 188 143~436 湿式洗气法 52 40~103 二氧化克/吨-危200~260 干式洗气法/硫 险废物 510 130 100~255 钙法 回转1 半干法洗气窑 22 13~40 法 氮氧化克/吨-危700~700~980 直排 980 物 险废物 1400 1400 䦋㌌㏒㧀 䦋㌌㏒焚烧残吨/吨-危0.025~0.033 填埋 좈琰㧀좈琰渣 险废物 0.047 茞ᓀ㵂茞ᓀ㵂Ü Ü 千克/吨-4.90~飞灰 6.30 安全填埋 —— —— 危险废物 8.00 危险废物焚烧厂产排污系数表- 烟气污染物及其固体废物 产污系数 排污系数 序焚烧 污染物 末端治理技单位 核算系校核系核算系号 炉型 指标 术名称 校核系数 数 数 数 7900~直排 9100 克/吨-15000 7900~烟尘 危险废9100 15000 布袋除尘 91 79~150 物 湿法除尘 1219 984-1819 热解 2 气化直排 310 210-540 炉 湿法除尘法 263 179-486 克/吨-二氧 危险废310 210-540 湿式洗气法 62 42-114 化硫 物 干式洗气法/155 105-286 钙法
106
半干法洗气25 法 17~46 克/吨-氮氧化820~危险废1112 直排 1112 820~2000 物 2000 物 吨/吨-焚烧残0.020~危险废0.051 填埋 —— —— 渣 0.075 物 千克/吨- 3.50~飞灰 5.80 安全填埋 —— —— 危险废7.50 物 危险废物焚烧厂 产排污系数选取原则
手册中列出不同炉型、不同污染物治理措施下的产排污系数。 对于使用助燃剂的焚烧厂,需分别核算危险废物和助燃剂焚烧烟气污染物产排量。
固体废物一般通过厂外利用或处理,排污系数=产污系数 医疗废物焚烧厂产排污系数表- 烟气污染物及其固体废物 产污系数 末端治理技排污系数 序焚烧 污染物 单位 术 核算系核算系号 炉型 指标 校核系数 校核系数 名称 数 数 6000~直排 9000 10000 克/吨-6000~烟尘 9000 原料 10000 布袋除尘 90 60~100 湿式除尘 1080 480~1192 直排 300 200~500 湿法除尘法 254 170~425 克/吨-湿式洗气法 60 40~101 二氧化医疗 300 200~500 干式洗气法/硫 150 100~252 废物 钙法 热解半干法洗气1 气化24 16~44 法 炉 克/吨-氮氧化医疗 1200 950-2000 直排 1200 950~2000 物 废物 吨/吨-焚烧残0.030~医疗 0.045 填埋 —— —— 渣 0.060 废物 千克/吨3.50~飞灰 -医疗废5.00 安全填埋 —— —— 7.44 物
107
医疗废物焚烧厂产排污系数表- 烟气污染物及其固体废物 产污系数 排污系数 序焚烧 污染物 末端治理技单位 核算校核系校核系号 炉型 指标 术名称 核算系数 系数 数 数 6800~直排 10000 14000 克/吨-医6800~烟尘 疗 10000 布袋除尘 100 68~140 14000 废物 813~湿法除尘 1200 1600 180~直排 260 460 152~湿法除尘法 208 399 克/吨-医二氧化180~疗 260 湿式洗气法 52 34~88 硫 460 回转废物 干式洗气法/2 125 87~38 炉 钙法 半干法洗气21 14~34 法 克/吨-医氮氧化800~800~疗 1000 直排 1000 物 1800 1800 废物 吨/吨-医焚烧残0.040~疗 0.055 填埋 —— —— 渣 0.070 废物 千克/吨-3.10~飞灰 4.50 安全填埋 —— —— 医疗废物 6.00 医疗废物焚烧厂产排污系数表- 烟气污染物及其固体废物 产污系数 末端治理技排污系数 序焚烧炉污染物 单位 核算系校核系术 核算系校核系号 型 指标 名称 数 数 数 数 7200~直排 10200 15600 克/吨-7200~烟尘 医疗废10200 布袋除尘 102 72~156 15600 物 864~湿法除尘 1224 1874 3 炉排炉 225~直排 315 550 克/吨-二氧化225~医疗废315 191~硫 550 湿法除尘法 268 物 470 湿式洗气法 63 45~110
108
干式洗气法/157 钙法 半干法洗气25 法 克/吨-氮氧化780医疗废950 物 1600 物 吨/吨-焚烧残0.044医疗废0.08 渣 0.13 物 千克/3.23飞灰 吨-医5.04 7.28 疗废物 医疗废物焚烧厂产排污系数表- 烟气污染物及其固体废物 产污系数 序焚烧 污染物 单位 核算系校核号 炉型 指标 数 数 ~直排 950 112~276 18~48 780~1600 —— ~填埋 —— ~安全填埋 —— —— 末端治理技排污系数 系术 核算系校核系数 名称 数 6500~直排 10800 14500 克/吨-6500~烟尘 医疗 10800 布袋除尘 108 65~145 14500 废物 780~湿法除尘 1225 1740 直排 310 210~600 湿法除尘法 263 178~512 克/吨-湿式洗气法 62 42~120 210~二氧化硫 医疗 310 干式洗气法/固定600 148 105~300 废物 钙法 床 4 半干法洗气焚烧24 17~48 法 炉 克/吨-800~800~氮氧化物 医疗废900 直排 900 1800 1800 物 吨/吨-0.031~焚烧残渣 医疗废0.03 填埋 —— —— 0.074 物 千克/吨4.58~飞灰 -医疗废5.2 安全填埋 —— —— 8.00 物 医疗废物废物焚烧厂 产排污系数选取原则
手册中列出不同炉型、不同污染物治理措施下的产排污系数。 对于使用助燃剂的焚烧厂,需分别核算危险废物和助燃剂焚烧烟气污染物
109
产排量。
固体废物一般通过厂外利用或处理,排污系数=产污系数 校核与核算公式
(1)危险废物填埋场污染物产排量校核与核算公式
渗滤液产生量=渗滤液产生系数×填埋场危险废物处理量 对应手册教材中的公式W1=T1*F1
渗滤液中污染物产生量=渗滤液污染物产生系数×渗滤液产生量,对应于手册教材中的公式:L1=W1C1*10
(1)危险废物填埋场污染物产排量校核与核算公式
渗滤液排放量,普查表填报数据;如没有填报,渗滤液排放量= 渗滤液产生量;对应于手册教材中的公式:W1=W2
当渗滤液部分回用,渗滤液排放量=渗滤液产生量-渗滤液回用 量,对应于手册教材中的公式:W2=W1-W3
渗滤液中污染物排放量=渗滤液污染物排放系数×渗滤液年排放
量,对应手册教材中的公式L2=W2C2*10(2)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焚烧厂污染物产排量校核与核算公式 焚烧厂不使用助燃剂:
烟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产生量=烟气污染物产生系数×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年处理量。对用手册中公式:G1=T2E1/1000
固体废物产生量=固体废物产生系数×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年处理量,对应于手册中公式:S1=T2E2
烟气污染物排放量=烟气污染物排放系数×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量。对应于手册教材中公式:G2=T2E3
固体废物排放量=固体废物产生量,对应于手册中公式:S2=S1
(2)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焚烧厂污染物产排量校核与核算公式 焚烧厂使用助燃剂:
烟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产生量=烟气污染物产生系数×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年处理量+助燃剂焚烧污染物产生系数×助燃剂年用量。
对应手册中公式:G1=T2E1/1000+BF2
烟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排放量=烟气污染物排放系数× 危险废物年处理量+助燃剂焚烧污染物排放系数×助燃剂 年用量。
对应手册中公式:G2=T2E3/1000+BF4
(2)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焚烧厂污染物产排量校核与核算公式 焚烧厂使用助燃剂:
固体废物(炉渣和飞灰)产生量=固体废物生系数×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年处理量+助燃剂焚烧固体废物产生系数×助燃剂年用量。
对应手册中公式:S1=T2E2+BF3
固体废物排放量=固体废物产生量。
对应手册中公式:S2=S1
(3)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厂污染物产排量校核与核算公式
固体废物(飞灰和炉渣)产生量=生活垃圾焚烧固体废物产
110
生系数 × 垃圾年处理量+燃料焚烧固体废物产生系数×燃料 年用量。
对应手册中公式(7):Sf1=Tf1*Ff3i+TfF*FfF2i
固体废物(飞灰和炉渣)排放量=固体废物产生量。 与普查表的关系 基本信息的获取 单位所在地
危险废物处置方式 年运行天数 危险废物处置量 焚烧处置方式中 设施数量
煤炭消耗量、燃料油消耗量 废气净化方法名称
算 例
(1)危险废物焚烧场烟气污染物核算示例
根据普查表获得普查的危险废物焚烧厂使用了1台旋转窑炉处理危险废物,年处理量为8930吨,使用煤炭作助燃剂,年使用量为1000吨,该厂焚烧烟气净化方式采用“半干法吸收+布袋除尘+碱液喷淋”,上报数据中没有填报焚烧废气监测数据,请填报该厂焚烧烟气污染物产排量。 解题步骤
根据普查表获取基础数据资料 公式选择 系数取值
烟气污染物产、排量核算 数据填报
普查表的基础数据资料:
(1)J503表第7项“危险废物处置方式”:确定为焚烧处理方式;
(2)J503表第29项“设施数量”,确定焚烧炉类型为旋转窑,数量为1台; (3)J503表第31项“处置量(吨)”,确定焚烧场年处理危险废物量为 8930吨;
(4)J503表第32项“煤炭消费量(吨)” ,确定煤炭年消耗量为1000吨; (5)J503表第34项“废气净化方法名称”,为半干法吸收+布袋除尘+碱液 喷淋;
(6)J503-3表没有记录危险废物处置厂焚烧废气监测数据 公式选择
设施类型为危险废物焚烧厂,焚烧炉为旋转窑炉,且使用燃煤作为助燃剂,烟气净化措施为“半干法吸收+布袋除尘+碱液喷淋”,没有填报焚烧烟气污染物浓度。
选择危险废物焚烧厂使用助燃剂时烟气污染物产排系数中的核算系数进行烟气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量的核算。
对应的公式:烟气污染物产生量:G1=T2E1/1000+BF2
烟气污染物排放量G2=T2E3/1000+BF4
111
参数的选择:危险废物处理量T=8930吨/年,助燃剂使用量B=1000吨 系数取值
查阅手册危险废物焚烧厂产排污系数表中,对应于回转窑炉、烟尘处理工艺为布袋除尘、二氧化硫处理工艺为半干法洗气法下的产排污核算系数:
烟尘产污核算系数=10100克/吨,二氧化硫=260克/吨,氮氧化物=980克/吨;
烟尘排污核算系数=101克/吨,二氧化硫=22克/吨,氮氧化物=980克/吨; 系数取值
因为使用了燃煤作为助燃剂,所以在手册中附录“常压工业锅炉产排污系数表”中查阅助燃剂污染物产排污系数:
二氧化硫产生系数:16S千克/吨,排放系数=4.8S千克/吨, 烟尘产生系数=1.25A千克/吨,排放系数=0.01A千克/吨
氮氧化物产生系数=2.94千克/吨,排放系数=2.94千克/吨 煤含硫量=5.1%,灰分含量=15.6% 。 核算结果: 产生量:
烟尘=8930×10100÷1000+1.25×15.6×1000=109693千克≈109.69吨 二氧化硫=8930×260÷1000+16×5.1×1000=83921.8千克≈83.92吨 氮氧化物=8930×980÷1000+2.94×1000=11691.4千克≈11.69吨 排放量:
烟尘=8930×101÷1000+0.01×15.6×1000=1103.83千克≈1.10吨 二氧化硫=8930×22÷1000+4.8×5.1×1000=24676.46千克≈24.68吨 氮氧化物=8930×980 ÷1000+2.94×1000=11691.4千克≈11.69吨
数据填报
1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